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三百零一章 艦隊出訪 文 / 終極側位

    徐傑出訪歐洲各國的計劃獲得了清朝中樞的批准。畢竟從1840年來到現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大清終於打贏了一場戰爭。這是多麼大的喜事啊。要知道,從道光事,皇帝因為丟失領土後就不再建功德碑了!好容易打贏了一場戰爭,那麼出去顯擺一番自然是可以的。本來最好的選擇是李鴻章,但是李鴻章以身體不佳為由推辭了。當然這只是借口,北洋新老兩代領導人必須有一個留在國內,以防備非常之事。

    至於出訪的借口,徐傑也已經想好了,既然要宣揚國威。那麼最好是帶艦隊出去。而在艦隊構成方面。徐傑暫定了北洋現在的旗艦天津號、德國造鐵甲艦定遠號、以及英國造巡洋艦致遠。這樣的選擇無非是為了向這三國釋放善意。意大利自不用說,北洋快速艦隊就是人家造的。英國更不用說,以後對抗俄國的話,資金方面就靠英國了。而德國嗎?雖然現在的軍購訂貨尤其是海軍,傾向於意大利,但是作為有著傳統友誼的國家,還是有必要顯示一種親近的。當然了,如果威廉二世還想占青島,那徐傑不介意和正處於萌芽期的德國海軍「交流」一下。

    而在小組人員的問題上,北洋艦隊的楊用霖、鄧世昌和劉步蟾自然要去。前者是準備去西班牙做外派軍官的。鄧世昌作為第一快速艦隊司令自然也要去。劉步蟾去歐洲則是為了接船。徐傑與意大利當局已經達成了2艘但丁級戰艦的轉讓意向,(別奇怪,當年意大利造的加裡波第級就屢次被別國捷足先登。)但丁級是從1894年開工的,現在是95年年底,考慮到這艘「遍全球第一等戰列艦」的先進性,徐傑決定還是讓劉步蟾帶人先去熟悉一下。

    而陸軍方面則是聶士成和彭毅以及張文宣為主,其中聶士成是北洋老人位高權重,他能入選這個代表團自然是很正常的。彭毅作為南洋華人部隊的代表自然也可以去,而張文宣則是北洋新軍的高級軍官同時還是李鴻章的親戚,也得以入選代表團。陸軍方面主要任務則是去採購歐洲新式裝備並且與德**校接收新的一批北洋學院進行相關事宜的談判。

    除了海陸軍外。徐傑還將帶上北洋新式學堂培養出來的各方面技術人員前往歐洲留學。而這些人將有詹天祐和魏翰來負責管理和安排學校。這些將是北洋未來的科研主力。畢竟北洋不能老靠買別人的東西,現在對技術輸出限制還比較少,等到以後技術限制多了,北洋有錢都買不到啊!

    此外除了留學的學生外,代表團的其它技術方面的成員將和歐洲的工業巨頭們商討北洋一系列大型企業的建設問題。其中最重要的例如以鞍山鋼鐵廠為核心的重工業基地以及以大連造船廠為核心的造船基地將由徐傑親自去抓。

    清國艦隊即將遠航歐洲的消息再一次在歐洲掀起了軒然大波。如果說前期的造勢活動中說清國將去歐洲進行大採購,對歐洲各國來說僅僅是一個商機的話,當徐傑的遠航艦隊帶著大量的軍事和技術人員來到歐洲的時候,那就不僅僅是商業上的行為了,這將直接涉及到政治和軍事上的合作了。

    要是以前的清國,在歐洲人眼裡是野蠻和人傻錢多的代表。而清國的軍隊更是被歐洲的業內人士稱為只能作為擺設的軍隊。但是自從甲午戰爭結束後。這種觀點卻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經過英國和俄國兩國共同武裝的日本艦隊。裝備有英俄兩國造的各種巡洋艦的日本艦隊。總噸位達到十多萬噸的日本艦隊,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內被北洋艦隊打的灰飛煙滅。北洋新式戰艦的強大以及在整場戰爭中所表現出來素質和戰術素養讓歐洲人也不得不正視這支正在崛起的海上力量。而在隨後的戰鬥中,俄國人最為優秀的指揮官帶領著俄國最精銳的巡洋艦艦隊遠征東亞。雖然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客觀原因,但是僅僅一戰之後。總噸位達4萬噸的俄國艦隊折戟沉沙。如果不是金錢的力量過於強大,可能俄國剩餘戰艦都沉在一個叫沖繩的地方,而這一戰結束後,讓世界將北洋艦隊作為一支可以和歐洲艦隊相提並論的艦隊。

    在遠東,北洋艦隊終於坐實了遠東第一艦隊的寶座,象徵著無上海權的三叉戟終於被北洋艦隊牢牢抓在手中,從目前來看,無論是俄國的太平洋艦隊還是英國的遠東艦隊在總體實力上都不如北洋艦隊。而北洋艦隊的任何動作都將對遠東產生巨大的影響。

    至於北洋陸軍,雖然表現不如北洋艦隊那樣出彩。但是在兵力劣勢的情況下,能長時間抵抗擁有絕對火力優勢的日軍進攻,也堪稱一個奇跡,尤其是防禦作戰中塹壕體系的建立和步兵炮兵火力的配合上都有稱道的表現。

    而在俄國發動對日本的戰爭後,隨著越來越多的日本戰俘被送回本土參與作戰。俄國人居然發現在雙方實力相當的情況下,俄國人居然稍微處於劣勢,而在山地叢林中的戰鬥更讓俄國人吃盡了苦頭,開始的時候俄國人還能以對方佔據地利人和兩點優勢來安慰自己。但是最近發生的一場攻防戰中,處於防守的俄軍居然被數量相當的日軍攻破了陣地,這在俄國人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但是德國陸軍和法國陸軍這兩個歐洲傳統強國的軍事家則指出,經過大量自動火器和遠程間接炮擊洗禮的日軍在戰術上比沒有經過過戰火的俄軍要強上太多了。俄國人還停留在騎兵加大炮的階段,所以失敗是很正常的。

    這樣一來,有了對比就更容易出結果,北洋陸軍野戰能力不好說,但是說到步兵和炮兵的配合以及防禦上,北洋陸軍簡直可以用相當強大來形容!這不是自誇,而是經過實戰檢驗的,數量有絕對優勢的日軍無法攻破北洋陸師的防線,但是卻可以在實力相當的情況下將俄國人的防線打成篩子。如果不是因為日本現在實在沒錢了,本州島上說不定就看不見俄**隊了。

    於是各國抱著不同的目的開始關注這支出訪的艦隊。在馬漢的海權論風靡全球的時候,每個國家都在盤點各自的海軍實力。即使是在80年代受到綠水海軍思想影響的法國人也開始大量建造新式主力艦。而俄國人在獲得了遠東的港口後。為滿足其日益增長的海權需要,俄國幾乎全部的造船廠都處於滿負荷狀態。再加上甲午戰爭中俄國巡洋艦隊的失敗。更讓俄國高層對海軍建設異常關注!雖說徐傑的出訪計劃中沒有俄國,但是這並不代表著俄國就可以無視清國歷史上首次軍艦出訪歐洲。

    緊握全球海上霸權的英國海軍其實一直就沒有輕鬆過。為了保證自己的絕對海上優勢,英國人一面要保證自己的海軍在艦隊決戰中可以壓倒對手,同時還要保證自己的艦隊能夠迅速的殲滅敵國的海上襲擊船。尤其是面對越來越多的法國和俄國巡洋艦。而後者的危機在留裡克型裝甲巡洋艦服役後達到了巔峰!

    「如果留裡克號作為一艘單純的襲擊艦而出現在遠東的海上時,英國海軍沒有任何一艘戰艦可以在保證追上它的情況下擊敗它。百夫長號不行,聲望號也不行。除非英國海軍裝備類似於pisa這樣的巡洋艦。」傑裡科在他的報告中這樣寫道,同時上面還有遠東艦隊司令費力曼特將軍的簽字。

    而在英國人眼中,徐傑指揮的北洋艦隊成為了在遠東唯一可以遏制俄國艦隊的存在,無論是對大英帝國在全球的海權體系還是對遠東的航行安全。北洋艦隊都擁有無可替代的作用。能只出錢而不用自己動手來對抗某個強敵自然是最好的選擇。所以英國人最終決定,開始全力扶持北洋聯盟的發展以便對抗俄國遠東艦隊。

    如果英國人的想法是借刀殺人的話,那意大利和德國則一個是為了錢一個為了技術。「1889年的聖誕節是一個永遠值得意大利造船廠紀念的日子!」不知何時,這句話在意大利造船界快速流傳開來。從最早的5000噸級輕型巡洋艦到後來的9000噸級裝甲巡洋艦。意大利在每一級戰艦上都撈的足夠多,而現在正在建造的但丁級戰列艦更是在沒有明確買家的情況下直接開工4艘,而這4艘戰艦在不到1年的時間裡就被西班牙人和清國搶購一空,如此的大好形勢如何不讓意大利人高興?在意大利的船業巨頭眼裡,偉大的維托裡奧和來自東方的神奇設計師徐傑是堪比上帝的般的存在。而現在,隨著徐傑的再次到來,他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一款新的戰艦即將面世,而更多的英鎊和銀元也會流入到他們的腰包中。

    至於德國人。他們不缺錢。隨著威廉二世對海軍的興趣越來越大。德國造船業將有大量的訂單。德國也有足夠強大的工業。德國有世界上最好的基礎工業,並且在電器內燃機等尖端領域搶的先機。但是他們卻缺少大型戰艦的設計經驗和海戰理論。對於德國海軍來說,如果有一個合適的戰術戰略體系的話,那麼加上德國強大的工業能力,德國海軍完全可以衝擊到世界前三。而就在德國人在艦隊建設中彷徨不定的時候。有豐富實戰經驗和先進理念的徐傑,無疑可以為德國提供最需要的理論指導。

    「徐傑先生,德意志帝國將用最先進的戰艦來滿足北洋艦隊的需要,而北洋僅僅需要提出足夠先進和實用的作戰理論就可以了。」離開前,德國公使小聲對徐傑說道。

    感謝書友山青盈、海峽老頭、r、techie81的打賞~~。以及書友軟五牛的月票支持~~。今天晚上還有一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