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五百五十九章 大家一起對付俄國吧 文 / 終極側位

    「我們在西線面對的情況時死局,奧地利和意大利陸軍和精銳的英法聯軍比起來戰鬥力太差,防守尚且可以,進攻根本不用指望。而德國陸軍面對英法兩國的塹壕方向和配屬期間的火炮自動武器也十分難辦,我們可以打穿一條或者多條方向,但是我們不可能打穿縱深十幾公里的防禦陣地和遍佈其間的要塞,我們唯一的辦法就是集中主力打敗俄國,然後在西線保持守勢,在我們擊敗俄國人後,我們則可以需求和英法之間的和平。一旦我們獲得了整個波蘭,波羅的海三國甚至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話,那麼帝國的領土將擴大1倍以上!帝國才有更哈的發展空間!而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我們需要和華夏共和國緊密協作,讓俄國人流更多的血,讓這個巨人更加虛弱!」————施裡芬

    對於這場推演,德國高層可謂是喜憂參半,擔憂的是,德國在未來這場戰爭中不太可能解決掉法國這個宿敵,而高興的是,德國還是有獲勝的機會,當然這個勝利並不是完全的勝利,但是也確實給德國進一步發展壯大的機會!打敗俄國!獲得東歐大片膏腴之地後,德國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必將徹底碾壓英法兩國!當然這個計劃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徹底打敗俄國!而為了徹底打敗俄國就必須盡可能的削弱它!而現在有一個極好的機會擺在了德國人面前!

    「支持華夏共和國打擊俄國,其實就是幫助德國削弱英法俄兩國聯盟,這對於我們將來的決戰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所以我們必須幫助華夏共和國從根本上重創俄國!」陸軍總參謀長施裡芬對德皇反覆強調道。

    而與施裡芬抱相同觀點的還有海軍大臣提爾皮茨!他從海軍和地緣政治方面來論述了華夏共和國的強大對德國的重要意義。「華夏共和國絕對不甘心作為一個二流強國,他和德意志帝國一樣擁有足夠的雄心和能力在國際中扮演重要的地位!而且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華夏共和國已經打算將東南亞納入到自己的勢力範圍之中,在未來,華夏共和國的南部疆域絕對不僅僅是海南島,而是在現在的荷屬東印度群島!這就導致了他與英國之間的矛盾激化。英國人對俄國態度的鬆動,已經讓華夏共和國感到不滿,而一旦雙方在東南亞形成對峙。那麼除非英國人主動退縮,否則英國人就必須將部分主力留在新加坡。」

    「從目前來看,英國不敢放棄新加坡這個橋頭堡,因為新加坡是大英帝國在東南亞和戰略基石!如果放棄就意味著英國放棄了對東南亞的主導權,同時斷開了和澳大利亞新西蘭的連接。更是將大英帝國最重要的海外殖民地印度暴露在華夏共和國的兵鋒之下,如果華夏共和國沒有這個想法也就罷了,如果有的話,那麼對於英國人來說將是致命的打擊!所以英國人不敢賭,而如果英國海軍力量被分散,對於德國公海艦隊來說將是難得的機會!一旦大艦隊受挫。那麼英國人勢必會退出戰爭。到時候沒有了英國陸軍的支援。畢其功於一役,徹底解決東西兩線也不是不可能。」

    提爾皮茨更加樂觀,相對於意大利陸軍的孱弱,意大利海軍絕對算得上強勢。而一旦德意兩國海軍配合,在英國人分兵的情況下,在海上打敗對手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要把握得當,德意志帝國完全可以在海上解決陸軍無法解決的問題!畢竟陸地可以修築掩體,海上可是一覽無餘!

    但是在首相馮卡普裡維眼中,德意志帝國與華夏共和國結成盟友關係還有更重要的意義。那就是糧食!中國有句俗話叫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但是很可惜,這句話對於德國來說,貌似做不到。在德國陸軍忙著推演。德國海軍忙著制定下一輪海軍擴軍計劃時,這位德意志的首相也沒閒著,他們在考慮未來一旦開戰,德國的糧食到底有多大的缺口!

    現在的德國不缺糧,雖然肉食和蔬菜。基本上可以滿足德國人的需求,缺口不是很大,小麥和穀物的缺口可以通過副食來彌補,但是一旦開戰後,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汽車不夠用,那就必須用馱馬來彌補軍隊的機動性,大量馬匹被徵召到軍隊從事重體力勞動,一匹馬在戰場上的壽命也許只有2個月左右,畜力的嚴重不足必然導致耕作效率的下降,這還不是最致命的,馬匹對糧食的消耗十倍於人類,大量的糧食作物必須作為飼料提供給馬隊,這就讓本來已經捉襟見肘的德國糧食供應體系瀕於崩潰!這還不算因為軍隊和重工業擴編而導致的大量農民離開田地造成的土地荒蕪。

    「保守估計,在戰時德意志帝國的糧食產量將下降三分之一。」在馮卡普裡維的報告中,這句話讓威廉二世心驚不已!而歷史上德國在1916年的小麥產量從1913年的44億公斤下降到29億公斤!而在1916年冬天,大量的德國市民只能分到定量的蘿蔔!而當德國公海艦隊代表在向貝蒂投降時,提出的一個條件就是先讓德國公海艦隊的士兵吃飽飯。而根據伊麗莎白女王號的艦長會議,在離開的時候,一名德**官甚至還試圖將一塊乾酪帶走而被士兵呵斥,由此可見,當時德國的糧食危機到了一種什麼程度!

    如果說2戰德國失敗是因為軍事上的徹底完蛋,那麼一戰德國失敗則敗在了民生方面,軍隊雖然已經疲敝不堪,但是還沒有到油盡燈枯的時候,戰線依然在對手的國土上,基爾港中依然有一支幾乎完整的公海艦隊,實力比當年參加日德蘭海戰時的德國海軍陣容還強!(當然,此時與英國的差距已經拉到了無法彌補的程度)。但是此時,德國政府已經失去了對國家的控制,原因很簡單,人們連最基本的生存和飲食都無法保證了,誰會去考慮什麼民族主義或者戰爭?2戰時德國納粹政府遲遲不進入全國總動員,其中的一條原因就是因為全國動員而導致社會供給品下降,以至於引發類似1戰的情況!結果就是1943年時民生用品的供給量只比戰前低了7%。但是大量軍備資源供應量卻少的可憐。

    「我們必須儲備包括糧食和鋼鐵礦石有色金屬還有初級工業品等在內的各種物資,尤其是糧食,沒有足夠的糧食根本不可能讓德國拖到英法兩國接受停戰的時候,而且遠征俄國也需要大量的糧食,至於說各種零件,戰爭中從來不會出現某種物資過剩的情況。根據施裡芬將軍的推演,雙方一旦進入塹壕對攻戰模式,其消耗將是正常交戰的2倍左右,其中大部分都是彈藥和建築工事的物資。」馮卡普裡維這樣對德皇說道。

    「那就是說我們除了需要幫助華夏共和國盡可能的重創俄國以外,我們還需要和他們達成長期的物資供應協議?為未來的大戰積累足夠多的糧食和配件?我們用的德意志的機械和勞工換取華夏的糧食和其它戰略資源?比如說各種有色金屬等等?至於初級工業產品,我們沒有必要儲存吧?」威廉二世皺了皺眉頭說道。

    「這些半成品將打打減少我們生產武器的週期,金屬切削機床可以很快把這些東西加工成需要的零件,當然,這個需求優先級會比較低,關鍵是糧食和各種稀缺資源的儲備,這將是我們需求的關鍵!」馮卡普裡維正色道。

    「而現在,失去了英國人鼎力相助的華夏共和國也確實需要一個強大的國家來填補資金技術和工業產品供應的空白?所以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個機會。如果可以把華夏綁在德意志的戰車上的話,我想無論是俄國人還是英國人同時都會面臨兩線作戰的困境。」威廉二世自語道。

    「結盟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畢竟華夏離歐洲過於遙遠,而且雖然在擴張方面,華夏顯得很積極,但是他們並不強調迅速,而是一步一個腳印走的很穩,在未來十年內,他們不會直接挑戰英國,而是慢慢消化自己獲得的勝利果實。」馮卡普裡維想了想說道。

    「既然這樣,外交部可以試著和華夏共和國就一些雙方都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交流了,如果可以,我希望閣下能陪同亨利親王一起去一趟遠東,就一些細節問題,我們需要和那個遠東大國的實際掌權者進行一次深入的交流。」威廉二世嚴肅的說道。

    「如您所願,我的陛下,我將在3天內成立相應的工作小組,專門負責接洽相關事宜,並且就亨利親王前往遠東的相關事情展開協調和準備,另外,還有一件事情,您可能對此很感興趣。」最後,馮卡普裡維故作神秘的說道。

    「如果你說的事情,是我不感興趣的話,那麼我保證,你會吃不了兜著走!」威廉二世半開玩笑的說道。

    「再過最多3個月的時間,為華夏共和國建造的新式無畏式戰列艦即將完工,而在這艘戰列艦回航之前,德國海軍部和華夏海軍將對這艘戰艦進行對比測試。」馮卡普裡維恭敬的說道。

    感謝書友翱翔於宇宙的星群的打賞~~~。昨天訂閱又創歷史新低啊——!才是上周最高訂閱的三分之一多一點——!作者心中哇涼哇涼的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