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六十三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 文 / 終極側位

    10天之後,「北海模型展」終於如期舉辦,各國大使和駐華武官們帶著各自的隨從和「艦船」齊聚北海。在那個位面從未發生過的事情就這樣在徐傑穿越後所引起的蝴蝶效應的影響下產生了。對於這件事情,後世的學者們的評價也十分多樣。有人說這件事情直接促成了華夏海軍的第二次飛躍。有人說此次「北海模型展」是清王朝中樞第一次開眼看世界。雖然這一步踏出的太晚了,但是其對整個華夏歷史進程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而與這一片近似褒獎的評論想法,有一派學者認為當時的「北海模型展」充分反映了清政府的無知。妄圖靠兩艘已經服役5年的舊式鐵甲艦來「揚我大清國威」最後被各國新銳戰艦比的無地自容。而後來發生的所謂的第二次海軍整備事件,只是某些人毫無根據的猜測,因為根據後世史料記載,在甲午戰爭期間,北洋新增的海陸軍備所耗費的資金中清政府的撥款僅僅佔了15%左右,絕大部分資金都是徐傑等人經多方籌措而湊齊的。此論斷一處史學界一片嘩然,各種遺老遺少紛紛對此表示質疑和憤慨。但是當此種說法的始作俑者出現後,各種反對的聲音立馬沒了,為啥,因為這人是意大利著名海軍將領第谷的孫子,當年第谷作為此次事件的見證者曾在日記中對此事進行了詳細的記載。並記錄了當時徐傑對此事的評價,作為整個事件的親歷者。他的話自然更有說服力。不過在日記中,第谷也承認,這件事情後來流傳到民間,對開明士紳商人和進步知識分子的觸動還是很大的。這件被當時清國進步人士看成「奇恥大辱」的事情直接刺激了西學在大清的流傳,除了自然科學方面,更多的人開始研究西方的政治和經濟,探究西方為何能在短短的幾百年事件就可以把華夏遠遠的甩開。而這一且又構成了1900年事變的思想基礎。說有產生深遠的積極意義也不為過,但是這件事的結果,絕對不是清王朝的統治者想看到的。

    在禮畢之後,各國公使開始展示自己國家的戰艦。首先第一個上場的是自然是「英國代表隊。」只見英國人把兩個巨大的盒子放在展桌上,然後拿下石青色的蓋布,一條一等鐵甲艦和一條巡洋艦便出現在大家面前。

    只見英國武官用教鞭指著一條稍微大一些的戰艦充滿自豪的說道:「這是我國最新式的一等鐵甲艦,特拉法加號。排水量12590噸,主武器是2座雙聯裝13.5英吋主炮。沿中軸線佈置,副炮是6門4.7英吋速射炮,8門6磅炮,9門3磅炮,還有4個十四寸魚雷發射筒。主機輸出12000馬力,最高航速17節。這條戰艦最引人矚目並不是它的火力,也不是他的航速,而是它的防護,主裝甲帶厚度達到20英吋,露台防護高達18英吋。真正的堅不可摧。」隨後英國武官掃視了一下在座的所有人繼續說道:「如果說特拉法加號是海上戰爭中的重裝騎兵的話,用自己的重甲和火炮擊潰任何一個敢於挑戰大英帝國海權的敵人。哪布萊克號一等防護巡洋艦就是海上的快速騎兵!!他們以自己的高速,馳騁在大洋上,為維護大英帝國的生命線做出自己的貢獻。各位請看,最高輸出功率達到2萬馬的主機為布萊克號巡洋艦提供了澎湃的動力。可以使這艘9150噸的巨大戰艦擁有22節的高航速,可以讓它輕鬆追殺任何一條襲擊艦。而他的火力也足夠讓它在和任何襲擊艦相遇後,用雨點般的炮彈將對方乾淨利落的擊沉在海底、2門9,2英吋主炮,10門6寸速射炮,16門3磅炮足夠擊毀任何防護巡洋艦。」解說完後,英國武官頗為自豪的補充了一句:「當今世界上,無論是艦隊決戰還是維護帝國交通線,大英帝國的戰艦都游刃有餘。」

    「那我大清的致遠算幾等巡洋戰艦?」光緒小聲對翁師傅問道。「這英國一艘巡海用的戰艦都比我致遠更快,比我定鎮噸位還要大不少啊。」光緒充滿沮喪的說道。

    「請問公使閣下,我大清從貴國訂購的致遠戰艦在貴國算幾等巡海艦?」翁師傅本身不想問的,奈何皇命在身。身不由己,只能恬著臉問道。

    「這個,應該算3等巡洋艦吧?不過算3等巡洋艦中比較厲害的。」英國公使字斟句酌的說道,一方面要顧及事實,另一方面要讓對方能接受。

    「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啊。」一旁的醇王頗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

    下一個上場的是另一個海軍強國,法國的戰艦。和英國人一樣,依舊先是介紹一下本國的戰列艦,「與英國的特拉法加級戰艦相比,我國的馬爾索級戰列艦毫不遜色,個人認為甚至更勝一籌。」法國武官毫不顧及英國武官可以殺人的目光看看說道。

    「防護上雙方差距不大,馬爾索級水線裝甲帶是18寸。在速度上馬爾索級也能達到16節的高速。馬爾索級真正強大的是它的火力,4門13.4英吋的主炮,16門5.5寸的速射炮構成了馬爾索的主戰火力,還有大量的6磅炮和3磅炮用於殺傷對方的艦面人員。我可以自豪的說,沒有一艘戰艦的火力可以和馬爾索級相比。馬爾索級戰艦擁有比對方主力艦更強的火力和相當的防護,所以在戰鬥中更容易獲取勝利。」法國武官自豪的說道。

    「而這艘裝甲巡洋艦迪普伊號裝甲巡洋艦則是擔任法國艦隊的前衛和偵察任務,排水量6676噸,航速最高20節(1萬3千馬力),擁有4寸水線裝甲帶,火力一如既往的沿襲了法蘭西戰艦強大的特點。(有這特點嗎?作者表示懷疑)擁有2門7.6寸炮,6門6.4寸炮,4門9磅炮,8門3磅炮。」對這條戰艦,法國武官沒多少自信,因為它知道,面對英國的布萊克級巡洋艦,迪普依號沒有任何勝算,只能是盤菜。所以也沒啥好說的。不過他還是很有藝術性的迴避了這個問題,只是強調了前衛和偵察作用,打不過了只要拖到自己的主力艦隊過來就行了,避免了和布萊克級這樣的此等主力艦之間的比較。

    位居第一第二的兩位大佬說完了,現在就該第三第四的比較了。按噸位來說,自然應該是俄國人先說,但是意大利人卻不打算給對方這個面子。就在俄國公使打算上前展示自己的戰艦的時候,第谷搶先一步將意大利的戰艦放在了展桌上。其中大的一條正是曾經震撼整個北洋的級戰艦,而小的一艘正是**級穹甲巡洋艦從體型上來看,**級穹甲巡洋艦就像大象旁邊的一隻豹子,雖說小巧,但是林立的火炮還是讓人無法輕視。在這次展示中,意大利人同樣知道如何揚長避短,著重強調了級的高航速和火力,而在防護性能方面則能省就省,畢竟,這是一艘穹甲戰艦,而非像英法兩國那樣在水線部分有厚厚的鐵甲,雖說該艦的穹甲卻是可以有效護住核心倉,但是大面積進水的事情還是無法避免的。而因為這點,有人開始發難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