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五百一十二章 無畏時代的開啟 文 / 終極側位

    1900年2月5日。是一個在世界海軍史值得大書特書的日子,在這一天,在德國的日耳曼尼亞造船廠和基爾造船廠,以及意大利的安莎爾多造船廠和熱(百度)那亞造船廠,一共4個2萬噸級的船台上同時放下了龍骨。

    「這是一個新的時代的開啟,由偉大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建造的新式戰列艦將是貴國海權的最為可靠的保證,在這一刻,貴國的優秀設計和德意志帝國精密工業得到了完美的結合,它和它的姊妹艦將是超越整個時代的作品,它們的出現必將導致世界海洋政治的重新洗牌。」在參加完新式戰艦鋪放龍骨的儀式後,提爾皮茨對華夏駐德公使顧維鈞說道。

    「我相信,伴隨著我國訂購的新式戰艦的建造,華夏共和國和貴國的關係將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這是自從定遠號和鎮遠號後,時隔20年,貴國再次為我國訂購一等主力艦。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雖然我對海軍並不瞭解,但是我知道,軍火貿易不同於其他貿易,這種已經超越了商貿範疇的交易已經可以證明兩國的友誼已經到了更高的層次上。」顧維鈞笑著說道。

    對於提爾皮茨來說,爭取到華夏海軍最新式的戰列艦的訂單無疑是他去年所做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情。不論是從海軍建設上來說還是從外交關係上來說都是這樣。在海軍建設方面,通過獲得新式戰艦的建造工作,德國海軍終於可以接觸到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戰艦設計理念。而在此之前,這都是意大利和北洋艦隊的專利。

    早在1890年,聞名世界的熱(百度)那亞級穹甲巡洋艦橫空出世,其強大的火力,超高的性價比讓當時所有的二等穹甲巡洋艦黯然失色。而歸遠級作為改型戰艦的終極改進版,更是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大發神威,即使與英國人7000噸級的埃德加級一等巡洋艦交手也絕對不落下風。而隨後,加裡波第級裝甲巡洋艦和pisa型裝甲巡洋艦更是在決戰中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將曾經龐大的日本聯合艦隊送進了黃海的滾滾波濤之中。

    而隨後,但丁級戰列艦和國王級戰列艦更是經歷了美西戰爭和華俄戰爭。在美西戰爭中,以但丁級戰列艦為首的西班牙艦隊跨越大西洋在美國的家門口將擁有4艘戰列艦和一打巡洋艦的美國艦隊打的大敗。重振了這個沒落的海洋帝國的雄風,雖然是迴光返照吧。而在華俄戰爭期間,在家門口作戰的北洋艦隊更是將強大的俄國遠東艦隊壓制的死死的,即使俄國人有像馬卡諾夫這樣的優秀將領,也無力回天,經過連番血戰後,俄國遠東艦隊剩餘主力艦不足一手之數,而北洋沒有損失一艘主力戰艦。

    徐傑及其團隊的戰艦設計水平經過歷次戰爭的檢驗後。已經在海軍領域奠定了不可動搖的地位。而其與意大利之間的合作關係又讓優良的設計很難流出。而這次。德國終於抓住了機會,因為建造難度太大的問題,意大利人放棄了徐傑提出的最優解。

    「既然懦弱的意大利人不敢嘗試,那麼這個時代的桂冠必須落在德意志人的頭上!」當提爾皮茨將徐傑的12炮戰列艦計劃遞交給威廉二世後。這位對海軍極其狂熱的皇帝興奮的說道,而在得知這份設計處於華夏那位徐先生手中後,之前還在抱怨三聯裝炮塔的可靠性以及船體設計問題的德國設計師們迅速安靜了下來。在不知不覺中,各國設計師已經對百戰百勝的「徐氏設計」形成了一種盲從。經過戰火考驗的戰艦足以打破一切質疑,更何況這是給華夏造的,如果按著設計出了問題的話,那也是北洋買單,對德國沒有影響。

    就這樣,這艘裝備了4座三聯裝主炮的排水量高達2萬3千噸的戰列艦正式開工。(船首兩座三聯裝炮塔背負佈局,船尾的一座3連炮塔下降一層甲板佈局)16門6寸副炮全炮塔化。(偽炮塔,沒有換藥室)側線裝甲厚度為傾斜19度。(主裝甲後還有60mm大傾角穹甲,水平部分為60mm。上甲板水平為30mm。)主裝甲帶高3.8米。上部裝甲厚度,無炮廊裝甲。首尾裝甲。炮塔正面。炮座炮塔側面,後部。設計航速20節。設計功率28000馬力。船體長170米,寬28米,吃水9.4米。

    有人歡喜有人憂。同樣在這一天為北洋生產新式戰列艦的意大利人就不那麼高興了,因為他們突然發現,自己建造的戰艦居然不是最先進!其實呢,這也沒啥,你不可能一直都擁有最先進的戰艦,即使是稱雄四海的英國皇家海軍也不敢說自己的戰艦一直是最好的,實際上,英國皇家海軍很少有戰艦可以稱為世界第一。

    在徐傑那個位面上,納爾遜時代最強的戰艦是西班牙人的三叉戟號4層火炮甲板戰列艦。世界上第一艘鐵甲艦是法國的武士級,到了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法國人的庫爾貝級絲毫不比英帝的戰艦差。君權未必比德國的勃蘭登堡強,比不過法國那些採用了炮塔主炮的戰列艦,威嚴也不如美國的印第安納級,炮塔化的13寸和8寸炮足夠噴死比它大的威嚴級。而到了無畏時代,當女王耀武揚威出現後,德國的巴伐利亞和美帝的12炮鐵烏龜依然在戰列線上穩壓女王。至於戰巡嗎,在1戰時期,德國呂措夫是當時的絕唱!

    但是意大利國民和海軍還是對世界第一強戰爭從自己手指間溜走而感到不滿,意大利的報紙和輿論紛紛指責維托裡奧因為個人原因而放棄了這艘最強戰列艦的建造工作,而將這個榮譽拱手讓給德國人。從1890年開始被視為意大利的驕傲的維托裡奧在10年後第一次遭到了國內大範圍的指責,但是對於這些指責,維托裡奧並沒有做過多的辯護,只是在一次海軍聽證會上,維托裡奧這樣解釋他的選擇。

    「意大利沒有過多的資源去實驗某種戰艦的設計理念,在1890年的時候,一艘熱(百度)那亞型防護巡洋艦不過才30萬英鎊左右,而一艘加裡波第級裝甲巡洋艦是60萬英鎊左右,一艘但丁級戰列艦則超過了100萬英鎊,而現在,華夏在我國訂購的10炮戰列艦的正常賣價已經達到了150萬英鎊以上,我們為華夏建造的戰艦將和我們自用戰艦同型,這樣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在這艘戰艦完工投入戰爭之前,我們誰也無法知道他的性能到底如何,所以,對於某些超出我的見識的設計和技術,我寧可選擇更為保守的設計。」

    而隨後維托裡奧又說出了他的擔憂:「在實戰中但丁級的三聯裝10寸主炮的散步很不理想,雖然徐先生稱可以通過炮術避免散步過大的問題,但是沒有經過實戰的檢驗,所以我不敢冒險。使用背負式炮塔同時主炮全中軸佈局確實可以最大程度的發揚側弦火力,但是炮位過高對船舶的穩性造成一定影響。而且為了避免因為兩座炮塔位置過近而造成一炮毀掉兩座炮塔的情況,炮塔之間的距離必須保證,而這延長船體,進一步增加噸位。到最後,這艘戰艦的噸位保守估計都要2萬3千噸,而建造如此龐大的戰艦,對於意大利造船業來首無疑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還有一個原因,維托裡奧沒有說出來,那就是,華夏的支付能力讓意大利的造船廠有些不滿意,在意大利戰艦沒有打開市場的時候,他們可以低價出售換取聲譽。但是當這個牌子已經起來後,對於華夏可以支付的金錢,各大造船廠開始斤斤計較。這不能怪他們,商人就是要追逐利益的,當他們聽到一艘2萬3千噸的12門12寸艦炮的戰列艦,華夏只想支付140萬英鎊的時候,他們放棄了。

    就這樣,德國人以低廉的價格為代價獲得了同時代中最為強大的戰艦設計,而意大利則在權衡後選擇了一款偏向保守的戰艦,兩國可以說各取所需。而華夏海軍則獲得了第一批4艘新式戰艦。而這些戰艦在華夏的報紙上有一個響亮的名字——無畏艦!好吧,這是徐傑再一次剽竊了英國人的創造。

    而這四艘戰艦的動工影響的並不僅僅是華夏、德國和意大利三國,一股看不見的超流迅速席捲整個世界。所有對海權有訴求的國家都將目光投到了這幾艘新式戰艦上,不得不說,徐傑這一步的跨越實在是太大了。從1萬4千噸的寧海級戰列艦直接到2萬3千噸的戰艦。而在設計理念和作戰方式上更是顛覆性的變革。強調投射量的窒息戰法和火炮各自為戰的作戰方式被掃近了垃圾堆,全重炮和統一火控以及更大的噸位武裝了這個鋼鐵巨獸!還未誕生已經震驚世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