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1933

第一卷 軍火商人的盛宴 第二百零四章 不純粹的軍火商 文 / 東方勝

    第二百零四章不純粹的軍火商

    既然德意志宣佈和沙俄開戰,雖然暫時無憂但準備是少不了的。柏林劃拉了一下盟友所擁有的裝備,發現其陸軍裝備的索米衝鋒鎗是個好東西,價格比芬蘭原產地還便宜,不少在中央軍做教官和顧問的德意志陸軍軍官都向德意志陸軍軍部推薦過這個槍。

    索米衝鋒鎗使用9毫米魯格手槍彈在一百米的距離有非常精準的命中率。換了9毫米馬格南手槍彈(加拋射藥)有效射程會達到三百米,足以壓制步槍射擊,每分鐘九百發的射速也不是輕機槍能比的。

    索米衝鋒鎗不是德意志造不出來,而是大量裝備的武器就要考慮一個成本問題,芬蘭國家小人口少軍隊也少自然不用想那麼多,所設計的索米衝鋒鎗完全是精工打造採用狙擊步槍的製造工藝標準——到現在也就裝備了幾千人。

    但一戰時德意志也爆過幾百萬兵的,按這個比例就得裝備幾十萬支衝鋒鎗——這個數字加上精工打造可就要了親命了。

    不過現在有個捷徑,就是用工業產品從華夏南京政府手中換取大量廉價(南京表示因為同盟國宣戰的緣故七折就能拿貨)的索米衝鋒鎗——價格只有芬蘭的三分之一,以現在的幣值來看只有不足五百馬克。第一批小鬍子向南京下了十萬支索米衝鋒鎗的訂單,準備裝備給黨衛軍用。就現在來說,柏林已經習慣從南京轉口武器了。

    俄國參戰的消息震動最大的當然是還在延安的金霸天:這點近代史看來真的要還給老師了。先是本應該派給校長的航空隊派給小鬼子了,現在又直接出兵一點都不准了有木有啊。好吧,就算小鬼子歷史上也和沙俄有勾搭現在穿一條褲子不稀奇,可德意志三五年就對沙俄宣戰了,這不科學啊,沙德互不侵犯條約上哪去了——雖然歷史上這個條約也餵了狗。

    最讓金霸天心慌的就是不列顛,法蘭西,米帝的參戰時間,若是這三家參戰時間也改變了的話,自己就對蝴蝶效應造成的一切問題和結果幾乎無能為力了。不知不覺中自己和自己的利益與南京校長等人綁在一條船上,現在能做的只能是拉校長一把了——哪怕不看在黨國的面子上也得拉。

    在延安因為有張治中的司令部也在這裡,南京來的消息金霸天也能第一時間得到。發現事情偏出軌道後,金霸天做出了一個痛苦的決定。第一,將中央軍海軍租借的兩艘戰列艦(東海海戰損壞拉去維修的)無償贈送給中央政府。

    第二,戰爭時期繼續擴大南洋軍工所代付政府田稅透支額度,由現在的最大每年三億元額度提升到十億元每年的透支數額,戰爭全部結束後仍改為每年支付價值一億元田稅的軍火。

    帶著沉重的心情將這兩條電文發到南京後,金霸天知道自己已經不是一個純粹的軍火商人了。嘛,不過這兩年錢這東西貌似已經賺夠了,錢到了一億就剩下個數字了,何況自己這兩年賺的錢包括股份,股票,現金在內的已經超過三十億元了,這可是銀元。

    能擁有這麼多錢除了這兩年和南京中央政府每天幾百萬元的軍火貿易,錢多了之後你投資什麼都是賺錢的。例如這個時代你用幾萬幾十萬銀元砸一支股票,賺錢賠錢是沒準的,但是你用幾百上千萬銀元砸一支垃圾股也能將這個垃圾股炒出天價來。金霸天投資的股份又都是銀行鐵路這一塊,資金又足以操縱股市想賠錢都很難。

    嘛,算了,精煉中心還有那麼多貴重金屬呢,扔到市場上也值個幾十億元的,咱就不和羅斯柴爾德較勁了。金霸天安慰自己。

    南京

    鬼子夏天開始進攻,折騰了幾個月現在已經是秋天了,校長一個個數著院子裡蘋果樹上成熟的蘋果,算計著今年能吃多少個果子。不要懷疑,校長是有這個愛好的,從掛果子開始一到閒暇時間就來數一遍。

    只是今天校長數了兩遍後勃然大怒,問身邊的jing衛:「怎麼少了五個?說,是誰摘掉的。」

    jing衛答道:「夫人今天上午招待了幾個朋友,每人送了一個蘋果。」

    校長下決心晚上問個清楚,只是眼前校長不悅之色溢於言表,鐵青著臉回到辦公室。

    這時侍從室的秘書送來延安的電報,看到每年軍火透支額度提升到十億元臉色才恢復過來。雖說是預先支付的田稅,可打個幾年後自己也就不用操心田稅的問題了——讓幾十年後的人去操心吧。

    參謀部送來一份作戰方案,是關於收復台灣的,現在台灣和鬼子本土的航路幾乎斷絕,只靠著洋人的商船勉強運送一些物資,就這從這裡進去和出來的洋人船隻還要接受時不時出現在附近海域像海盜一樣的中央海軍盤查搜索。一旦發現戰略物資,二話不說就給沒收,敢玩強硬的馬上開打。

    原本參謀總部是想著將這個弱點留給小鬼子的,可現在風雲變換沙俄突然參戰,讓南京政府有些措手不及。這個時候收復一塊失去幾十年的國土那是相當有意義的。再者,在海ongyāng海軍那是誰都不怕的。

    若不是參謀總部否定了他們冒險出擊的炮擊長崎東京的計劃,在他們看來東京早就化成一片火海了——做參謀的當然不會同意去讓戰艦和岸防炮陣地硬拚。

    只是這收復台灣的陸軍要挑一支還真的很難,中央軍現在主要分佈在北平附近國防線一帶的有整編十七軍、整編十九軍、整訓二十九軍、整訓五十一軍、整訓四十九軍、整訓六十七軍、整訓三十二軍等,陝寧等黃河以南一部整編第一軍和整編七十一軍、整訓五十三軍、整訓五十七軍等。

    剩下還能中央軍勢力還有蔣鼎文的整編第二軍和王均的整編第三軍,張發奎的整編第四軍,薛岳的整編第五軍,還有在山東正在安排編製和人員還沒完成換裝連軍長都不知道是誰的整訓第六軍(前韓復矩的部隊)郝夢齡的整訓第九軍,徐源泉的整訓第十軍,孫欣桐的整訓第十二軍,衛立煌的整訓第十四軍,陳誠的整編第十八軍,譚道源的整訓二十二軍。

    加上南京的教導總隊這些就是中央軍的嫡系或旁系力量,共計二十九個整編師(加教導總隊稅jing總團)四十餘個整訓師,這一百五十多萬部隊或守衛地方或拱衛南京或是正在換裝整編整訓。到底要派哪個部隊去收復台灣,校長一時還沒想好。

    登陸作戰雖然沒玩過,但是一戰時協約國的五十萬登陸部隊可是在奧斯曼吃了大虧的。十二萬人陣亡,二十幾萬人受傷。可奧斯曼在一戰時算不上什麼強國都能達到這個效果。

    所以在挑選登陸部隊方面還是要謹慎的,去個雜牌軍隊萬一像長城二十九軍時一樣打贏了,那可就出彩了。可萬一派去嫡系中央軍去吃了敗戰損失似乎也太大了些。可這種事又不好用抽籤的辦法。

    對這事,校長想了一下決定還是等軍事委員會開會再議。為了鼓舞士氣台灣肯是要收復的,中央軍的面子是要的,中央軍的損失是不要的,嘛,起碼要滿足上述條件才可以。

    延安

    陝西戰役全部打完,清理乾淨殘餘的鬼子,這各種彈藥可是真沒少用。饒是張治中在戰前儲備了很多,到現在來看也只有子彈還是夠用一段時間的。其他各種炮彈,槍榴彈,手榴彈不是沒剩下多少,就是完全斷檔。

    算一算,這打出去的一百多萬發各種炮彈航彈炸彈和上億發步槍彈手槍彈只打死了四十萬來萬鬼子。張治中也不知道是划算還是不划算。平均要三發炮彈和近四百發子彈才能打死一個鬼子,這帳一算張治中就覺得自己可能是共和以來的最大敗家子了。

    後面有沒有來者不清楚,前面肯定是沒有古人了。張治中原本以為下面謊報數量,可派人一數子彈殼炮彈殼和打廢的炮管,數量完全能對上。張治中也不能為這事責怪下面,中央軍有的主力團人員都換了一半。當領導的,不就是用來頂缸的嘛,俗話說天塌下來個高的頂著,這陝西個子最高的就屬他這個第三戰區總司令張治中了。

    張治中決定把這事扛起來。沙俄這一參戰,本以為要被調走的張治中非但沒走,反而坐穩了第三戰區總司令的位置。既然坐在這個位子上就要辦事,張治中硬著頭皮給南京和北平拍電報,這裡需要更多地物資。沒有足夠的彈藥和物資部隊就沒有戰鬥力,沒有戰鬥力的中央軍什麼也不是啊。

    現在跨過黃河去打對面嚴陣以待的小鬼子不是什麼好主意。但中央軍在這裡的意義就在於這個地點是晉綏軍的西面,馬家軍的東面和小鬼子的南面。兩邊是不怎麼靠譜的友軍,前面是剛剛消停了一點的小鬼子。

    三面都有黃河天險,但天險也得有人守得住才行,那個楊虎城還不是把黃河天險丟了。就因為一己之私他丟了黃河天險,現在中央軍為了收回來前前後後戰死負傷近八萬人次,張治中帶來陝西的中央軍也不過三十萬的數量,讓張治中說一句這楊虎城也該殺。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