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大美女愛上我

第一卷 第一百二十章 :對山寨進行天翻地覆似的改造 文 / 隸廣

    程金躺在床上跟三個老婆說:

    「我們得想辦法把河邊那塊閒置荒蕪的土地今年就開墾出來,種上小麥和和土豆。舒嬡詪鯖讎讓寨民們吃上小麥麵粉製作的食物,首先改變小麥麵粉比海洛因多的現狀!」

    「等條件成熟再種上大量的稻穀,讓山民們吃上自己種植的大米。」

    「然後,在山坡荒蕪閒置的地上種上玉米土豆,讓寨民們吃飽飯,不再吃野生植物。」

    「逐步改變他們依靠種植鴉片餬口的生活習慣,最後完全放棄對鴉片的種植,改種其它農作物及經濟植物。湄」

    「只要讓寨民們過上比種植鴉片還好的日子,他們最終肯定會主動放棄對的鴉片種植。」

    程金還想帶頭在春香他們自已家的門前空地上,開墾出一片菜地,種上各種蔬菜自己家吃,潛移默化的、慢慢地影響山寨們不吃蔬菜,大量食用動物肉的習慣。

    再說,現在何敏和沈潔都以食用各種野生動物為主了,長期下去怎麼能行,不吃蔬菜身體會出毛病的步。

    未來他還想等第一步成功了,山民們信服並接受了放棄鴉片種植。在種植鴉片的地裡和山上種植橡膠樹和杜仲、肉桂等一些經濟作物。

    水果看起來是不能大量種植了,因為在短期內不可能修公路。

    運輸就成了最大的問題,廉價的水果經過馬幫長途運輸,就算不腐爛變質,加上運輸成本就成了天價。

    橡膠樹的乳膠,杜仲、肉桂之類的名貴中藥材就不同了,它們不但可賣好價錢,還有巨大的市場需求量,而且根本不愁銷路。

    ……

    在等待馬幫馱隊回寨的這段時間,程金和三個老婆及董老師到寨裡各家各戶地進行走訪。一來可以多瞭解一些寨民們的情況和他們的需求,二來可以和寨民們進行溝通增加感情交流,為以後改造山寨,建設山寨打下堅實的基礎。

    走訪之餘,程金還到後山向緬甸老婆學習打槍,不管手槍、步槍,甚至輕機槍都認真的學習,投擲手榴彈的學習也沒放過。

    在緬甸北部這樣軍閥割據,民族武裝佔山為王的地方,學會使用各種武器是每個男人必備的條件,更何況他身為山寨的二首領。

    老首領春香的阿爸已經去世,現在的他的老婆就是名副其實的大首領。

    而這個大首領什麼都聽丈夫程金的。對他不但愛,更多的還有崇拜,他實際上就是山寨真正意義上的大首領。

    加強山寨護寨武裝力量他也有自己的打算。十六歲以上四十五歲以下的男人,現在已經是武裝成員了,大小姐說還是經常受到其它武裝的欺負。

    鑒於山寨有很多年輕的寡婦,她們的男人在各次武裝衝突中被打死了,因為成年人男少女多,她們後半生都只能守寡地度過餘生了。

    程金決定把這一部分人組織起來,成立一個女子武裝特別行動隊,並且是不用務農的全職武裝人員。分配統一宿舍,發放統一服裝,進行統一訓練,按月領取一定數量的軍響,二十四小時全天候對山寨進行武裝保衛。

    一則可以把她們聚集到一起減輕她們沒有丈夫的痛苦,用武裝軍事技能訓練分散她們對男人的想念。

    二則可以讓山寨的武裝保護沒有空虛鬆懈的時間,使山寨的保衛得到全天候的防範狀態,徹底改變過去那種等有事情發生了才臨時組織武裝被動防衛的狀態。

    過去的慣例是:作為家庭主要勞動力的男人,平時他們在沒有受到武裝侵襲時就在地裡幹活或上山打獵,有事時才臨時聚集到一起,往往不能有效地防衛山寨的安全,以至於吃了很多虧。

    女子別動隊組成後,男人的武裝行動還是按照原來的半軍半農慣例不變,當山寨遭到侵襲攻擊時迅速投入戰鬥。

    因為改造山寨,建設山寨的工程還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有限的男勞力不能用來組織全職的武裝,要讓他們在建設山寨、保衛山寨上都發揮出男人的作用。

    七歲至十三歲的男女小孩全部組織起來,由董老師任校長,沈潔和何敏任老師,辦一所小學學校。

    少數學習成績好的小孩,學完小學課程後送到山外,送到邊境的中國學校進行初中教育。

    一般在中國邊境的學校都對緬甸的學生開放的,讓緬甸有更多有文化知識的年輕人,用學到的知識去改變種植鴉片的習慣,近年來中國政府一直都是這樣幫助這個貧窮的鄰國的。

    再讓曾勇到昆明發貨時,買一些教科書和學習用品運到山寨來。

    程金要用文化知識來武裝山民的下一代,徹底改變山民們無文化知識,愚昧無知的原始狀態,盡量讓下一代人不再像他們的祖先那樣生活,放棄一百多年來依靠種植鴉片來維持生計的生活。

    要用強制手段讓全寨的孩子都來上學,對有兒童失學的家庭進行懲罰。

    山寨有兩名上過邊境中國小學,還自學了中學課程的年青人,現在已十六歲,是武裝組織的成員。

    得盡快想辦法把這兩個男孩送到雲南西雙版納州府景洪的衛校,學習醫療衛生知識,使山寨有現代的醫護人員,改變山寨以往生病全靠土方土辦法的醫療衛生現狀。

    以後逐步送一些較聰明的,容易接受新事物的青年男女,到中國學習各種選進的種植和養殖技術。

    把一些先進的技術,優良的動植物品種引進到山寨,讓他們能靠本寨的後繼人員撐握先進的生產方式。

    玉溪的朋友不可能永遠留在山寨幫助他們,他程金也不一定會永遠留在山寨。

    在山寨走上不種植鴉片,也能自給自足地生活,走上全新的發展之路。他可能會帶著老婆春香和兩個中/國老婆到中緬邊境一帶生活。

    那裡離現代文明社會要更近一些,生活要更方便一些。

    他和兩個中/國老婆畢竟來於科枝高度發展,經濟高速增長,處於現代文明的中國。長期在山區生活,他們難免會受不了的。

    山寨得靠他們自己的民族,才能長期有效的發展。

    山寨第一次用上電,寨民的每一戶人家第一次亮起了奪目的「夜明球」電燈,第一次從先進的液晶屏上看到外面七彩的世界時,整個山寨就像過節那樣沸騰了起來。

    有的年青人和小孩乾脆一夜不睡地守在山寨議事廳的電視機面前看了一夜的電視。

    就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年人也睡不著覺,爬起床來開電燈玩。打開又關閉,關了又打開,反覆體驗著他們從未有過的新事物,感受著那群山外大地方來的人,給他們帶來的現代文明創造出來的科技成果。

    第二天早晨開始,就有人送來了每家按人頭分攤的集資款。

    才到第三天,全寨三百五十多戶一千六百多人的集資款,一戶末拖一人未欠地主動自覺的交整了。

    程金所擔心家庭困難一時拿不出錢的寨民一戶也沒有。

    那些困難戶,他們靠親友鄰居的借貸,一分不差地完成了集資任務。

    山民們把這些山外大地方來的人看成是佛祖派來幫助他們的人,他們把大首領的那個長得眉清目秀慈眉善目的姑爺看成是救星,看成是能給他們帶來光明帶來希望的佛爺,哪家還有不響應他號召集資的道理。

    他們願意見到他,尊敬他,擁護他,聽他的一切號令。

    在寨子裡相遇,他們會雙手合起放到胸前,禮貌地讓開道路,客氣的讓他先行,用佛家的禮儀對他表示敬重。

    接下來的工作很順利,河邊閒置荒蕪的那一大片土地開墾動工時,全寨男女老少都極積地參於到了這場熱火朝天的勞動大匯戰當中。

    那場面就像中國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大躍進,**一聲號召,全國大建水庫,大搞農田基本建設時那樣熱情高漲。不計勞苦,更不計報酬地、人山人海、爭先恐後地大干快上。

    才用了十九天時間,河埂被加高加寬,足有三百五十畝平整的良田展現在人們面前。

    根據董老師的要求,在良田的周圍和縱深修上了橫豎交叉有序的多條水渠,用來給良田輸送血液的——水源。

    在河邊還蓋了個小房,用來擺放抽水機,把河裡抽水到水渠灌溉良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