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農門財女

第一卷 第二百四十四章 一文堂(二) 文 / 齊家菲兒

    「還記得我房間裡的千里傳音嗎?」

    「記得(農門財女244章節)。」金珠點點頭,那種設計絕對是密室的保留項目,她已經讓趙永健把這個設計運用到小窩莊的一些特殊的房間裡。

    「千里傳音其實並不是我獨立摸索出來,而是聽來的。」趙永健有點不好意思,一直以來金珠都以為他是個天才,僅憑一本大家都能買到的書,就能摸索出其他人夢想中的東西,可現在為了把事情說清楚,他不得不自己把自己的老底揭開。

    「聽來的?這又是怎麼回事?」金珠不由的很吃驚,別看趙永健這幾天在自己面前似乎很吃癟,其實他骨子裡驕傲的很,能讓他主動揭自己的短,看來這件事情非常重要。

    「在老家的時候,我不但把爺爺父親的手藝學到手,連帶著周邊很多有名的木匠師傅都被我拜訪過,他們除了經驗比我豐富外,已經沒有任何新的東西能教我,尋柳上的東西我偏又無法看懂,失望之下我只能整天呆在祖宅裡折騰。」

    趙永健回憶起幾年前的往事,那個時候趙家已經從祖上光輝中沒落下來,雖然依然是十里八鄉小有名望的家族,但家裡也只剩下祖傳幾十畝田地和祖宅。日常吃喝用度全靠那幾十畝田地的租子,趙家人基本上沒有為生活費心過,家傳的木匠手藝雖然代代相傳,卻也僅僅是繼承而已,沒有更多實際上的運用,趙家人的技藝一代不如一代。

    坐吃山空終有盡,到了趙永健這一輩。趙家的老本幾乎耗盡,加上短短幾年間,趙永健的父親和大伯前後腳成親,跟著又為趙家舔了四五張小嘴。日子一下子就顯得緊迫起來。

    收租來的米糧僅能維持家人的基本生活。無論是生病看大夫還是想買布做件新衣服,都要想了又想算了又算。趙家還好有家傳的手藝,趙老爺子也不是一個固執的人,當即領著兩個兒子真幹起了木匠(農門財女244章節)。

    趙家的名聲讓他們根本不用擔心沒有生意,而紮實的木工又讓他們的生意興隆,雖然他們不能做出很多高技藝的東西,但滿足鄉下地方的需求卻是綽綽有餘,在趙永健懂事的時候,他們家靠著祖傳的手藝起死回生。不但買了十畝田地,還又蓋了新宅子。

    趙家祖宅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歲月的風雨侵蝕和無意的人為損傷下。祖宅顯得有些陳舊,本來只要花點錢修繕一新依然能再住一百年,可惜的是,當初修建祖宅用的工藝實在是太高超,現在的趙家人沒有能力去修繕,而花錢請人又太丟臉,想不理會繼續住下去心裡又膈應得慌,趙老爺子輾轉反側幾夜,終於想到一個好法子,索性乘著賺了點錢。買了一塊地蓋了一座新宅子,一舉解決了這個問題。

    趙家人全都搬進新宅子裡生活,只留了個老僕人在祖宅看門打掃庭院,趙家人每逢祭祀等大事時依然還是回祖宅操辦,祖宅對趙家人而言。更像是宗祠。雖然不住人但卻容不得半點損害。

    趙永健在祖宅折騰的事被趙老爺子發現後,直接就是一頓板子。差點沒把屁股給打爛,等聽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後,老爺子又是心疼又是後悔,如果是自己年輕的時候就認真專研祖傳的這份手藝,也不至於教不了孫子,讓他自己到處想法子,把主意打到祖宅上來。

    祖宅的一磚一木都不能隨意拆動,孫子的木工技藝自己已經沒能力教導,兩個不可調和的矛盾又放在了趙老爺子的面前。

    睿智的趙老爺子再次發揮了他的聰明才智,老趙家的外出尋藝傳統雖然已經有一輩人沒有繼承,但卻給了趙老爺子一個啟迪,既然孫子自己已經教不了,那就讓他自己外出去尋藝,限於趙永健當時的年紀太小,趙老爺子只允許他在附近幾個不遠縣城裡尋藝,而民間類似尋柳的團體就是趙老爺子給他指的一條路。

    趙永健興致勃勃的踏上了自己的尋柳之路,在參加過幾個小團體後,他雖然學到了一些新的技藝,但在尋柳上的一無所獲還是讓他很失望。

    「直到有一次我無意進了一個連名字都沒有的地方,三三兩兩的木匠們蹲在一起曬太陽吹牛,我當時只是累了想找個地方歇腳,卻沒想到聽見那幾個木匠正爭論一個木工活計的製作法子(農門財女第二百四十四章一文堂(二)內容)。他們都是些土木匠,也就是沒有師承的木匠,在木活上沒有固定的套路,完全憑著自己的感覺,怎麼順手怎麼來弄。那件木工活計正是尋柳中的千里傳音,提起話題的土木匠也不知道是從什麼地方聽來的傳言,他把千里傳音說的神乎其神,然後拚命吹噓自己的手藝很厲害,也能做這個千里傳音。」

    金珠幫趙永健新沏了壺茶送到他面前,他端起來喝了一口又接著道:「他說自己能做,旁邊的人自然也不示弱,反正吹牛又不要錢,就這樣你說能我也說能,說到最後誰都不服氣,為了能壓別人一頭,所有人都拚命的動歪腦筋想法子,這個說自己是如何如何來做這件東西,那個說自己是怎樣怎樣來完成,大部分都些不著調的廢話,不過也沒人在意,反正是吹牛,我當時也不想理會,只等歇夠腳然後走人,卻萬萬沒想到,在這些看似沒用的廢話中,居然有人說到了點子上,這個人無意中的一個說法,把困擾我很久的問題解決了,就這樣我解開了千里傳音中的一個關鍵問題,讓我的屋子能實現短距離的隔音和傳音功能。」

    「我猜那個提醒你的人,事後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說了什麼,對嗎?」金珠看著趙永健笑了。

    趙永健道:「是,我當時一聽就跳了起來,找到正說得吐沫星子亂飛的那個人,好言哀求他指點,開始的時候他一副大爺模樣,讓我隨便問,可當我問了幾個問題後,他卻傻了一句話也答不上,最後說我胡攪蠻纏把我趕了出去。我當時以為他是個隱世高人,不想隨意洩露自己的影蹤,多方找人打聽後才知道,他不過就是一個土木匠,之所以能說出那樣的話,不過是當時吹牛時話趕話,無意中冒出了那麼一句,至於是什麼意思,他自己都不明白。」

    「呵呵,這應該就叫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只不過這一得不是他自己而是你。」金珠歪著頭笑道:「你剛才說千里傳音並不是你專研出來,其實這話不對。你想啊,如果不是你早就把所有問題都想了千百遍,怎麼可能被人一提醒就立刻明白過來,當時聽的人那麼多,怎麼別人聽了沒反應,就你一個人能聽出一個千里傳音?我們老家有這麼一句話『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如果不是你事先就做了大量的準備,對尋柳上千里傳音琢磨到廢寢忘食的地步,也不可能只聽那麼一句無意的話就能明悟,千里傳音不是你聽來,而是你努力專研來的(農門財女244章節)。」

    金珠的話讓趙永健眼睛一亮,他沒想到金珠會這樣說,在說這些話的時候他早就做好被打擊的準備,結果金珠非但沒有借此嘲笑反而肯定了他的努力,這讓他的心裡一暖。

    「在那以後,我目的更明確的混跡在了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團體中,雖然像上次的機會沒有再出現,但他們中有很多人的想法和實力都讓我動容,這些人都是出身貧苦的土木匠,雖然每天只為了溫飽而忙碌,但他們並不缺乏才華,如果能給他們一份長期穩定的事情做,我敢肯定,這些人中一定能出大師。」

    「他們的實力和才華?你不會是從他們平時吹牛聊天中瞭解到這些吧?」金珠猜測著。

    「這就是我說的半個沒有失望。」趙永健亮晶晶的眼神讓金珠動容,他接著道:「金珠,你沒有親眼見到那樣的場面,幾個腳上還沾有泥土,剛從地裡趕過來的土木匠,因為接到一件從來沒有做過的夥計,七嘴八舌的商量著怎樣才完成。大多時候,商量的最終結果,依然是按照傳統的法子來完成,但也有少數的木工活計,要求做的人胡亂開腔,如果是一般的木匠聽到這樣的要求,會毫不猶豫的拒絕,可這些人沒有選擇,他們要吃飯就必須把活接下還要做好,於是千奇百怪的法子被想了出來,呵呵,你別說大多時候還真有用,那些看似不合理不能完成的活計,硬讓這些人給做成了,我在旁邊看著都覺得驚奇。」

    「金珠,尋柳我專研到現在,發現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尋柳中的很多東西都和我們傳統不同,如果沒有新奇的想法,想要把尋柳專研出來,將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事。」

    尋柳的知識體系本就和當代的不同,這個關鍵性的問題被趙永健想到,讓金珠的心跳驟然加速。(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