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節目錄 第三百八十九章 軍事會議 文 / 飽吹餓唱
回到秦王莊之後,朱由檢雖然仍是忙得手腳不停,但心情卻是十分輕鬆。眼看著自己親手締造出來的城市禁受住了強敵的進攻,百姓們一點一點地恢復自己的家園,而所愛的人也就在身旁,每天想見就可以見得到,這就是他的幸福!這就是他的中國夢!
當然,經過這慘烈的一戰,朱由檢的事業也讓李自成破壞得不輕。在人員方面,雖然涇陽縣的老百姓絕大部分都進入兩座城中避難,避免了刀兵之苦,但保衛他們的秦兵卻付出了不小的傷亡。
其中,一千名正規軍,在戰鬥中陣亡了二百餘名;兩千名預備役,也戰死了二百餘人。雖然比起流賊的傷亡,這個傷亡比例並不算高,但對朱由檢還是個沉重的打擊,因為他的底子實在是太薄了。
在經濟方面,損失就更加難以估量。因為流賊圍城,所有工作全部終止,生產和貿易陷入停頓。城中連百姓帶俘虜,一下子增加了好幾萬人,如果不是戰略儲備充足,就連糧食都要發生困難了。
而更讓朱由檢憂心的是,此次自己不顧三邊總督楊鶴的反對,執意堅守涇陽縣,雖然打退了流賊,可自己的軍事實力也徹底曝光了。
依朝廷制度,藩王除了少量近衛,是絕不可以擁有軍隊的。雖然朱由檢把秦兵歸在孫傳庭名下,可所有作戰指揮,他都是親臨前線。正所謂人多嘴雜,閹黨遲早會獲知這個消息,到時候還不知道得怎麼整治他呢!
不過這種事怕也沒用,就算朱由檢沒有軍隊,魏忠賢不是照樣一次又一次地暗算他?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與其束手待斃,朱由檢寧肯全力武裝自己。他早就想好了,萬一朝廷要是真來興兵討伐,自己也不會客氣,就學老人家上山打游擊去!
所以稍稍安頓之後,朱由檢立即召開軍事會議,商討今後的發展大計。參會的包括孫傳庭、戚美鳳、李定國、李來亨、解勇、燕凌、解勝等秦兵將領,秦王衛指揮使林佑坤,以及延安參將左光先。除此之外,朱由檢還特意讓剛剛歸義的郝永忠參加。
本來郝永忠做為「新降」之人,又沒有任何名分,是沒資格參與這種高度機密的軍事會議的。可朱由檢對郝永忠示之以誠,硬是要他參加會議,倒把郝永忠這個鐵骨錚錚的硬漢感動得淚水漣漣,一個勁地賭誓發願,今生今世都要追隨秦王殿下。
眾將與郝永忠可謂是不打不相識,尤其是李來亨,正是他在城頭將郝永忠撲倒,郝永忠才會被擒。彼時是各為其主,現在同在朱由檢帳下聽令,卻是惺惺相惜,很快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這就是所謂的英雄惜英雄吧!
除了這些將領之外,朱由檢還特意邀請了楊嗣昌列席。他這麼做有兩層用意。一方面楊嗣昌是三邊總督楊鶴之子,本人又身為當世「四大才子」之一,名動天下。
自己主動邀請他參加軍事會議,並在會議上故意做出「孫傳庭是秦兵統帥」的樣子。這樣就可以借楊嗣昌之口告訴朝廷和天下之人:秦王只是為了自保才資助秦兵,並無擁兵自重之心。
另一方面,楊嗣昌與其父楊鶴不同,一直主張武力剿滅流賊,還曾對朱由檢提起,他有個「四正六隅,網張十面」的剿賊計劃。前段時間無暇細問,也正好借此機會聽聽他的高論,看看有無借鑒之處。
會議由名義上的主帥孫傳庭主持。第一項議題,就是分析闖營及其他流賊的動向,並判斷在近期之內,涇陽還會不會遭到流賊的攻擊。
在這方面林佑坤最有發言權,戰事剛一結束,他便將一百名秦王衛撒了出去,偵察流賊的行蹤。他認真分析道:「李自成部自從敗走,一直在向西北運動,似乎是要趕往固原附近,與『闖王』高迎祥會合。原來盤踞在金粟山的『曹襙』羅汝才,如今也折向東南,現已進入豫陝交界的熊耳山一帶。
「其餘大股流賊如神一魁、王嘉胤、張獻忠等人,則是飄忽不定,難以捕捉形跡。但陝西境內至少還有上百股流賊,人數雖不多,卻能四處流竄,也不排除會侵襲到涇陽附近。」
孫傳庭早得了朱由檢的授意,便忍著傷痛發話道:「既是如此,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這一戰雖然秦兵取勝,也暴露出了兵力不足的最大弱點,所以本官決定增加秦兵的兵力,使正規軍達到三千,預備役達到五千。至於糧餉,本官料朝廷一時難以接濟,還望秦王殿下能慷慨解囊,將士們無後顧之憂,方能一意保衛涇陽。」
朱由檢也一唱一和地道:「將士們流血流汗保護本王,本王當然不會讓他們忍饑挨餓。糧餉就包在本王身上!」
孫傳庭也假戲真做地謝過朱由檢,接著說道:「秦兵自成軍以來,將領一直沒有官職,顯得名不正言不順。此次本官藉著涇陽大捷,已向朝廷上表請封,想必不日即可獲批。
「戚將軍本來就是參將,官復原職是應有之義;李定國、李來亨、解勇、郝永忠諸將,根據帶兵數量,的都是正六品千戶之職。根據戰功,本官又為戚將軍了從三品輕車都尉的勳級,其餘將領也都了從六品武騎尉。不過這勳級的賞賜要經過司禮監,能不能批下來就不好說了。」
眾將聽罷均是喜不自勝,誰不想有個堂堂正正的名分呢。至於官職對應的薪俸,他們倒並不關心,反正秦兵的軍餉全是朱由檢出的。
「諸將接下來的任務,便是抓緊時間募兵、襙演,謹守兩座城池。」孫傳庭接著道,「至於對付流賊的大方略,也請各位暢所欲言。」
朱由檢這時便插話道:「本王曾聽楊公子說,對付流賊須得『四正六隅,網張十面』,覺得十分有趣。卻不知具體內容為何,楊公子能否解說一番?」
「學生一介書生,如何敢在如此莊重的軍事會議上信口雌黃?」楊嗣昌忙謙遜地道。
「楊公子何必過謙,昔諸葛亮、謝安也都是書生,可胸中自有百萬雄兵!」
朱由檢嘴上這麼說,心中卻想著:還有個更厲害的書生,那就是老人家。他連槍都沒怎麼摸過,卻並不妨礙捭闔,橫掃三座大山!雖然他並不屬於這個時代,自己卻要以他為榜樣,扛起救國救民的如山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