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鐵血1933

第一卷 軍火商人的盛宴 第二百四十八章 神奈川 文 / 東方勝

    金霸天卻不知道這一次鬼子退出遼寧固然是因為遼寧一地鐵路公路線大部分被掐斷上面,更主要的是敗在糧食問題上。(138看網.)鬼子在城市中缺糧,而且非常嚴重。

    掐斷主要的鐵路公路線這種事情金霸天1933年的時候派出了很少人員就做到過,那時候的鬼子可不至於像今天這樣倉皇退出遼寧,只是對前線的援助變少了一些而已。

    那時候的鬼子對東三省地區的人民壓搾的還不夠狠,城裡的鬼子缺糧了在城市居民間搜刮一番就有大量的糧食可以用了。東北這裡因為氣候的因素長達五六個月的冬天什麼都不能耕種收穫,大家習慣性的在秋收後儲存大量糧食的。

    如今東三省的城市局面是個什麼樣子,每天勤苦工作也不過吃點鬼子發下來的三合一而已。就是這樣的東西還要按人頭進行限量供應,鬼子對糧食的匱乏可見一斑。

    東三省素有糧倉之稱,這糧食呢,自然是被鬼子拿去養兵了。可張大帥養兵四十餘萬財政上面就有些吃不消了,小鬼子在這塊土地上養兵的數量是張大帥的十倍不說,又要調糧回饋國內本島和朝鮮地區因為大量徵兵帶來的糧食產量下降所產生的饑荒。

    如此連年的窮兵黷武橫徵暴斂這糧食要是能夠吃那才叫見鬼了,畢竟這塊土地上的農民和耕地數量在九一八之後也是呈逐漸下降的趨勢的——哪怕九一八之後鬼子從本島和朝鮮地區向東三省移民了八百萬之眾。

    小鬼子最後撤退前的那些日子,遼寧各地城中居民限量供應的三合一面都斷了供應,那句話說的,又要馬兒跑得快又要馬兒不吃草,斷了最後的三合一面供應的城市已經不能再給鬼子帶來社會財富,放棄這裡也是情理之中的了。最後的三合一面不是沒有了,而是被鬼子的軍隊徵用了,也正是靠著這些黑黃色的三合一面,鬼子才得以將主力部隊和產業等財富得以安全撤出遼寧。

    這樣的做法也給剛到遼寧的中央軍帶來很多苦難,剛剛接手的每個城市都是嗷嗷待哺的饑民——但是根據宋子文的理論直接將糧食送給百姓吃是最不合理的,這樣白髮糧食徒耗錢糧不說還容易引起民眾的惰性,現在最重要的應該是恢復遼寧各地的經濟。

    遼寧各地城中固然困難,鄉間的地主還是有一定存糧的,只要健康的經濟體系恢復了,大部分人還是能找到口吃的。只靠著國家賑濟,你賑濟一時,就有人會就想著讓你賑濟一世。於是隨同大軍而來的不是各種賑濟,而是帶著民族資本的各類資本家在這裡投資設廠開礦辦實業。

    因為金霸天手底下的游擊隊實在是將這個遼寧境內的鐵路公路以及橋樑等破壞的夠嚴重,宋子文決定以工代賑,召集大量臨時工人修復遼寧各地鐵路公路橋樑的同時給遼寧城中的難民找一口飯吃。

    同時取消遼寧境內流通的廢紙一樣的偽滿銀行券,這個取消可不是用大洋來換偽滿銀行卷,畢竟現在長春偽滿銀行還在運作,大量的印製偽滿銀行券這保不齊就流過來了,這換到哪年是個完。南京政府只是宣佈偽滿銀行券為非法貨幣,銀行不收一分不值,僅此而已。你以前攢多了偽滿銀行券,對不起那是活該,沒拿你問個資敵之罪就是好的了。

    黃老爺子最近也是經常長吁短歎,中央軍來了固然姑且算是一件好事,但是村子裡——主要是黃老爺子家手中的偽滿銀行券可就真的成了廢紙了。

    「您歎什麼氣,中央軍的地盤上可是免了農稅的。今年和以後的農田的收成可就不用交稅了,這應該高興才是。」看黃老爺子精神不振金霸天勸慰道。

    「免了農稅,真有這好事?」黃老爺子心中這農稅就是天下的根本,如果不是自家祖先想出這攤丁入畝的法子,我大清什麼的江山社稷都不可能延續到兩百多年——畢竟還有個胡人從無百年運呢不是。

    金霸天一想也是,畢竟是鬼子的統治地區,怎麼可能流傳出對中央軍利好的風聲來,話說這免除農稅執行了也不是一年了,可就連離北平沒多遠的山西地區的農民都還沒享受到這福利。

    金霸天也不再多說:「到時候您不就知道了。中央軍來了,自然會恢復市面,您的人參生意也可以再做了不是。」

    黃老爺子點點頭:「這倒是。」

    現在金霸天手下的僱傭兵只剩了一個瓦爾梅在身邊,剩下的都追著小鬼子的從熱河遼寧前線撤下來的殘部進了吉林省的地盤繼續襲擊鬼子,畢竟這現在鬼子在這裡還是立足不穩,正是最好擊殺的時候。要真是學法蘭西那群高盧雞搞個什麼馬其諾防線,反而要費一番手腳了。

    可是鬼子寧肯每天都承受著巨大的傷亡卻不肯再退了,再退下去偽滿皇帝就要換個皇宮不說,吉林也不是遼寧那樣的雞肋地區。再說了,退到哪去啊。去了黑龍江朝鮮地區那些鬼魅一樣的黑槍黑炮就不會追過來了嗎。

    現在鬼子被整的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每天晚上都有至少三分之一的人值夜防止夜襲。就這還不夠,每晚營地附近的那照明彈那是通宵的打個不停,這實在是被殺怕了。晚上以大隊為編製的巡邏隊出勤都不是什麼稀奇事,畢竟人數一少了肯定是要被吃掉的。大隊人馬挨幾次黑地雷黑炮黑槍的還能活下不少來。

    糧食不夠,這叫個什麼事,每天每個營地挨了黑槍黑炮黑地雷死那麼多鬼子不都是肉嘛,熱河遼寧前線退回吉林的那些鬼子士兵要是不吃肉早就餓死在半路了。古書中都說了,何不食肉糜?——要說晉惠帝也是個人才了,可惜不生在倭國,不然也是一代賢君。

    忍受傷亡之餘,鬼子仍在不遺餘力的構築四平,遼源,通化以及鴨綠江遼寧地區的防線。現在看,反攻是小,先解決安全問題是大。自從退入吉林後每天仍然都有兩萬以上的鬼子死去,這個數字撐不過兩年鬼子就可以宣佈現役部隊要換一茬了——你說什麼,死光了這怎麼可能,鬼子還在本島源源不斷的招兵的。

    自第二次熱河戰役開打以後到現在鬼子已經陣亡的士兵就有兩百萬之眾。這個數字加上重傷致殘的幾乎佔了鬼子兵力的三分之一強——缺醫少藥的鬼子重傷員除了軍官等要員之外是得不到很好治療的,對一般的小兵來說重傷就等於身亡,甚至四肢的貫穿性槍傷都有很大幾率致殘,畢竟他們的敵人一直在使用7.92x57毫米大口徑大威力的機步槍子彈。

    神奈川湘北中學初中部一年級八班入學第一天

    新年後的入學儀式後,沒有一個老師在教室裡給學生們上課,而是各科教師和班級主任對新入學的學生們輪番進行語言轟炸,勸慰剛剛從小學升入初中的學生們集體入伍。

    大腹便便的安西班主任對下面平均年齡只有十四歲的學生們語重心長的說道:「你們知道,我是多麼希望我們一年級八班是全校第一個全體決定入伍的班級,這是何等的榮耀。為了天皇,為了聖戰,你們的學長們已經在滿洲拋頭顱灑熱血了,那是何等的豪邁。

    我希望你們也能追隨他們的腳步,集體參軍加入聖戰。去年的一年級八班可是全校乃至全縣第一個全體報名參軍的班級,這是我們一年級八班前輩們留下的無上榮耀。我希望,這一屆的一年級八班能夠保持住前輩的優良傳統。」

    若是去年那群學生,說不定還被安西班主任忽悠去了,可是今年這批學生明顯很不上道。安西班主任說完話,下面開始了一陣陣竊竊私語聲音,聲音不大不小,剛好能讓安西班主任聽到一些。

    「我哥哥兩年前就參戰了,這半年多沒有一封信寄回來,鄰居們都說是凶多吉少了。」

    「別說半年,三個月沒有來信就很危險了。我勸你明年去靖國神社去找找你哥哥的名字,我叔叔的名字也在裡面。」

    「找到名字又有什麼用,現在可不是以前了,進了九段阪家人還能受到一些照顧。現在連基本的撫恤金都不給家屬了,因為他們隱瞞了戰損的人名單。」

    「現在每天的食品配額又減了大人孩子都吃不飽飯,媽媽每天都給我們收集樹葉吃,你們看安西班主任的那個大肚子,是賣了我們歷屆學長才胖起來的吧。」

    「聽說大部分學校都停了課,從校長教導主任班主任各科老師每天只是勸學生們集體入伍,只是為了上面的表彰。真可惡。」

    「可不是全部停了課,每個學校都有一個班還是在上課的。都是給那些有關係有門路的權二代財二代們開設的,因為他們注定是未來社會的精英。戰爭時期嘛,我們連陪太子讀書的機會都沒有了。一天到晚就是當兵,入伍,聖戰,天皇,早知道我來這裡做什麼,還不如去幫媽媽挖些野菜捉幾條小魚去呢。」

    「內部消息,聽說前線形勢很不好,帝國連滿洲事變的碩果都丟掉了一部分,具體的就不清楚了反正損兵折將丟地盤是肯定的。軍部的那些人真是白癡,我可不想為了他們愚蠢的作戰計劃去送死。」

    「肚子真餓啊,我睡會兒,你們小聲點。」

    「喂喂,空腹睡覺是不好的。」

    「至少睡著了就不會餓了,再說了,現在有幾個人不是餓著肚子睡著的啊。聽說士兵的口糧也削減了呢。」

    帝國勝利的時候民間自然是一片歡騰,戰敗的時候就不是那麼和諧了。安西班主任也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學生,臉紅脖子粗的安西班主任用手指指著講台下面的學生說道:「你們,你們…」

    只見這安西班主任連說了幾個你們以後,身子一晃突然倒在地上。

    這一下學生們又有了新的議題。

    「你們說,白髮鬼這是裝死還是詐死?」

    「那不是一樣嗎,是不是應該報上去啊?」

    「報上去又能怎麼樣?送醫院嗎?現在醫院能開出的藥物少得可憐,黑市上面的藥物倒是全的很,可是價格貴的只有豪門才能買得起,不然就要為了一片阿司匹林磺胺去借高利貸吧。」

    「說的也是啊,就讓白髮鬼這麼去吧。話說能死在講台上,說不定還能上報紙誇獎一下用來宣傳一番呢?」

    「這倒是真的。」

    安西班主任此時只是倒在地上,可意識還是清醒的,學生們的話也是一字不漏的進入了耳中。安西班主任很想說:「我有錢,黑市的高價藥我也買得起,快點送我去醫院。」

    但是很顯然學生們並沒有這個**,甚至是沒有這麼多的能量,有這點體力還不如下課後去林子裡甚至海邊去找點吃的。有一大部分已經決定在這個狗屁倒灶的入學儀式後就不來上課了,反正也沒有老師想要講課,在這裡他們唯一的目的就是勸誘學生們去參軍最好整個班級一起去報名參軍參加聖戰,這樣才能體現出此時學校的社會價值。

    剩下一小部分則是家中多少有些門子的主,想找一些關係,通通門路進那每年級一個的保留班陪太子讀書。小鬼子也知道一張小學畢業證在社會上是沒什麼前途的。

    對於現役和預備役軍人,自然是要服從軍部的調令的,但是對於不是這兩塊的,只能誘之以利曉以大義等手段進行拉攏。可是戰爭若是節節勝利,自然效果要好的多,可現在戰場上損兵折將,又丟了滿洲事變以來得到的三分之一的地盤,這消息總是有摀不住的時候。

    分享不到戰爭紅利,漸漸地鬼子民間厭戰的情緒也高漲起來。一首私下傳唱的《不去滿洲浪死歌》傳遍北海道,本島,四國,九州,朝鮮。雖然鬼子的宣傳機器仍然是以百分之二百的馬力開動著印刷機,可鋪天蓋地的報紙偏偏就是壓不住民間這股歪風邪氣。

    面對今年嚴峻的損失和國內不利的徵兵形勢,鬼子大本營不得已通過鬼子的天皇下達了最高命令用於強制徵兵,強制徵兵命令中規定——凡十四歲以上六十歲以下非殘疾男子不是公務員、高級工人、企業主、科學家以及現役士兵的,必須在指定日期內去各地徵兵辦集合。逾期不到者,以逃兵罪論處,最高可判處死刑。

    而且鬼子的徵兵辦體檢及其寬鬆,只要自己能走過來的,那是都有用處。少一根手指腳趾的在鬼子看來根本算不上什麼殘疾,所為殘疾人那至少是少了一隻手一隻腳或者瞎了兩隻眼,在兵員匱乏的小鬼子看來就是聾啞人也可以當兵的。就是肺結核和肝炎患者鬼子的徵兵辦都收——大不了集中起來編成肺結核部隊和肝炎部隊投送到敵後進行生化戰。

    只是鬼子高層做得這麼絕,終於招致了眾怒——那有權有錢的日本人孩子自然也是有特權的是可以不去當兵去滿洲浪死的。民間終於沸騰起來,婦女們集結起來衝擊徵兵辦和各地的練兵所想要回自家的父親丈夫孩子哥哥弟弟。

    若是只有這些婦女們,鬧騰幾天也就罷了,槍桿子出政權嘛,那些婦女手中只有雞毛撣子、掃帚、擀面杖。可是鬼子底層是士兵和底層軍官也有很多對高層不滿意的,很多人寧願死在本島,也不願死在滿洲,這些人手中可是有槍的。

    而且這些本島的鬼子士兵們知道,難點不是那些徵兵辦練兵所的人員,而是各地的特高特探子以及高級軍官這些權貴。於是暗流湧動中,在1937年6月1日這一天神奈川打響了反戰第一槍,五千多名神奈川的底層士兵和低級軍官起義打開了彈藥庫,拿出槍械打死了一百多特高課的派駐軍隊和地方的情報人員,還有部隊的高級軍官三十九人。

    起義軍包圍了徵兵辦的練兵所,收編了這裡的士兵後釋放了全體被徵召訓練的人員兩萬多人,當即有一萬多人表示要加入起義軍——不加入起義軍的話等正規軍打回來還是要被徵兵的,反正也是當兵哪不是當兵啊,死在家門口總好過死在異國他鄉。

    什麼事就怕有起頭的,神奈川的反戰第一槍讓起義軍星星之火很快在北海道,本州島,四國和九州幾十個縣市蔓延開。一時間起義軍從者如雲,很快發展到百萬之眾。

    神奈川的起義軍很明白自己在做什麼,第一時間就是集結兵力攻打京都,裕仁慌忙的下令讓鎮守京都的第一師團去平叛,可是號稱天皇近衛軍的第一師團在統治派壓倒皇道派之後對於自己人打自己人這種事一直是興趣缺缺。

    在皇道派的底層年輕軍官們看來,裕仁天皇背叛了他們的所屬的皇道派陣營,與其如此還不如換一個年紀小一些的天皇來控制好一些。在平叛作戰中非但出工不出力,反而有不少皇道派的士兵軍官帶著武器彈藥去投義軍。這讓攻打東京的義軍更為壯大,在第一師團的推波助瀾之下很快就佔領了東京大部分城區兵逼天皇的皇宮。

    鬼子海軍則表示,如果天皇允許的話,海軍的艦炮可以無差別的炮擊東京地區來進行火力平叛。(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文學註冊會員推薦該作品,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