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一百八十五章 塹壕戰 文 / 終極側位

    海上的打的熱鬧,陸上同樣激烈,早在徐傑帶隊和坪井航三在伊豆群島死拼之前,日本陸軍第五師團野津道貫中將所部已經在牙山,成歡一線與聶士成部相遇。第五師團部隊一共分為三部分,其中前鋒是由第十旅團旅團長立見尚文率領,部隊包括第十二聯隊第一大隊,第二十一聯隊第二大隊,騎兵第五大隊第三中隊的一個小隊和一個分隊,以及炮兵第五聯隊第一中隊。總人數為2500多人。而第五師團本部則在野津道貫中將本人的率領下分成兩個行進團。包括步兵第二十二聯隊,炮兵第五聯隊第二大隊,步兵第十二聯隊,騎兵第五大隊本部及一個中隊。炮兵第五聯隊本部及一個大隊,工兵第五大隊組成。合計近6000人,此外,還有第三師團的一個旅團,也暫時歸野津道貫直接指揮,其兵力為步兵第十八聯隊,騎兵第三大隊第一中隊,炮兵第三聯隊第一大隊,以及兵工第三大隊,總人數在5000人左右。總兵力在13000人。而作為防禦方的清軍,在這一段時間內也獲得了加強,北洋新軍來了2個營,同時舊軍中也來了7個營。前者約1600多人,後者是2570人。(新軍的營是按照徐傑的編制來的,而舊軍則是按照淮軍舊制。一個營不足500人。這事老李也沒辦法,要是合併一下的話,那些被裁撤下來的營頭什麼的,咋安排?)在加上一些工兵和輜重人員,大概在1萬1千人左右,日本人數稍多,但是北洋方面有地利。總體上看,雙方半斤八兩。

    要說聶士成這些天,也絕對沒閒著。在日軍來犯之前,聶老吸取了和大島旅團時的經驗教訓即,第一,石頭堆起來的堡壘看起來很威武,但是實際上太不結實,不要說掩體殺手臼炮了,就是75行營炮甚至57炮都可以敲掉,而且那麼突出,誰打不中啊?第二,北洋舊軍雖然人多勢眾,但是打順風仗可以,如果讓他們駐守防線,如果一點動搖,那就很有可能造成全線崩潰,於是聶士成高出了甲午版的縱深防禦,除了前哨外,在主陣地後方設置了第二甚至是第三道防線,別的不說,至少潰兵下來後,能有一個地方重整吧?然後在關鍵點設置堅固的半地下式工事作為支持點,以便在陣地失守後,不至於全線震動。第三嗎,要說如何激發北洋舊軍的潛力,聶士成和邵宇等人進過深入的討論研究後,決定有如下措施,首先除了殺死一名日軍賞銀5兩外。對於戰死者,家裡有兒女的,可以進入北洋轄區內的工廠就業,待遇從優。對於沒有兒女但是有老人需要贍養的,北洋當局可以一次性給予150兩銀子的贍養費,或者按月供養。總之一句話,除了給錢,剩下的就是解決後顧之憂。當然,如果要是臨陣脫逃或者抗命的話,那就算了,啥也撈不著。你還別說,這確實比那些空喊忠君愛國啥的強多了。這套金錢加「高福利」的方法雖說效果不錯,但是還是讓聶士成,馮義和他們直咂嘴。至於第三點嗎,那就是後勤問題了,現在海路暢通,再加上有大量的商船可供徵用,後勤補給還算暢通,而在金錢槓桿的效力下,士兵們還是知道節省子彈是可以換成銅板的。,所以不但夠消耗,而且還有剩餘。但是為了從長計議,聶士成還是疏通了補給渠道,並且留出了足夠的儲備。經過一系列的整備。士氣補給裝備煥然一新的北洋軍準備打一場真正的大戰,以證明自己的價值。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戰爭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用在清軍方面固然沒錯,但是用在日軍方面也沒有錯!首先和聶士成對碰的是立見尚文的部隊,雖然有了大島義昌的教訓,但是立見尚文還是認為,大島義昌的失敗在於分兵和自己的後勤與炮兵被徐傑的快速艦隊直接轟殺在港口。沒有補給沒有炮兵的情況下久攻不下,軍心自亂。而自己呢至少有一個炮兵中隊,而且補給還算通暢,於是決定先碰碰再說。於是乎立見尚文的首先動用了一個大隊的兵力進攻月峰山,具體情況怎麼說呢?面對一個構築了半地下式塹壕防禦體系的高地,前面掃清了射界,中間有地雷,後面有機槍的防禦陣地,僅僅幾百人的部隊拿著單發步槍的進攻會咋樣呢?結果是可以想像的。要說在戰爭中學習戰爭,這點是真沒錯。立見尚文的進攻和大島義昌很相似,都是現實尖兵出擊,引誘對方暴露火力點,隨後炮兵重點打擊,步兵板載。結果呢,這次,尖兵出去了,還沒到陣地200米處,就被藏在塹壕中的特等射手們打掉大半,後面的尖兵打死也不去了。這不就是去送死嗎?(歷史上,開始的時候日本也有不少逃兵。當時的日軍還遠沒有日俄時候那樣視死如歸。往機槍上撞的勇氣。)立見尚文手下的大隊長山口圭藏少佐一看尖兵確實沒有探出對方火力點的辦法。那咋辦?直接改佯攻吧,於是單個送死變成了中隊規模的送死。你想想,月峰山光一線兵力就1000多人,人家一千多人修了半個多月的工事和掩體能讓你一個中隊的人探出來嗎?光前面的地雷再加上2挺機槍就夠解決這100多個吭哧吭哧爬山的日本兵了,也是在地雷的爆炸聲中和兩挺機槍的怒吼聲中,這一個中隊直接留下了一半。不過這時候日軍多了個心眼。機槍一暴露,立馬就遭到了日本75mm野炮和山炮的攻擊,立見尚文看著騰起黑煙的機槍掩體不由的露出一絲冷笑,既然機槍掩體被拔出了,地雷也被踩掉不少。那剩下的就沖吧。隨後大隊級別的衝鋒開始了。然後導演了一場真正的悲劇。

    要說日本炮兵的射術也確實不錯,確實直接命中了兩個暴露出來的機槍掩體。但是呢,守在裡面的人是南洋華人旅的,在剛開始培訓的第一天,他們就知道了色當會戰中,用排槍和火炮對射的慘劇,人家手中的輕機槍打完兩個彈鼓後直接就扯呼了,兩發炮彈摧毀的是連個空掩體。而在火炮的掩護下,立見尚文在後面督戰,山口圭藏親自帶著自己的第二大隊衝了上去。你還別說,在軍官的彈壓下,清軍無論舊軍還是新軍手中的步槍確實沒有提前開火,清軍中最先開火的是佈置在山頭上的75mm榴彈炮!要說克虜伯陸炮確實真不錯,比日本貨強不少,更何況人家還居高臨下不是?這第一排炮彈沒去打陸軍,而是瞄著立見尚文的炮兵中隊去的。要說這推算參照物確實有用,立見尚文在開戰前也知道對方火炮居高臨下射程肯定要遠,所以他還專門把炮兵放在對方有效射程外,但是呢,他犯了個錯誤,他計算的有效射程是按照日軍的直射標準推定的,而聶士成的炮兵是按照漢納根等德國教官通過事先測定參照物後,直接根據參照物射擊的,這距離無疑要遠了不少。然後慘劇就發生了,第一輪炮擊就直接落到了日軍的炮兵陣地上,把打的正起勁的日本人嚇了一跳。隨後經過矯射後的炮擊越發準確。雖說日軍在佈置炮位的時候間隔足夠大,但是這劈頭蓋腦的一頓胖揍還是摧毀了6門火炮中的4門。日本炮兵一下就老實了,裡面撤退。而衝上去的步兵怎麼辦?這事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首先開火的還是機槍,不過這機槍不是日軍進攻方向的機槍,而是在防線兩側佈置的側打倒打機槍陣地!衝在前門的山口少佐突然間就聽見身後那一陣爆豆般的槍響。第一感覺就是莫非清軍來從後面偷襲?有這麼傻的軍隊嗎?答案明顯是沒有,這一陣掃射的殺傷力其實比較一般,但是人有一種本性,當後面出現危險的時候,人會下意識的停下來然後扭過頭去。這一來可就出事了。這是什麼時候?這是大軍正在仰攻山頭的時候啊。你這時候停下來站直身子,還扭頭向後看不是找死嗎?所以進攻的日軍必須一定以及肯定要慘劇。從邵宇方向看去,這明顯就是在山坡上豎起了幾百個靶子啊。那還客氣什麼?機槍步槍手榴彈迫擊炮一陣招呼。整個山坡上瞬間被濃煙和四散的彈片所覆蓋。絕大部分的日軍還沒有反應過來就直接被在空中亂竄的子彈和彈片掃倒。還有一部分比較機靈的,知道立馬趴下然後舉起手中的步槍朝著自己認為有敵人的方向開槍。而更有一部分比前面兩種都機靈的,他們也是趴下,但是不是開槍而是慢慢的向後面「轉進」。單方面的屠殺自然是不會太久,十幾分鐘後,除了少部分撤下去的日軍,山坡上就只剩日軍的屍體,和將要成為屍體的日軍傷員了。其中就包括那位山口少佐,第一個掛在月峰山上的日本中級軍官。

    而吃了大虧的立見尚文,看看山上的幾百具屍體和撤回來的傷兵,來的時候2400人,現在能戰鬥的也就1800人不到了,一個大隊被打殘,外帶一個炮兵中隊。為今之計,強攻是不可能的了,只能拖延。好在野津道貫來的還算挺快。而慘烈月峰山攻防戰這台大戲,也隨著主角們的到場而正是拉開序幕!

    早晨一起來發現收藏居然還少了3個--!這周推薦又沒了--!作者太傷心了。不過還是十分感謝書友風雪愛無間的打賞~~十分感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