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三百九十二章 南洋的態度 文 / 終極側位

    1898年的最後一個季度,各方勢力為了自己的目標進行著最後的準備。光緒和慈禧正在為最後的火拚積蓄力量。俄國人正在加強他的遠東艦隊和陸軍。而日本人則一邊為即將開始的大規模戰爭做準備,一邊不遺餘力的通過一些秘密渠道命令佔領區的特工展開對俄國人的騷擾。而北洋則在3年後又一次團結起來,竭盡全力去做戰爭準備。如果說甲午戰爭北洋是為了抵禦倭寇,解決國家的外患的話。那麼這次北洋所做的就是要從根本上解決禁錮這個國家的制度和體繫了!

    為此,無論是徐傑、李鴻章、劉銘傳、李瀚章還是其它地方的北洋勢力都被調動起來,通過各種渠道將所需要的物資和兵員向東北和直隸集結。而東北的依克唐阿也開始履行自己的諾言,一方面設立從後方到前線的兵站,並且同時表示一旦開戰,他將保證東北滿族的穩定。一條條的防線和歷史道路被建起來。整個東北呈現出一種肅殺的氣氛。

    而在將重點放到東北和直隸的時候,北洋的各位大佬也沒有放鬆對南洋以及滿洲督撫的警惕。尤其是對於後者,雖然他們手中的一部分力量已經被慈禧或者光緒調往直隸,但是作為一省之地的擁有者,北洋必須提高警惕。大量的退役士兵被徵召,作為預備役力量準備隨時投入到內地可能爆發的戰爭中。同時越來越多的間諜和一直潛伏沒有使用的內線也終於發揮了他們的作用,獲取情報、策反等等工作開始全面展開。北洋積蓄已久的力量終於開始逐步展現出來!

    而對於南洋的劉坤一和張之洞。北洋的高層還是決定以拉攏為主。首先北洋和南洋之間並不存在著根本利益衝突。而從1891年開始,李鴻章就注意改善和南洋體系的關係。無論是經濟上還是軍事上,北洋在不影響自己發展的情況下,盡量做到照顧對方,所以說,到現在為止,南洋體系中的各個階層已經或多或少的與北洋建立了一定的聯繫,在不過分觸及他們利益的情況下,對方也不至於有過激的反應。

    而且更重要的是。劉坤一和張之洞兩人也不是鐵板一塊!劉坤一是真正的湘軍後裔。而張之洞則是直接從中樞「空降」下來的清流!在思想上,劉坤一在甲午戰爭之前是比較保守的,對洋務運動有一定的牴觸情緒。而張之洞則是一個洋務派,至少表面上是這樣,支持興建工廠和新式練軍。而在甲午後,兩人思想上雖然趨於一致,但是再經濟利益問題上,兩者治下還是有一些衝突的,這也不難理解,有商貿就有競爭。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雙方的關係也不會走的特別近。

    而在分析了兩位總督的情況後。徐傑和李鴻章兩人認為只要暫時保證他們的地位和利益。南洋方面就會自己選擇中立,而且長時間的發展後,南洋方面也認識到自己與北洋的差距,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也絕對不會做出什麼雞蛋碰石頭的舉動,畢竟在徐傑那個位面上1900年那次庚子國變中,南洋和北洋可是一起玩了一次東南互保的!

    而此時,南洋通商大臣劉坤一正在總督府和南洋艦隊提督丁褶謙商議這件事情,從各種渠道看來,帝后火拚在即,雖然不知道北洋會採取什麼行動,但是無所作為肯定不是李鴻章和他那個學生的作風。而劉坤一現在要做的就是如何保證在將來能站對隊。獲取最大的利益。

    「以丁大人看來,這中樞帝后之爭的最終贏家會是哪一方?」劉坤一也不廢話。直言不諱的問道。

    「這帝后怕是沒有一方會勝利。」丁褶謙搖搖頭說道。「大人,我們不能只盯著帝后這兩隻螳螂,而忽略了身旁的兩支老鷹啊。」

    「這一隻鷹是北洋,那另一隻鷹是誰啊?」劉坤一有些詫異的問道。

    「劉大人,如果僅僅是為了對付中樞的帝后的話。北洋有必要如此費勁嗎?李中堂和徐大人兩人的實力就足夠了,何須劉大人和李翰章大人的部隊北調呢?」丁褶謙反問道。

    「你是說俄羅斯嗎?他們難道有所圖?」劉坤一登時驚出一身冷汗。無論是北洋贏了還是帝后中的某一方贏了,自己都有辦法保證利益,但是如果說有外敵入侵的話,北洋一旦垮了,這南洋也絕對不會倖免,別的不說,沒有了北洋艦隊,他南洋的那幾艘船根本就擋不住俄國人的艦隊!到時候,各種商貿紅利恐怕就與南洋無緣了!而且從本心中來說,對於外敵,劉坤一還是傾向於聯手北洋一起抗敵的。

    「那依你看,這北洋能否擋住俄國人的進攻?」劉坤一問道。

    「問題不大。如果俄國人突然襲擊的話,北洋可能再開始會陷入被動。但是東北畢竟遼闊,更重要的是俄國人的鐵路還沒有修通,還要將一部分兵力放到日本。在這種情況下,攻擊不會持久。更何況徐大人已經在東北經營了3年,從開始便把對俄戰備工作放到了首位。更為重要的是,北洋已經洞悉了俄國人的意思。俄國人已經失去了先手。」丁褶謙對局面還是很樂觀的。

    「這陸戰沒問題,海戰呢?大量的物資需要通過海運達到北方,這俄國人已經擁有了2個軍港和數個可以用於臨時補給的錨地,決戰方面北洋水師和外洋水師自然不怕,但是面對騷擾,恐怕北洋水師也分身乏術啊。就像剛結束的美西戰爭中西班牙人做的那樣。」劉坤一有些擔心的說道。

    「關鍵是俄國人的軍港離作戰海域過於遙遠,在航行過程中就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補給,而且一旦戰損只能回海參崴,而室蘭港很有可能在開戰之初就遭到攻擊。所以從補給和持續作戰方面,遠不及獲得日本港口的北洋水師。」丁褶謙對劉坤一能說出上面一番話十分的吃驚,他也不知道老劉什麼時候對海軍如此感興趣了。

    「日本會讓北洋用它的港口?」劉坤一對這一點有些懷疑。

    「打垮了俄國遠東艦隊,日本人才有機會收復失地。如果俄國遠東艦隊還存在的話,那麼只要完成對日本的封鎖,日本陸軍打得再好也不過是一個不敗而敗的結果。」丁褶謙對於日本對海洋的依賴還是十分清楚的。

    「這些就足夠北洋打敗俄國人了嗎?俄國可不是當年的日本可以比的,打仗是要錢的,不知道北洋的銀子夠不夠支持這場戰爭的。」劉坤一還是有些懷疑。

    「錢絕對不是問題,先不說北洋從對日戰爭中獲得的大量賠款,以及用這些錢興建的工業和金融業。單純英國人的支持,就足夠北洋打贏這場至關重要的戰爭了。從大局上來講,北洋還未開戰就已經有了相當大的勝算,這個謀劃還是十分驚人的。」丁褶謙說道。

    「英國人嗎?對了,他們要阻止俄國人在遠東的擴張。」劉坤一點點頭表示同意。

    「如此看來,這次大變後,天下就是北洋的了?」劉坤一語氣中流露出一絲不甘。

    「早晚都是北洋的,從外部環境來說,歐洲大國都支持北洋,從內部環境來說,北洋控制著我國最最富庶也是發展最迅速的地區。而北洋水陸二師又勇冠全國。更為重要的是,百姓對北洋採取的措施和治國理念都十分認同,在這種情況下,天時地利人和,北洋都佔了。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人能阻止北洋控制全國的。」丁褶謙字斟句酌的說道。

    「大人請放心,即使北洋統一全國,所效仿的政治制度也會接近西方而非君主制。而北洋也更需要其它勢力的支持,畢竟這次打贏了俄國,並不代表下次就能打贏,一旦遠東鐵路修通後,俄國人還會捲土重來的,在這種情況下,北洋會選擇團結而非獨裁。」丁褶謙知道劉坤一擔心什麼,他擔心的是淮系會在未來的政治生活中被排擠打壓。

    「如此說來,我們應該支持北洋的行動了?」劉坤一問道。

    「早表態早受益。一旦開戰,北洋的第一目標必然是進攻東北的俄軍,而我們則可以趁機收拾那些傾向於中樞的地方勢力,南洋雖說不及北洋,但是對付這些已經**的八旗和綠營還是沒什麼問題的。而且這樣做的話,還可以增加我南洋的籌碼。」丁褶謙說道。有地盤有功勞才會得到尊重,與其最後被迫屈服,倒不如開始就以合作者的態度參加到整個行動中獲得主動。

    「和俄國人真刀真槍的干怕是不行,但是打那些八旗老爺應該沒問題。而一旦開戰,最需要的是糧食和運力,如果南洋再在這些方面做一些文章的話,怕是北洋也必須讓渡一些權力和利益吧?」劉坤一自語道。劉坤一最終還是接受了丁褶謙的建議。

    「既然如此,那和北洋聯手的事宜就這樣說定了吧,依你看,這張之洞會如何選擇?」劉坤一問道。

    「他指揮比我們更早,我南洋好歹還有一批人,張之洞可是沒有根基的,只是一個從中樞派往地方的提督。他更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丁褶謙肯定的說道。

    「既然決定聯合北洋了,丁提督,你的南洋艦隊可是要做出一番業績,不要讓湘軍的老兄弟們失望啊。至於錢什麼的,沒有問題,你大膽的去做吧。」劉坤一說道。

    感謝書友林間小馬、世上已無張居正的打賞以及書友愛書者的月票支持~~。昨天更新了4000多字的大章,結果換來了420的訂閱。這讓作者情何以堪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