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戰王牌軍

第五卷 緬甸生涯 第203章 同古防禦戰(二) 文 / 莫少卿

    第203章同古防禦戰(二)

    深夜四點半,緬甸曼德勒。

    這個時候的曼德勒已經非常的安靜了,大多數的人都已經開始沉睡了。

    但是車站裡面卻異常的熱鬧,整個車站已經被警衛旅的部隊警戒了起來。

    楚天明焦急的站在一旁的空地上,不時的朝著遠處看著。

    「已經四點半了,火車怎麼還不到。」楚天明看著自己的懷表,對一旁的參謀說。

    「報告副總司令,應該是四點半到,可能路上遇到什麼情況了吧。」參謀迅速的敬禮回答。

    楚天明的眉頭緊緊的皺在了一起,他可是十分的擔心。

    「馬上發電詢問,給沿途各車站發電,一定要迅速的找到他們。」楚天明嚴肅的喊了起來。

    參謀看到楚天明似乎要發火,迅速的跑開了。

    隨著參謀的跑開,遠處的火車已經緩緩的開了過來。

    楚天明看著火車到來之後,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火車已經慢慢的停頓了,車上的人員已經開始下車了。

    楚天明看著這些穿著殘破軍裝,甚至一臉硝煙還沒有來得及清洗的新54師官兵,心裡一陣酸楚。

    右手緩緩的舉起,朝著這些部下敬禮。

    其餘的警衛參謀看到楚天明敬禮之後,迅速的朝著這些剛剛從前線下來的官兵敬禮。

    新54師官兵已經看到了,不遠處穿著陸軍二級上將制服的昔日師長,正在給自己敬禮。

    一切都已經足夠了,在多的委屈,在多的痛苦,在這個上將的軍禮之中,已經化為烏有。

    新54師不滿四千人的隊伍很快的已經集合完畢,一些輕傷員的鮮血仍然在滴撒著。

    戰士們面對著昔日的師長,今日的副總司令。

    張玉東迅速的跑了過去,站在楚天明的面前敬禮說:「報告副總司令,新54師全體官兵集合完畢,應到一萬三千五十二人,實到三千八百九十三人,請副總司令檢閱。」

    禮畢之後,張玉東跑了回去,站在隊列的最前面。

    楚天明緩緩的走了過去,這支部隊曾經跟隨他參加過不少的戰鬥,卻沒有一次會有著這樣的傷亡。

    損失三分之二的人員,三個野戰團長,一個炮兵團長,除了面前的張玉東之外,全部陣亡。

    九個野戰營長,三個炮兵營長,全部陣亡,無一倖存。

    師長負重傷,參謀長陣亡。

    這是新54師自從建師以來最大的傷亡。

    戰士們的表情很嚴肅,看著這位副總司令緩緩的走了過來。

    「敬禮。」張玉東大聲的喊道。

    三千八百九十三人,除了少部分的軍裝整潔之外,其餘的戰士們已經裸露出自己黑色的皮膚。

    硝煙不曾在他們身上逝去,鮮血仍然在他們的軍裝上面凝結。

    一個個充滿血絲的雙眼,嚴肅的看著走過來的楚天明。

    遠處殘破的軍旗仍然高高的軍旗,軍旗上面除了青天白日徽章還是完好無損的之外,其餘的地方已經出現被燃燒的痕跡,還有不少的彈痕。

    看著這面曾經自己親手從委員長手裡面接過來的軍旗,楚天明停止了腳步,朝著軍旗莊重的敬禮。

    軍旗還在,新54師還會重新的站立起來。

    他們需要時間,不久之後他們還會是一支讓日軍聞風喪膽的王牌精銳師。

    楚天明慢慢的走過每一個戰士的身旁,在整個隊伍的最後端,少將參謀長的屍體,被四個穿戴整潔的少尉軍官抬著。

    看著昔日的部下,已經成為一具冰冷的屍體。

    楚天明的眼淚在也忍不住了,一滴滴的眼淚流淌了下來,滴撒在這片不屬於他們的土地之上。

    沉默,四周已經安靜了下來。

    楚天明呆呆的看著少將參謀長的屍體,一直都沒有動過。

    「副總司令,天快亮了,我們應該回去了。」一個參謀走了過來,小聲的說。

    楚天明沒有任何的反應,眼睛呆滯的看著前面參謀長的屍體。

    「副總司令,請您放心,我們一定會給參謀長報仇,弟兄們已經決定了,休整之後,請求繼續參戰,我們雖然沒有一個師的人數,但是還能夠組成一個團。」張玉東走了過來,看著楚天明說。

    楚天明搖搖頭,看了看一旁整齊列隊的戰士們。

    「你們馬上休整,傷兵一律送到曼德勒的醫院去救治,短時間內你們不會有任何的作戰任務,補充兵源已經從國內出發了,用不了兩個月,你們仍然是一支精銳的王牌。」楚天明看著遠處的戰士們,大聲的喊道。

    部隊在參謀的引領下,慢慢的走出車站。

    參謀長的屍體被戰士們抬走,楚天明不捨的跟隨在後面。

    他知道戰爭用不了兩年就會結束,但是他不知道這些部下,還會犧牲多少人。

    死了不是恐懼的事情,反而是一種解脫。

    這是部下們心裡最常想的事情,國家已經淪落到這種地步,每一個將軍肩上的將星,都是自己的責任和使命。

    也許一些將軍做的並不合格,但是大多數的將軍,都已經在戰場上面,完成了自己的責任和使命。

    天色亮了,又是一場激戰的開始。

    楚天明無力的坐在椅子上面,幾日的沒有休息,已經讓他十分的疲倦了。

    「副總司令,新54師各級陣亡官兵已經統計出來了,是否上報軍委會。」一個參謀走了過來,對楚天明說。

    楚天明木訥的點了點頭,思緒卻早已經回到以前的時候。

    緬甸同古,陽光的第一軍已經開始在同古外圍佈防。

    前面的槍炮聲越來越激烈了,天上的飛機更是不斷的飛舞著。

    作為緬甸僅有三個軍的其中一位軍長,陽光十分清楚同古守軍的實力。

    緬甸警衛旅除了強大的人數之外,還有著一支規模不少的坦克部隊。

    這是吳敏登從楚天明手上購買的德國坦克,只有少數的高級嫡系軍官才知道。

    當然,陽光的消息是花了不少錢才打聽到的。

    陽光十分清楚吳敏登的用意,為了鞏固他的地位,吳敏登是不會有任何的善心。

    恐怕要不是自己表現的一直很忠心,早已經成為吳敏登的刀下鬼了。

    「軍長,前面的請三軍電文,他們的壓力很大,其兩翼已經出現日軍迂迴部隊了,但是人數不多,讓我們一定要小心的提防。」一個參謀跑了進來,讓周偉健的電文報告給了陽光。

    機會,一個很好表現自己忠心的機會。

    陽光聽到參謀的話之後,心裡面迅速的想著。

    「命令部隊做好戰鬥準備,不許任何一個鬼子兵進入城內,有擅自撤退者,一律殺無赦。」陽光拿著自己的勃朗寧手槍,大聲的喊了起來,整個人朝著外面的陣地走了過去。

    周偉健的消息不是嚇唬這些緬甸人,現在青三軍的壓力可是十分的大。

    幸好208師沒有被抽調到同古外圍擔任防備,否則中國部隊的陣地,很有可能早已經被擊破了。

    日軍投入了兩個師團又兩個獨立混成旅團的兵力,不斷的進攻著菜林206師的陣地。

    一旁207師的陣地,也遭到了日軍的重點進攻。

    十六師團配屬獨立混成第24旅團,專門進攻206師的陣地。

    十八師團配屬獨立混成第72旅團,則是進攻207師的陣地。

    獨立混成第105旅團,已經悄悄的迂迴到同古的附近,準備拿下同古之後,配合前面的部隊前後夾擊中國部隊。

    「師座,日軍的進攻實在太猛烈了,我們是不是放棄一線陣地啊。」206師的612團團長拿著步話機,大聲的喊道。

    「不行,你們團必須死守陣地三個小時,到了中午之後才能夠撤退。」鄭庭笈拿著步話機,大聲的吼道。

    團長聽到鄭庭笈的吼聲之後,倒是沉默了下來。

    陣地前面,十六師團的部隊不斷的朝著612團發起進攻。

    日軍依靠人數的優勢,以大隊為單位,成建制的發起進攻。

    612團的戰士多數都是青年學生兵,可沒有見過這樣的陣勢。

    打退了一波,下一波就迅速的衝了過來。

    戰士們感覺日軍似乎永遠打不完一樣,好在有軍部和師部的炮兵團支援,這才能夠勉強的堅持下來。

    206師指揮部。

    鄭庭笈看著眼前的中校,直接指著地圖說:「日軍的幾門加農炮對我們的威脅很大,我不管你用什麼辦法,一定要帶領你們機械化偵察隊,給我幹掉這些加農炮,否則我們的炮兵根本就發揮不了實力。」

    中校看了看地圖,對鄭庭笈說:「師座放心,保證完成任務。」

    鄭庭笈點了點頭,舉起了望遠鏡觀看前面的情況。

    中校則是敬禮,走了出去。

    二十多輛的裝甲車和十幾輛的m4坦克,迅速的集結了起來。

    這些車輛,都是機械化偵查隊的裝備,在中校的帶領下,迅速的朝著日軍方向行軍。

    28軍司令部。

    牟田口廉也現在似乎也嘗到了火炮的危害,尤其是日軍的運輸問題,一般的師團工兵,根本就是花瓶,無法承擔專業的工程任務。

    現在除了幾門150mm的加農炮之外,其餘的很多重炮部隊,都在行軍的路上,這讓牟田口廉也十分的不悅。

    前面的戰鬥進展的雖然有些不順利,但是牟田口廉也明顯的感覺到,這支部隊可不是新54師那樣的精銳部隊。

    只要那些重炮趕到,他就有信心迅速的擊破中國部隊的陣地。

    「司令官閣下,獨立混成105旅團的電文,他們已經迂迴到同古的外圍,是否馬上的發起進攻,同古的外圍都是由緬甸人守衛的,戰鬥力應該不怎麼強悍,旅團長的意思是馬上發起進攻,佔領同古之後,在配合我們這裡前後合圍這股支那部隊,給全殲這股支那部隊提供機會。」參謀長小野走了過來,對牟田口廉也說。

    「馬上給他們發電,讓他們立即發起進攻,一旦支那人察覺到了,肯定會增援同古,到時候可就要演變成一場攻堅戰了,讓他們迅速的進攻,緬甸人的戰鬥力不堪一擊,不會有任何強大的抵抗意志的。」牟田口廉也興奮的說。

    他知道一旦同古的擊破,意味著什麼,無論是在士氣還是部隊實力上面,對緬甸的盟軍部隊,都是毀滅性的打擊。

    牟田口廉也自然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更不會讓眼前的青三軍逃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