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君臨天下

正文 第九十八章 定策永靖城 文 / 鳳鳴岐山

    更新時間:2011-04-23

    一見到林崇生竟然在永靖城中,還身著只有五品以上將軍才能穿的明光鎧,著實令蕭無畏大吃了一驚,要知道對於林崇生兄弟倆,蕭無畏可是極為看重的,林崇明就不說,其人之智謀蕭無畏佩服在心,而善能帶兵的林崇生蕭無畏也同樣看重,當初之所以會將手中的軍功來了個大甩賣,為的就是給林崇生鋪路,好讓其有個晉身的台階,可卻萬萬沒想到林崇生居然就成將軍了,還跟程萬泉湊在了一塊,這裡頭若是沒有蹊蹺才怪了,畢竟剿滅「關中三寇」說起來並不算多了不得的軍功,而僅僅只得了一部分功勞的林崇生不過是一白身而已,絕對無法憑著這麼點微末的功勞便能越級爬升到將軍的高位上的。

    「小王爺,林副將真乃治軍奇才也,末將從軍多年,似林副將這般將才者還真沒見過幾個。」程萬泉當初可是陪了蕭無畏一路,自是知曉蕭無畏對林家兄弟有心,此時見蕭無畏錯愕,深恐蕭無畏怪罪自己辦事不力,趕忙出言吹捧了林崇生一番——當初蕭無畏將軍功甩賣之際,可是親口吩咐了,要程萬泉保舉林崇生為隴縣守備,程萬泉奏本上也是這麼寫的,問題是結果卻不受程萬泉的控制,事已至此,程萬泉心裡頭還真是無法確定蕭無畏會不會責怪自己,自然是趕緊幫著林崇生貼金為上了。

    這個老程頭,嘿,帶兵還成,人品著實成問題!蕭無畏哪會不知道程萬泉說這番話的用意何在,可也懶得點破,這便笑著點了點頭道:「強將手下無弱兵麼,程將軍這可是有自誇之嫌疑嘍,哈哈哈……」

    「小王爺,您請。」程萬泉見蕭無畏不像生氣的樣子,心情登時便為之一鬆,陪著笑了一番,一擺手,示意蕭無畏前行。

    「嗯。」蕭無畏儘管滿腹的疑問,可在這當口上自也不好多問,這便點了下頭,一抖馬韁繩,策馬向城中行了去。

    永靖就是個軍鎮,城中最不缺的便是軍營,蕭無畏所率的人馬貨物雖是不少,可隨便安排個大一點的軍營也就足夠還有餘的了,那些個安營整頓的事情蕭無畏自是用不著自己去忙乎,由著寧家兄弟等行伍老手去整即可,他自己則端坐在剛搭好的中軍大帳裡,由程萬泉陪著敘敘閒話,這才知曉程萬泉率部也不過是剛抵達永靖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至於其為何到此為官,程萬泉自己也是雲裡霧裡地鬧不明白,更得知如今永靖城中實際負責政務的是戶部派來的一名度支司郎中,名叫葉不語,出自京師豪門葉家。

    葉不語其人蕭無畏並不認識,可京師葉家蕭無畏卻還是知道的,此乃京師有數的大世家,與杜家、裴家並列三大京師豪門,與後兩家乃是新晉豪門不同,葉家系大胤皇朝開國功勳之後,累世官宦之家,家族子弟遍及朝野,禮部尚書葉筌、吏部侍郎葉明瀾等顯貴之官皆出身葉家,整個家族的勢力相當龐大,然則行事卻相對低調,甚少聽聞葉家有何不法之醜聞,也甚少見葉家捲入到皇權爭鬥中去,自大胤皇朝開國以來,無數大世家紛紛凋零,可葉家卻能始終屹立不倒,足見其處世之厲害所在。

    葉家麼?皇帝老兒將這個葉不語派了來,顯然是有所用心的,再一聯想起自己到永靖城都已老半天了,也沒見這個葉不語前來參見,不管其此舉是否出於謹慎之意,其不屬於項王府一系的人馬卻已是確定無疑了的,有這麼個人在永靖城坐鎮,燕西那頭只怕有難了!

    對於燕西蕭無畏自然是有所期盼的,只不過他還沒自大到以為燕西便是自家後花園之地步,哪怕柳振雄都已經出言表過了態,蕭無畏也沒怎麼將此事放在心上,道理麼,說穿了也簡單得很,究其根本,柳振雄也是個政治人物,而政治動物的話,一般來說可信度低得可憐,對於蕭無畏來說,讓燕西再多受些苦難其實也是好事一件,多少能磨掉些燕西的傲氣與底氣,將來收拾起來也容易些,當然了,要想收拾燕西,自然就得有些相關的手段才行,蕭無畏這便一邊想著心思,一邊隨口應付了程萬泉幾句,借口旅途勞累,說要先休息一番,又應承了程萬泉接風宴請之後,這才算是將程萬泉打發了出去,獨自一人在大帳中默默地沉思了起來。

    「小王爺可是在想燕西之事麼?」就在蕭無畏默默沉思的當口,一身白衣的林崇明悄然出現在了大帳之中,微笑地問了一句。

    「哦,林兄來了。」蕭無畏抬起了頭來,一見是林崇明,這便笑了起來道:「呵呵,是有些不成熟的想法,正想跟林兄好生聊聊。」

    林崇明笑了笑,也沒多客套,走到下首的一張几子後頭盤坐了下來,抖了抖寬大的衣袖,看著蕭無畏道:「燕西之事有雷將軍在,小王爺無須多慮,而今小王爺入朝在即,欲何為耶?」

    林崇明話雖沒明說,可蕭無畏卻聽得懂話裡潛藏的規勸之意,不外乎是在建議蕭無畏不要再插手燕西之事罷了,然則聽得懂歸聽得懂,蕭無畏卻不甘心自己在燕西的心血白費,這便皺了下眉頭道:「林兄所言甚是,唔,那程萬泉一門心思想要調回京師,永靖這頭麼,沒個靠得住的人盯著也是麻煩,既然爾之大哥如今身為副將,不若小王尋個機會將那程萬泉送回京去,索性將令兄扶正了也好。」

    蕭無畏此舉顯然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左右不過是打算控制住永靖城,從而掐住燕西的喉嚨罷了,這麼點小算計林崇明哪會看不透,很顯然,林崇明並不贊成蕭無畏的打算,這便笑著搖了搖頭道:「小王爺所想雖好,卻操之過急了些,如今這個局面下,一動不如一靜。」

    「哦,此言怎講?」蕭無畏一聽此言,不由地便是一愣,凝神看著林崇明,遲疑地追問了一句。

    林崇明並沒有直接回答蕭無畏的問題,而是笑瞇瞇地反問道:「空中樓閣曾有乎?」

    「這……」蕭無畏愣了一下,立馬便反應了過來,知道林崇明這是在勸自己先打牢基礎為宜,心中一動,已有所決斷,眼中精光一閃而過,眉頭一展道:「林兄,朝中水深,當何如哉?」

    林崇明面色一肅,暢暢而談道:「如今之天下雖尚算承平,惜乎賦稅每重,貪官污吏橫行,民眾苟且過活,沉痾已久矣,加之各方蠢蠢欲動,大勢危殆,若非今上尚算有為,天下早亂,然,人力定可勝天乎?須知人力有窮時,一味以謀算而治天下,不過治水而堵耳,治標不治本,倘若今上有年,或許尚有一線之機,奈何天不假年,今上幾無能為也,又遇諸子爭嫡,更添變數,縱慾勵精圖治,恐難矣,小王爺既有志於蒼生,本當以德行立於天地間,怎奈天時不對,唯隨波逐流或許能見奇效。」

    「隨波逐流?」蕭無畏呢喃地重複了一遍,眼中閃過一絲迷茫與不解,然則很快便恢復了清明,深吸了口氣道:「能成大事者不必擇其手段,德被蒼生小王或許不敢妄言,然馬政既落小王手中,當革其弊端,縱使有所礙難,某又何懼哉!」

    林崇明前番所言不凡有試探蕭無畏的意思在內,此時見蕭無畏決心已定,倒也沒有再勸,微微一笑道:「今上所慮者不外有二,其一,八藩之患,其二,承祀者誰?若陛下尚有年,此二事分而辦之,或許尚有可為,如今欲合併辦之,則必敗矣!」

    「唔,林兄所言小王深以為然,太子那廝既懦且弱,非明君之像,所依仗者,不外嫡子之身份耳,諸皇子皆有替而代之之心,某觀陛下不放諸皇子出京,不外賽馬之策也,欲諸子紛爭,取優者為承,若無八藩在外,此策或許能成,今八藩不屯兵單于外,其勢力更滲於京師之中,朝局紛爭一起,八藩必趁勢而動,今上打的或許便是這個誘敵先動而後制之之策也,一舉而定二患,計算雖好,實現恐難,天下動盪難平矣!」蕭無畏對於朝局自是早就有過思考,一聽林崇明如此說法,自是不疑有它,這便將自己的分析娓娓道了出來。

    「小王爺還漏算了一方。」林崇明笑著隱晦指出蕭無畏話裡故意不提的項王蕭睿之動向。

    「呵呵,林兄既知,又何須小王來說。」蕭無畏到目前為止,還是看不清自家老爹與皇帝之間的關係,此時見林崇明出言點破,呵呵一笑,含糊了過去,並不願就此事多說些甚子。

    一見蕭無畏不願多談項王蕭睿的事情,林崇明自然也就不會再糾纏這個話題,這便笑著道:「今上既有賽馬之心,小王爺趁勢推波好了,無須顧慮太多,若能於朝中立足,其餘諸事在慢慢設法不遲。」

    嗯,那倒是,只要能在朝中先立穩了腳跟,一切都好說,就怕立不住才要命,皇帝老兒將馬政交給老子自然不會安啥好心眼,左右不過是要老子充當挑起諸皇子賽馬的幕布罷了,嘿,老子這一頭跟陳明遠一鬥上,那幫皇子們哪有不乘機落井下石的,一個不小心之下,就是玉石俱焚之下場,這裡頭的危險性不小,老子一個人絕對扛不起,再怎麼著也得拉上個墊背的傢伙,只是該拉上誰呢?蕭無畏在心中將幾位皇子品評了一番,一時半會也無法確定拉上誰來當槍使為好,這便想得有些子出了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