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重生洪荒之我為光明神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一章 小乘佛教! 文 / 方經天

    話說多寶降生於西方一個叫迦毗羅衛的小國,以國王淨飯王為父。王后名摩訶摩耶為母,經典記載:佛陀化乘六牙白象,像口含白色蓮花,從摩耶夫人的左肋入胎,懷胎十月,根據當時的風俗,摩耶夫人回娘家分娩,途經蘭毗尼園,於無憂樹下誕下太子悉達多,據記載太子自摩耶夫人右肋而出,下地能走,周行七步,步步生蓮,乃遍觀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地下,唯我獨尊。」這時有二條龍,一吐溫水,一吐涼水,給他洗浴。

    此日即為浴佛日。

    摩耶夫人在太子出生後七天去世,由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夫人養育成人。太子天資聰穎,從小通達五明、四吠陀,並且相貌英偉,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無人能級。十七歲時,娶表妹耶輸陀羅為妃,生下兒子羅睺羅。

    淨飯王對太子十分鍾愛,悉達多自幼過著錦衣玉食、無憂無慮的生活。

    年輕的太子從未見聞過人間的憂慮、煩惱和不幸,也從未思慮過人生有所謂憂患、貧困、病、老死諸般痛苦。悉達多自幼從未離開富麗堂皇的宮庭,從未走出精美綺麗的御苑;笙歌盈耳,觥籌交錯,盡情遊戲享樂。

    但偶然機會出遊,初次接觸嚴酷的、慘不忍睹的現實,太子便深為所動。根據傳說,王子一日出遊,得遇四種人,因而頓悟。一為奄奄待死的老人,一為病入膏育的患者,一為待葬的死者,悉達多到此始知老、病、死為人生所難免。

    雖然太子的貴族生活優裕而舒適的,但因觀察到社會貧富懸殊,四姓階級的不平等,又有眾生之間的弱肉強食,尤其有感於生老病死的逼迫,人生的無常,於是生起出家求解脫的志願與悲心。

    後又遇一貧苦僧人,從這位得到靈魂真正平衡的人那裡,年輕的王子懂得了如何從老年、疾病、死亡的苦難中贏得自由,便打定主意脫離家庭生活,刻意修苦行,以求解脫之道。

    終於在十九歲那年的二月初八,悉達多棄宮室,離親眷,暗自出走,落髮為僧,摒除慾念,潛心於苦修。

    淨飯王得知太子出家的消息,甚為悲傷,經派人勸說無效,便在親族中選派了阿若憍陳如、阿說示、跋提、十力迦葉、摩訶男拘利等五人伴隨他。

    太子南渡恆河,到摩揭陀國的首都王捨城,國王頻婆娑羅王會見了他。爾後,他尋訪隱棲於王捨城附近山林的數論派信奉者阿羅邏迦羅摩與烏陀迦羅摩子修習禪定。然而他們的教義,在釋迦看來,仍然不是真正的人生解脫之道。於是他又來到跋伽山苦行林,在尼連禪河邊靜坐思維,實行苦行。經過六年之行,形體枯瘦,仍未見道。

    然而,無論淨心守戒,抑或刻意自苦,均未能使年輕的苦行者如願以償。他終於悟到修苦行並非獲致解脫之正道。久經冥思苦想,他終於達到覺悟。他確信:貪戀享樂以及誓修苦行,兩者皆非正真道。前者「眼貪色、耳貪聲、鼻貪香、舌貪味、身貪細滑,為愛慾所牽,惑於財色、思望安樂」;後者「以羸身而取道」,「彼諸外道」。正道為不苦不樂之中道,即靜坐默想、思維真諦--循此,則可臻於「寂滅」,終成正覺。

    於是太子捨棄無謂的苦行,走過尼連禪河,接受牧女乳糜之供,恢復了健康後。來到伽耶山菩提樹下,以吉祥草敷設金剛座,東向端身正坐,發誓:「我今若不證,無上大菩提,寧可碎此身,終不起此座!」

    他在樹下靜坐七七四十九天之後,克服了自己內外的種種「魔障」。徹見自己本來面目,止息一切妄想無明,終於在十二月初八日,夜睹明星,豁然「心地光明」,得大覺悟從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世人尊稱他為「佛陀」(意為覺者),聖號「釋迦牟尼」,時年35歲。釋迦是其種族名,意思是能;牟尼意思是「仁」、「儒」、「忍」、「寂」。釋迦牟尼合起來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也就是「釋迦族的聖人」的意思。

    佛陀成道時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由此指出一切眾生皆具佛性。

    喬達摩.悉達多悟道成佛,明轉自身,自此多寶盡數恢復了前世修為和往日道行,只不過變化的是現在袈裟披身,佛光繚繞。

    多寶如來又在菩提樹下悟道,三十年匆匆而過,這日,自西牛賀州之地光明大放,佛光照映三界之地,功德之光從天而降,一道雄渾清晰的聲音傳遍三界:「善哉善哉!我佛慈悲!南無釋迦摩尼如來!」

    接著,佛光更甚,引起三界一片注意,不少人受到佛光的感召,竟升起了向佛之心。

    「南無釋迦摩尼如來,至此我為如來,立小乘佛教,普度世人!」

    多寶對天發下宏願,一道強烈刺眼的功德金光破天而來,分為三股,其中一股向著天庭之中的太上老君而去,其中的一股向著西方的八寶林而去,待功德金光降落,太上老君運用自己的一個鐲子收斂功德金光,臉色之中露出了一絲喜色;而看到功德金光落下的准提佛母與阿彌陀佛都是撫掌大笑,沒有為了小乘佛教的建立而生氣,反倒是極為地高興,將落下的功德金光接引進入了八寶功德池之中,一臉的興奮.

    卻是太上老君化佛為胡,立下了小乘佛教自然是有著一份的功德,而准提佛母與阿彌陀佛乃是佛教的創始人,自然也是可以得到一份功德.不過作為此事的主角,多寶如來的功德自然是不可抹滅,獨自一人得到其中的八成功德.

    待得功德落下,多寶如來的腦後頓時形成了一**德金輪,光輝照耀了三界;引得天地之間的眾生都是為之頓首不已.多寶如來更是修為大增,頂上的三花綻放,從中跳出了一尊佛陀,一口多寶道人吞下,將多寶如來身上的道法都是向著佛光轉化,卻是多寶如來借助與立下了小乘佛教的功德,一舉斬出了自己的道家真身,真正意義上的是成佛了.

    大量的功德金光的梳洗之下,多寶如來正式地成為了一尊佛陀,不符有道全真!同時,多寶如來的身上一股惡念叢生,見狀之下,多寶如來微微地一笑,身體微微地一抖,一卷圖捲出現,一股股凶煞的氣息,在三界之中遊蕩.」誅仙陣圖?誅仙陣圖!你終於出現了!沒有想到,封神一戰之後,你居然落在了多寶的手裡!好,好,好!既然這樣,給我拿來!落在年這種的螻蟻手中,不過是明珠蒙塵而已,不如成就我!只要我得到了誅仙陣圖之中的東西,鴻均哪個老東西算什麼?天地之間的眾生還不是由我主宰?擒天魔掌,給我擒拿!空間無形,時間難阻!擒擒!」頓時一隻擎天的魔掌,向著原本就在演化誅仙陣圖的多寶如來抓去.

    多寶如來尚未發覺之時,眼看魔掌就要抓住了誅仙陣圖的時候,天空之中衝出了一道雲氣,化出了一道強烈的攻擊,攔阻了魔掌,更是空中發出了一陣陣的怒吼之聲:」何方宵小?居然膽敢動本尊的誅仙陣圖?找死!給本尊現身,天地無極,元氣聽令,給我擒拿!」

    一股強烈的劍氣呼嘯而出,直透魔掌而去,魔掌無奈,發出了一陣陣的哮聲,微微地一格劍氣,化做了無形.

    接著在一尊宮殿之中,發出了一陣陣的厲吼:」該死的通天!又是你礙我的事情?哼!現在你是混元至仙的實力,我不能抗衡,要是我成功之時就是你的死期!哼!不要以為沒有了誅仙陣圖我就不能成事?待得我殺了哈哈!」一聲張狂無比的笑聲,在宮殿之中激盪.

    而上禹天,上清淨之中的通天道人眼神之中閃過了一絲驚疑之色:」此人到底是誰?居然如此的本事?不僅奪過了我的一擊之後,自己即使想要推算也推算不出!是誰?聖人?還是玄光?都不太可能啊!畢竟這些傢伙是絕對不會不顧自己的身份向著一個小輩出手才對!再說他們也是知道如果想要奪我的誅仙陣圖會與我接下因果,怎麼會這樣的不智?但是這又會是誰?居然有著不下於聖人的實力?難道是混沌之中的遺族?哎!天地之間的事情即使是我們聖人也不是可以完全掌控的啊!希望自己可以一舉成就混元無極止境,這樣自己也不會像是這樣的無奈吧!」說道這兒的通天道人眼神之中閃過了一絲蕭瑟,看了看下界之中的多寶如來,微微地一歎:」多寶徒兒,我們之間的緣分盡了嗎?此去之後,我在難為你出手了!一切都要靠你自己了啊!我的截教哎!不過多寶,你又何必?緣分既然已經斷了,何必又在續?你這樣的話,如果有一天你不能斬去自己心中的這一絲羈絆,何以能夠證道?你這樣會越陷越深啊!罷了!我還在說他,自己又何嘗不是?罷了!罷了!雖然此舉近乎與愚,但是又何嘗不是一片自己的真心?既然如此,多寶如果你今生今世不成的話,來世我還是親身下界前來度你!」

    在生死邊緣走上了一招的多寶如來對此卻是毫不所知,多寶放出誅仙陣圖,以誅仙陣圖為載體,同時彙集心中全部惡念,轟的一聲,多寶只覺全身飄飄欲然,道行大進,斬出惡屍。多寶如來號稱是多寶,自然是寶物眾多,但是能夠承載他的惡念的還是惟有這天地之間的殺伐至寶_誅仙陣了!而承載了多寶如來對於道家二聖_太上與元始的不滿的惡念之大,也只有誅仙陣圖方能可以承載.同時,這也是多寶如來心中的一絲執念,對於截教的愛,與自己心中的狠.

    惡屍一出,卻是不同尋常,只是一道虛影,接著又化為五人,卻是由於誅仙陣圖之中,所積聚的惡念之重,不以道記.憑借一個惡屍是不可能的,不過多寶如來是積聚了人截兩教的大乘,自然是不同凡響,以自己的大智慧.大毅力將自己的惡念以一化五,斬出了後世佛教有名的五大明王,即不動明王、降三世明王、軍荼利明王、大威德明王與金剛夜叉明王。

    此五尊乃九識所變,系五佛為降伏內外魔障所變現之教令輪身。

    中央之不動明王為大日如來之教令輪身,可降伏一切諸魔!

    東方之降三世明王為阿閦如來之教令輪身,可降伏大自在天!

    南方之軍荼利明王為寶生如來之教令輪身,可降伏五陰魔!

    西方之大威德明王為無量壽如來之教令輪身,可降伏人魔!

    北方之金剛夜叉明王為不空成就如來之教令輪身,可降伏地魔!

    自此,多寶如來終於完成了太上的千辛萬苦,捨棄了自己的一具分身太上老君;耗費了巨大的代價方才完成的目的,建立起一個與西方二聖所創大乘佛教所不同的新佛教—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一建立,得到了天道降下的功德的多寶如來也開始了履行自己的弘願,開始了自己弘揚佛法之旅。

    那小乘佛教一立,如來就在西牛賀州展開弘揚佛法之旅。由於如來前身乃是玄門多寶,身兼人闡二教所學,因此對佛道之間彼此的缺陷紛爭深有瞭解,故小乘佛教教義在他的手中能夠揚長辟短,受到西牛賀州人族的一片歡迎,追隨者甚眾。

    如來從眾多追隨者中挑選十人收為記名弟子,這十人分別是大迦葉,舍利弗,目連,須菩提,富樓那,迦旃延,阿那律,優波離,阿難,羅侯羅,十人各有神通,其中大迦葉頭陀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富樓那說法第一,須菩提解空第一,舍利弗智慧第一,羅侯羅密行第一,阿難多聞第一,優婆離持律第一,阿尼律陀天眼第一,迦旃延議論第一。

    有了這十大弟子的相助以及眾多追隨者的傳播,西牛賀州從此家家禮佛,竟不知東方三清聖人,亦不知天庭玉帝,聖母女媧,只尊這小乘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一人,就連原本在西方人族心中頗具影響的准提接引二聖也漸漸給淡忘下去了。

    此時小乘佛教香火鼎盛,善男信女比比皆是!原本大乘佛教的地盤被屢屢吞併,聲勢日漸衰退,岌岌可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