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網游動漫 > 帶個系統穿三國

第五卷 立足江東 204 洛陽紛爭 文 / 天侑明

    204洛陽紛爭

    甄宓從小就聰慧過人,在歷史上就是幫助曹丕奪取了世子之位以及後來的皇位,是非常厲害的賢內助。

    這幾年,甄宓漸漸長大,趙飛雖然和她見面的不多,但也能夠感覺到這其中大家閨秀的氣質越發地濃郁了,書讀的也很多,有許多獨到的見解。

    趙飛是想娶甄宓為正妻的,他可不想委屈了甄宓,因此定親禮物準備地很多,還派了最精銳的親衛軍出來運送這禮物。

    七百樓煩鐵騎和八百白耳精兵都是一身新裝,清一色的明光鎧,大紅戰袍,白耳騎兵是白馬銀槍紅纓繩,樓煩鐵騎則是背後兩石鐵弓,騎乘的白馬上攜帶一壺系有紅絲繩的箭羽。

    一千五百的精銳騎兵,在這江東還是很罕見的。

    這去上蔡縣的路上,沿途的百姓全都是好奇出來看這整齊威武的騎軍,十分地熱鬧。

    甄逸對於趙飛這麼聲勢高調的舉動,也是萬分地滿意。

    甄逸從趙飛的這些舉動裡面,可以看出趙飛對甄宓的重視,因而心中非常地高興。

    甄逸不反對,這訂婚還是很順利的。

    畢竟趙飛可是這揚州除了陳溫之外,官職最大的人了,獨掌三郡,手握十多萬大軍,就連江東的四大家族,也不敢輕易得罪了趙飛。

    現在趙飛是訂婚,自然不可能會有活得不耐煩的人出來反對。

    絕大多數人都是很給趙飛面子的,在這訂婚儀式上,除了趙飛的人外,這豫章郡大大小小的稍微有點頭臉的人,基本上都來了。

    古人訂婚需要辦理的事情也是很多的,趙飛忙前忙後,也花了大半個月的時間才全部完成。

    在最後的正式訂婚儀式上,甄宓也出來了。

    原本那些來觀禮的人還奇怪,趙飛這麼年輕就是獨掌三郡了,前途不可限量,為什麼會娶甄逸這個縣令的女兒呢?

    現在他們看到甄宓的相貌,就一下子都明白了。

    如此美貌動人,此時十五歲的甄宓,全身已經有了玲瓏曲線,比之幾年前的童真稚氣,她現在才真正是傾國紅顏了。

    甄宓畢竟是女兒家,一下子看到這麼多人,而且現在正在進行的事情還是她的終身大事,心中自然是無比地害羞,雪白無暇的臉上,佈滿了紅暈。

    美人害羞,自有一股不一般的迷人風情,連趙飛都看呆了,就更不用說其他人了。

    許多豫章郡當地的世家大族,心中都是忍不住後悔,為什麼以前沒有關注到這上蔡縣的縣令居然有這麼漂亮的女兒,在這裡這麼多年,這麼樣的美人居然被才來這江東三年的趙飛給發現了。

    現在趙飛已經和甄宓訂婚了,就算是成定局了,他們這些人再後悔也沒有用。

    至此甄宓美貌的名聲也是傳了出去,隱隱有了直起追趕上江東二喬的趨勢。

    等到趙飛將這訂婚儀式圓滿結束,回到臨川郡後,已經是四月份了。

    此時洛陽,真正的亂世開始拉開帷幕,漢靈帝駕崩了。

    在漢靈帝駕崩之前,群臣請立太子,漢靈帝因為劉辯輕佻淺薄,很不中意,但是廢嫡立庶,他又擔心群臣反對,所以舉棋不定。

    漢靈帝最終還是決定讓蹇碩率領西園軍護持劉協繼承皇位,蹇碩對漢靈帝是無比忠心的,而且要是劉辯繼承皇位了,那大權肯定會落入何進手中,那是蹇碩絕對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因此蹇碩決定按照漢靈帝的臨終所托,決定殺死何進,輔佐劉協繼承皇位。

    蹇碩計劃是在何進入宮的時候殺了他,於是找了個借口,就說是西涼韓遂又作亂了,請大將軍何進進宮,商量領兵西上平叛的事情。

    但是在這種關鍵的時候,何進也是無比的小心行事,蹇碩的軍司馬潘隱是何進的人,何進得知了蹇碩的計劃,就稱病沒有入宮。

    何進只是在大將軍府裡,寫了一份奏折送入宮中,就說是青州和徐州的黃巾又叛亂起事了,請求朝廷派遣袁紹率軍東進徐州和兗州,等到袁紹兵還,他再西擊韓遂。

    之後漢靈帝身死要準備後事了,蹇碩又故技重施,派人去請何進入宮商議這漢靈帝的後事,但是何進卻是集結軍隊於宮外,嚴陣以待,自身卻還是稱病不入。

    蹇碩迫於何軍大軍的壓力,也就不得不立劉辯為帝了。

    少帝劉辯繼位,由於劉辯年幼不曉事,暫時由何太后臨朝主政,漢室皇權更加衰微。

    宦官和外戚為了取得控制皇權的特殊權力,鬥爭日趨激烈,雙方不惜採用一切手段,相互排擠,殊死鬥爭。

    何皇后以皇太后臨朝稱制,太傅袁隗與大將軍何進輔政,同錄尚書事,這算是外戚與官僚士大夫對宦官的一個勝利了。

    這時,袁紹通過何進的賓客張津對何進說:「黃門、常侍這些宦官執掌大權已經天長日久,專幹壞事,將軍應該另擇賢良,整頓國家,為天下除害。」

    何進甚以為是,於是就任命袁紹為司隸校尉、何顒為北軍中候、許攸為黃門侍郎、鄭泰為尚書。同時受到提拔的有二十多人,他們都成了何進的心腹。

    對此,蹇碩非常不安,再度謀劃誅殺何進,但被人告發,何進下令逮捕蹇碩。

    何進因為天下人都對宦官非常痛恨,而且對蹇碩欲殺自己的行為也是懷恨在心,在逮捕了蹇碩之後,就藉機殺掉了他。

    這蹇碩死了,並不代表何進就高枕無憂了,蹇碩只是宦官中的一小股勢力而已,宦官中真正厲害的,還是十常侍張讓他們。

    十常侍他們的勢力還是非常根深蒂固的,何進也暫時拿張讓他們沒有絲毫的辦法。

    鑒於宦官有些蠢蠢欲動的跡象,何進害怕發生意外,就稱病不參與漢靈帝的喪事。

    袁紹認為只有殺掉所有宦官,才能免除後患,於是他就對何進說道:「以前竇武準備誅殺那些宦官的時候,卻是反受其害,這其中的原因就是事情不機密,在言語中洩露了消息。五營兵士都是聽命於宦官,竇武卻信用他們,結果自取滅亡。如今將軍身居帝舅大位,麾下軍隊無數,將領官吏都是英俊名士,都樂於為將軍盡力效命。一切在將軍掌握之中,這是蒼天賜予的良機,將軍應該一舉為天下除掉禍害,以名垂後世!」

    何進對袁紹的這一番慷慨陳詞非常動心,就上奏給了他妹妹何太后聽,但是何太后卻不同意。

    這何太后也不是個笨女人,與之相反,她是個非常有心機,手段很強硬的女人。

    何太后本是屠夫之女,出身低微,本來並無應選後宮的資格,可是她父親何真為了改變現狀,把心一橫賄賂負責詔選天下女子的官員,結果她才得以進宮。

    開始的時候,何太后只是一個貴人,在深宮內院,一步一步爬到了皇后的位置,現在又成為了太后,這手段心機要是不厲害,絕對無法做到。

    何進雖然是何太后的哥哥,也是她執掌這朝政唯一可以依仗信任的人,但是有些東西,她也是無師自通的。

    何進要富貴權勢,何太后絕對不會有絲毫的吝嗇,畢竟都是她的家人。

    但哥哥再親,也親不過兒子。

    何太后很清楚這朝堂上的勢力,十常侍是唯一還可以掣肘何進的勢力。

    要是她同意何進的計劃,將十常侍給殺了,那何進就真的是權傾朝野,沒有絲毫的顧忌了。

    這樣的話,那劉辯的帝位很可能就會不穩,說不定何進在獨掌大權之後,就會生出異心。

    富貴權勢何太后絕不吝嗇,但是兒子的皇位以及性命,她是絕對不會讓她哥哥拿去的。

    何太后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何進的提議,何進此時也不敢違背他妹妹的意旨。

    不過事後,何進還是有些不甘心,他想:「或者只殺幾個罪惡昭彰的宦官,那應該可以吧?」

    袁紹見何進有些動搖,就又向他進言說道:「宦官是一直在皇上和太后的身邊,傳達詔令,如果不一網打盡,必將貽患無窮。況且如今計劃已經外露,將軍為何不早下決斷?事久生變,下手晚了會遭禍殃的。」

    但是,十常侍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們探聽清楚了何進的計劃,心中很是驚慌,他們並不像蹇碩那樣掌握兵權,手中沒有多少可用的士卒,如果何進派大軍進宮來攻打,那他們絕無幸理。

    如今何太后雖然是嚴詞拒絕了何進的提議,但是十常侍還是覺得不保險,就多次賄賂了何太后的母親舞陽君與何進的弟弟何苗。

    這舞陽君和何苗都是貪婪之人,十常侍權勢滔天這麼多年,收了無數的賄賂,手中寶物無數,他們面臨生命危機,出手送的禮物非常多,十分討舞陽君和何苗他們的歡心。

    現在母親、弟弟以及妹妹,都不同意自己的計劃,而何進本身也是素無決斷,由於家人的反對,一直是猶猶豫豫的,所以仍然沒有結果。

    袁紹看見這種情況,心裡十分焦灼,就再一次獻策說:「可以調集四方猛將豪傑,領兵開往京城,對太后進行兵諫。」

    何進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於是就下令召并州牧董卓帶領軍隊到京,又派部下王匡、騎都尉鮑信回家鄉募兵,以此來逼迫何太后同意殺了十常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