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君臨天下

正文 第三百六十四章 兵臨城下 文 / 鳳鳴岐山

    更新時間:2012-01-01

    晚上還有一更,時間會較晚,大結局了,新書已上傳,拜託諸位多多支持一下新書!

    ——

    八月初八,長陵宗師大決戰,弘玄帝與王皇后雙雙敗亡,參與其事的一代宗師舒雪城、魔門宗師李如衣、璐王蕭振,藍田王蕭岐、武威王蕭鋅皆死於是役,長陵守備齊軒麟孤身逃竄,其所部盡皆被殲,楚王蕭如峰、賀寶華所部於逃竄途中被蕭無畏率部擊潰,僅以身免,關中諸州盡降項王。

    八月十日,長陵一戰的結果傳至京師,朝堂瞬間便陷入一片大亂之中,京城上下人心惶惶,謠言滿天飛揚,一派混亂中,太師林國棟率親信大臣搶先擁立太子蕭如海登基為帝,左相裴明禮、五城巡防司大將軍賀知兵等原弘玄帝心腹重臣不敢明爭,卻暗中挑動二皇子蕭如濤行玄武門之舉。

    八月十二日夜,京師大亂,二皇子蕭如濤、四皇子蕭如義舉兵圍攻皇城,試圖行兵變之大事,一夜鏖戰,就在剛攻破皇城的當口上,六皇子蕭如浩突然率部殺出,一舉擊潰兩位皇兄之部眾,趁勢殺進皇宮,借兵亂將剛登了基的蕭如海斬殺於武德殿中,是役,二皇子蕭如濤以及太師林國棟等多名朝廷大員皆沒,四皇子蕭如義潰散不知所蹤,左相裴明禮、五城巡防司大將軍賀知兵遂率群臣擁立蕭如浩登基,改年號為永靖,並頒布詔書,號召天下各州起兵勤王,然,應者寥寥無幾。

    八月十五,中秋之日,項王於長陵祭告祖先,登基為帝,改年號為承麟,是為承麟帝,立都長安,並發明詔公告天下,以燕王蕭無畏為大軍主帥,率王師二十萬討逆,兵鋒直指中都,大軍所向,擋者披靡,降者無數,更有各州響應之兵馬紛紜來聚,行不過半月,兵力已激劇擴張至四十餘萬,兵行極速,不過半月餘,便已進抵中都城下,蕭如浩大驚之餘,不敢出兵迎戰,令賀知兵為守城主將,率七拼八湊起來的二十餘萬軍隊死守中都城。

    九月初三,蕭無畏所部兵抵中都,不旋踵即陳兵城下,擺出強攻陣勢,準備乘勢一舉破城,蕭如浩得報,率群臣登城,派人要求與蕭無畏對話,蕭無畏允之,自率親衛十數人馳出中軍,進抵城下,視城上數萬戒備森嚴之師於無物。

    「八哥,別來無恙否?」

    城上無數明晃晃的刀槍在陽光下閃爍著死亡的寒光,令人一見便有種打心底裡發出的寒慄,然則蕭無畏卻是一點都不在意,一派無所謂狀地騎在馬背上,對著站在城門樓前的蕭如浩隨意地拱了拱手,笑呵呵寒暄了一句道。

    「九弟,你到底還是來了。」

    望著蕭無畏那張笑嘻嘻的臉龐,蕭如浩心中沒來由地升起一股子複雜的情緒,既有羨慕,又有嫉妒,可更多的則是黯然與感慨,默然了良久之後,這才聲線低沉地回了一句。

    「是啊,來了,形勢使然耳。」一想起兄弟倆往日交情不錯,如今卻須生死相見,蕭無畏的心中並不似表面上那般輕鬆愜意,只不過這當口上卻也不是感慨的場合,蕭無畏淡然地應了一句之後,提高了聲調道:「八哥,爾非小弟之敵,何苦枉死無數人命,早降罷,小弟旁的不敢說,保八哥一條性命還是辦得到的。」

    「大膽,無恥小賊!」

    「放肆,狗膽!」

    「胡言,荒謬!」

    ……

    蕭無畏此言一出,城頭上頓時罵聲一片,吵吵嚷嚷地指責蕭無畏大逆不道,喊打喊殺聲此起彼伏,喧鬧得有如菜市場一般。

    「夠了!」

    城下的蕭無畏倒是一點都不在意城頭的辱罵,可蕭如浩卻是再也忍耐不住了,鐵青著臉斷喝了一聲,打斷了群臣們那些個無意義的喝斥。

    「下頭的人無禮,讓九弟見笑了。」旁人聽不出蕭無畏話裡的真意,只以為蕭無畏這是在炫耀武力,可蕭如浩卻聽出了蕭無畏話裡的真性情,知曉蕭無畏所言的保其一命乃是出自真心,然則蕭如浩好不容易才登上了帝位,又豈能說放棄便放棄的,哪怕明知非蕭無畏之敵手,蕭如浩也決不甘心束手就擒。

    「無妨,小弟的話說了便作數,八哥不妨好生考慮一、二。」對於群臣們的喝斥,蕭無畏全然當成了耳邊風,壓根兒就沒往心裡頭去,又豈會在意,不過麼,他倒是真心想要保住蕭如浩的性命的,這便再次勸說了一句道。

    「不必了,朕既受命於天,自當圖強以振朝綱,縱萬死也無懼無悔!」蕭如浩自是不可能接受得了蕭無畏的好意,這便斬釘截鐵地回答了一句道。

    「也罷,既然八哥心意已決,小弟也無話可說,你我兄弟便戰上一場好了。」蕭無畏本就沒指望不戰而降人之兵,此時見蕭如浩表明了態度,自也懶得再多廢話,歎息了一聲之後,便擰了下馬首,打算就此回歸本陣。

    「九弟且慢,見上些人再走好了。」這一見蕭無畏要走,蕭如浩立馬出言呼喝了一聲,而後,也不待蕭無畏有所反應,大袖子一揮,斷喝了一聲道:「帶上來!」

    蕭如浩此言一出,城頭上立馬便是一陣騷動,旋即便見一群人被軍士押解著出現在了城頭上,赫然儘是項王府中人等,不單有著管家等下人,便是蕭無鋒、蕭無忌哥倆個也在其中,更令蕭無畏氣惱萬分的是嫣紅這個蕭無畏最寵著的大丫環竟然也在其中,幸好不見唐悅雨、蘇紫煙、林瑤、蕭旋等人,蕭無畏這才算是勉強放心了一些。

    「八哥,你這等行徑不怕天下人恥笑麼?」蕭無畏雖並不怎麼在意自家兄弟的生死,可如此眾目睽睽之下,卻也勢必不能置之不理,更何況其中還有嫣紅在,這便鐵青著臉喝問了一聲。

    「九弟何須動怒,爾等長陵謀害先帝,手段何其惡劣,又豈配指責朕,嘿,九弟若是執意要攻城,朕只好請無鋒、無忌兩位一道陪葬了,那你便是殺兄之人,朕言盡於此,何去何從唯九弟自擇之。」蕭如浩陰冷著臉,毫不客氣地反駁道。

    「好,很好。」蕭無畏冷冷地掃了蕭如浩一眼,也不再多言,一擰馬首,率一眾親衛轉回了本陣,旋即,大陣中一陣號角驟然響起,數十萬大軍徐徐而退,於三里外安下了營壘。

    眼瞅著一衝即可攻下的城池竟然因著人質的存在而被迫後退,著實有夠令人鬧心的,在旁人看來,蕭無畏此時該得鬱悶透頂才是,可實際上呢,蕭無畏不單沒有暴跳如雷,反倒是悠哉無比地在新立起的中軍大帳裡品起了茶來,一派風輕雲淡之狀,這等表現令一眾將領都有些子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可也沒誰敢隨意發問,更沒人願意在這等時分去找蕭無畏稟事,怕的便是一不小心觸了蕭無畏的霉頭,於是乎,中軍大帳便成了大營裡最安靜的所在。

    生氣?當然不!蕭無畏早就知道弘玄帝當初發動長陵事變之前便已將自家的兩位兄長拿下,更清楚蕭如浩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必然會拿那兩個廢材來做文章,不過麼,蕭無畏卻一點都不在意,只因他早已有了安排,如今不過是在等,等待一個最關鍵的人物到來。

    「稟殿下,林先生到了。」就在蕭無畏茶喝到第三盅的時候,燕鐵塔興沖沖地行進了中軍大帳,緊趕著稟報了一聲

    「好。」蕭無畏一聽此言,自是再也坐不住了,飛快地跳了起來,大步便行出了大帳,入眼便見一身白衣的林崇明已笑容滿面地站在了帳前。

    「先生,您可算是來了,孤等得好苦啊,來,快,帳裡坐去。」年餘不見,蕭無畏還真是很想念林崇明這位至交,此時見其出現在眼前,心中的狂喜自是不消說的了,這便緊趕著行上了前去,哈哈大笑地招呼道。

    「殿下請。」林崇明向來從容淡定,此時心情雖也激動得很,可表面上卻依舊平和無比,只是笑著比了個「請」的手勢,示意蕭無畏先行。

    「先生,事情可都安排妥當否?」蕭無畏如今日漸沉穩,在旁人面前甚少有失態的表現,可在林崇明面前,蕭無畏卻是很放得開,屁股尚未落座,話題便拋了出來。

    「回殿下的話,一切都已就緒,中都今夜必破。」林崇明並不介意蕭無畏的直奔主題,微微一笑,語氣肯定地回答道。

    「好,太好了,孤能得今日,皆先生襄贊之功也!」蕭無畏見林崇明說得如此肯定,自是大喜過望,撫了下掌,叫起了好來。

    「殿下過譽了,此番弘玄帝發動突然,林某未能及時救出兩位小王爺,實是失職,惶恐,惶恐。」林崇明躬身遜謝了一句道。

    「嘿,救得最好,救不得也是天命,須怪先生不得。」蕭無畏哪會不知曉自家兩位兄長落入弘玄帝手中的事情背後怕是有林崇明在暗中推動,只不過這等話只可意會,卻不能宣之於口,這便笑著回了一句。

    「多謝殿下寬宏,只是另有一事卻是林某疏忽所致,嫣紅姑娘本已脫險,卻因林某未能及時除去內患,導致嫣紅姑娘不幸被嚴芳那丫頭得了手,實某之大過也。」林崇明苦笑了一下,將嫣紅被俘的事略略解說了一番,言辭中頗有自責之意。

    「罷了,此事不必再提,若要說錯,實是孤當初心軟之錯,與先生無關。」對於嫣紅的安危蕭無畏雖是極為掛念,可卻不願因此寒了林崇明的心,這便溫言開解了一番。

    「殿下寬宏,林某自當感激在心,如今中都旦夕即下,卻不知陛下處如今情況如何?」林崇明見蕭無畏如此說法,自也就不再糾纏嫣紅之事,將話題轉到了承麟帝的身上。

    一聽林崇明問到了自家老爹,蕭無畏的臉色瞬間便有些子黯淡了下來,默默了良久,卻始終不發一言,大帳裡的氣氛不免就此壓抑了起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