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百煉焚仙

正文 第六百四十章 得「道」成得仙 文 / 如履

    局勢終於漸漸穩定下來,凌蕭、草道人和那只妖龜,這才能稍稍喘口氣,一連串的攻擊,若非他們三人聯手,又都真元積累雄渾,只怕還真的很難抵擋下來。

    不過任誰也不敢有絲毫的大意,誰都清楚,這才只是開始而已。接下來的飛昇劫難,只會更加恐怖。

    ……

    一連七日。

    飛昇之劫化作多般手段,連綿不絕地轟擊著凌蕭他們三人。

    火雨、墜石、暴雨、金矢……

    五種靈氣,一應俱全。

    莫說正面抵禦的凌蕭他們三人了,便是周圍圍觀的眾人,都有些疲憊了。

    「飛昇之劫,竟然如此恐怖麼?」目睹著眼前這副情形,週遭登時便有一人,忍不住駭然地道。

    元象老祖卻是一嗤笑道:「這麼恐怖?這還是因為,凌蕭道友所選取的飛昇之處,是在荒涼的南方這裡,靈氣不怎麼充裕的原因!否則,若是在其他三處,只怕飛昇之劫的威力,還要更倍增許多!」

    那些見識短淺的,登時被嚇一跳,有些難以置信,「還要更加恐怖……那該是到何等地步?」

    一旁的史鎮老祖接口道:「元象老祖見識廣博,所言絲毫不差啊。根據我們宗門的記載,飛昇之劫引動天地靈氣宣洩而下時,方圓數百里內,幾乎都會化作一片靡末。」

    「旁的不說,就說根據記載,距今最近的一次。心目老祖破界飛昇之時,選取的地方是在東海之上;當時降下的飛昇之劫,幾乎將週遭方圓三百餘里的汪洋盡數烘烤乾淨。足足百日之內,那裡沒有絲毫的海水灌注進去!想想那該是怎樣的一副場面?」

    百日之內,方圓三百餘里範圍之內,點滴海水不剩?

    那是怎樣的一副駭人場景?

    周圍的一眾弟子,莫不是臉色微微變化。相比起來,凌蕭他們此時所面臨的飛昇劫難,確實看起來要弱多了。

    不過史鎮見他們這般表情。也能猜到幾分他們的心思,便又搖頭道:「雖然這裡飛昇之劫要弱了不少,但也絕非表面看起來這樣的。只是因為凌蕭他們三人。承受了超過九成的力道,所以我們在外圍才會感覺輕鬆而已。否則,只怕數百里範圍之內盡數被影響到,也是難免的了……」

    ……

    卻說他們說話的這麼一會兒功夫。凌蕭、草道人和妖龜三人。已經又承受了一波的攻擊。

    不過到這等時候,已經能感覺到,飛昇之劫所蘊藏的力量衰減了許多。

    草道人轉頭望向凌蕭,「凌蕭道友,已經是時候了吧?」

    凌蕭點點頭。

    向著週遭眾人望去,鳳儀,凌青,凌嫣。伏靈,元象老祖。邱萬空長老……眾多熟悉的身影,影影綽綽的分佈在周圍,每個人都緊張又期待的注意著這裡的變故……

    是時候了。

    飛昇之劫的力量已經變得極為衰弱,空間屏障到了最容易破開的時候,是時候穿過空間,到達另一界去了。

    而這一去,還不知要多久才能再回來……

    不過,也只有跨過這道屏障,才能真正跳出六道輪迴,與天齊壽。

    所以,凌蕭心思微轉之後,還是沉聲說道:「走吧。」

    「好。」

    「好!」

    草道人和那只妖龜,他們一個隸屬草木,一個只是獸類,對於這一方世界的留戀,可是要比凌蕭少了許多。所以凌蕭一開口之後,兩人便齊齊應上一聲,運轉真元,準備穿過屏障離開這裡。

    此時飛昇之劫的力量已經極為衰弱,正是破界離開的最好時候。

    三人既然已經達成了共識,身上真元各自爆起。

    周圍人目睹這一番景象,哪裡還不知道他們的目的,所有人的心緒,頓時變得極為複雜起來……

    特別是與凌蕭相熟的那些,更是擔心中夾雜著不捨。所有人都懸起心看著……

    凌蕭三人也無暇分心旁顧了,真元完全運轉起來,陡然間,三人原本就已經在虛化的身影,變得更加模糊,簡直如同薄霧一般存在那裡。

    而他們三人的感覺,卻只覺得身子一滯,登時好像擠壓進了一個莫名的空間一般,一時間竟是完全失去了方向感。

    三人雖然任誰都不可能有飛昇的經驗,但這等時候,自然也知道必是正在破開屏障了。

    所以各自運轉真元,將週身牢牢護住。

    火焰、冰霜、巨石、金矢……無數湧動的靈氣,化作各式凜冽攻擊,向著他們覆蓋過來。不過畢竟已經是強弩之末,所以對於三人的威脅已經是小了許多。

    在這空間通道之中,三人也無法辨識方向,只能護住自身之後,任憑空間湧動的力量推動著他們前進。

    然而行到半途的時候,忽然有一股劇烈的颶風捲了過來,強橫的勁氣,霎時間衝入三人一直保持的很好的陣型中,而後三人雖然拚命抵禦,卻仍是身不由己的被那股風捲帶著,分別向著三個方向偏去。

    「凌蕭道友!」

    「草道人,妖龜兄——」

    三人都是吃驚,在這種地方,若是被這股詭異的風吹散了,再想湊到一起可就千難萬難了。

    而想破開屏障,飛昇到另一方世界,三人一起,自然要比單獨一人容易。

    所以三人連忙一同施展手段,就見草道人雙手一展,就見萬千籐蔓從他手中竄出,分作兩股,分別向著凌蕭和妖龜鎖去。

    而妖龜一面運力吸住草道人的籐蔓,一面真元運轉,週身土黃色光芒大盛中,身子陡然一沉。就向著下方墜去。

    至於凌蕭,他的反應和實力,在三人中間都是最高的。所以草道人和妖龜都能做出反應,凌蕭又豈會毫無應變的能力?只是偏偏就在他準備動作的時候,卻忽然只覺週身一緊,像是被什麼鎖定了一般,竟是無法動彈分毫,只被那股力量捲著,與草道人和妖龜分離了開去……

    「凌蕭!」

    「凌蕭道友——」

    草道人和妖龜都是大吃一驚。兩人連忙齊齊出手,想要將凌蕭救回。

    但其實即便他們自己,處境也並未能好上多少。

    隨著怪風驟然吹緊。草道人祭出的萬千籐蔓,忽然寸寸折斷,霎時間完全消散在了這無盡的虛空之中。

    妖龜身子沉,已經登時向下沉去。而草道人卻緊跟著被風一卷。就已經卷在了半空中。

    無論是草道人還是妖龜,心頭都是忍不住一涼,雖然不知道這股怪風究竟是什麼,但在這種地方,若是被捲入虛空之中,怎麼還能可能進入仙域?

    「兩位道友,放鬆心境,收納真元!」

    就在兩人心驚的時候。卻忽然聽到了凌蕭的聲音響起。

    草道人和妖龜都是不由心中大喜,更是立時就放鬆下來。彷彿有凌蕭在,一下子便有了主心骨一般。

    兩人依著凌蕭的聲音指點,運轉真元,不再強行抵禦那股怪風,反而嘗試著融入到風中去。

    說起來有些奇怪,但這就是草道人和妖龜此時的真實感覺。

    就彷彿整個人,完全進入了風中一樣。

    而隨著他們的融入進去,他們的一身真元,精煉神魂,以及畢生境界……彷彿在這一剎那,也跟著融入了風中一樣。

    這怪風也不知是什麼,竟似是融煉了無數真元力量、無數生命氣息,無數「大道」。

    ……

    在他們融入進入風中的時候,那股怪風,也在不住消磨著他們的一身力量,真元以及神識。三人都只能憑藉著自己的畢生積累強撐著,任誰都明白,這必是進入「仙域」前的最後一道關卡了。

    忽然,三人都只覺眼前一亮,彷彿登時從暗處,步入了光明中一般。這種亮,並非簡單的光芒照射下的亮,而是一種純粹的,來自真元、神魂的感覺。

    就彷彿,他們以往一直只生活於黑暗之中,只在這一剎那,才始見光明。

    一種無法用言語描述、卻又清晰存在的感覺。

    而後緊跟著,三人便只聽一個聲音從他們的神魂深處響起——

    「爾,土行得道,畢生居於幽暗之中,卻不辭艱辛,一心向道;感悟天地,錘煉己身,以通靈之體,修土靈之道,度過兩界之劫,罡風之災,進入無上仙域,成就仙人大道,堪為一方得道真人。」

    ……

    「爾,生於微末,以簡陋之體,草根之軀,於渾渾噩噩之中,偶開靈智,集天地之精華,吸日月之靈氣,步步荊棘,卻層層蛻變,以草木成道,可為一方得道真人。」

    ……

    凌蕭他們三人驟然來到陌生地方,對這裡幾乎一無所知。只從這些話語之中,隱隱能夠捕捉到一些簡單訊息。

    似乎這「仙域」,應該也存在著一些組織,不過顯然是很鬆散的。

    對於步入這裡的人的評判,應該是以「道」而論的。

    所謂「道」,術之極,則近於道,便是修士畢生對於力量的理解和掌握。

    妖龜土行得道、草道人生而為草木,看來他們兩人對於「道」的理解和掌握,應該是得道了仙域的認可了。

    凌蕭也很為兩個同伴開心。

    不過又等半晌,卻始終沒有提及凌蕭……

    凌蕭不由愕然,草道人和妖龜也是各自古怪……無論如何,凌蕭總不該比他們差吧?

    嗡嗡、嗡嗡——

    虛空之中傳來古怪的聲響,彷彿在飛快地計算著什麼。而與此同時,如有感應一般,凌蕭身上的那五種靈物,已經驀地自他身上竄起,火,水,金,木,土,五般靈物,五種化形,霎時間繚繞身側,近在咫尺,又彷彿融入整片天地。

    幾乎同時,整個仙域之中,無數地方,無數修煉一途上的前輩高人,無不心生感應,訝然向著這個方向望來。

    感知之中,這股最精純、最本源的力量……竟是、竟是來自一個剛剛飛昇之人?

    ……

    而半晌之後,那個聲音才終於響起:

    「爾,得五行本源認主,修得五行之大道……可為,真人之真人!」

    ……

    「恭喜道友登臨仙界!」

    「恭喜道友修成五行根本大道!」

    ……

    那個聲音剛落,四周已經登時傳來了其他的幾個聲音,善意的聲音裡不無幾分艷羨。

    而凌蕭幾人,也在這一剎那,忽然如同被醍醐灌頂一般,驀地開始明白了,仙域究竟是怎樣的一處地方,他們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他們已經脫離五行,跳出輪迴,得「道」,成仙了!

    (全書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