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一百零三章 大清「聯合」艦隊 文 / 終極側位

    雖說老李決定組織此次巡航,但是決定了不代表就一定好做到,考慮到此次航程過遠,而且要帶近千名的陸軍以備不測,而且為了盡量少生事端,老李決定在在廣州離開後,直接到達荷屬殖民地,這上前海裡的航程無論是對於戰艦還是人員來說都是十分嚴峻的考驗,畢竟這次是要做動手準備的。至於陸軍嗎?更是讓老李頭疼,你讓一票從沒坐過船的淮軍坐上半個多月的船,到了巴達維亞到地能發揮幾成戰力?老李沒有把握。更別說運載這些淮軍人員和裝備的運輸船了。老李和一票北洋軍官算來算去,總感覺光靠2艘訓練艦,康濟和威遠再著500號淮軍和裝備確實困難點,(300北洋陸戰隊平時是分散在各艦上的)

    這時候,劉步蟾的專業素質還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體現。在他看來,陸軍的武器無非就是槍和炮,這槍不怎麼佔地方,真正傷腦筋的是炮和彈藥,所以,在解決了炮的問題後,剩下的就沒啥難的了,至於陸軍用的火炮嗎,用的最多的自然是75mm克虜伯火炮,而這東西和定鎮上裝備的75mm舢板炮(每艘戰艦4門)是一樣的,只要換換炮架就是陸炮,這樣一來,乾脆陸軍就不用帶炮了。進港的時候,安排一些陸軍炮手到定鎮上,一旦真動起手來,這舢板炮在艦上用完了直接換個炮架就當陸炮用的了,而除了這些舢板炮外,同理還有致遠艦上的10管格林炮,這東西炮管重371kg,炮架重181kg。而且北洋在訂購致遠的時候還專門訂購了炮架,這樣一來更方便了,一旦海戰結束後,直接換上炮架就可以登陸了,有這些舢板炮和格林炮在,淮軍根本就不需要另帶火炮和炮彈。而且考慮到定鎮的空間,完全可以多帶一些火炮部件,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組裝後使用,同時各運輸船也可以在船上安裝一些格林炮好舢板炮,一旦海戰結束後,直接安裝陸軍炮架使用。

    雖然北洋軍官們為如何支持這支部隊遠距離航行做了各種籌劃和安排,但是如果一旦動起手來,後勤補給問題依然十分嚴重,畢竟巡航和戰鬥是兩個概念。例如說炮彈,致遠號的210主炮每門僅僅備彈50發,按每2.5分鐘一發的射速計算,連2場戰鬥都支持不下來,總不能打完一仗後跑回上前公里外的廣州補給彈藥吧,前提還是北洋先把炮彈運到廣州再說!即使把致遠炮架下的放置炮彈的隔層也算上,每門炮也只有額外的21個隔層,而且為了安全,這些隔層只能放炮彈不能放發射藥,丁汝昌,琅威理,劉步蟾等人絞盡腦汁也沒辦法讓北洋這些戰艦能裝載打夠2場的炮彈!!

    「我們其實完全可以委託兩廣的李翰章大人調集一些民船為北洋運輸後續的彈藥和燃料以及其它物資。北洋艦隊下屬的運輸力量太過薄弱了,根本無法支持如此遠距離的征戰。」琅威理在仔細對照了所需要的補給和可以調派的運力後不由的搖了搖頭。

    「這怕是不好吧?」丁汝昌皺了皺眉頭說道。

    「這有什麼不好?在大英帝國,商船在戰爭時期可以徵用來進行運輸甚至是加裝火炮執行戰鬥任務。即使現在時非戰爭狀態,我們依然可以付費徵調船隻。「琅威理堅持道。

    「但這是在大清,隨意徵調民船如果讓那些御史們知道了,參上一本可不是鬧著玩的。」劉步蟾不滿的說道。

    「我是一個軍人,我的任務就是如何幫助主帥制定作戰計劃,政治和輿論不是我關心的事情,如果沒有充足的運輸船為艦隊和海軍陸戰隊提供後勤保障,我不看好此次行動。」琅威理說道。

    「這件事還是匯報給中堂大人吧。」看了看還想爭辯的琅威理和劉步蟾等人,丁汝昌果斷決定把困難上交,這倒不是他不負責,而是無論是從北洋徵調商船,還是用南洋的船,都不是他這個海軍提督可以決定的。這東西要老李拍板。

    而老李呢,本人對海事不是很懂,對遠洋補給更是一竅不通,而當年劉子香他們也對著東西沒啥研究,全球海軍港口選擇和兵站補給戰的設置更不是一支近海防禦艦隊去研究的內容,面對這種從沒有遇上過的問題,老李也沒辦法,現在感覺考慮不周了,已經晚了!!照會發出去了,艦隊都準備上了,更重要的是人家南洋華人的第二筆錢都到帳了,這不去不行啊!!萬般無奈之下,老李也只得給徐傑發個電報讓這位門生想想辦法了。

    要說徐傑沒考慮補給問題,這是不可能的。畢竟徐傑好歹也是受過正統海軍教育的新時代海軍。而且關於補給的書也看過不少,但是理論上知道和實際上操作是兩碼事。而大清別說找專門的運輸補給艦了,連船都不好湊。不過好在,這次北洋面對的敵人也著實軟一些,一旦開戰,只要能順利壓制住港口的話,後面的補給也不是啥大問題。考慮到荷蘭人的殖民軍一般也就是打打土人,欺負一下手無寸鐵的華人,和北洋陸戰隊肯定是沒法比(即使是日本人對這支部隊的戰鬥力也是肯定的。)估計和淮軍老兵打,怕是也不行吧。

    雖說事情難辦,但是在李翰章的幫助下,徐傑最終還是從廣州找到了足夠的船和水手去為北洋水陸二師運輸給養。同時為了答謝李翰章的幫助,李鴻章同意南洋也派遣戰艦來參與此次巡航,(一起去,一起分錢。)但是介於南洋此次實在拿不出什麼像樣的船,萬般無奈之下,李翰章總督只得讓程璧光率領廣甲號巡洋艦與補給船一起伴隨北洋艦隊出航,這個不經意的舉動,居然直接導致了,大清第一次海軍聯合遠航的產生。雖然廣東方面只有一艘戰艦參與,但是其歷史意義是不容低估的。後世的學者甚至說此次南下巡航南洋,不但是華夏海軍走出近海,走向遠洋的第一步,促使了海權思想在華夏社會中生根發芽。更為關鍵的是,從此華夏海軍彼此形成了一個整體,不會出現某支海軍在拚死禦敵的同時,其它艦隊在一旁無所事事。而這直接導致了甲午時期以北洋水師為首的,清國聯合艦隊的產生。而這舉措,為甲午時期海戰的勝利和對日本的封鎖起著相當關鍵的作用。

    就在李翰章和徐傑解決了北洋艦隊的補給難題後,徐傑本以為可以放鬆一下了,可以等待北洋艦隊到來後就準備啟程了。但就是等北洋艦隊到來後,才出現了一件原本應該發生在明年的事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