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章 節目錄 第八百零三章 遼東攻略 下 文 / 飽吹餓唱

    朱由檢的遼東攻略其實也很簡單,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棄遼東、拒山海關、死守京師。

    先說棄遼東,這是遼東攻略的第一步。說起來似乎簡單,無非就是放棄寧遠、錦州、大凌河等一切關外城池,將所有邊軍和人口撤入山海關內。這樣做的好處朱由檢早就想過了,既縮短了補給線,節省了大量的糧餉;又可將分散的兵力集中在關內,使後金軍喪失打運動戰、殲滅戰、圍點打援戰的機會。

    但這看似簡單的第一步,其實也是最難的一步,因為這裡面有兩大極難逾越的障礙。首先是輿論,喪失國土這個罵名可太難聽了,任誰也承擔不起。這個時空的明朝官員基本上都是一根筋,只知拒敵於國門之外,根本不懂戰略戰術。況且朱由檢剛說過「祖宗之地寸土不讓」,現在若公然主動放棄遼東大片國土,大臣們該如何看他,會不會產生激烈的牴觸情緒?

    而對於老百姓來說,朝廷連年加派「三餉」,基本上都用在了遼東。如今關寧防線好不容易建起來了,皇帝說放棄就放棄,豈不讓百姓寒心?

    第二大障礙則是邊軍。朱由檢深知像祖大壽、吳襄這樣的將領,其實已經成了割據一方的軍閥,他們完全是把遼東當做自己的地盤,把邊軍當成了自己的私軍。他們麾下的士卒也多在遼東擁有土地和家庭,現在朱由檢要他們退入關內,等於是剝奪了他們苦心經營數年乃至數十年的全部家當,一定會遭到強大的阻力。稍有不慎,還可能激起嘩變甚至投敵,後果不堪設想。

    但是障礙再大,朱由檢還是下定決心,一定要暫時放棄遼東。正所謂長痛不如短痛,雖然此舉在短期內必然會帶來很大的損失,可總比這麼一直耗著,到最後全軍覆沒強。

    這也是朱由檢一定要親自來遼東的最大原因,因為只有他這個皇帝,才有足夠的權威震懾邊軍,讓他們乖乖地撤退。至於輿論問題,朱由檢打算製造一場「失敗」,讓遼東看起來不是主動放棄,而是戰敗丟失的,這樣只需對負責將領稍事懲罰即可。反正明軍在遼東是屢戰屢敗,再敗一次也沒什麼稀奇。

    遼東攻略的第二步是拒山海關,這和第一步也是緊密相連的。因為邊軍撤出來必然要先退到山海關,這座「天下第一關」卻不能再放棄了。因為山海關不但離京師已經不遠,更重要的是它瀕臨渤海,地勢險要,是個極好的防禦戰場。()

    在這裡朱由檢決定採納王在晉的方案,在現有關城外再築一道重城。這樣既可避免後金居高臨下攻城的情況出現,也可以充分發揮火器的優勢。

    另外選擇山海關做為防禦的底線,朱由檢還充分考慮到渤海的影響。後金軍雖然騎兵冠絕天下,但完全沒有海軍;大明雖然水師力量也很孱弱,但好歹比後金強。如果皇太極真的兵臨城下,明軍完全可以將戰艦行駛到關外的近海,從海上炮擊敵人。這就是移動的炮台,還完全不用擔心遭到後金軍的攻擊。

    另外,用海運向山海關運送糧餉,也比陸運擁有更多的優勢。陸運必須使用大量的人力,速度也慢,往往糧食還沒運到,先被運糧的人吃掉一多半;海運卻只要有風即可,佔用人力少、運量大、速度快,在這個沒有火車和汽車的年代,實在比手拉肩扛的陸運便捷太多了。

    而之所以選擇山海關,而不是同樣臨海的寧遠或是其他什麼地方,正是因為朱由檢充分考慮到渤海的特殊地理和氣候因素。渤海是內海,冬季大部分地區會封凍,包括山海關以南的天津衛等地都會結成厚厚的海冰,船隻無法靠岸。而且後金軍還可以涉冰而過,當年覺華島就是因此覆滅。

    可是在渤海之中,偏偏就有一個不凍港,那就是秦皇島港,也就是現在的山海關。道理說來也簡單,因為渤海南、北均有大河注入,北面是遼河,南面是海河和山東諸河,惟有山海關附近沒有大的河流入海。淡水比海水的含鹽量低,更容易結冰,因此山海關的位置可謂得天獨厚,這樣一個戰略要地,朱由檢當然要牢牢守住。

    至於具體的守法,朱由檢打算以經過改編的祖大壽部為主,尤其是李崇瑤一手帶出來的關寧鐵騎,應該是山海關守軍的核心。這支部隊不僅要守城,還應該可以隨時出動,騷擾遼東的後金軍民,讓皇太極也嘗嘗「敵駐我擾」的滋味。

    至於滿桂、趙率教等部,則分駐於薊州、宣府、大同等方向,因為朱由檢知道蒙古人早晚會倒向皇太極,歷史上後金軍六次入關,前五次都是途經蒙古草原,從上述地區突破。朱由檢並不指望滿桂和趙率教能阻擋後金軍,只要能起到個預警和遲滯的作用也就行了。而且沒必要和敵人硬拚,只須死守城池,因為後金攻擊的真正目標也不是那裡。

    遼東攻略的第三步,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就是死守京師。因為朱由檢經過反覆盤算,認為對付八旗鐵騎,再沒有比京師更合適的戰場了。

    首先,京師對敵我雙方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政治意義。對後金來說,攻陷大明的都城,當然是個極大的誘惑,歷史上皇太極第一次率軍入關,正是直取京師,釀成「己巳之變」。

    而對大明來說,京師也絕不容有失,因為這是皇帝和朝廷的所在地,淪陷就意味著亡國。故而只要有外敵攻擊京師,天下勤王兵馬就會雲集響應,京師內的軍民也會同仇敵愾,奮起殺敵。

    對朱由檢自己,這也正好應了「天子守國門」之說。皇帝就是一面旗幟,如果皇帝戰鬥在第一線,自然對大明全體臣民是個極大的激勵。而如果像南宋一樣被迫向南遷都,那就將極大地動搖國人抵抗滿清的決心,極大地降低皇帝和朝廷的威信,甚至不用韃子打,國內都有可能自己亂起來!

    當然,朱由檢可不想和歷史上的崇禎皇帝一樣,真的來個「君王死社稷」。在某種程度上,他甚至有點盼望著皇太極來攻打京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