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農門財女

第一卷 第一百二十章 安氏 文 / 齊家菲兒

    「年禮?哎呦,錦姨,這可怎麼好呢?」金珠眨著一雙無辜的眼睛道:「我娘年年過年都要準備親戚家的年禮,我年紀雖小,但也年年看著我娘做這些事情,怎麼今年我就把這事給忘了呢?錦姨,你喜歡什麼,我馬上給你買來(農門財女120章節)。」

    錦娘一愣,金珠直白無忌的童言讓她臉紅,特別是聽到金珠提起她娘,一股異樣的情緒從心裡升起,忙道:「蔣二姑娘,你錦姨我再沒羞沒臊,也不會同你個小孩子要年禮,特別你那錢還是從我手裡拿過去的,你這樣說可要把錦姨臊死了!」

    不等金珠疑惑的發問,錦娘從櫃子裡拿出一個匣子來,打開匣子把裡面的東西亮給金珠看,道:「這是程老爺家送來的打賞,是給繡莊裡所有幫忙的繡娘。他家的荷包是蔣二姑娘你家繡制,這份打賞也有你家人的一份,只不過你家幫忙的人多,我也不好多分給你,就單算你一人,特意給你留了一份,不過是想討個好綵頭,說了一句年禮,沒想到引起你那麼多話,快別胡思亂想了,拿著吧(農門財女120章節)!」

    金珠很好奇,伸頭往匣子裡一看,卻也不是什麼特別的東西,不過是一個迷你型的銀元寶,瞧著份量還不足一錢銀子,可偏做得小巧玲瓏很是可愛,一瞧之下,金珠的眼裡再沒有看見其他東西,直勾勾的看著銀元寶不眨眼。

    「小雲,你來瞧瞧,到底是小孩子家,看見小元寶眼珠子都不會轉動了,別說和她打個商量換,就是你現在從她眼皮子低下把東西拿走,她也瞧不見,呵呵!」

    金珠只覺得眼前一花。有什麼東西被人從匣子裡拿走,忙定睛朝小銀元寶看去,見它好好的趟在匣子底,才依稀想起錦娘似乎在和小雲說換什麼東西,疑惑的抬眼看去,一個橢圓形的扁平盒子被小雲拿在手裡,正輕輕晃著引著金珠去瞧。

    「胭脂水粉?」這個盒子也很小巧,但卻比錢楊氏的桃花蜜盒子更精緻些。想是一種更好些的胭脂水粉。

    「引玉閣的蜜桃口脂。這可是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得到的好東西。程老爺今年喜得長孫,才會捨得請人定了來送禮。普安城裡那麼多繡莊,就我們錦繡苑得了這份禮。小雲愛得什麼似得,想著蔣二姑娘人還小,眼下也不是用口脂的時候,就想拿她的小元寶和你換。我瞧著你現在的模樣,想是不用說也同意了?」

    錦娘一邊打趣著小雲,一邊對金珠解釋著緣由。伸手把蜜桃口脂從小雲的手裡拿了過去,遞到金珠的面前,輕輕的打開蓋子。一股濃郁的桃花香撲鼻而來,不過大拇指大小的盒內,裝著淡淡粉色的油膏狀物。

    「蔣二姑娘,我把小銀元寶給你,你把這盒蜜桃口脂換我。如何?」小雲被錦娘說破了心事,也不再遮遮掩掩,把自己的小銀元寶拿了出來,放進了金珠的手裡。

    入手的小銀元寶讓金珠心裡一喜,正如錦娘說的一樣,她現在不是用那些東西的時候,即使是小雲不和她換,錦娘把東西給了她,她也會想辦法把它變成銀子(農門財女第一百二十章安氏內容)。

    金珠只在想著,錦娘話裡的意思和小雲的表現,這個什麼引玉閣的蜜桃口脂是個緊俏貨,一個小銀元寶也不知道是不是值它本身的價錢?

    小雲彷彿是知道金珠心裡的疑問,樂滋滋的把蜜桃口脂收了起來,笑道:「蔣二姑娘,其實這蜜桃口脂本身價錢並不貴,只可惜引玉閣的東西,每件東西雖好,但數量卻不多。每每一出什麼新貨,早被消息靈通的那些小姐夫人買走,好像我們這般不得閒的人,等知道了再跑去,哪裡還有半盒蹤影。引玉閣的蜜桃口脂我期許了很久,今次能得到兩盒,我願已足,呵呵!」

    金珠笑著伸手拿過兩個小銀元寶,直白的道:「小雲姐姐,我剛才在心裡偷偷的想,這個什麼引玉閣,雖然我從來沒有聽過,但瞧著你歡喜的模樣,這個口脂一定能值好些錢。還想問一問,可不能換虧了,現下聽這麼你一說我才放心,想是沒虧,呵呵!」

    小雲好笑的瞥了一眼錦娘道:「蔣二姑娘,你人雖不大心眼可不小啊,要是我們老闆娘不算你一份,你還能想什麼虧不虧的事嗎?」

    「不會,錦姨是個好人,小雲姐姐也是一個好人,你們不騙我,我也不會騙你們。」金珠看著錦娘認真的說著:「錦姨,我剛才真的在心裡那麼想,真的!」

    錦娘的眼睛一亮,伸手攔住想發火的小雲道:「好了,蔣二姑娘,你不是還要去買東西嗎,天色已經不早了,早些買好了早些回去,這天黑的早,你快些去忙你的吧!」

    金珠笑著點頭,轉身出了錦繡苑。

    小雲看著走遠的金珠,有些生氣的道:「錦娘,你剛才幹嘛攔著我,這個蔣金珠,年紀小小就那麼貪得無厭,以後長大了還得了,我看咱們店以後的碎零布別給她了。」

    「小雲,你可冤枉蔣金珠了,她剛才那麼說是故意的(農門財女120章節)。我這次給她這份打賞,有真心也有想看她反應的想法,這個蔣金珠終究是沒有讓我失望。」

    錦娘看著小雲不解的神情道:「蔣金珠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她不會無緣無故說引咱們討厭的話,特別是在得了咱們好處的時候,你仔細想想她的話就能明白。」說罷也不等小雲是否想明白,轉身去了後院,留下小雲皺著眉頭苦思冥想,半響才有點明悟般的點點頭。

    金珠其實沒有什麼要買的東西,要1000文銅錢不過是方便給趙家姐妹和錢楊氏工錢。

    家裡一切要添置的東西,蔣保山都不許她插手,說是答應讓她賺一份家業當嫁妝,而不是讓她賺錢來家用,態度堅決的讓金珠沒有一點辦法。

    金珠的小金庫逐漸鼓了起來,今天意外得到的兩個小銀元寶,和最後錦娘瞭然的表情,使金珠的心情越發的好起來,腳步輕快的朝口子裡趕去。

    錦娘今天那份打賞的用意,金珠沒有去想自己的猜測和錦娘的瞭然,是不是同一個意思,但錦娘無意提到的年禮卻真的提醒了金珠,她真的忘記準備年禮了。

    回家的路上,金珠在心裡整理出兩個必須送年禮的人,一個是普安縣縣老爺正室安氏,另一個是甲長盧貴。

    盧貴不用說,縣官不如現管,路沒有修通前,金珠就和盧貴有了不錯的交情,只要再繼續保持並鞏固下去,盧貴會一路扶持著她往下走。

    這段日子裡,盧貴常常往縣城和老家跑,聽說他們現在定居的這塊地,縣裡要重新定個名字。畢竟口子裡太大,他們十幾戶人家才佔了很小很小的一個角落,要想把地契房契辦置下來,地名的明確是至關重要。

    盧貴早想把老婆孩子接進口子裡,不過是臨近過年,才一直沒有搬進來。金珠尋思著,送盧貴的年禮不用貴重,自己不過是一個聰明的小孩,並不是富家小姐,只要送件能讓盧貴老婆或者是孩子喜歡的東西,他就能高興到天上(農門財女第一百二十章安氏內容)。

    送盧貴的年禮漸漸在金珠的腦子裡成型,金珠又反覆想了又想,確定沒有什麼大的紕漏後,轉來想縣老爺太太安氏。

    這個安氏有個外號叫面菩薩,為人特別的心善慈悲,在金珠到普安縣等著進口子裡前,安氏就來看望過金珠。

    金珠當時瘦弱的模樣,一度引得安氏熱淚長流,就在那短短的幾天裡,安氏每天或親自或是讓丫鬟送來一碗雞蛋羹,幫金珠調補著身體。

    在周圍人閒暇的聊天中,金珠知道了這個安氏的很多事情。

    安氏的娘家就是普安縣的安家,安家世代書香門第,不算大富大貴但也家境殷實,家族裡也有幾人當官,但卻都官職不大,不過是些六七品的小官。可自從出了安氏這個面菩薩後,安家有賢女的名聲傳進了皇宮,安氏的妹妹被特選進宮。

    這安氏的妹妹長的偏偏又清秀甜美,還特別的善解人意,沒幾年的時間就被封妃,很得當今皇上寵愛。安氏一族也大都跟著得到提升,安氏的丈夫被調到京城附近的普安縣為官,雖然官職沒有提升,但卻也算是天子腳下,境遇比之前可高了太多。

    在這樣情況下的安氏,卻還同以往一樣,見不得有人病痛疾苦,總要盡自己的力去幫助。

    安氏一族的其他人也都一直安分守己,盡自己本分做事,沒有因為自家出了一個寵妃而跋扈,很得皇上信任,這樣的一個人是金珠最想靠近的對象。

    不用考慮太多,金珠想到自己當初每天得到的一碗雞蛋羹,想起滿櫃養的那些野雞,安氏的年禮也輕易的確定了下來。

    隔天,金珠用小竹籃裝上了六隻野雞蛋,提著它來到了縣衙門外的一條小巷裡,這裡有一道側門,可以直接通到縣衙的後宅,安氏日常起居的地方。(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