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七十六章 初見 文 / 終極側位

    有些東西和下面人說是沒有用的。徐傑如果想真正改變些什麼,只有去面對北洋的最高統治者李鴻章才行,至於其它人?即使是張佩綸這樣的人物,也是沒有什麼作用的。尤其是工業,別看張佩綸年輕一些,但是對西方的認識上,張佩綸遠遠不如他的那個岳父強。要說老李對西方的認識,在當時的清國絕對算出類拔萃的,當年的洋務運動也是以「自強」「求富」為目的的。老李,沈葆楨等人也充分意識到了千百年來的農耕文明已經不適合整個歷史了,但是在頑固的中樞和當時中國社會的大背景下,「求富」是一直沒搞成,而以軍工為代表的「自強」也慢慢變了味,在封建衙門式的管理下和腐朽的官僚體系的重壓下,清國的軍工始終與效率無緣。最終,整個洋務運動也就變成了裱糊而已。20多年的洋務運動過去了,但是清國的工業依舊脆弱。「不管怎麼說,至少也要先扛過甲午這場大劫吧?」徐傑心裡想到。以此為目的,清國的工業需要什麼,他大概有了個規劃。

    一天下課後,徐傑剛剛走出教學區的時候,一輛馬車已經等在了門口。而馬車的主人一露面,徐傑就頓時吃了一驚。y的張佩綸怎麼找到這裡來了?看這架勢還不是在自己家裡談,貌似還要出去。不過呢,徐傑顯然沒有太多的選擇。於是快速登上了馬車,隨即馬車離開了天津水師學堂。

    「我們這是去哪?」感受到馬車的顛簸,徐傑有些鬱悶的問道。

    「見一個你想見的人。」張佩綸神秘的一笑,此時的張佩綸心中也有了一絲莫名的得意。在徐傑面前,張佩綸無論是見識還是技術上差的都很遠。心中甚至有了一種淡淡的自卑感,但是現在,嗯,這種神秘感讓張佩綸很是受用啊。

    「不會是李中堂吧?」徐傑半開玩笑的說道。

    「你怎麼知道的?」張佩綸頓時吃了一驚,眼睛瞪得有雞蛋那麼大。

    「要是別人,也不至於讓你親自把我帶到見面地點吧。」徐傑心裡也十分震驚,不過經歷了那麼多大風大浪的他還是很好的掩蓋了自己的吃驚。表面上顯得相當平靜。「終於要見老李了。」自己再從回來後大半年時間的準備工作,有相當一部分就是為了說服這個北洋實際的領導者,而這個機會,居然如此突然的來臨。說不緊張,肯定是假的。但是無論如何,今天將是改變歷史的一天。

    一個時辰後,徐傑終於到達了見面地點,天津城區外的一個莊園。如果要問徐傑在看到老李後的第一反應是嗎。徐傑在日記中使用4個字來形容的。「有點害怕!」。沒法不害怕啊,老李端坐在主位上。凌厲的盯著剛進門的徐傑,李鴻章多年來身居高位所積攢下的威壓感配送高大的軀體,頓時讓徐傑心中有些發毛。半響,徐傑才想起來行李。

    「後生,你可當真玩的一手大手筆啊。僅僅不到一月的時間,就讓我北洋陷入絕境。」李鴻章冷笑道。

    「不知中堂大人何意?」徐傑也聽到有些毛骨悚然。

    「單單憑借你的幾本書,我北洋就與意大利國簽下了如此大的單子。」老李此時多少也有些後悔,自己買船時也確實草率些。

    「原來是沒錢了,又和中樞鬧僵了,找意大利人不行,找自己出氣來了。」徐傑總算多少明白點了。

    「沒關係,要是北洋不要的話,這船可以完全可以賣給別國,至於違約費嗎?也不勞北洋破費了,我捐給北洋的40+萬兩白銀應該夠了。」徐傑頗有些無賴的說道。

    「呃?」李鴻章吃了一驚,旁邊的張佩綸更是吃驚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您要是覺得還不解氣的話,我大不了回意大利當我的富家翁。您看如何?」既然徐傑無法把握住會談的重點,那先裝傻充愣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這人怎麼這麼無賴啊?」李鴻章不由的翻了翻白眼。自己被稱為土匪翰林,起家的時候也沒少用無賴手段從老師哪挖人。結果今天碰上一個比他當年更無賴的人。

    「李中堂不必在意在下的損失,意大利國賣給您的船是28萬磅,如果平價賣給別國的話,至少也是34萬磅,照分成協議的話,我虧不了多少的。」徐傑一臉認真的說道。

    「想走?你給我北洋捅了這麼大的簍子就想走?」李鴻章冷哼道。「這訂船的事情已經傳出去了,不買船了,你讓我北洋如何收場?要是不給個交代,怕是你離不開天津了。」

    「其實吧,晚輩覺得這個簍子不算大。比起幾年後北洋艦隊折戟沉沙,中堂大人身敗名裂來說,這個簍子真不算大。」徐傑詭異的一笑。

    「這話怕是危言聳聽了吧?」李鴻章面無表情的說道。

    「是不是危言聳聽,北洋水師中的丁提督,劉大人自是知道。李中堂不信可以去問問。如果中堂大人還是不信,您大可賭一把,賭我所說的都是假的。我自己一人一條命沒啥。倒是中堂大人不知捨不捨得拿北洋5萬餘將士和大清的國運去賭一把?」徐傑越發的大膽,因為他已經感覺到了,老李只是想鎮鎮他,不會玩真的。老李一切的沒事找事行為都是為了震懾自己這個新人,僅此而已。

    「後生,現在不是說這話的時候,你現在也在我北洋任職了,這300萬兩銀子的空缺你打算如何籌措?這每年朝廷的撥款可是從沒有按數到位過。怕是這水陸二師之中也拿不出如此大的一筆錢了。」老李歎口氣說道。

    「這300萬兩銀子雖說多了些,但是要是籌措還是不難的,可是這僅僅300萬兩銀子怕是遠遠不夠啊。倭人每年的經費和海陸師規模中堂大人應該是知道的,5年後,僅陸師,倭人就可以動員至少15萬陸軍參加戰鬥,要是中堂大人用手中僅有的5萬陸軍去與之交戰的話,結果怕是相當不樂觀啊。」徐傑低聲說道。

    「養軍隊需要銀子,這300萬銀子我北洋都湊不出來,擴充陸軍更是不可能。」老李一個勁的盯住了銀子不放手說道。

    「既然這中樞是拿不出銀子了,我們何不考慮一下別的辦法?窮著變,變則通。我北洋能否過這道坎就全看能否整出些變化了。」徐傑說道。

    各位書友們,看在作者碼字不容易的份上能支持就支持一下吧。推薦,收藏只是點一下的事~~晚些時候還有一更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