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五百七十二章 進攻還是防禦 文 / 終極側位

    「我們的武器落後陳舊,根本不具備和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華夏陸軍抗衡的能力,我們步兵手中的莫辛納干步槍雖然精度和可靠性都很不錯,但是射速過慢,在交戰中容易被壓制,我們的重機槍數量不多,而且過於沉重不宜移動,在實戰中很容易被迫擊炮摧毀。而輕機槍幾乎沒有,步兵火力中間存在很大的空檔,一個連才3挺機槍,剩下的100多人只有步槍。沒有任何自動武器。」

    「我們試圖把臼炮和類似擲彈筒的武器用來裝備自己的部隊,但是結果很讓人失望,臼炮的重量和射程都無法和對方的迫擊炮相比,至於擲彈筒?這個東西幾乎沒有什麼技術難度,但是實用起來確實十分有難度,這種武器很考驗炮手的經驗,但是很可惜,無論是哥薩克還是那些灰色牲口都不適合實用這種輕便的大威力武器。至於裝備正規的迫擊炮和輕機槍,我只能說造價和彈藥消耗量是極大的,即使帝國有充足的資金,我們也要有能力將這些裝備運到前線。」

    「我們缺乏重炮部隊,尤其是以上的火炮,我們的野戰軍團最強的火炮就是加農炮,而這些火炮數量如此之稀少,只能將他們佈置在要塞之中。作為要塞炮。至於更大口徑的重炮則毫無著落。我們在海參崴丟失了大量的重炮。而海軍重整軍備又佔去了大量的產能,幾乎所有的6寸級別火炮都是優先供應海軍。即使有堅固的要塞,而沒有足夠的火力的話,要塞在對方的打擊下也會最終化為廢墟。」

    彼爾德林格將軍面對亞歷山大庫羅帕特金大倒苦水。將俄國現有陸軍裝備的情況原原本本的說了出來。讓旁邊的幾位俄國將軍聽的直皺眉頭。在他們看來,就差直接告訴陸軍大臣,俄國陸軍沒戲,根本打不贏華夏共和國了。

    「但是我們有大量的騎兵,哥薩克人還有頓河馬是天生的絕配,他們的戰鬥力不亞於世界上任何一支騎兵,同時我們的騎兵規模也遠比華夏陸軍更大。我們的部隊有機動性優勢。不要忘了,將軍們。現在戰場在俄國境內,華夏陸軍也不再是內線作戰了。他們已經是外線作戰,後勤補給上的劣勢開始逐漸顯現。當初我們遇到的苦難現在該輪到他們了。」庫羅帕特金有些不耐煩的說道。

    「華夏陸軍極其依賴火力,在一場戰鬥中,他們的部隊會消耗更多的彈藥和武器,這種打法在內線作戰時尚且沒什麼問題,但是一旦轉入外線作戰,巨大的消耗就會拖垮他們。然後我們的騎兵再穿越對方的防線對後方的交通線展開破襲,完全可以把對手困死。我們不能光看到對方的優勢而無視我們的優勢。」考爾巴斯對這位打了敗仗。結果將失敗的原因全推到客觀原因的做法十分不滿。言語中也帶有一絲的鄙夷。

    「這個辦法聽起來很不錯。但是實際呢?你們又有誰想過其中的困難?來吧。讓我們看看華夏陸軍的尼布楚前線到地是個什麼樣的吧。在我們大軍的正面,是一個延綿上百公里的塹壕防禦體系,有足夠的縱身,而且各種要塞和支持點星羅棋布。從正面硬衝無異於送死。鐵絲網、壕溝還有後面的機槍和速射炮足夠撕碎任何活物。」彼爾德林格說道。

    「當然。我們可以試著繞過這片防線。一直往北然後轉向西南,但是這樣的話,我們將多走好幾百公里!我想各位的莊園中都有大量的馬匹,那麼如此長距離,還要攜帶補給和裝備的話,這些戰馬在行進了如此漫長的距離後,是否還有戰鬥力呢?」彼爾德林格反問道。

    「你們難道連搶都不會了嗎?你們面前就是華夏陸軍的補給線和沿途兵站,裡面有大量的食品武器和彈藥。在廣袤的原野上,沒有人可以追的上你們。」考爾巴斯反駁道。

    「華夏陸軍裝備了太多的自動火器。即使兵站守備部隊和運輸部隊所擁有的火力也不是一支丟棄了重裝備的輕騎兵可以對付的。我們沒有辦法攜帶諸如75mm速射炮這樣的裝備進入對手後方,一門火炮和附屬彈藥還有人員至少需要8匹馬來運送。而且前進速度絕對不快。我們選擇的道路更是崎嶇不平,在上一場戰爭中,有不少火炮剛從一個泥坑中拉出,轉眼間又陷入了另一個坑中。大量的馬匹和人力就在做這樣的無效率的工作。然後呢,我們再看看我們的敵人裝備了什麼。」考爾巴斯從提包中拿出數張圖片。

    「就是這些東西讓小伙子們吃緊了苦頭,這些在汽車上加上了裝甲和機槍火炮的玩意,絕對是沒有重武器部隊的殺手!在曠野上遭遇的情況下,十幾輛這種戰車就可以擊潰一個營的騎兵。在草原上,沒有吃不飽的戰馬可是跑不過只用汽油就可以不斷戰鬥的汽車的。沒有重武器,我們如何對付這些鐵盒子?我們現在缺乏的是重火力的突擊力量,缺乏的是伴隨部隊衝鋒的支援火力。而不是人數或者馬匹。」考爾巴斯說道。

    「其實我們現在不要光想著如何攻擊對方,而是應該好好考慮如何抵禦華夏陸軍的進攻,海參崴是我們經營多年的要塞,在華夏陸軍的攻擊下也沒有堅持幾天就淪陷了,當然,我們可以找出各種各樣的借口來掩蓋我們的失敗,比如說海參崴的駐軍被極大的削弱了,數量不足。比如說北洋艦隊的火力過於強悍,對手擁有絕對的火力優勢。但是對方打掉了俄羅斯帝國經營幾十年的要塞卻是不爭的事實,在未來的戰鬥中,我們的前沿不可能修的比海參崴要塞還要兼顧。」利涅維奇將軍說道。

    「諸位應該都清楚,陸軍缺乏攻堅利器,不要說專用的攻城重炮,即使6寸以上的火炮都優先供應海軍,這是什麼原因?其實帝國高層已經放棄了在陸軍上突破華夏陸軍的希望,我們缺乏的不僅僅是武器,還沒有最終完工的西伯利亞大鐵路,以及脆弱的補給線都會讓我軍陷入困境,華夏前線離他們的重工業基地東北三省實在太近了,而我們距離歐洲實在太遠了。更為重要的是,我們的陸軍是分散。俄國主力不可能部署在遠東。」利涅維奇將軍頗為鬱悶的說道。

    歷史已經偏離了原來的軌道。在原來那個位面,在日俄戰爭結束之前,德國和俄國至少在表面上還是一團和氣,在1905年英俄兩國達成妥協後,德國和俄國才最終撕破臉皮,但是現在不一樣,英法之間過早的接近,讓英俄兩國的接近成為必然,而德國此時已經對俄國散發出強烈的敵意!這個在埃森訪問德國時遇到的各種冷遇就絕對可以說明問題。俄國人已經感受到了周圍鄰國所散發的敵意,奧匈帝國和俄國爭奪巴爾幹半島的控制權,土耳其和俄國人是宿敵這個不用多說了,但是最為關鍵的是,德國,這個世紀第二大工業國和歐洲最強的國家也站在了俄國人的對立面!

    德國人很悲催,他需要面對兩線作戰的局面,但是俄國人更悲催!因為他幾乎被對手包圍了,歐洲方向是德國奧匈帝國和土耳其帝國形成的密不透風的包圍網。而在東方,則是與一個新崛起的大國進行了一場規模巨大的戰爭!俄國人現在不是沒有朋友,而是朋友想幫忙也過不去!相對於遙遠的遠東,俄國人最為重要的歐洲部分所面臨的危機更大,遠東沒了,最多失去一塊土地,而要是俄國人失去了烏克蘭這些地方,俄國可就真的敗落了!所以,現在的俄國必須把注意力放在歐洲,遠東只能量力而為!

    但是俄國不再遠東和華夏進行戰爭行嗎?絕對不行!首先俄國人還對戰爭抱有一絲僥倖,他們承認,在陸地上想要攻破重組後的華夏陸軍防線十分困難,但是在海上,獲得了荷蘭殖民地作為前進基地後,雙方的優劣勢立即轉換,現在輪到華夏海軍長途跋涉了,在俄國人看來,自己在海上是有優勢的。

    而海軍和陸軍不同,陸軍打敗了可以迅速重建,所以即使俄國陸軍開外掛打敗了對手,只要很短的時間,一批新的陸軍就可以重新補充到位。但是海上不行,船沉了,想要造,那就是以年來計算的,而艦隊指揮官的培養更是以十年為單位的。比如說現在的華夏海軍,真正挑大樑的還是當年北洋的那些軍官,外加一小批在歷次戰爭中培養出來的人。如果海軍敗了,華夏沒有十年左右的時間是恢復不過來的。

    所以俄國人想的就是如果我不能在陸地上取得優勢,那就依靠海軍迫使華夏共和國做出讓步,畢竟現在華夏共和國的工業產品和機械依賴進口,同時需要出口換取大量的外匯,切斷海上運輸線對華夏共和國無疑十分致命。相對於陸軍必須應對不同的危機,海軍方面的情況就好很多,德國海軍現在還不如法國。奧匈帝國海軍和俄國八竿子打不著。至於土耳其?俄國人表示黑海艦隊就可以搞定!所以俄國人想要靠海軍孤注一擲!而陸軍則是一個輔助的地位。

    感謝書友兩眼發呆的評價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