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二百六十二章 增補內閣 文 / 雲逸風塵
第二百六十二章增補內閣
翻看完那些卷宗,楊寧發現這東廠的職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所有偵緝工作全都是圍繞著有無不利於朝廷、有無造反異心而展開的,而所記錄的信息,也都是圍繞著這個「工作重心」而展開,但卻沒有多少有用的信息,多是如今各地藩王、朝中文武百官,民間百姓的一些雞毛蒜皮的瑣事,以及一些捕風捉影的猜測和揣度。
如此龐大縝密又高效的「特務機構」,幹得卻是這等雞零狗碎的活計,未免有些資源浪費啊!楊寧心裡不禁感歎道,同時他也暗下決心:既然自己掌控了這麼一股雄厚的勢力,那這東廠的組織結構、職能重心、偵緝範圍,自己就得給它改改了!而其在民間百姓中聲名狼藉的形象,也將由自己手中而改變!
在密室裡一個人靜靜思忖良久,楊寧心裡漸漸有了成形的計劃,只等日後一步步付諸實施。
萬曆元年正月十一,繼位伊始的明神宗萬曆皇帝御准內閣首輔張居正領銜文武百官聯名上奏的提議,頒下旨意,封尊先皇皇后、嫡母陳氏為「仁聖皇太后」,居慈寧宮;封尊先皇貴妃、生母李氏為「慈聖皇太后」,居慈慶宮,只因皇上年幼,百官特請慈聖皇太后暫居乾清宮,以指點新皇政事、照顧新皇起居。
同時,萬曆皇帝特頒恩旨,大赦天下,由此,一批宮內老邁太監、大齡宮女,被恩准放出宮,一批天下各府各縣牢獄中罪行較輕的罪犯也被特赦,同賀新皇登基與兩宮太后晉封大喜,普天同慶!
新皇繼位,按常例都要頒恩旨大赦天下的,但這同時晉封兩位皇太后,卻開了大明開朝以來的先例,也自然算是違反了祖制,按理說自有文武官員會竭力反對的,但如今原內閣首輔剛被李貴妃以雷霆手段強令致仕,聯想到之前高拱對此事的反對,明眼人哪還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誰還會再去觸這個霉頭!
因此,這聖旨一下,文武百官立刻紛紛上表,大讚新皇的英明睿智與感天孝舉,一時間媚詞如潮,縱有那呆板迂腐、食古不化的酸儒老臣,泛起的一丁點反對浪花也很快淹沒在一片稱頌讚德的汪洋大海之中!
轉過天來,萬曆皇帝下旨在建極殿舉行了盛大的兩宮太后晉封慶典儀式。一時間,文武百官齊聚,個個衣冠簇新、喜氣洋洋,場面宏大而熱鬧。陳皇后與李貴妃兩位正主兒頭戴鳳冠、身披霞帔、一左一右端坐在龍鳳金座上,更也是喜上眉梢。李貴妃欣喜固是可以想見,而陳皇后的喜悅卻也是有心而發,並不因為李貴妃與自己同時晉封皇太后而感到生氣與暗惱。
其實自從隆慶駕崩、萬曆繼位以來,陳皇后已是立刻意識到自己地位的下降,雖說她自小便十分疼愛萬曆,萬曆也與她十分親近,但不管怎麼說,李貴妃畢竟是萬曆的生母,再加上李貴妃一向強勢,萬曆登基,李貴妃自然跟著水漲船高,而她則是彼長此消,心裡的失落必然是在所難免的。
但是,李貴妃是何等樣兒人,顯然也早想到了這一點,因此自從隆慶駕崩的這段日子裡,李貴妃待陳皇后絲毫沒有異樣,相反則對陳皇后變得更加敬重,不但有事無事總找她商議,更是囑咐萬曆每日裡一定要到養生殿請安,下了早朝也一定要過去看看。
李貴妃的這些舉動,讓陳皇后心裡不由暖烘烘的,與李貴妃更是愈發親近。當初李貴妃也想晉封皇太后的風聲傳出來,不等李貴妃開口,陳皇后已是主動提起此事,表示了對此事的大力支持,並積極出謀劃策,甚至在此事遭到內閣高拱反對時,她還表達了自己的強烈憤慨,倒讓一旁的李貴妃顯露出幾分不好意思。
盛大而繁雜的慶典結束之後,李貴妃……不,現在應該說是「李太后」了,召了張居正、馮保、楊寧至乾清宮東暖閣議事。
兩位新晉太后妝容未卸、各穿著一身讓人眼花繚亂的奢華皇太后服飾,盡顯雍容華貴,尤其是李太后,更是端麗冠絕、明艷而不可方物!
楊寧等三人按規矩行禮覲見兩宮太后,並各表示了恭賀之意,兩位新晉皇太后都是笑語連連,神色興致頗為高漲。
待三人落座,李太后開口問張居正道:「張先生,不知道那些追隨高拱自請致仕的官員所空出來的官位補缺一事,進行得如何了?人選可都已有了?」
張居正神色恭謹、拱手回道:「微臣正要將此事上稟兩位太后及皇上。此次有兩位內閣一品大員,吏部尚書、戶部尚書、通政司使三大九卿,還有禮部左侍郎、都察院右都御史、大理寺左少卿等近十位朝廷一、二、三、四品職位出缺,而這裡有臣草擬的一份補缺官員名單,請太后與皇上審閱!」
說著,張居正自袖中掏出一份折子,站在一旁的邱得用急忙上前,接過折子送到了李太后面前。
李太后眉頭一皺,卻不接那折子,而是瞪了邱得用一眼,斥道:「懂不懂規矩?」
邱得用嚇得一個哆嗦,立刻會意,急忙將折子轉送到了陳太后面前,陳太后微微一笑,對李太后道:「什麼規矩不規矩的,你也知道我一向懶得操心這些事,以後但凡有什麼朝中大事,妹妹與鈞兒作主就是,就別難為姐姐這體弱多病的身子了!再者,你就是讓姐姐看,姐姐也不知道這裡面的名字誰是誰啊!」
聽陳太后如此說,李太后笑道:「姐姐可千萬莫這麼說,妹妹看這兩日姐姐氣色好了許多,以後姐姐少不得還要多操心才是,妹妹一個人如何操心得了這些煩心事!」
「好好好,姐姐依你便是!唉,你就看不得姐姐省心!」陳太后玩笑一句,隨即又催促道:「你還是快看折子吧,別耽擱了正事!」
接過邱得用遞過來的折子,李太后翻開細看起來。楊寧注意到,李貴妃剛翻開折子看了第一眼,神情便不由一怔,目光微抬,好像是向自己掠了一眼。楊寧心下納悶,下意識向張居正看去,卻見張居正安然靜坐,倒是神色坦然。
李太后看完折子,順手遞給了一旁的萬曆,萬曆打開接著看了起來。
待萬曆也看完,李太后沉吟片刻,目光好像又極快地掠了楊寧一眼,才對張居正道:「這人選名單,別的倒也罷了,只是——!」
李太后話音一頓,張居正急忙站起身躬身稟道:「這折子上的補缺官員人選,都是微臣結合這些人的人品、能力等各方面、多方考慮秉公作出的選擇,其中只有一條,刑部尚書王國光調任戶部尚書一事……,想來太后與皇上也都知道,這王國光乃是微臣未來的親家,不過微臣覺得戶部乃是六部重中之重,王大人能力還是有的,所謂『內舉不避親』,微臣就斗膽……!啊,若是太后和皇上覺得有什麼不妥,微臣可以再斟酌……!」
李太后與陳太后對視一眼,方才搖頭笑道:「張先生不要多心,哀家指的並不是這個……!」
張居正一愣,遲疑道:「那太后的意思是——?」
「哀家的意思,張先生推舉的這些六部九卿官員的人選都很合適,只是所提出的『增補內閣』的提議,哀家看就先不必了!」
楊寧心裡一動,怪不得李太后看了這折子後總有意無意望向自己,卻原來是張居正在折子裡自請增補內閣了,前兩日還和李太后議論過此事,沒想到這張居正為官如此謹慎,這麼快就自己提出增補閣臣的建議來了!
「太后,如今內閣之內,只有臣一人主事,臣實在是有些應付不過來,再者,這也……這也不合朝廷規矩啊!」張居正解釋道。
李太后擺擺手道:「有什麼合不合規矩的,如今乃是非常時期,哀家姐妹都是婦道人家、皇上又小,一切還得多多偏勞張先生,這增補內閣的事兒過段日子再說吧!目前就請張先生多費費心,哀家與皇上都是絕對信得過先生的!」
「太后——!」張居正面容激動,突然跪倒在地,眼含淚花拜道:「兩位太后與皇上如此信得過微臣,微臣……微臣縱肝腦塗地,也必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見李太后只是輕巧一個示信之恩,便讓未來的一代名輔如此激動,大表忠心,楊寧心裡不由感歎,這古代讀書人忠君侍主的觀念實在是根深蒂固,若是換做自己,可就真沒有這份思想與覺悟了!
楊寧本以為這事就這麼著了,可張居正謝完恩,卻仍是執意要增補內閣,並對李太后講了一大堆的增補內閣的必要性,如朝廷官制決不能違、他一個人實在獨木難支等等,最終李太后無奈,按了他的推舉,增補由兵部尚書轉任吏部尚書的老臣楊博、禮部尚書呂調陽進了內閣,兩人部堂職位仍然兼任。
而之後楊寧才知道,楊博空出來的兵部尚書職位,張居正推舉了兵部右侍郎、宣大總督王崇古進京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