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四百一十三章 謀定而後動 文 / 終極側位

    「如果你打不贏對手,那麼至少要保證可以扛著對方的炮火撤離。不管是依靠航速,亦或者憑借自己的裝甲和火力。」————捨爾。

    俄國人掌握有主動權,掌握了一支實力並不比北洋和外洋聯合裝巡艦隊差太多的快速艦隊,而且距離港口非常近,俄國人可以把他們的佈雷艦和雷擊艦等輔助戰艦都派過來,俄國人打不過可以在輔助戰艦的掩護下撤回港口。也就是說如果按照常規戰術的話,對手一旦察覺到不對勁了,完全可以迅速推出戰場。北洋艦隊可能連追都沒有機會,原因很簡單,你追不了幾步人家就到家了,怎麼著?你還冒著人家的雷場和岸炮繼續追?顯然不行!

    俄國人唯一的軟肋就是那3艘戰列艦!一般來說一國海軍的精銳和中流砥柱是那些身披厚甲,擁有大口徑重炮的戰列艦。但是這個一般性原則顯然不適合俄國遠東艦隊,3艘戰列艦的設計有些落後,較大的噸位並沒有給它們帶領足夠的防護和火力,航速更是慢。但是俄國人又不能放棄這三艘戰列艦。北洋戰列艦編隊的速度足夠追上俄國戰列艦了,如果北洋戰列艦編隊能死死的咬住對方的話,那麼俄國海軍除非壯士斷腕,不打了!否則的話,北洋水師至少可以撕掉對手一大塊肉!

    但是問題是你怎麼抓住對方的戰列艦編隊,人家有前衛,如果玩一套日德蘭模式的話,成功概率極低。當年德國公海艦隊之所以一頭撞到傑裡科的t字橫頭上,其實實在是rp太次了,當傑裡科收到情報後展開t字橫頭的時候,海上大霧瀰漫。捨爾根本不知道他要面對的是什麼。(他要是知道的話,第一選擇肯定是撒腿就跑!)結果等傑裡科擺好陣型後,突然間煙消雲散,整個德國艦隊暴露在英國大艦隊的炮口之下,再然後。就是捨爾的千里轉進。不得不說德國人的運氣實在是差點。北洋不能期望俄國人的運氣同樣悲劇。而且遠東的天氣情況相對於北海來說實在是太好了,不是說有霧就有霧,說沒霧就沒霧的!更為重要的是,戰場離俄國艦隊駐地太近了,人家很快就能跑回去,單純追擊的話,很難在對方撤回去之前將其擊毀。

    徐傑用計算尺在大比例地圖上不斷丈量,最終不得不承認,想要依靠追擊重創對手是一件難以完成的任務!即使是對付那些慢速戰列艦都不行!如果追擊不行的話,我們為何不嘗試繞道攔截呢?就在徐傑一籌莫展之際。一個奇怪的思路從徐傑腦海中蹦了出來!

    如果能繞到對方身後的話。那麼俄國艦隊想要突出重圍的唯一辦法就是硬頂著北洋艦隊的封鎖殺出一條血路。這種交戰局面更利於北洋重創對手,但是問題在於繞到對方後面的計劃是否可行!

    從戰場上來看,狹小的戰場讓迂迴成為了可能,而且從對方角度來看。北洋艦隊不管是願意還是不願意都會被日本陸軍拴在近海,但是呢,徐傑根本不在乎日本陸軍的損失,他在乎的僅僅是英國人對此的反應,如果英國人認為重創俄國遠東艦隊所獲得的收益大於掩護日本陸軍的話,那麼英國人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支持北洋,讓日本陸軍去當誘餌和炮灰!甚至,徐傑估計日本政府會同意這種選擇。原因很簡單,如果以損失一兩千陸軍和所屬裝備為代價換取北洋重創俄國遠東艦隊的話。那麼這個買賣實在是太賺了!

    楊用霖看不到這麼深,因為楊用霖是一個軍人不是一個政治家,大國的博弈對於他來說有些遙遠,正因為這個原因,楊用霖始終無法看穿這層窗戶紙。也就無法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徐傑不一樣,兩世為人的他可以完全洞悉英國人和日本人的想法。在這種情況下,他才可以想出最終解決的辦法,不太懂政治看似是楊用霖的一個弱點,但是正因為這個原因,徐傑才敢把整個北洋艦隊都交到楊用霖手中。

    如果英國人同意的話。(日本人?管他同意不同意呢,徐傑可懶得理會)徐傑將建議楊用霖在開戰前把3艘戰列艦及其輔助戰艦偷偷從近海調往遠海,但是不能太遠,就在俄國人巡邏範圍之外,在徐傑的計劃中,這支艦隊將包括3艘戰列艦,2艘歸遠型戰艦,以及2艘加裡波第型戰艦。他們將負責搜索俄國海軍的戰列艦編隊,如果發現對方僅僅是戰列艦而沒有裝巡的話,這支艦隊將予以攻擊,而如果發現對方有裝巡陪伴的話,他將選擇放棄然後靜待時機。

    剩下的2艘pisa級裝巡將和3艘國王級裝巡編組,繼續留在運輸線附近活動,俄國人如果想行動的話,必然會對打交通線的主意。至於剩下兩艘歸遠型裝甲巡洋艦嗎,徐傑將讓他們靈活機動,負責在沿海地區搜索俄國艦隊,並且在必要時纏住對方的裝巡編隊。阻礙俄國海軍的偵察行動。

    如果俄國人真像徐傑所預料的那樣提前搞一個日德蘭誘敵戰的翻版,那麼徐傑的計劃就是給俄國人來一個兩面開花!三艘國王級裝巡和兩艘pisa級裝巡將和俄國海軍裝巡編隊打的不亦樂乎,而戰列艦編隊將盡快尋找到俄國人的戰列艦編隊,然後展開決戰,如果情況不妙,這兩支艦隊中的任何一支碰上了對方的主力,裝巡編隊可以依靠速度甩開對手,而北洋的3艘戰列艦加4艘裝巡將告訴追趕的俄國艦隊什麼叫自不量力!至於俄國人的戰列艦嗎?還是慢慢的在後面爬吧!

    這樣一來整個艦隊分成了兩大部分,主力艦隊和裝巡編隊。對於這兩支艦隊的指揮官人選,徐傑是這樣安排的,楊用霖自然負責主力艦隊的指揮工作,總體負責主力艦隊3艘戰列艦和4艘巡洋艦,但是同時,徐傑還打算將一艘加裡波第號和兩艘歸遠號變為一組,組成主力艦隊的偵察部隊,負責前出偵察。而這個艦隊的指揮官只能是林永升。至於劉步蟾則作為主力艦隊的二號指揮官參與作戰。

    裝巡編隊的人手安排有些麻煩,按軍銜來說,身為南洋艦隊提督的林泰曾顯然更適合擔任艦隊主官。但是在徐傑看來,鄧世昌在戰鬥經驗方面和指揮素養方面比林泰曾更要強一些,而且身為北洋艦隊提督,徐傑從道理上來講不能命令和他同級別的外洋艦隊提督去聽北洋裝巡艦隊一個分艦隊司令的命令。

    「這確實是個讓人頭痛的問題。」徐傑相當之鬱悶。思前想後,徐傑決定將這個問題交給下面自己解決,林泰曾是個老好人,如果方式可以圓滑一些的話,估計林泰曾也願意將指揮權交給鄧世昌或者與之合作吧。

    至於另外兩艘歸遠級巡洋艦,徐傑自然不會讓他們閒著,在阻礙俄國海軍偵察的任務完成後,他們將視情況而決定參戰。在徐傑看來,如果兩艘歸遠級遇上的是2艘亞速海型裝甲巡洋艦的話,打不過的話至少有跑掉的機會,如果遇上的留裡克或者俄羅斯這樣的大傢伙的話,直接閃人吧,還打毛啊!!

    就這樣,徐傑將自己的建議通過電報轉發給了楊用霖等人,在他看來,此次即使北洋無法大賺,至少也不會讓情況惡化,單純任何一支艦隊都有安全撤離的能力。不過這場戰爭以後該怎麼辦呢?北洋艦隊已經在海外部署了很長時間,大戰過後必須回國修正,俄國艦隊即使被重創,但是很快就可以回港修復,然後出戰。而北洋回到基地就需要一段時間,這個時間差是沒法避免的。更何況俄國人剩下的艦隊絕對力量依然不能小視。在北洋和外洋艦隊修正期間,如果排除2艘裝巡騷擾北洋航線的話,那可能會帶來上千人的傷亡!

    「不行,還要和日本海軍通通氣,不能讓俄國艦隊就這樣肆意妄為。」徐傑心中說道。2艘裝巡在日本海大肆截殺俄國艦隊,估計俄國人也不敢將艦隊主力調走吧。

    在隨後的幾天裡,北洋上下經過反覆推演,最終認可了這個計劃,並進行了適當調整,而關於裝巡艦隊指揮權的問題,楊用霖等人是這樣解決的,林泰曾是名義上的艦隊指揮官,但是鄧世昌和林泰曾在同一條船上,雙方經過協商後決定行動。林泰曾有最終否決的權利,這樣一來既可以發揮鄧世昌的指揮水平,同時又照顧了林泰曾的顏面。而且林泰曾也有識人之能,楊用霖最開始就是被林泰曾發現的。在具體指揮方面,他和鄧世昌應該能配合的很好。

    謀定而後動,北洋艦隊和外洋艦隊開始重新編組,巡洋艦編隊和偵察編隊依然在八戶近海游弋,而主力艦隊則在一個晚上悄悄前往外海某處待命。不出徐傑所料,英國人果然同意了北洋主動出擊的計劃,並且英國駐日本大使積極主動的說服日本政府為了「更大的勝利」而承擔部分損失!開始日本政府多少有些糾結,但是在英國和北洋兩方面的軟磨硬泡之下,日本人依然接受了北洋在「必要時」不提供護航的現實。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只要俄國艦隊出擊,那麼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蒸汽戰艦之間的海戰就將爆發!

    感謝書友新生活開始的打賞,以及書友青溪流水的評價票和書友sdy6418的月票支持。新的一個月新的開始,大家能多多支持一下嗎?現在的訂閱相當悲劇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