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三百八十六章 慈禧的應對 文 / 終極側位

    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不透風的牆,所謂的保守秘密最多只是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內可以做到,更何況,光緒的措施連「所謂的牆」都不如!在光緒等人眼中認為只要幾個人收口如瓶就夠了,但是實際上如此大的行動即使所有參與者都保密,也依然會被對方察覺,更何況某些人本身就是慈禧打入到帝黨內部的釘子!

    雖然那些人不知道光緒到底通過什麼途徑獲得了大量的裝備和資金,但是他們只要知道帝黨實力的增強對於後黨來說是個天大的威脅就夠了!。而這些間諜們則十分迅速的將這些情報送到了慈禧的桌面上。而此時的慈禧也無法再保持淡定了,原先的帝黨在他眼中僅僅是棘手而已,而現在,帝黨已經具備了將其推翻的可能!這讓視權利為生命的慈禧如何能安心?於是連夜召集慶王和榮祿商討對策!

    「皇上看來是真要動手了。」看了看密探送來的折子,榮祿有些焦急的說道。

    「也不知道袁世凱和翁同龢他們從哪搞到如此多的銀子和武備,照這個速度下去,恐怕袁世凱的軍隊全部換裝後還可以再多徵召5000人左右的部隊。尤其是這些新式的速射火炮,據說射速數倍於原有的克虜伯行營炮。在加上這些機槍和充足的彈藥,怕是京城的攻守之勢要改變了。」慶王看了榮祿一眼,隨後說道。

    「你們對這個袁世凱瞭解多少?誰能在背後為袁世凱提供如此充足的裝備?是李鴻章?還是其它人?」慈禧臉色還算平靜,但是語氣中的寒意讓人膽戰心驚。國庫有多少銀子她可是十分清楚的,別看翁同龢執掌戶部,但是也絕對不是他可以一手遮天的!更重要的是國庫本來就沒多少錢,想拿也拿不出來啊!

    「這袁世凱當年在北洋也算是一員猛將,精於世故城府很深。而且對於權力有著極大的**,當年甲午戰爭之前,因為和李中堂的門生在陸師的問題上產生過衝突,彼此之間積怨很深。所以在甲午戰爭中袁世凱稱病在家,結果戰爭結束後。李鴻章的那位門生在北洋體系中如日中天,這袁世凱也因為在甲午戰爭中的做派而被李鴻章疏遠,在這種情況下,袁世凱可能感覺在中堂大人那裡沒什麼前途了,於是便退出了北洋。同時帶走的還有北洋舊軍中的一部分。所以,對於這個袁世凱,無論是李鴻章還是徐傑,都不會有什麼好感。」慶王別的不行,但是對於這些官員們的履歷倒是十分清楚。

    「如此說來,這袁世凱倒還是有些本事的。如果不是那位從海外歸來的徐大人。恐怕這袁世凱就可以在北洋中大展拳腳了。」榮祿說道。

    「這袁世凱的新軍到地戰鬥力如何?與我西北練軍相比誰更強一些?」慈禧對袁世凱倒是不關心。她關心的是雙方的軍力!

    「雖然袁世凱的陸軍出自北洋,但是據臣所知,這些部隊都是那些被淘汰的舊軍,戰鬥力無法和北洋新軍相比。裝備上也差了不少,當初剛組建的時候,所擁有的不過是李鴻章礙於面子隨便撥了點打法了事,不過這袁世凱還是有治軍之能的。再加上這些武器,微臣的西北練軍怕是無法抵擋啊。」榮祿說道。

    「為今之計只有迅速正軍備戰,一旦皇上動手,我們可真就成了案板上的魚肉了!這人倒是好找,但是這武器可就不好找了,現在北洋和南洋都不好說話。各地總督巡撫們都在大力整備地方軍隊。而且就算軍工廠有產品,國庫也沒有足夠的錢去購買!現在各地已然有了藩鎮割據的局面,中樞能控制的地方實在太少了。」慶王說道。

    「這中樞沒錢,他光緒又是如何搞到這麼多銀子的?既然李鴻章不給,劉坤一張之洞等人更不可能給。到地是誰這麼大方給了光緒如此多的銀子還有先進裝備呢?將宮中的藏品賣出去一部分自然可以換取不少銀子,但是這些速射炮和機槍可都是各軍的緊俏物資,不是有銀子就能買到的!」慈禧皺著眉頭問道。

    「會不會是洋人在背後搗的鬼?」榮祿一句話瞬間讓整個屋子的氣氛降到冰點!北洋和南洋都不可能,其它的滿族巡撫提督手中有沒有這麼多的東西,那麼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有某個國家在支持光緒!這可太可怕了,別的不說,僅僅是一個面積只有清國三十分之一不到的日本都差點打敗清國,其它的那些列強更加強大,如此一來,恐怕還沒開戰,就已經知道輸贏了,慈禧可對自己後黨中的某些人是什麼德行十分瞭解,別看現在一個個表現的忠心耿耿,一旦帝黨得勢,恐怕他們會毫不遲疑的改換門庭!

    面對這千鈞一髮的境地,慈禧等人終於明白了,再不搏一把肯定是要完蛋的,在這種情況下,慈禧毫不猶豫的動用了自己的小金庫,這也是她頭一次如此爽快的擴充軍備,當然,她的目的是為了自己的「權利」而不是為了國家。錢不是問題,一支將國家當成自己私產的慈禧自然有足夠多的銀子,但是如何購買這些裝備就很成問題了,直接大肆購買不是不行,而是怕引起光緒的注意,更怕光緒身後的某個國家在暗中阻礙。

    「李中堂到目前為止似乎依然是中立,至少沒有到皇帝那邊去。如果可以的話,太后是否可以委託李中堂購置一批武器?如果李中堂肯幫忙的話,這武器的數量肯定會比較充足,而且也不容易走漏風聲!」慶王想了想說道。

    「如果李中堂不同意的話,我們還可以尋求其它地方大員的幫助。總比坐以待斃強。而且地方上效忠太后的力量也要在暗地裡向京城集結了,我們需要的是百戰老兵,需要的是絕對忠心的人。」榮祿補充道。

    聽到自己榮祿和慶王的話,慈禧心中十分的鬱悶,沒想到到頭來,不是李鴻章要討好自己,而是自己必須給李鴻章送錢,她心中非常明白,作為直隸總督和北洋老大的李鴻章才是整個政局中的決定力量,要是李鴻章肯幫忙,自己現在就可以和北洋陸軍把帝黨連根拔起!而要是李鴻章支持帝黨,帝黨估計也用不著這麼費事的和外國人聯合了。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到目前為止李鴻章至少還是中立,單純從這點來看,自己爭取到他的支持還是可以的。哪怕明知道自己在這次軍火貿易中要被宰一刀,她也沒有別的選擇。想通了這一點,慈禧只得點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兩位就負責督辦此事吧,李鴻章要什麼,只要朝廷給得起的,我們就可以給。另外,告訴那些奴才們,讓他們盡可能的把人都送過來,要是皇上贏了,我老太婆即使得不到好也性命無憂,而他們恐怕就免不了在菜市口開刀問斬了吧!」

    任何人或者組織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都會爆發出驚人的效率。尤其是慈禧這個極度精明的人再感受到大難臨頭的時候更為拼盡一切去挽回局面。在資金方面,慈禧拿出來幾乎所有的現金和可以用來還錢的東西用來籌集資金,既然老大都這樣了,像榮祿慶王這些後黨首腦自然也要以身作則,傾盡家財支持這場這場生死攸關的戰鬥。

    慈禧最後說的那半句話,其實是說給這兩個人聽得。到了現在,慈禧誰都不相信,甚至連慶王和榮祿都不太相信!光緒這個自己一手扶持起來的皇帝都要和自己拚個你死我活,更何況這兩個人?所以她十分明確的告訴了這些可能已經有些不安分的奴才!一旦失敗了,真正倒霉的是他們這些人,而不是慈禧,光緒即使再恨慈禧也很難直接殺掉她,但是面對這些慈禧的走狗們,無論是光緒還是和光緒一起的那些官員們都不會饒了這些人的!

    而在籌集資金的同時,後黨的大臣們也把一批批的家丁送進了秘密設立的訓練營,雖然讓這些游手好閒的傢伙們去打仗十分可笑,但是到了這種關頭,只能司馬當做活馬醫了。當然,後黨自然不會把最後的希望放到這樣一群人身上,榮祿和慶王決定從後黨一派的封疆大吏中尋求盡可能多的支持,於是一些綠營或者八旗的士兵拖下來號衣,在他們的主子命令下身著便裝悄悄入京參與到即將發動的火並之中。

    就這樣,雖然帝黨趁早和沙俄聯繫取得了先手,但是在後黨察覺到對方的移動後,也開始盡全力彌補這段時間來造成的差距,與光緒單純靠袁世凱的練軍不同,經營多年的慈禧一派有更多的人力資源和資金可以去使用,而在北京城中,大多數的滿清官僚還是站在了慈禧一邊,所以經過這一番整備之後,後黨的實力也明顯上升,人不成問題,錢也不成問題。但是武器採購方面依然是問題,不要說大量的新兵手中拿著各種型號陳舊的步槍,就連榮祿的西北練軍也無法和袁世凱的新軍相比,更何況袁世凱手中還有一些新式的75mm速射炮,而後黨萬般無奈之下,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李鴻章身上了!

    感謝書友東莞光頭王的月票支持,今天作者看了一下上個月的收入。平均每天連一個漢堡都買不了——!這是多麼悲劇的事情啊——!各位書友,能否看在作者辛苦碼字的份上,多給點支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