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網游動漫 > 帶個系統穿三國

第五卷 立足江東 207 諸侯會盟 文 / 天侑明

    十九路諸侯軍是在陳留郡附近的酸棗縣會盟。

    這時候,袁紹與王匡會軍一處,張楊亦率數千人投靠,一起趕往酸棗縣。

    張邈、劉岱、橋瑁、袁遺與鮑信,離陳留郡很近,就直接屯兵在酸棗縣。

    而曹操則屬於張邈軍下,只是因為他是檄文的發起人,才另算作是一路諸侯。

    袁術屯兵魯陽,孫堅從長沙趕往與袁術會合。

    孔胄屯兵穎川,往酸棗縣趕去,韓馥則是暫時留在鄴城,運送聯軍軍糧。

    公孫瓚則是帶著三萬白馬義從,以及劉關張三兄弟,從幽州往酸棗縣趕過來。

    陶謙能力不錯,成為徐州牧後,得到了當地世家大族的效力,平定了黃巾,如今也是率著三萬人馬,往酸棗縣趕來。

    至於西涼馬騰那邊,就只是虛張聲勢了,馬騰和韓遂是聯軍,兩人本就是叛賊,談何驅除國賊,所求的不過是名聲而已。

    這天下有十九路諸侯願意來,而不願意來的,也是各有不同的原因。

    益州牧劉焉,可以說是個野心之輩,他是推說漢中被五斗米教的張魯佔領了,無法出兵會盟。

    公孫度則是在遼東自立為侯,並且與董卓保持著關係。

    焦和是準備起兵的,但是因為青州黃巾管亥在搗亂,所以他就沒有參與會盟,去平定黃巾了,可惜不是管亥的對手,之後不久就被管亥給殺了。

    荊州牧王睿:本來也有起兵的打算。但是因為和孫堅有私怨,居然被孫堅給殺了。

    孫堅由長沙北上,殺了荊州牧王睿,又殺了南陽太守張咨後,終於與袁術會合,然後被袁術上表為破虜將軍、領豫州刺史,部屬袁術,準備北攻。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這天下是真的亂了,朝廷沒有了多少約束力,孫堅只是一個長沙郡太守。居然把他的頂頭上司荊州牧王睿毫無顧忌地給殺了。

    這要是在以前,朝廷還有威信的時候,借孫堅幾個膽子,他也絕對不敢殺了王睿。

    此時孫堅的野心也是漸漸復甦了,在歷史上,孫堅得到了傳國玉璽後第一反應是藏起來,也就可以看出他的不臣之心了。

    可以這麼說,這十九路諸侯裡面,估計除了孔融這個實力弱小的諸侯之外。那就只有曹操對漢室是真正的赤膽忠心了。

    其他諸侯,或多或少都是有野心的。其中袁紹、袁術、孫堅以及趙飛,他們四人的野心是最大的,也是對漢朝最沒有忠誠的。

    孫堅北上的時候,他不像趙飛那樣那很久之前就做準備了,長沙離中原也很遠,在行軍半途中缺少糧食,就派長史公仇稱去冀州韓馥那裡督促軍糧。

    孫堅就在營地裡設帳幔,邀請官屬為仇稱設宴送行。

    這時候剛好董卓軍數萬步、騎突然出現,眾人非常害怕。但是孫堅仍在行酒令、談笑自若,整頓部曲,命他們不可妄動。

    後來董卓軍騎兵漸到,孫堅才起來,徐徐率軍整頓陣列,準備迎敵。

    孫堅一邊佈置防守事務,一邊對著手下將士解釋說道:「我之所以不立即起來指揮。就是怕士兵會因此而驚慌失措,反而會有潰敗的危險,如今我談笑自若,士卒自然也會安心下來。」

    董卓軍見孫堅的軍容整齊。沒有絲毫混亂,就不敢攻打,掉頭回去了。

    董卓得到了這個消息,倒是沒有怪罪手下將士無能,他知道孫堅的厲害,在西涼和韓遂對戰的時候,他就和孫堅共事過,兩人也是相交莫逆,都對對方的才能十分敬佩。

    董卓想起以前和孫堅稱兄道弟的場景,心中有些感懷,就派人去聯絡孫堅,希望可以和他結為兒女親家,封他為太尉,並且孫堅的幾個兒子,各地的州牧郡守官職,都可以任意挑選。

    這待遇不可謂不優厚了,只是孫堅的腦子也不笨,他並不看好董卓,知道這條件再好,也只是鏡花水月。

    因此孫堅就嚴詞拒絕了,並且極力地和董卓劃清了界限。

    一直到了九月,十九路諸侯才全部在酸棗縣會盟。

    趙飛雖然是平民出身,名氣方面也沒有其他十八路諸侯大,但是他好歹也是郡守、平越中郎將,手下還帶來了一萬兩千的精兵,倒也沒有人敢輕易小看他。

    所有的諸侯都不是笨蛋,他們心裡跟明鏡一樣,知道只有袁紹或者袁術才有這個資格做盟主。

    袁術在討董這件事情上沒有袁紹沖的前,因此名氣稍稍弱了一些,眾人都是支持袁紹,一起推舉他為盟主。

    袁紹自號車騎將軍,其他人都有被假授官號,如曹操就被授行奮武將軍。

    趙飛倒是沒有再加封其他官職了,他的平越中郎將和曹操的奮武將軍都是四品軍銜,要是加封,就要高於其他諸侯了,這樣其他諸侯的臉面就有些掛不住了。

    趙飛也沒有生氣,他也不在乎這種沒有絲毫權力,只是聽上去好聽一些的官職。

    這袁紹當了盟主,整個盟軍也算是初步建立起來了。

    袁紹在軍中築台三層,遍列五方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

    眾人請袁紹登壇,袁紹整衣佩劍,慨然而上,焚香再拜,然後大聲開口說道:「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

    袁紹讀完,眾人歃血為盟,其中不少人還因為袁紹辭氣慷慨,都是涕泗橫流了。

    歃血為盟完成之後,袁紹下壇,眾人就簇擁著袁紹進入了大軍營帳。

    袁紹坐在主位上,下面兩邊依爵位和年齡分列坐定。

    由於趙飛的年紀最為年輕,就坐在了最後面。

    趙飛對此就算心裡有些不滿,但也無法發洩出來。

    趙飛和其他諸侯都不相識,唯一認識的曹操,已經很長時間都沒有見過了,他從一個十五歲的敢死營士卒,變成二十歲的平越中郎將,姓名也變了,因此曹操是沒有認出他來。

    趙飛也不打算和曹操去拉舊情了,以前的事情他也不好解釋,一切過去就不再提了,反正曹操也不可能記住當年那個名叫郭佑的小人物。

    趙飛還認識劉關張三兄弟,不過這三個比他混的還慘,好歹他還有位置做,雖然在最後面,但是劉關張三兄弟只能站在公孫瓚的後面,作為侍衛保鏢一樣的存在。

    這次趙飛也是把許褚帶在了身後,張遼和黃忠則是在他軍營裡面統率士卒。

    許褚長得極為高大,相貌雄偉,平日裡就很是引人注目,別人一看就知道是虎賁之士,連帶著趙飛也是倍感有面子。

    不過這一次,倒是沒有人再去注意許褚了。

    不是其他諸侯也帶來了高手,而是劉關張三兄弟的相貌實在是太奇偉了,連許褚這樣的超級壯漢,在他們奇偉的相貌映襯下,也是不由自主地被眾人給忽略了。

    相貌奇偉也不是壞處,例如現在,所有人都是盯視著劉關張三兄弟,連前面本來安穩坐著的公孫瓚,臉上也出現了不少尷尬之色。

    袁紹往下一看,這不行啊,眾人都沒有心思聽他的討董大計,必須先把這相貌奇偉的三人給安頓好。

    於是袁紹就開口向公孫瓚問道:「不知公孫將軍背後是何人?」

    公孫瓚先讓劉備從他身後走出來,然後開口介紹道:「這是我自幼的同舍兄弟,平原令劉備是也。」

    一邊的曹操聞言開口說道:「莫非是破黃巾的劉玄德?」

    以前在穎川郡,皇甫嵩大破波才,曹操和劉關張三兄弟就見過了,這三人相貌如此奇偉,曹操自然不會忘記,一眼就認出來了。

    公孫瓚點頭回答說道:「不錯。」

    然後公孫瓚就讓劉玄德拜見眾人,之後公孫瓚再將玄德的功勞,以及他的出身,都細說了一遍。

    袁紹聽了之後,沉思了一下,就開口說道:「既是漢室宗親,取坐來。」

    等帳外士卒將案幾搬來後,袁紹就讓劉備坐下了。

    劉備自然是高興不已,然後謙虛地道謝了。

    袁紹此時又開口說道:「我這麼做,不是敬你的名聲和爵位,而是敬你是帝室之胄而已。」

    劉備沒有勢力,自然是坐於末位,還在趙飛的席位之下,而關羽和張飛就叉手侍立在劉備的後面。

    這時許褚、關羽和張飛三人,離得這麼近了,都能夠強烈地感受到對方的厲害。

    關羽和張飛一向都是自視甚高,如今見許褚的武道氣機不在他們之下,心中頓時起了幾絲一比高下的心思。

    武者都是好戰的,許褚也是個戰鬥狂人,而且他本能地感覺到對面兩人和趙飛離得太近了,他感受到了威脅,如果對面兩人刺殺趙飛,那他是沒有十足十的把握可以保護趙飛安然無恙的。

    許褚這麼想著,就不由自主地靠近了趙飛一些,雙眼盯視著關羽和張飛,時刻戒備著他們的舉動。

    許褚有些癡愣,只想著趙飛的安危,倒也沒有想到這樣的舉動是有多麼的不禮貌。

    關二爺還好一些,只是有些不爽而已,張三爺的脾氣可就有些暴烈了,他也是毫不客氣地向著許褚盯回去,雙方的氣勢不斷攀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