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四百九十三章 穹甲復古流 文 / 終極側位

    「歷史有太多的偶然性了,一些看似不重要的小角色在關鍵時刻往往會起到相當大的作用。比如說為俄國人提供基地的荷蘭人,就曾經讓華夏艦隊陷入困境。而一名在當時還不是十分有名的艦船設計師嚴博勳先生,但是就因為他的一句話,讓北洋對荷蘭可能採取的行動有了一定的警惕!這為後來的戰爭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楊用霖。

    「荷蘭人能幹什麼?早在8年前,北洋艦隊就可以將艦炮瞄準他們的家門口,現在的話,一支分艦隊就可以清理掉荷蘭在遠東的所有海上力量。」楊用霖輕蔑的說道。

    「俄國人缺的不是艦隊,而是港口,如果他們在東南亞能有一個優良的軍港,那麼他們戰力就會呈幾何倍數增加,雙方攻守之勢也會發生改變,原來是俄國艦隊為了攻擊我們的運輸線而進入我們控制的海區作戰,我們有太大的主場優勢了,但是要是對方在荷屬東印度有基地的話,他們不用出擊就可以卡死我們的海上運輸線!而我們則必須跨越整個南海去作戰!這太可怕了!」徐傑不由的擦了一把冷汗說道。

    「老大,我只是說說而已,您別緊張啊。」嚴博勳有些難堪的說道。

    「現在緊張總好過以後戰敗,楊用霖,你回去就和其它分艦隊司令研究一下對策,我需要知道如果我們艦隊要遠洋作戰的話,到底能有幾成戰力,現有的體系能否供應艦隊跨越整個南海去戰鬥。」徐傑說道。

    「沒問題,不過就目前來看,我們戰艦並不適合遠洋作戰,續航力短是個問題,干舷也有些低,當時為了在近海打敗日本人和俄國人,我們付出的代價就是適航性和航程。」楊用霖苦笑道。

    「那好吧,先別說的了。把這個戰列巡洋艦的計劃敲定再說。既然可能要面臨遠洋作戰,那麼我們必須把穩性搞定。長艏樓結構確實可以提高適航性,但是如果再前面背負的話可能會增加重量,並且降低穩性。船體橫搖過大的話,對於火炮的散步也有一定的影響。」嚴博勳畢竟是專業人士,很快就分析出來了。

    「那就是說,如果放棄船首背負的話,那就等於只剩下一個方案了,那就是船體仲部對角佈置2座雙聯主炮了。」徐傑問道。

    「如果按照您的要求的話,貌似只剩下這一個方案還算行得通。」嚴博勳眨眨眼說道。

    「好吧。雖然這個佈局丑一些。但是至少可以保證穩性和足夠強的火力。但是要想發揮出8炮的火力優勢,那對使用者來說可是一個考驗啊!」徐傑皺了皺眉頭說道,沒辦法,穿越者的先進理念最終還是被現實所擊敗!

    「但是如果要遠洋航行的話。重量還要增加1500噸左右,用於平衡和裝載更多的補給。」嚴博勳說道。

    「說道補給了,這彈藥有多少?」徐傑突然想起了歷史上德國戰列巡洋艦馮德坦恩僅僅80出頭的備彈量!(每門火炮80發左右的備彈)這種備彈量只夠打一場戰鬥的,第二次就沒炮彈了,要是遠洋出擊的話,總不能打一仗就回家吧?

    「如果只算放在彈藥庫的彈藥的話,每門炮75發吧!」嚴博勳臉一紅說道。

    「75發……。」徐傑徹底無語了。「另外什麼什麼叫只算彈藥庫?」

    「可以再炮塔的尾部預先存放8發炮彈和相應的發射藥,外加炮管裡的1發,差不多平均到80了吧。當然了,如果楊大人同意在軍官餐廳會議室什麼地方放點發射藥包的話,估計還能多點。」嚴博勳後半句話純屬調節氣氛。

    「要是這樣的話,炮彈放不放我不知道,但是估計食品和飲用水要堆在會議室或者餐廳這些地方了。」楊用霖不由的唏噓道。

    「每門主炮保持120發的備彈量。燃料不能少於2000噸。這是底線。你們看著辦吧!」徐傑定下了基調。

    「那噸位可就突破兩萬噸了!這船設計出來沒問題,但是您的錢包和我國的港口情況行嗎?」嚴博勳一邊扣著鼻子一邊說道。

    「大家看那些地方可以減少點重量?」徐傑也有些懵了,歷史上為了保證足夠的防護和還算過得去的速度,馮德坦恩可是1萬9千噸的排水量,雖然徐傑的速度降低了至少4節。但是畢竟提前了5年以上,而且主炮增加到12寸,這最後能砍重量的地方就只剩下防護了!

    「老大,您的噸位要求是多少?」嚴博勳問道。

    「不能超過1萬9千噸,太大的話一方面是造價無法接受,另一方面就是我們深水泊位也不夠啊,都是萬噸級戰艦,戰列艦的噸位甚至上升到2萬以上。沒有哪個軍港可以容納這麼多的戰艦,尤其是南方的軍港。」還未等徐傑說法,一旁的楊用霖開口道。

    「我靠這沒法弄了,老大,你來吧,我是真的不行了,沒見過你們這麼刁的客戶!!」嚴博勳徹底無語了,捂著圖紙哇哇大叫道。

    「要不換個想法如何?咱們來個復古吧」徐傑想了想說道。

    「怎麼個復古法?用11寸炮,這個倒是個辦法。」嚴博勳點點頭說道。

    「火力是不能省的,必須保持對俄國那一票裝甲巡洋艦的壓力。既然主要對抗的目標是巡洋艦,那麼裝甲是不是可以薄一些?即使10寸艦炮的話,在正常交戰距離也打不穿7寸的克虜伯硬化裝甲。」徐傑說道。

    「至於上裝甲,直接削弱到5寸,能夠擋住8寸炮就行了。副炮全部採用雙聯炮塔,這樣的話,艏樓不用佈置炮廊,也能省一部分重量。另外,因為船型的拉長,動力可能用不了那麼多,這塊應該還可以節省一些重量。」徐傑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這也不算復古吧,要是碰上12寸重炮怎麼辦?7寸主裝甲帶不夠用啊。」楊用霖搖搖頭表示反對。

    「我們可以把剩下的裝甲重量用在強化穹甲上。如果穹甲盡量平坦的話,我想即使6寸主裝甲帶和3寸穹甲也基本上可以擋住12寸艦炮了。」徐傑補充道。

    「這樣的話雖然可以保證核心區不至於被一炮擊穿,但是中彈多了,會造成船體傾覆的,照樣完蛋,這個是沒辦法的。」楊用霖說道。

    「就算打不穿,燒也能燒燬啊。遇上對方大部隊,能跑就跑吧,這套防禦就是讓你有一個鐵褲衩,必要的時候能救命就不錯了!湊合著吧。」徐傑說道。

    「也是,這支部隊是專門用來截殺對方巡洋艦的,對方8寸炮肯定打不穿你的6寸或者7寸主裝帶。遇上12寸炮也能應付一下,再把防火堵漏什麼的做好點,對付對方少了的12寸炮也可以了。」嚴博勳表示這是一個好辦法。

    「那戰列巡洋艦會準備造幾艘?」楊用霖終於決定妥協了。既然戰艦質量達不到自己心目中的要求,那麼楊用霖只能退而求其次,看看能有多少數量了。

    「目測不超過三艘!」徐傑伸出三個手指頭說道。

    「徐老大,三艘是不是少了一些啊。」楊用霖說道,久經戰火的他十分明白,對付巡洋艦除了火力以外,更重要的是航速。如果速度不夠,除非能在開始非常幸運的給對方減速,要麼最好的結果就是打跑對方。

    所以楊用霖對航速十分看重,這也是為何他對戰列巡洋艦十分讚賞的原因。最多多達8門12寸主炮的火力已經超越了北洋現在的寧海級戰列艦,還有23節的夢幻航速!這簡直太完美了。但是即使這樣,才3艘的數量還是不足以對抗俄國龐大的裝甲巡洋艦戰鬥群。

    「老大,您難道忍心讓我北洋用3艘戰列巡洋艦去和對方的裝巡拚命嗎?雖然咱們還有一批裝巡,但是速度跟不上主力艦隊,而且主力艦隊還需要直衛力量。我們手中可以用於和戰列巡洋艦編隊太少了啊。」別看嚴博勳沒回來幾天,但是楊用霖已經學了對方不少口頭語了!

    「歸遠級想都不要想,這船堆的武器和裝甲已經有些多了,想要在重載情況下保持航行的穩性和速度實在困難,而且已經服役了5年,等到新船建成後,這級戰艦已經有10年的艦齡了,根本不可能跟上戰列巡洋艦的航速。」楊用霖無奈的說道。

    「剩下的7艘裝甲巡洋艦目前的話,兩艘加裡波第級已經有些落伍,只有5艘堪用,而這些船還必須留給主力艦擔任直衛,我們手中的戰艦已經是非常少了。」楊用霖補充道。

    「直衛艦隊的事情我再想想,用萬噸級裝甲巡洋艦編隊擔任直衛其實是一種浪費。大型裝甲巡洋艦本身不夠靈活,而且同噸位比較的話,副炮數量還是偏少,而對付對方的雷擊艦和輕型戰艦的話,過大口徑的副炮反而不如4.7寸級別的副炮好用,所以以後艦隊的直衛任務將交給新的輕型戰艦。」徐傑想了想說道。

    感謝書友天機書生的月票支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