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青城仙門

大道小說網 第五十章 感應 文 / 四季稻

    陳三這一刻,只覺得週遭萬物從無這般清晰過,隱隱約約跟周圍數十里方圓的事物都產生了一些妙不可言的感應,甚至只要他一個念頭,便能夠完全掌控其中哪怕是一絲細小入微的變化,再也沒有了以前感知天地時的那種滯脹感。

    整個世界在陳三的心中猛然鮮明起來,他就算不用眼睛去看,也能感覺到鳥語花香,青草如氈,古樹參天,欣欣向榮,種種生機勃勃,讓陳三因為這次誤入險地而帶來的種種不安與憂慮,全然不翼而飛。

    當他一聲輕叱後,體內獨門秘傳的天河真氣,更加放肆起來,宛如長江大河,周流全身,那口青霜劍和真氣交相感應,發出微微輕鳴,化成了數尺長的一道淡青光芒,豎立在虛空之中。

    這一口青霜劍乃是他身上最合用的法器,自從得了這柄飛劍,他便日日祭煉,更時時不間斷的以真氣溫養,因此他這一番突破,首先帶動了這一口飛劍,隨著真氣不斷注入,這一口飛劍光華越盛,即使周圍靈壓再大,劍光也不曾分散絲毫。

    在劍光之內,陳三的天河真氣反覆震盪,化為層層柔力,卸去周邊不斷聚集的靈氣威壓。這是青城山最基本的御劍手法之一,御劍最穩。幾乎就在突破感應天地的一剎那,陳三便憑借突破之際的真氣強度,硬是給這口飛劍打上了兩重禁制,將之提升到下品法器的入門層次,勉強能夠祭起劍光。

    「還好我自五師兄處曾借了一些劍道的入門法訣,不然可要白白錯過這等機會,這一次既然祭煉出了兩道禁制,便等於打開了劍道的大門,以後我自然還有機會將這一口飛劍繼續提升,終有一日,我也能做到一劍在手,天下我有!」

    陳三喜不自勝,一直以來,他憑藉著諸多法術手段,也能克敵制勝,但總覺得不是那麼痛快,尤其是青城向來以劍為重,即使朝元峰這樣的術修一脈,也幾乎是人人修劍,因此耳濡目染之下,不禁對劍修羨慕異常,只是他這一路走來,幾乎全憑自家摸索,無人肯詳細教導於他,因此在劍道一途連入門也難,更不要說有所成就了。

    但他心中從未放棄修劍的想法,否則也不會始終將一口半廢的青霜劍帶在身上,若只論飛行法器,只要他開口,完全可以找那些個師父師兄師姐要上一件更加好的法器,只怕還要比青霜劍實用一些。

    隨著陳三的一聲長嘯,這口淡青劍光驟然生出無窮變化,疾斬出百丈之外,盤旋擊刺,剛柔相生,演練的正是青城山的入門劍訣松風劍訣。

    這一門劍訣並不高明,反而甚為簡單,只是陳三劍道見識有限,不能運使高妙劍訣,並且他也未曾學過,因此也只能以這一路基礎劍訣充充數、解解饞了。

    青霜劍的品階只是入門,陳三的修為亦是有限,因此只能將這一口品質低劣的飛劍在自身二三十步之內催動盤旋,並不能將劍光催使的更遠,更無御劍千里的能力,不免有些美中不足。

    「唔,看來我還得著緊找一部夠得上層次的御劍法訣,雖然這口飛劍品質還低,但總有上去的時候,我還要提前準備,否則這一次還不知何時可以回山,總不能等到回山時在與我那便宜師父要吧?」

    青城山的御劍法訣在整個修行界也是一絕,穩穩的可以列在前三甲,能夠稍稍壓上一頭的只有蜀山與華山,而且這所謂的壓上一頭,也是極其有限的,真正相鬥時,若是修為等同,比的就是鬥法經驗與對時機的掌控,劍訣上的差距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陳三雖然沒有過多的接觸過劍訣,但也知道隨心所欲幾個字,青城山的劍法雖然端莊嚴謹,但卻十分符合道家無為的理念,劍招什麼的並無硬性規定,門下弟子可以隨意修改,因此青城山這些年的劍訣是一部比一部多,許多皆是門下弟子自創而來。

    他若要選劍訣,首先必是要選擇與青城路子相近的,當然本門劍訣最好,以免日後還要打散重修,只可惜別說本門劍訣,他現在手頭連二三流的劍訣也無,因此也只能自其它方面想路子了。

    天河正法位列青城三典之一,在這個劍修為主的門派裡自然是首先顧念劍修,因此天河正法本來就是劍修法訣,只是後來門中長輩發現,術修也能兼用,才開始傳授給朝元峰的一些出色弟子,但歸根到底,這門法訣還是為劍修服務,這也是陳三一直想要修劍的原因之一。

    陳三又玩耍了好一會,才依依不捨的停下劍光,他現在手頭的兩口飛劍,羅立的那一口不合他的胃口,因此不到必要時根本從不出手,更不用說平日裡拿來解饞,只有這一口清霜飛劍,才是他自家的獨門飛劍,此時翻來覆去的細看了無數遍,越看越是欣喜。

    「劍修,劍修,哈哈,從今開始,三爺我也是一名劍修了,等我回山時一定要給夏東陽那**貨色一點教訓,讓他以後不敢在我面前得瑟。」

    陳三心中之欣喜實是無法用語言來表述,甚至連自家破開感應層次也忘了,他也不急收起劍光,隨手挽起幾朵劍花,體內真氣又是一顫,再一次帶動這口飛劍轉動起來。

    陳三試了幾招,陡然驚醒,他這看似隨意的幾招雖然簡單,卻有一種大巧若拙的感覺,簡簡單單的刺、斬、削、擊幾種再基礎不過的手法,經他使出竟有一種獨特的韻味,好似他與這些招數融為一體,只要意念一動,劍招便能同時生出,沒有一點滯後感。

    陳三到底是精細人,試了幾招便知不對,以他在劍道上的領悟,能夠使出一路像樣的劍法已是了不得,要將劍訣使到這樣返璞歸真的地步,除非天授,否則絕無可能。

    陳三並不覺得自己在劍訣上有獨特的天賦,他小時在家習劍時,那一路簡簡單單的松風劍法還要好生研習月餘方能使全,而且僅僅只能入門,如今卻在須臾之間達到劍道大宗師的境地,只要是帶腦子的都知道不正常。

    陳三略一思忖,便大概摸清了其中的關鍵之處,他得了定一仙人的道法感悟,自然也包括了對華山劍訣的感悟,雖然兩派劍訣不是一個路子,但對於劍術的理解卻是不分彼此,因此他使出那些基礎劍訣來才能得心應手,不費吹灰之力便能達到一個相當高明的層次。

    陳三不禁又多想了一層,定一仙人畢竟是華山門人,一些基礎劍招也還罷了,若是他以後修煉高明的招式,如果還是按照這等感悟來,必然要被帶偏了,因此還需努力的將定一仙人對於劍道的感悟轉化為自己的理解,這樣才能徹底拋棄華山劍訣的路子,改為適應青城的劍法。

    陳三想明白之後,才有心思考慮修為上的事,他已然突破感應階段,下一步便可以著手吞食陰煞,凝練陰神,從而使自己真正的踏入凝神層次,那時他才能算是真正的脫離世俗,成為手段通天的道門中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