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六十五章 憤怒的光緒 文 / 終極側位

    「我大清水師籌備20餘年居然連一個小小的意大利國都不如。你們這些臣下是幹什麼吃的?」想到展會上維托裡奧的傲慢和各國的精銳戰艦。光緒就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憤怒。「我北洋定鎮兩艦不是說是遍全球第一等鐵甲艦嗎?為何現在如此不堪?」回想起只能在列強戰艦旁邊當陪襯的定鎮。光緒臉上氣的煞白。

    「啟奏陛下。這定鎮已經是5年前的老船了,當今各國海軍日新月異,興建海軍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啊。而我北洋經費每年只有200萬兩,而實際到賬的也僅僅100多萬輛,僅夠日常開支和保養根本無力添購新船。」醇王一看各位不說話只得自己上前說道。

    「我堂堂大清國難道連這200萬兩銀子都拿不出來嗎?」光緒看了一眼翁同?沉聲問道。「這樣下去,我大清遠東第一水師的地位怕是過不了幾年就要易主了吧?」

    「陛下,戶部確實沒錢啊,每年戶部入賬7000萬兩白銀,其中旗務就要用去一半,還有河工百官的俸祿又要下去一筆,李中堂的北洋水陸兩師每年就要消耗700萬兩銀子。我戶部實在是拿不出更多的錢來添置兵艦了。」翁同?低聲說道。在心裡,老翁已經不知道罵了洋人幾百遍了,原想利用這次機會找李鴻章一個把柄然後參上一本。誰知這些洋大人太能攪局了。相比之下北洋艦隊什麼都不是,這皇帝還死要面子,怕是這水師銀子的事皇上要親自過問了。而那個什麼維托裡奧庫尼伯蒂(也難為老翁居然可以記住這麼長的名字)更是可惡,在他的「狡辯」下,這北洋購買他設計的戰艦不但是沒有吃虧而且還佔了大便宜。而偏偏自己和其它國家的武官就無法反駁他。真是氣煞人也。還有自己的寶貝徒弟文廷式,平時看起來也挺精幹的,寫起折子來也頗為犀利,怎麼今天這事就辦的這麼糟糕?說一個問題,讓洋人罵一次。最後竟然弄得滿堂大笑。真是丟死人了。

    「這缺銀子哪都不能缺,唯獨可以缺北洋水師的。翁師傅的戶部當真是對我北洋水師厚待啊。」醇王冷哼道。「若這北洋是劉大人指掌,怕是銀子方面是不會少的吧?」

    「醇親王,您這是何意?他李鴻章執掌水陸二師每年耗費餉銀700萬兩。這筆花銷實在是巨大啊。翁師傅一邊說一邊擦汗。

    「說是700萬兩,怕是每年能到賬400萬兩李中堂就要燒高香了吧?「醇王冷笑道。「別的不說,既然此次意大利國以優惠價格賣給我北洋新式戰艦,這筆款項翁師傅應該籌措一下吧?李大人那邊可是連民間募捐都用上了(李鴻章將徐傑的資金以民間籌集的名義告訴了醇王)。這北海觀艦的事一出,朝廷不再表示一下,怕是難堵天下人之口吧?一旦讓某系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了去,說北洋作為朝廷的柱石,居然只能自己籌錢買船而朝廷連每年的經費都撥不齊。這罵名是您翁師傅擔著呢還是皇上擔著?」醇王聲色俱厲的說道。

    「醇王,您不可以這樣說話啊,戶部的賬目明明白白,您不信可以派人查啊。」聽到醇王的話,翁師傅臉色一下變的煞白。這破壞海防的罵名可不是他翁同?可以承擔的。

    「翁師傅,既然李中堂連民間籌款都用上了,朝廷再不表示一下怕真是說不過去啊。挪用旗務也好,百官俸祿也罷。10日內先為北洋籌集150萬兩銀子。把這些戰艦先訂下來。」光緒聽了半天爭執,脾氣越發的厲害。但一面是醇王,一面是自己的老師,又不便大發雷霆。

    「這100萬兩銀子恐怕一時難以籌措啊。」翁師傅別的本事沒有,哭窮的本事還是有的。

    「陛下口諭難道翁師傅還要討價還價不成?醇王冷哼道。

    而就在此時,另一方實力的加入,讓整個局面突生變故。啥情況?慈禧太后來了!!

    「皇上在北海邀請了各國大使搞了一個什麼觀艦式?」慈禧問道。隨後,醇王就把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都說了一遍。

    「這個李鴻章,朝廷給他撥銀子興辦水師居然搞成這個樣子,讓朝廷顏面何存?」聽完以後,慈禧笑罵道。

    「這水師之事極耗費銀子。意國一條新船就要花費近200萬兩銀子。而中樞每年的撥款實際能到的也就100多萬兩銀子。如此下去,此消彼長,我北洋水師怕是無法立足於海上了。」醇王臉色鐵青的說道。慈禧的意思很明白,這一句話就把責任推到李鴻章頭上了,而對中樞剋扣銀兩之事隻字不提。

    「聽說李鴻章又從一個叫意大利的國家訂購了3艘巡海快船?」慈禧雖說不悅,但是也不能對醇王輕易發火。醇王是誰?光緒皇帝的生父,慈禧的妹夫。因為幾句話就對醇王發火,這既不給光緒面子,更讓慈禧覺得臉上無光。

    「正是,此船著實了得。各國公使無不誇獎。但是這價格也確實昂貴,3條新式戰艦加上回航所需的費用,怕是要600萬兩銀子。」醇王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攤牌。

    「600萬兩銀子?李中堂可真是獅子大開口啊。要起錢來如此的理直氣壯!!」慈禧一聽這數目臉色立馬變得鐵青。

    「這600萬兩著實是多了些。但是此次北海觀艦的事情一旦傳出去,朝廷再不做點什麼,怕是無法向天下人交代吧?不管如何,先把定金先湊出來吧?」醇王有些心虛的說道。

    「要多少?」既然已經醇王已經代表海軍衙門與中樞攤牌,那多餘的話就沒必要說了。直接談價格便是了。

    「這個訂金就要150萬兩銀子啊。至於後續的費用……。」醇王看著臉色愈加陰沉的慈禧不安的說道。

    「他李鴻章果然是個**翰林。他買船的時候怎麼就不想想朝廷能否拿出這麼多銀子?乾脆國庫都給他辦水師算了!!」慈禧勃然大怒道。「告訴李鴻章,國庫3年之內最多給他撥250萬兩銀子,不夠的讓他北洋自己想辦法!要是給了這麼多銀子朝廷還看不到船?他李鴻章就不要想在北洋繼續待下去了!!」既然醇王都站在北洋那邊,慈禧實在是沒法一點銀子都不給。但是要讓她一下拿出600萬兩銀子,非但她自己不幹,清朝國庫也不允許。(史料載,當年老翁上台時,戶部銀庫也只有800萬兩的結餘。而光緒時期,清朝一年最多也就8000萬兩的歲入)而她之所以撥出250萬兩。是因為慈禧太后曾以興建水師的名義向各省大員要過孝敬。而這筆孝敬的款項也就260萬兩左右。慈禧只不過把這筆錢撥給北洋而已,而且還是分3年撥完。她慈禧在此期間依然可以使用這筆巨款。

    (大家如果喜歡的話,就收藏一下推薦一下吧~~。這樣作者才有動力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