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農門財女

第一卷 第一百三十七章 福保 文 / 齊家菲兒

    大夏國,一百三十六年正月初九(農門財女第一百三十七章福保內容)。

    忠勇王府大公子在王府遇刺,性命無憂卻傷及子孫根,忠勇王妃當場氣急暈倒。

    金珠不知道初九這天發生了什麼,她從仇家祖宅出來,心情愉快的往口子裡趕回去。聽說這幾日縣令老爺就要親自到口子裡巡察,還要親自給他們的新村子立碑,他們村要有個新名字了。

    口子裡是一個微小型的盆地,裡面的面積很大,足足能裝下兩個普安縣,去開荒的十三戶人家,只佔據了其中非常小的一塊地界。

    十三戶人家在那裡建房開荒,一直都用口子裡來自稱,可盧貴去縣衙門辦理房契地契的時候,這地名問題就浮現出來,他們那地不能叫口子裡。因臨近過年,陳方生雖然把事情都呈報了上去,但直到前幾日才有了批復,這才有了陳方生親到口子裡立碑的事。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說的就是眾位鄉親啊,呵呵!沒想到,不到一年的時間,這裡能變成這般模樣,盧貴,你的功勞不小啊!」

    陳方生在田間地頭走了一圈,看著開墾出來的兩三百畝土地,心裡著實的高興。他在政事上沒有出眾的才華,自知弱點的陳方生,在落實政務上就特別的用心,眼見荒地變成良田,他心裡樂開了花。

    忠勇王把開荒的事交代到地方,陳方生不敢有半點懈怠,安排災民進口子裡,派人時時盯著道路的修建,縱然不是親力親為,但也天天盯著詢問。在得到王爺的批復後,他立刻動身來到口子裡,並帶來了工匠刻好的石碑。

    「謝縣令大人誇獎,小人實在是不敢擔。這都是縣令大人治下有方,」盧貴手腳有些發抖,腦子裡牢牢記著姨夫告誡他的話,知道這位縣令大人最體貼民生,接著道:「還有眾位鄉親勤奮耕耘的結果,小人不敢居功(農門財女137章節)。」

    「哈哈,好,老爺我最喜歡不居功自傲的人。你很不錯。」

    陳方生從眾人面前慢慢的走過。瞧著大伙身上穿著的新衣,心裡高興,連連誇獎眾人踏實勤奮,把忠勇王對開荒土地的政令又重複了一遍,囑咐著大伙多多開墾些土地出來,只要能種出糧食。五年之內都是徭役稅賦全免。

    盧貴為了迎接縣令的到來,安排著各家各戶出物出力,把曬穀場整理了出來。放上從各家拿來的桌椅板凳。地裡豐收的糧食被做成了一道道鄉土的菜餚,蔣保山拿出了打來的野味,盧貴拿來了特意買來的酒。幾十口人合著縣令和衙役等人,熱熱鬧鬧的吃了一頓午飯。

    「縣令大人,去年因道路不通,無法買來牲口圈養,這席間的肉食少。大人將就著吃些,等大人明年再來時,定能有更多的肉食招待大人。」盧貴的酒喝高了,瞧著桌上沒有多少肉,怕陳方生不高興,拍著胸口的保證,明年一定多養豬羊。

    「好好,老爺吃不吃的不打緊,鄉親們可不能沒有吃的,這豬確實要多養些,還有牛羊,特別是狗,這口子裡大部分還是深山,野獸不少,要多養些狗來看家護院,知道了嗎?」

    「是,縣令大人。」盧貴聽了陳方生的話,連忙點頭。

    陳方生正點撥著盧貴,一個隨從走到他的旁邊,躬身道:「老爺,吉時到了。」

    「吉時到了。那大伙就走吧,都走,一起去看著,走。」陳方生心情好多喝了幾杯,盧貴的務實更讓他放寬了心,喜滋滋的站起來,揮手招呼著大伙朝村口走去。

    十三戶人家在口子裡入口處右手邊不遠的地方,一條休整好的路直通到村子裡,就在最靠外的一處地方,兩個衙役和幾個人已經等在了那裡,地面上橫放著一塊石碑。

    「老爺(農門財女第一百三十七章福保內容)。」衙役們給陳方生見禮。

    「好,都起來吧,都準備好了嗎?」陳方生問。

    衙役指著已經挖好的坑道:「回老爺,都準備好了,就等老爺來立碑了。」

    「好,既然時辰已到,那就開始吧,師爺,開始吧。」

    「是,老爺。」

    一直跟在陳方生身後的師爺,走到了前面,從袖子裡拿出準備好的文書,轉身對著眾人念了起來,內容說的是石碑上碑文,師爺咬文嚼字的念了半天,大伙都聽得一頭霧水,只有錢豐和金珠聽明白了。

    無非就是說這個村子新名字的來由,因為眾人都是劫後餘生,有延綿不絕的後福,又有著忠勇王的保佑,故村子被命名為福保,今天在縣令陳方生和眾鄉親的見證下,正式取名叫福保村。

    石碑被眾人輕輕的立在坑裡,由陳方生領頭埋了一捧土,後面的眾人也學著樣,用手抓了一把土撒在坑裡,人群繞了一圈後,才由旁邊拿著鋤頭的幾人,鏟土把石碑立好。

    這塊石碑有六尺長,為了能穩穩的立在土裡,碑的底部沒有特別的修飾,留著原來石料的大塊模樣,只把刻有碑文的上半部細細的打磨。石碑刻有口子裡福保村的一面,朝著進村口,使人遠遠的就能看清楚這事什麼地界。

    立石碑的過程持續了不少的時間,不僅僅是埋土,還有接著的一系列儀式,只弄到天色漸晚方才結束,酒醒了大半的陳方生搖手推辭了村裡準備的晚飯,領著衙役趕回了縣城,再晚城門就要關上了。

    「福保,這名字聽著吉利。」金珠真說不出這名字的好處,不過還真是聽著吉利。

    金珠坐在盧貴一桌上,扒拉著碗裡的飯,和盧貴說著話(農門財女137章節)。陳方生不吃,大伙可不能浪費,為了準備這些飯菜,大伙都忙碌了好幾天。上午那頓有縣令老爺坐著,大伙吃著都拘謹,現下都是左鄰右舍的鄉親,哪裡還有那麼些規矩,一個曬穀場上熱鬧非凡。

    「那是,金珠啊,你不知道,為這個名字我可傷透了腦筋啊!」盧貴嚼著一塊野雞腿,他可是嘴饞野味很久了,今天藉著縣令老爺的福,能吃上幾口,他捨不得吃得太快,咬在嘴裡細細嚼著。

    「甲長老爺,難道這個名字是你給取的?」金珠很驚奇,這名字怎麼著也輪不到盧貴來取,特別今天還是陳方生親自來立的石碑。

    「那哪能啊,我是說,年前路剛修通的時候,我不是到衙門裡去辦房契地契的事嗎,就因為這村子沒有名字,我在那裡可是磨嘰了很久,還找上面的人幫忙,這才在年後把名字給批復了下來,不容易啊!」

    盧貴不住的感歎,他為了這事還真是沒少花腦筋,他姨夫那裡都不知道跑了幾趟,就因為這普安縣開荒的事是王爺交代過的,誰都不敢自作主張。

    按說一個村子叫啥名子,自己胡亂取一個,能被大伙叫開也就成了,偏有王爺這層在裡面,弄到現在才有名字。不過,聽人說,這名字其實也不是王爺取的,王爺那麼忙那裡能事事都顧及到,好像就給縣令批復了一個准字,事情就到了現在這個樣子。

    盧貴拿來的酒,是他從城裡特意買來的好酒,這會喝得正高興,平日裡和金珠又說慣了話,就這麼絮絮叨叨的念著,讓金珠明白了這裡面的許多事。

    金珠愣愣的聽著盧貴說話,心裡涼颼颼的,越不想和忠勇王府有關係,還事事都有忠勇王府的影子,雖然這事和自己沒關係,但感覺卻很難受,總覺得生活在忠勇王府的陰影中。

    「甲長老爺,村子的名字有了,那地契和房契應該都辦好了吧,我的那份也辦好了嗎?」

    金珠甩了甩頭,暗自安慰著自己,人家是王爺,還是皇帝的親弟弟,大夏國唯一的親王,只要是在大夏國的土地上,不都是生活在忠勇王府的勢力中嗎?看開點好了,還是想想實際點東西要緊(農門財女137章節)。

    「快了,過幾日我再去問問,應該都弄好了,金珠啊,你的那份也弄好了,不過就是地方小了點,沒有你圍起的那塊大,你上面沒有東西,我不好寫房契啊!」盧貴有些遺憾的道。

    「有多小,不會就只是那間小木屋吧?」金珠緊張的看著盧貴,她的金窩難道要嚴重縮水?

    「也沒那麼小,比那間屋子大些。」盧貴安慰著金珠道:「金珠,口子裡的空地還很多,衙門裡對這裡的管制不嚴,只要你再想辦法蓋上些屋子,不論是是茅草房還是木屋,盧大伯一定幫你把房契弄好。」

    瞧著盧貴的臉色,金珠就知道自己的房契上,只會有一間木屋,想想也沒辦法,只能安慰自己聊勝於無吧。

    摸了摸脖子上一直掛著的6文錢,想著盧貴的話,以前這話聽著空洞,趙永健能幫忙蓋間小木屋就不錯了,想要更大的房子那是白日做夢。

    可現在不同,到現在為止,金珠賺了9兩多些銀子,只要接著現在的事情往下做,這錢還會越來越多,請人來蓋幾間大房子也不是不可能。嗯,這事還真要好好打聽打聽。

    一頓熱鬧的晚飯吃完,等大伙把桌椅板凳收拾回家,剩下的飯菜分配到各家各戶,把碗洗好東西都收拾妥當,早就到了睡覺的時辰,沒有嘈雜的聲音,金珠安然的入睡了。

    過了不到十日,盧貴暗地裡給了金珠一份房契,果然是小木屋的房契,面積是稍微大了些,但這在金珠看來,卻沒有什麼差別,她想要的是金窩全部。

    金珠把房契仔細的收好,怎麼說這也是她的第一份房產,雖然小些,但總是一個好的開始。(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