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網游動漫 > 帶個系統穿三國

第五卷 立足江東 215 董卓撤軍 文 / 天侑明

    「黃忠,字漢升,溫侯勇武,某家不是你的對手。」

    「許褚,字仲康。」

    黃忠和許褚聽了呂布的話,看著呂佈滿臉坦然的樣子,心中也是非常佩服,立刻出言說道。

    呂布的戰敗,對於董卓這邊的大軍,並沒有什麼影響,畢竟呂布是被兩個人連起手才打敗的,而且敗得也不難看,不可能因此就士氣大降。

    城上城下,所有的士卒都全程目睹了這番天地變色的廝殺,都是鴉雀無聲。

    不少諸侯見到許褚也是這般的厲害,對於趙飛就更加地眼紅了。

    趙飛沒有理會這些人,他既然決定來征討董卓,就是為了出名的,由此顯露一些實力,招致其他人的嫉妒和戒備,他也有所心理準備。

    袁紹趁機試探進攻了一下,但是沒有太大的效果,畢竟虎牢關上,董卓的兵力並不比聯軍少,在武力方面還猶有勝之,又佔據守城的優勢,袁紹他們怎麼可能可以佔到便宜。

    諸侯聯軍收兵回營,暫且停止了攻勢。

    之後幾日,呂布每天都來挑戰,雖然每次都是不敵黃忠和許褚的聯手,但是他堅持不敗的時間明顯在增加了,已經到達頂峰的武道,似乎又有了極其細微的增長。

    有增長就好,呂布看到了進步的希望,他這種武癡自然是對每日的戰鬥甘之若飴了。

    黃忠和許褚都是追求武道之人,對於每日和呂布廝殺。也沒有感到絲毫的不耐煩。

    至於關羽張飛,已經有黃忠和許褚在斗呂布了,就不需要他們再出力了。

    此次原本是劉關張三兄弟的成名之戰,名望全部被趙飛黃忠許褚三人給得到了。

    虎牢關,匯聚了天下所有勢力的關注目光,可似乎現在主角變成了呂布、黃忠和許褚三人。

    袁紹派遣大軍進攻過,不管是夜襲還是強攻,他都嘗試過了。

    可惜如此雄關,兵力又充足,還有李儒這等大才。諸侯聯軍這幾天傷亡慘重,卻沒有取得絲毫的戰果,甚至連城牆都沒有攻上去過。

    這樣一來,所有的諸侯都不願意自己的部隊去當沒有絲毫效果的炮灰了,每天大軍光出列不廝殺,就是看著呂布和黃忠許褚交戰,淪為了配角。

    諸侯聯軍不攻城,董卓也沒有主動出擊,畢竟他帶來的三十多萬大軍。有十萬是漢軍,只是暫時被他壓服而已。對他沒有忠誠度。

    董卓要是出擊,也只能讓西涼鐵騎和飛熊軍出擊,如今黃忠和許褚可以戰平呂布,董卓也擔心諸侯聯軍裡面還有能人,生怕一旦進攻會損失慘重,之後會壓不住漢軍,所以就死守虎牢關。

    董卓佔領整個洛陽,抄了許多權貴的家,錢糧都是極其充足。

    而聯軍則是靠著韓馥冀州一地在支撐軍糧。後勤壓力要比董卓這邊大得多。

    如果就這麼一直耗下去,那先不行的肯定是諸侯聯軍,董卓也是打算這麼做的。

    可似乎董卓忘了十九路諸侯,還有一路諸侯是在身後。

    韓遂馬騰佔據西涼隴西郡以西的大片土地,收服了大部分生活在這裡的羌胡部落和西戎部落,實力非常強勁。

    韓遂馬騰也不想做叛賊了,為了將身份洗白。就響應了征討董卓的義舉。

    當然開始的時候,韓遂馬騰就只是打算撈個名聲而已,準備出工不出力。

    但是在董卓率領大軍進駐虎牢關之後,這韓遂馬騰就有些蠢蠢欲動了。

    李儒自然是之前就考慮到了這種情況。他建議董卓派些軍隊去隴西郡駐守,防止韓遂馬騰的進攻。

    董卓選擇的是讓牛輔率軍去隴西郡。

    李儒本意是想讓徐榮去,但是董卓覺得隴西郡離洛陽太遠,他不放心徐榮領大軍在外,而牛輔的能力雖然不強,但是對董卓是足夠忠心的,他還是董卓的女婿,因此董卓對他還是很信任的。

    董卓麾下西涼軍團一共有五大中郎將,牛輔、華雄、徐榮、董越和段煨。

    華雄已死,其餘四人,真正有能力對付韓遂馬騰的,只有徐榮。

    不過李儒畢竟只是屬下,他可以提出意見,但不可能代替董卓來做決定,對於董卓的信任問題,他也不好拍著胸脯保證徐榮握有大軍之後不會反叛。

    因此李儒即便知道牛輔領軍去隴西郡,肯定無法震懾韓遂馬騰他們,但也沒有絲毫辦法可以阻止。

    現在洛陽空虛,董卓大軍駐紮在虎牢關,韓遂和馬騰都是精通軍事之人,都能看出此時此刻是極好的時機。

    牛輔,內心多疑而又膽小懦弱,本事也是低下,雖然手握大軍,麾下也有不少人才,但依舊不是韓遂他們的對手。

    牛輔手下有李榷、郭汜和張濟為校尉。

    李榷和郭汜,日後可以從一階校尉的身份,脫穎而出,執掌洛陽,雖然殘暴不堪,但是能力還是很強的。

    李榷,性格勇猛詭譎,有辯才,董卓之前派人去遊說孫堅與她和親結盟,就是派李榷去的,雖然被孫堅拒絕了,但也可以看出李榷是個能說會道的人,不然董卓不可能派他一個武將去做這種應該是謀士幹的事情。

    後來,董卓進京改立獻帝,漢朝的鐵桿死忠分子朱俊,就在中牟之地聚攏了一些義兵,想救出漢獻帝來,幾度打到洛陽附近,鬧的聲勢非常大。

    牛輔就派遣李榷到中牟與朱俊交戰,朱俊統率的只是沒有經過太多訓練的義兵,但不管怎麼說,結果就是李榷打敗了朱俊這個東漢名將。

    細數歷史上李榷的戰績,戰勝東漢名將朱俊,大敗呂布,擊殺徐榮,大破韓遂馬騰聯軍,擊敗呂布的時候,「彭越撓楚」這個計策可是李榷提出來的,並不關賈詡的事情,由此可見李榷的能力也是非同小可。

    至於郭汜,他和李榷一直都是「孟不離焦,焦不離孟」的,李榷擊敗的敵人,他都參與其中,唯一和李榷不同的是,「彭越撓楚」這個計策不是他想出來的。

    郭汜和李榷的感情是不錯的,但是後來佔了洛陽之後,有了權力紛爭,才敵對起來,不過他能和李榷爭鬥不弱下風,可見能力不會比李榷差到哪裡去。

    張濟這人能力只是一般,沒有李榷和郭汜厲害,但是他麾下有人厲害啊,侄子張繡,可是北地槍王,如今已經是小有名聲了,提到張繡,自然就要說到賈詡這個人了。

    之前趙飛就已經派了很多人在西涼之地尋找賈詡的下落。

    不過賈詡一向都擅於自保,他若是不願意出仕,恐怕尋常手段也難以找尋到他。

    賈詡是不看好董卓的,不過西涼之地叛亂不斷,賈詡感覺孤身一人太危險了,就躲進了軍中,低調異常,從不在人前顯露實力,只在幕後偶爾有興趣了,才幫張繡謀劃一二。

    趙飛麾下易水組織的探子,也不可能去董卓軍中尋找,因此一直無法得到賈詡的消息。

    牛輔麾下也算是臥虎藏龍了,只是他自己眼光平庸,無法發掘人才而已。

    韓遂馬騰只是試探著進攻了幾次,牛輔就吃了不少虧,急忙向董卓告急。

    董卓得到消息,立刻招李儒前來議事,李儒在董卓派牛輔去隴西的時候,就知道事情會這麼發生了,因此心中沒有絲毫的驚訝。

    「哎,悔當初沒有聽文優的話,」董卓有些自責地說道。

    「主公莫急,這也不算是壞事,其實即便沒有這西涼告急的消息,屬下也是準備勸主公從這虎牢關撤軍的,」李儒臉色平和地說道。

    「這是為何?」董卓略有些疑惑地問道,對於李儒,他是絕對信任的,知道李儒這番話,絕對不會是無的放矢。

    「經過這麼幾日的觀察,屬下發現這關東聯軍看似實力浩大,即便可與主公爭鋒,實則是烏合之眾,主公若是一步不讓,他們還能夠團結一心,但只要主公主動退縮一步,放棄者虎牢關,甚至放棄洛陽,回長安,那這關東聯軍的短期目標實現後,肯定會激發各種矛盾,時間一長,這關東聯軍必然自相殘殺,不需要主公動手,實力就損失殆盡了,到時候主公再率軍從長安重新殺出,那天下就沒有人可以抵擋主公分毫了,天下可定矣!」

    李儒眼神發亮,越說越興奮,像他這種頂級謀士,一生鑽研的都是屠龍之術,輔佐主公成為天下之主,是他畢生宏願。

    董卓也是精通軍事之人,聽了李儒的計策,知道這絕對是可行的,暫時退一步,就可以有機會得到整個天下。

    董卓被李儒說的也是熱血沸騰起來,心中大動,立刻就決定了按照李儒的計劃進行。

    說做就做,董卓還是很果斷的,頃刻之間就決定了等入夜後,借助夜色的掩飾,偷偷撤軍回洛陽。

    虎牢關外,諸侯聯軍都像往常一樣休息了,還小心翼翼地安排了不少士卒守夜,防止關內會有敵軍出來偷襲。

    袁紹他們根本想不到董卓在佔據如此優勢的情況下會撤軍,因此一點防備都沒有。

    此時趙飛還沒有入睡,不過諸侯軍營安扎地離虎牢關比較遠,虎牢關已經出了他系統可以查看的範圍,因此趙飛也沒有察覺到董卓他們撤軍的動靜。

    三十多萬大軍,悄悄離去,在李儒的安排下,還在去洛陽的路上,設了一點埋伏。

    整個虎牢關空插著董字大旗,卻是已經空無一人了。

    一直到董卓大軍全部撤走,虎牢關外,諸侯聯軍都是沒有察覺到一點異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