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四百八十五章 禍不單行 文 / 終極側位

    1899年10月7日,對於俄國人來說絕對是一個難以忘懷的日子,在這一天,海參崴和庫頁島失陷的消息被證實。夏宮中所有的人心中都被蒙上一層陰影。無論是高高在上的沙皇,還是身份顯赫的將軍大臣們。亦或者低賤的衛兵和侍從,他們都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強大的俄羅斯在遠東戰敗了,敗在東邊那個國家的一個藩鎮手中。無論是強大的俄國遠東艦隊還是遠東的10萬大軍,在經過數月的戰鬥後,都被打斷了脊樑。俄國在遠東的主要城市都被攻佔,帝國失去了遠東大陸上的軍港。同時庫頁島也被佔領。幾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就這樣沒了!

    面對遠東這一爛攤子,沙皇尼古拉二世也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顱,對著手下的大臣承認戰爭的失敗。「我們現在需要做的是如何讓帝國的損失降到最低,還有,盡量的保住北海道。」尼古拉二世有些沮喪的說道。

    「陛下,根據駐英國大使發來的密電,英國人目前正在和北洋就北海道一事進行接觸,他們試圖通過付給北洋一定的佣金或者其它好處來說服北洋幫助日本登陸北海道。而現在,北洋水師和陸師都已經騰出手來,如果英國人給出的條件足夠高,北洋說不定真的會派出艦隊掩護日本陸軍進攻北海道!」庫羅帕特金面帶憂色的說道。

    「該死的英國佬,如果不是他們,我們現在已經把東北納入囊中了!該死的北洋艦隊也已經被困死在某個港口中了!我們現在必須盡快和北洋建立聯繫,穩住他們。北海道是不能再失去了,沒了北海道,我們在遠東就沒有立錐之地了!遠東艦隊也就成了一個笑話!」尼古拉二世騰的站起來,有些急躁的說道。

    「其實遠東艦隊已經名存實亡了,伴隨著海參崴的淪陷,我們已經不可能將足夠的物資和補給輸送到北海道並將室蘭港建設成一座優良的軍港。孤懸海外的北海道已經不適合作為帝國的軍港了,除非我們能重新奪回海參崴。」羅日捷文斯基說道。

    「好吧好吧。我們現在就和北洋進行談判,總有一天我們會重新奪回屬於帝國的領土,北洋艦隊也會被消滅!」已經有些絕望的尼古拉二世憤怒的吼道:「羅日捷文斯基,我會給海軍提供足夠的金盧布,要求只有一條,那就是可以將北洋艦隊擊敗!下一次海戰中,俄國艦隊必須全力以赴殲滅對手!」

    「可是我們在遠東已經沒有一個安穩的基地了。」羅日捷文斯基大聲爭辯道。

    「那是你們的問題,我養你們這些將軍就是去戰鬥的,而不是把一堆問題一股腦的推到我身上來!」尼古拉二世轉身對庫羅帕特金說道:「還有陸軍,我希望在5年後。陸軍可以集中40萬到50萬的軍力對北洋展開致命一擊。」說完後。尼古拉二世將和談事宜丟給一群大臣們去討論。自己則轉身離開。

    而就在尼古拉二世決定停戰的同時,徐傑為首的北洋高層也開始為戰爭的收官做準備,戰爭進行到了這一步,北洋幾乎已經獲得了他需要的一切。政權的交替和俄國遠東的部分領土,以及世界各國的承認。當然了還有德國方面對北洋的貸款和經濟合作承諾。可以說北洋已經獲得了實際上的勝利,而剩下所做的就是將這個勝利以明確的條約形式確定下來!

    「各部隊需要繼續推進肅清殘敵,我希望我們的部隊最終實際控制線應該能到當年簽訂之前的兩國疆界。」

    「我們需要集中一支精銳的騎兵從東北進入外蒙古,現在眼看就要冬天了,雖然冬天環境惡劣,但是同時,這也是外蒙古王公最為脆弱的時候,他們無法機動。同時俄國人的補給將更急困難,我們需要借助這個機會將那些外反叛的外蒙古王公徹底消滅!」

    「配合北洋其它各省的兵力迅速向新疆甘肅和西藏進軍,我們需要控制的是整個國家。而不僅僅是東部各省,在進軍過程中如果遇上暴徒抵抗,各路軍最高指揮官可以當機立斷。我只要結果,不問手段和過程!」

    「北洋海軍進入北海道附近海域游弋,我們要給俄國人一些壓力,讓他們知道我們的訴求!」說到這裡徐傑冷笑道。

    「對了,最後一點,我需要在一周之內,在寧海號上佈置一個談判會場,我要讓俄國代表一抬頭就可以看到窗外的艦炮!」徐傑最後補充道。

    就這樣,北洋各軍開始按照徐傑的指示快速行動起來,一方面擴大實際控制範圍,以便為將來的條約佔得先機,另一方面則是穩定國內局勢,在糖衣炮彈和真炮彈的雙重作用下,打垮那些不合作的地方官僚,收買那些見風使舵者。當然這收買只是暫時的,徐傑不介意讓某些人去做富家翁,但是絕對不會把大權交給那些牆頭草!

    在這一刻不僅僅是沙俄和北洋在行動,世界都在被遠東這場戰爭所吸引。而當這場戰爭大局已定之際,各方勢力也開始行動起來,準備在這場地區格局變動中分一杯羹,情況已經很明顯了,北洋獲得了勝利,成為了遠東第一大國的領導者,而且還從俄國人哪裡獲取了大量的土地,而且根據他們對北洋高層的瞭解。已經掌握政權,並且沒有任何約束和阻礙後的北洋一定會大力發展各種工業,而發展工業無疑需要大量的資金和設備以及技術援助,這對於已經有些生產過剩的歐美各國來說,無疑是一個發展自己,解決經濟危機的極佳機會!

    英德意三國作為北洋身後的金主和裝備提供者,自然有各種便利條件,於是乎,伴隨著來北洋「報道」的三國外交官,大量的商人攜帶者資金和各種設備的技術資料跟了進來。而法國也不甘示弱,雖然法國是俄國的盟友,但是法國外交部部長一再表示,自己和俄國的盟友關係不針對北洋。一面是口頭承諾,一面是手中握有的大量法郎,法國人相信,自己也會在其中分一杯羹。而美國的一些大企業更是在戰爭階段就和北洋合作,這一次,美國的商人走在了外交官的前面!

    感謝書友翱翔於宇宙的星群的打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