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君臨天下

正文 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長生之道 文 / 鳳鳴岐山

    「儒家與道家都有其可取之處,若要讓學生在其中抉擇一個……」林君逸站起身,朗聲說道:「學生會選擇道家!」

    「嘶!」聽到此言,場上陷入短暫的安靜之後,立即傳來一陣倒吸冷氣的聲音,與此同時,整個場上豁然喧鬧了起來,這個傢伙還真敢說,在郭院長以及幾名大儒面前,竟然敢說這樣的話,這不是明擺著說儒家不如道家嗎,無疑是公然打幾個大儒的臉,這個傢伙不是膽大包天就是神經病。

    一旁的方寒發出一聲冷笑。

    「哼!」郭濟也是微微有些不悅,林君逸這個人他自然是認識的,這一界的新生探花,當初他進入葉家成為書僮,還是自己出的題目,原本對

    此子還頗有好感,此次得知他要與方寒文鬥,心中略覺得有些惋惜,沒想到孺子竟如此不可教!

    「你說說看,為什麼會偏向道家,莫非你認為儒家數百萬年的傳承優化,得君王萬民擁戴,還不如一門岐黃之術的道家?」郭濟淡然問道。

    林君逸既說出此話,自然知道後果是什麼,當下也不以為意,微笑道:「儒家教化萬民,三綱五常約束天下,洗滌污垢,功德無量,在學生心中,儒家是一門聖家之道。」林君逸前世也是酷愛儒家,這句話完全是肺腑之言。

    「既如此,那你為何會選擇道家?」郭濟臉色稍微緩和,語氣也柔和了起來。

    「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學生之所以選擇道家,並不是說道家比儒家優勝,完全是心性使然。」林君逸微笑道。

    整個場上再次安靜了下來,等待林君逸做出解釋。

    「道家無為,以寧靜淡泊為操守,冷淡世情,嚮往自得,其於外物,順乎自然而已。」林君逸嚮往道:「而儒家講究『有為』,君王要善治天下,憂國憂民,臣子亦是要為君分憂,勞心勞力,若讓學生來選,學生寧願隱入山林,不問世事。」這是林君逸的心中之言,上輩子他便是如此,除了讀書之外,兩耳不聞窗外事,一人悠閒自樂,然而,這輩子,已經注定他無法如此。

    無論是接下來的林家高手襲殺,還是報仇的希冀,都讓他無法隱入世外。

    「一派胡言!」林君逸的話剛落音,季中荀立即拍著桌子站起了身,雪白的鬍鬚一抖一抖,顯然十分生氣:「大丈夫立於世當勇於為國為君分憂,豈能縮頭縮尾。」

    林君逸不置可否的拱了拱手道:「各有各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這便是學生要的生活。」

    「豎子愚昧!」季中荀冷哼一聲。

    「你繼續說下去吧,單單一個『隱入山林』應該不足以讓你棄儒尊道吧。」坐在五人中央的郭老先生郭府台出聲道。

    「郭先生明鑒。」林君逸點了點頭,道:「學生之所以更偏向道家,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年壽之故。」

    「嘩!」整個場上,一瞬間再度議論紛紛起來。

    大乾帝國各家各道兼容並濟,百家爭鳴,論年壽長短,的確只有儒家壽限最短,這也是儒家高手的一塊心病。儒家修行,重在修養自身,豐富學識,明事理,辨是非,修得胸中一口天地浩然之氣,但如此一來便荒廢了身體的修煉,往往一名大儒經常手無縛雞之力,僅有百歲之齡,與常人無異。

    而其他途徑則不同,比如武道,在踏破某個關卡之後,壽限將大大延長,道家以養氣修身,在某方面來說,與武道殊途同歸,頗有相似之處。

    「人命天注定,人活於世,要有自身的價值,活得長久與否,又何必太過在意。」季中荀哼聲道。

    「正所謂『我命在我不在天,還丹成金億萬年』,道家可以通過煉氣服丹改變自己的生命、乃至掌握自己的命運,長壽長生,亦非虛無縹緲、不可追求。」林君逸毫不示弱的反駁道:「螻蟻尚且偷生,我想長生亦無不可。」

    「你……」季中荀氣得鬍鬚亂抖:「豎子不可教也,豎子不可教也!」

    「長生之道何其虛無縹緲……」郭府台站起身道:「今日的文鬥,兩人各有各理,便算平手吧,你叫林君逸是吧,你且跟我來。」他說著,便是直接走下主席台,旋即朝著一邊緩步而去。

    五名大儒中,郭府台的地位無疑最高,此話一出,當下無人敢反駁。

    但是聽到他點名要親見林君逸,整個廣場上的師生再次大聲喧嘩了起來,郭府台是什麼人,不但是皓月書院院長的老師,也是文學院院長郭濟的生父,辭官告老前更是朝廷太傅,位列三公,地位尊崇,他竟然點名要見林君逸,瞧這番景象,肯定不會是什麼壞事,一時之間無數人對林君逸是又羨又嫉。

    目光陰狠的望著林君逸追隨郭府台遠去的背影,方寒死死捏著雙手,目中露出一股滔天寒意。他之所以對林君逸如此仇恨,並不單單是因為林君逸挑戰貴族權威的這件事,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知道自家弟弟方牧跟他的關係極為惡劣,而如今方牧生不見人死不見屍,連帶著唐青山也不見了蹤影,再聯想到之前慘死的吳越,方寒立即將矛頭對準了林君逸,也唯有他,才有殺他們三個的動機。

    但是方寒卻沒有任何證據,但是在心底,他斷定此事的始作俑者有很大可能是林君逸。皓月書院規矩森嚴,他不敢在學院對林君逸下手,因此便藉著許權組織貴族對付林君逸這件事,親自出馬向林君逸發起了文鬥。若是將他鬥出了書院,憑他一個貧民,要怎麼對付他還不是簡單至極。

    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這個傢伙並不是那麼好對付的,至少今天他這番言論,連他方寒都無話可說。

    「你等著瞧吧,我方寒定讓你付出慘重的代價。」方寒冷笑道。

    ……

    一路隨著郭府台來到了一處別院之前,兩人徑直進入了一間書房。

    在書桌後坐下,郭府台目光在林君逸身上掃了掃,瞬間陰冷了下來,一拍桌子道:「你好大的膽子,我原本見你心性不壞,三番四次饒你,你卻處處惹事,居心何在!」

    林君逸心頭猛然一跳,頃刻間渾身就被冷汗打濕了,這一刻他猛然想起了當初跟吳越生死鬥時郭先生說的那句『行善果得善緣』,以及當初跟金邢軍商議謀害方牧和唐青山時,那一道銳利的目光,原來,自己的一切都完全沒有逃脫他的眼睛。

    林君逸渾身微顫,頭上黃豆大的汗珠簌簌而落。

    「念你年幼,品性還未壞到家,你趁早離開皓月書院吧,不過以後出去,要是讓我得知你在作惡,定然親手取了你的性命,聽清楚沒有!」郭先生冷聲道。

    「學生……多謝郭先生饒命之情,他日定有所報。」林君逸咬了咬牙,轉身便大步朝門外走去。

    「等一等。」郭先生驀地叫住了他。

    「不知郭先生還有何吩咐。」林君逸轉過頭,恭恭敬敬的問道。

    「我見你天賦不凡,棄之頗為可惜,你若肯自廢一身魔功,我願收你為弟子,你可願意?」郭先生拋下一個大大的餡餅:「那日少師紀大人與我交談,對你也頗為好感,你若肯一心向儒,將來的成就,定不會太差。」

    在一瞬間,林君逸也是異常心動,拜一名太傅為師,將來入朝為官拜相也不是不可能,完全是一條金光大道,他幾乎想一口答應下來,可是想了想,他還是搖頭道:「多謝郭先生的好意,只是學生志不在儒道,還請郭先生見諒。」

    郭先生也是愣了愣,對林君逸的態度反而好了幾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也不放棄自己的堅持,這說明他的原則性非常強,假以時日,此子的成就定然非同小可:「也罷,你去吧。暫時也不用離開書院了,不過要記住,不要再鬧事了,知道嗎?」

    林君逸臉色一僵,驀地大喜道:「多謝郭先生,學生定然謹守本分,不再惹麻煩。」

    直至走出書房之後,林君逸還如置夢中,郭先生居然就這樣放過自己了,這實在有些不可思議,他以前聽大哥說過,大乾帝國對付邪魔外道從來是毫不手軟的,膽敢進城者,見到就殺,從不留情。

    不過他卻不知道,魔也分為兩種,一種是修煉魔道功法,但本身並無刻意害人之心,還有一種就是無惡不作的大魔頭,儒家滅魔,並非所有的魔道中人都要滅絕,那些心地不壞的魔道中人,大儒們也會網開一面,不會濫殺。

    而現在的林君逸就是屬於這種情況,他雖然修煉魔功,但心性卻談不上惡毒,是以郭先生才會饒他一次。

    「郭先生之所以繼續留我在書院,一方面固然是放我一馬,另一方面何嘗不是監視我,讓我不能害人。」林君逸抿了抿唇,走出別院後,便直接回到了家。

    「林君逸,你可回來了。」整個人剛走進院子,早就在裡面等的不耐煩的葉沖立即迎了上來,連問道:「郭先生把你叫過去幹什麼去了?」

    「你怎麼知道我被郭先生叫過去了?」林君逸奇怪的問道。

    「嘿嘿,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在文學院可是有眼線的。你的一舉一動都瞞不過我。」葉沖得意洋洋的笑了一聲。

    林君逸無奈的搖了搖頭,道:「沒什麼事,郭先生只不過是對我三番兩次的跟人比鬥不太滿意,特意叮囑了一聲。」

    「我就說嘛,我姐還說你有時狡猾如狐,有時候卻笨得像頭牛,在大儒面前談道,那不是存心找死嗎。」葉沖嘿嘿笑道:「不說這個了,林君逸,這都過了兩三天了,你有沒有想到對付林君豪的辦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