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五十九章 戰艦挖潛計劃 文 / 終極側位

    天津水師學堂,徐傑住所。經過近2周的初步接觸,徐傑對自己的學生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作為當時清國內接受的最近代化教育而培養出的人才。徐傑對他們的素質還是比較滿意的。雖然因為時代所限,這些學生身上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保守和缺陷,但是徐傑還是對他們抱有很高的期望。而這些作為中國最近代化的知識分子,對這位外國歸來的專家也是充滿了尊敬,以徐傑對技術和歷史知識的積累。在整個天津水師學堂中也算是最優秀的了。再加上徐傑平易近人。所以學生們在課下也願意與這位初來乍到的教習交往。這不,徐傑到任後的第一個月休息日,張雲一行4人便來造訪。而他們來討論的問題,自然是北洋水師和潛在敵人之間的話題。

    「老師,今日拜讀您的後受益頗多,照此下去,不過數年我北洋將不敵倭人艦隊。而如今之計,出了添購新艦外,我北洋能否在已有戰艦上加以改進以提高戰力?」眾人落座後,張雲首先說道。

    「說說看。」徐傑鼓勵道。

    「老師您請看,我北洋濟遠,致遠,靖遠3艦其實已經具備了新式快速穹甲巡洋艦的底子,快速,強調側弦火力,並且可以安裝速射炮。(歷史上致遠的設計中是計劃在側弦每邊安放2座耳台以放置火炮的,奈何經費不夠,所以只能在左右各放置一門6寸炮)以致遠為例,該艦完全可以在側弦加裝6門6寸火炮,或者將側弦全部換成4.7寸阿姆斯特朗型速射炮,再配合首尾的3門8.2英吋的火炮,這側弦火力是相當的可觀啊。

    「而我北洋三艘裝甲巡洋艦,經遠,來遠則也可以進行類似的改造。在側弦一共佈置6座耳台放置6英吋速射炮。而龍威因為噸位過小,所以可以考慮在側弦每邊額外加裝一門速射炮。這樣一來,我北洋6大遠在通過添置火炮和換裝速射炮後炮力比原先提高不止1倍。一名叫葉明的閩籍學員接著說道。

    「哪作為我北洋戰力之核心的定鎮二艦有何改進計劃?」徐傑對學生們的意見並不作出評價,僅僅是傾聽。

    「這定鎮兩艦是我北洋之根本。改進難度是最大的。因為建造時間過早,定鎮2艦都是標準的船首對敵思想的產物,4門威力巨大的12寸主炮是其主要攻擊力,如果參考其它6艘主力艦的側弦對敵思想,那無論如何都要損失2門主炮的火力。所以貿然使用側弦對敵思想,有些得不償失。」一個叫李玄的瘦高個官學生小聲說道。

    「各位的想法很好,雖說還有一些不健全的地方。但是大概思路還是正確的。」現在我先問各位幾個問題。」徐傑看了看4人說道。

    「第一,致遠艦能否容納下側弦一共多達6門的6寸快炮?」徐傑問道。徐傑清楚的記得,致遠的母型,智利海軍的埃斯美拉達號防護巡洋艦(後來日本購買後改名為和泉號)是2900噸的標準排水量,艦長82米。其主火力是首尾各1門10寸艦炮。側弦一共是6門6寸炮,動力系統和致遠差不多。但是裝甲防護遠不如致遠,甲傾斜面是1英吋而水平面是0.5英吋。而致遠的穹甲傾斜面是4寸。也就是說和致遠相比,和泉號將裝甲防護的重量盡可能的留給了武器。就在這種情況下,和泉的噸位也達到了2900噸,超過致遠600噸。雖然肯定有因為建造較早而造成噸位利用率不高的原因,但是從兩者對比來看,致遠如果想保持其它性能基本不變(例如航速,穩性)而在側弦每邊裝備3門6寸快炮還是相當困難的。

    「第二,北洋3艘裝甲巡洋艦如果要也裝備如此多的速射火炮的話,能不能裝下是一個問題,裝下以後,戰艦的穩性和航速所造成的影響該如何平衡?徐傑繼續問道。戰艦的性能不僅僅是直面上的數據疊加。戰艦的穩性以及一些看似不重要的數據都直接影響這戰艦的戰力。例如英國為智利建造的敏捷級2級戰列艦(後來智利沒要,英國自己要了),在1萬2不到的噸位上,英國人為它安裝了4門10寸炮,14門7.5寸炮,主裝甲帶為7寸哈維裝甲,航速高達19節,如果僅從數據上看,這是一艘相當優秀的戰艦。但對於一個海軍行家來說,這條戰艦就的戰力根本無法發揮到紙面性能。首先,因為這條戰艦安裝了太多的武器,所以,為了維持戰艦的穩性,火炮的炮位位置過低,在戰艦高速航行或者海況稍微差一些的情況下,火炮很有可能會因為炮口進水而無法使用。(德國2戰時的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就存在這個問題,因為超重,所以火炮有時因為進水而無法使用。當然這個和高海況有一定關係)其次,看似很美的7寸裝甲帶其實並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因為它的裝甲帶高度嚴重不足,7寸的主裝高度只有8英尺(也有記載是7英尺,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主裝保護範圍嚴重不足,甚至有可能在高海況情況下使整個主裝都進入水中。(英國1戰時的343火炮的戰列艦和戰巡也存在這個問題,主裝高度過低,而使整個防禦形同虛設。北洋的3條所謂的裝甲巡洋艦更是這樣。經遠的主裝高度貌似才5英尺。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

    看了看沉默的學生們,徐傑緩和了一下語氣說道:「戰爭不是兒戲,需要經過周密的計算和設計。根本不是拍腦袋就可以決定的事情。即使因為水平所限而無法得出精準的數據,那麼也需要做好橫向比較。和同型戰艦,或者同時期的戰艦進行比較後才能下結論。」

    「老師,既然單獨增加武備無法獲得理想的效果,那我們為何不把戰艦從動力,武備和防護都進行改進?」一直沒有說話的直隸籍學生盛懷軒問道。

    「這裡面設計以下幾個問題。第一,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問題。你要提高火力和防護,為了保持速度,肯定要增加動力,而增加動力肯定會增加重量。而增加重量後為了保持速度還要增加動力,這樣就陷入了一個死循環。第二,成本問題。如果一條戰艦將設備和艙室結構重新搞一遍的話,其成本往往不低於新造一條戰艦。但戰鬥力還不如新造的戰艦,這就失去了改進的意義。」徐傑細心解釋道。歷史上的例子有很多,例如意大利人改進的加福爾號,別看意大利人又是給火炮擴鏜,又是增加動力,但是其戰力還是不如法國人新造的斯特拉斯堡級戰列巡洋艦。日本的金剛也是這樣。改了改去還是不如斯特拉斯堡,而長門在改進過程中增加了上萬噸的重量,但還是不如歐洲新造3劍客(三劍客是誰?黎賽留,委內托和俾斯麥啊)

    「哪老師您的意見如何?這定鎮如果要改進,老師將如何計劃?」盛懷軒恭敬的問道。

    「這定鎮卻是如各位所言,其船首對敵的設計理念使得這兩條戰艦根本無法像其它6條戰艦那樣直接加炮就可以改進成側弦交戰的戰艦。」徐傑臉微微一紅說道。對於北洋這兩個寶貝疙瘩徐傑也沒什麼好辦法。根據歷史記載,曾經在戰前,北洋計劃為定鎮每條裝6門速射炮。但是因為銀兩問題而作罷,也就是說,定鎮從噸位上來講,裝備6門速射炮是毫無問題的。但是呢加裝完火炮後,這戰艦還是要船首對敵,為何?12寸主炮可不能無視啊。況且,其強大的戰力在黃海大海戰中也得以充分證明。如果想繼續增加船首火力的話,也幾乎不可能,正面的4門12寸炮和1門克虜伯火炮已經把正面的空間佔滿了,基本上加不上去了。所以,徐傑對定鎮的改進思路是,適當加強側弦火力,更換和翻新動力系統為主。

    「首先,我們完全可以將定鎮上原先用於放置魚雷艇的空間利用起來,將艙室重新設計,在船中軸方向安置1座單聯6寸炮和1座雙聯6寸炮,當然了,船首尾的150克虜伯炮也需要更換成速射炮。這火力方面就夠了。其次,返修戰艦的鍋爐和管道。這定鎮服役已有5年,如果再過5年的話,這動力系統老化現象必將十分明顯,為了不至於因為速度過低而拖累整個艦隊,這動力系統的返修將是一項相當重要的工作。」徐傑說道。「另外,除了添置4.7寸和6寸速射炮以外,我們還可以見縫插針的安置3磅炮,或者6磅炮。甚至9磅炮。倭人的戰艦以穹甲巡洋艦居多,防護並不好,用小口徑速射炮掃射甲板對日方軍艦的打擊也是十分巨大的。」最後徐傑補充道。

    (在這裡,作者也不是很懂,有不少是比較各型戰艦數據後得出的結論,可能有各種問題,大家多多包涵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