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四十章 改變歷史的談話 文 / 終極側位

    「閣下也對該級穹甲巡洋艦感興趣?」徐傑饒有興趣的問道。

    「是這樣的,這是一條非常均衡優秀的戰艦,各方面性能超過了德意志帝國所有正在服役的穹甲巡洋艦。」提爾皮茨說道。

    「但是該型戰艦並不適合貴國國情。」徐傑笑著搖了搖頭說道。

    「為什麼?」提爾皮茨不解的問道。「難道閣下認為**級穹甲巡洋艦不是一個條優秀的戰艦?」

    「戰艦不僅僅是看性能的,這就好比一件衣服,一件華麗的禮服用在於出席舞會自然是十分的合適,但是這件華麗的禮服對於登山者來說卻並不合適,還不如一件麻布衣服。」徐傑笑著說道。徐傑絕非說這番話絕非一時興起,熟知歷史的他非常明白,無論自己能否在甲午中扭轉戰局,歐洲必然會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而讓雙方兩敗俱傷,進而削弱英國法國荷蘭對遠東的控制力對於中國來說無疑是十分有利的,即使在他那個時空,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民族工業也有了長足的發展。歐洲強國之間彼此牽制消耗的越厲害,對今後中國的發展就會越有利。所以從為將來中國利益的考慮,徐傑有心在海軍問題上對提爾皮茨指點一二。他也不怕德國海軍真的把英國海軍打垮,因為這是不可能的,從1戰雙方的國力來看,德國很難完成拜恩後續艦的建造工作。而且即使完成了馬肯森,約克級的部分建造工作,英國皇家海軍還有胡德海軍上將級戰列巡洋艦和r級的後續艦計劃,所以,德國海軍打贏英國海軍是基本不可能的。即使有米勒加的保佑,德國以抽中500萬大獎的運氣打垮了英國海軍,隨後加入的美國海軍照樣可以把德國殘部死死的鎖在北海。美國的那一票裝備了14寸火炮的鐵烏龜可不是鬧著玩的。

    「不同的國家要有自己的海軍戰略,例如英法,他們有遍佈全球的殖民地,海軍力量居於優勢,他們的海軍不僅僅是要在決戰中可以壓倒對手,而且還要保證本土與殖民地之間的交通線安全,所以為了對付對方的遠洋襲擊艦,他們需要裝備火力強速度快的穹甲巡洋艦。而像俄羅斯,他沒有和英法一樣廣大的海外殖民地,但是作為一個次一等的海軍強國,除了謀求和第一流海軍強國一戰的實力外,遠洋破交也是一種可以選擇的戰術。所以他們需要裝備快船(當年在1895年服役的留裡克1世號裝甲巡洋艦本質上就是一艘大號的破交艦)而作為地中海國家的意大利,因為既沒有大片的殖民地,同時又以地中海這個澡盆作為預設戰場,所以意大利的戰艦可以降低部分適航性的要求而強化其它性能,把**級穹甲巡洋艦作為一種重要的輔助力量也是可以的。」徐傑認真的解釋道。

    「哪閣下認為,德國需要什麼樣的海軍?」提爾皮茨發現在徐傑的話中並沒有發現有關德國海軍的內容,不由的皺了皺眉頭。

    「尊貴的首相大人不是已經為德國海軍發展定下基調了嗎?閣下應該十分瞭解的。何須我這個外國人多嘴?」徐傑嘴角微微一笑,說道。歷史上,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鐵血宰相在大陸問題上一向以強硬著稱,在德意志同意的過程中,先和奧匈帝國聯手打敗丹麥,然後又和奧地利帝國開戰,兩場大戰打完,德國獲得了丹麥兩個州的領土並將奧地利排除於德意志體系之外。隨後更是發動了普法戰爭,並在色當會戰中一戰定乾坤。讓法蘭西第三帝國在短短的幾周之內灰飛煙滅。並一舉成為歐洲大陸第一強國。但是,這位首相在陸上強硬的同時,在大洋上卻十分保守。俾斯麥一生奉行近海海軍的防禦政策。一方面固然是德意志海軍技術落後(相對於英法)底子薄。但另一方面,這位鐵血宰相不想因為海權問題刺激英國。他非常明白,作為一個海權立國的帝國,英國對海洋的控制有一種近乎偏執的執著,任何一個有可能威脅到英國絕對海權的國家都會成為英國的潛在敵人。而德國沒有廣大的海外殖民地,而且作為一個大陸國家,德國不需要過分依賴海上交通線,在這種情況下,俾斯麥的海軍政策一直都是近海防禦,使海軍實力處於一種較低的水平上。老實說,這種海洋政策還是十分務實的。至少能保證英國和宿敵法國不是過於接近。但是那位新上任的威廉二世卻並不這樣認為,在他眼裡,德意志應該是世界霸主,他已經不僅僅是想做歐洲大陸的霸主了,而且更想去爭奪「陽光下的土地」(海外殖民地)。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新皇與舊臣之間產生了嚴重分歧。並最終導致了俾斯麥的下野。自此之後,在這位「永遠的提爾皮茨」帶領下,德國艦隊越發的壯大,並最終走向了英德對抗之路。

    「首相大人的政策在當年是十分正確地。為了實現德意志的統一,我們必須要讓英國保持中立。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提爾皮茨頓了頓接著說。「德意志帝國已經成為了歐洲大陸上最強大的國家,但是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卻沒有多少,這與德意志帝國的實力和國力是十分不相配的。」說到這裡,提爾皮茨臉帶怒色的說道。

    「德國應該發展一直強大的海軍,並用這把海上長劍去為德意志帝國爭取更廣大的生存空間。」說道這裡,提爾皮茨臉上泛起了紅光。

    「看來2戰中某人的用德意志的劍去為犁爭奪更多的土地的說法不是原創啊。」徐傑心裡說道。不過表面上他不動聲色的問道:「如果要想爭奪海外的殖民就要挑戰已有的海上強國的利益。這其中就包括了大英帝國。而因為地理限制,德國只有打敗了英國皇家海軍才可以跨出北海。這是德意志帝國的宿命,也是唯一途徑。而這一切顯然很難實現。」最後一句話徐傑本來打算說不可能實現的。但是為了照顧這位未來的公海艦隊創始人的面子,徐傑把不可能改成了很難。

    「這個問題我考慮過,德意志帝國如果想發展海軍,必然會和英國之間產生一些「誤解」不過我想這種誤解是可以解釋的,亦或者當帝國海軍足夠強大的時候,英國會接受這個現實的。

    「誤解?呵呵,德國強大的公海艦隊就如同一把鋒利的匕首一般直接抵在了英國的喉嚨上,配合著德皇擴張的行動,這種誤解如何解釋??」徐傑心裡不肖的說道。不過最後一句卻表達了提爾皮茨的本意。即使頂著英國的壓力,德國也應該強化海軍,直到英國默認德國海軍崛起為止。可惜的是想法是不錯,但是現實卻是殘酷的。除了消耗了大量國力的公海艦隊化作一堆沉船外,沒有任何意義。不過現在,為了今後的中國的利益。徐傑十分有必要提點一下這位未來的海軍大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