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五百八十四章 快速戰列艦VS戰列巡洋艦 文 / 終極側位

    「這是兩種思路的交鋒,我們必須保證我們的思想比對方更加先進,而從目前看來,雙方只是各有優勢而已,英國人的戰列巡洋艦航速足夠追趕世界上除了戰巡以外任何一款主力戰艦,而火力足夠摧毀任何一艘裝甲巡洋艦。外層裝甲配合穹甲也可以抵禦裝甲巡洋艦的反擊,也就是說,未來的戰爭中,德意志前衛艦隊的裝甲巡洋艦將遭到對方的絕對壓制!」提爾皮茨憂心忡忡的說道。

    「其實戰列巡洋艦並不是一款理想的戰艦,它太過針對,而缺乏泛用性,僅僅是為了對付對方的裝甲巡洋艦而誕生的,在主力艦級別的交手中,這樣的戰艦生存力太差,尤其是規模越大的戰鬥,戰列巡洋艦的情況越不好,因為規模越大,意味著中彈概率越高,北洋的這款戰巡其實是用穹甲來保證核心艙的安全,但是一旦中彈過多的話,儲備浮力喪失後,即使核心艙完好,依然會被擊沉。而裝甲防護好的快速戰列艦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劉步蟾按照徐傑交待的說辭說道。

    「那貴國既然知道這個缺陷,為何選擇建造兩艘戰巡呢?俄國人的裝甲巡洋艦航速也沒有貴國在我國訂購的快速戰列艦快,如果是對付俄國人的裝巡的話,全部快速戰列艦也是可以的。」提爾皮茨不依不饒的說道。

    「快速戰列艦確實比俄國的裝甲巡洋艦速度快,但是速度不如荷蘭人的裝巡。我們是為了保持對快速裝巡的壓制,才訂購這兩艘戰艦的。而對方快速艦隊的缺乏12寸級別的重炮,也是我們敢大膽使用戰列巡洋艦的另外一個原因。」劉步蟾說道。

    其實呢,從本質上來說快速戰列艦和戰巡在本質上區別並不大,怎麼說呢,就相當於1戰中獅子和呂措夫之間的差別吧,獅子裝備有13.5寸重炮,但是只有9寸裝甲帶。呂措夫和獅子的速度相當,但是只有12寸主炮。裝甲帶厚度則是12寸。呂措夫相當於用火力換防護,獅子不過是用防護換火力。而現在,徐傑則是拿動力換防護,同時保證火力。

    有沒有速度防護和火力都拔尖的存在呢,在1戰歷史上恐怕只有胡德號可以勉強稱得上了,不過即使建造胡德用掉了超過伊麗莎白女王級將近一倍的投入,滿載排水量達到近4萬噸,胡德號依然不是田納西或者巴伐利亞的對手,更不要說後面的那7艘裝備16寸艦炮的戰列艦了。而這種片面追求高大全的設計,徐傑是絕對不會採用的!

    既然在各種限制下。噸位一定的戰艦最多只能兼顧速度、火力和防禦這三個要素中的兩個方面。那麼如何取捨就顯得很重要了。英式戰列巡洋艦有用嗎?答案是肯定的!君不見。福克蘭群島海戰中,英國最早的一代戰巡無敵號和不屈號直接讓戰功赫赫的斯佩艦隊折戟沉沙。經過實戰檢驗,高速重炮輕防護的戰巡對於裝甲巡洋艦簡直就是虐殺。絕對是維護交通線,打擊各種破交戰艦最佳的選擇!當年費捨爾同學說的沒錯。戰列巡洋艦面對巡洋艦絕對堪稱完美!

    面對巡洋艦堪稱完美,但是要是碰上同級別的戰艦呢?日德蘭海戰充分詮釋了什麼叫錘子打雞蛋!貝蒂同學帶著6艘bc牛氣十足的衝在前面,和希佩爾同學的5艘戰巡來了一次激情四射的廝殺,本來數量佔優,火炮佔優的英國艦隊在不長的交戰時間內就被打爆了2艘bc,如果不是一名身受重傷的英**官給彈藥庫注水,落下防火門,貝蒂同學可能都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德式戰巡一戰成名!而在後來,當希佩爾接到捨爾的死亡衝鋒後。頂著英國大艦隊的炮火為公海艦隊後續戰艦殺出一條血路,而且還順道帶走了一艘戰巡,更是將德式戰巡的性能發揮的淋漓盡致!不沉的塞德利茨號成為了一種象徵!從此重防護的德國戰艦也就在後世軍事論壇中成為1戰時期不朽的作品!

    但是,事實上真像戰爭中表現的那樣,英德之間的戰列巡洋艦性能差異到了如此地步嗎?難道防禦真的比火力和航速更重要嗎?讓我們撥開歷史的雲霧來仔細研究一下。首先。我們需要說明的是,日德蘭海戰中英國人的戰艦絕大部分都是因為彈藥殉爆而損失的,而彈藥殉爆的原因又在於英國人的彈藥提升井只有一道防火門,而且這道防火門一般都還開著!打了雞血的英國皇家海軍士兵為了提高射速,所以防火門都沒有按照要求關閉!本來炮塔和炮座被擊穿最多引燃炮塔中的炮彈和發射藥,最大不過就是炮塔毀了完事,但是如果爆炸的火焰順著彈藥提升井進入彈藥庫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正因為設計上和操作上的原因,英國人為此付出了3艘戰列巡洋艦的昂貴代價!而一般人不知道的是,在多格爾沙洲之戰中,希佩爾的旗艦塞德利茨號同樣也因為這個原因一下廢掉了2座炮塔!而且同樣有一名勇敢的士兵通過給彈藥庫注水而挽救了整艘軍艦。而戰爭結束後德國人立即採用了雙層防火門和更加嚴格的操作流程,進而杜絕了殉爆的發生。當然了,你要是能直接把炮彈送進彈藥庫中,那麼再嚴格的措施恐怕都免不了放爆竹!而在英國人吸收了日德蘭的教訓後,點爆竹這種事情就不會那麼頻繁了,好吧,胡德直接被捅穿了彈藥庫那是神都沒辦法的事情。

    英國人另外一個悲劇在於炮彈,德國人的戰巡真的堅不可摧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和德國戰列艦比起來,德國戰巡防護普遍都差了2個層次!除了德弗林格級外,其它德國戰巡所謂的裝甲只不過水線上的一條,上面用來抗炮彈的都是用9寸級別的裝甲。而悲催的是,英國人的戰巡上空有13.5寸的火炮,連的外層裝甲和穹甲都無法擊穿!而這個悲劇則是因為苦味酸炸藥的不穩定性,以及悲劇的引信還有軟被帽共同造成的!一發炮彈能悲劇的地方都悲劇了!也難怪穿透力如此差勁。

    讓我們看看同時期其它列強的炮彈吧,不要說1戰中德國人逆天的硬化被帽穿甲彈。即便是美帝的1916年型穿甲彈也都有不錯的穿深。美國人的14寸45l主炮在試驗中可以在14000碼的距離上打穿13.3寸的硬化裝甲,而14寸50l主炮打穿同樣厚度的裝甲可以把距離提高到16000碼!也就是說,如果英國人的穿甲彈哪怕只有美國人的水平,貝蒂所轄戰列巡洋艦上的13.5寸重炮也可以輕易的爆掉除了德芙林格和呂措夫以外的所有德國戰列巡洋艦的裝甲,如果距離近點的話,敲碎呂措夫也是很有可能的!

    也就是說,雖然德國同時期的戰列巡洋艦確實比英國人的要優秀一些,但是如果不是因為違規操作和過於悲劇的炮彈,雙方的差距其實並不大。從戰鬥力上講,配上合格炮彈和放火的獅子戰鬥力英國高於塞德利茨號和毛奇級,比德芙林格級戰鬥力低一些。也就是說雖然因為取捨問題問題,英國人走了彎路,但是強調火力本身沒錯。

    戰艦擁有不錯的防護是必須的,這一點已經在日德蘭海戰中極端殘酷的較量中驗證過了,而擁有不錯的火力也是必須的,這點在日德蘭海戰中也得到了驗證,雖然德國戰列巡洋艦的火炮口徑小了一點,但是憑借精良的穿甲彈,德國戰列巡洋艦的火力實際上比英國戰列巡洋艦強一些,看火力不能光看管子粗細的,要看實際威力!這就比如2戰中的法國主炮,其實際穿甲能力超過了世界上所有服役的14寸艦炮,威力接近15寸艦炮!當然所謂的接近也是說俾斯麥的15寸艦炮,和法國自己的m1935型15寸艦炮,以及意大利安多爾沙的15寸艦炮還是沒法比的。

    「在華夏艦隊看來,作為一支被敵方強大艦隊困在一個半封閉海域中的艦隊,你需要的就是火力和防護,而不是航速與航程,德國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擊敗英國大艦隊!航程顯然沒用,航速呢?一艘戰艦單純憑借差距不大的航速差距想從對手炮口下逃生是基本不可能的,防護再好的情況下,戰艦首尾依然是脆弱的,而面對密集的彈雨,船體不可能不進水,進水或者其它損傷肯定會導致航速下降!單純的逃跑並不能給你帶來更高的生存概率,因為是編隊作戰,編隊必須照顧每一艘戰艦,所以艦隊的航速取決於最慢的而不是最快的。」劉步蟾頓了頓說道。

    「難道速度不是選擇交戰條件最重要的因素嗎?一旦擁有速度優勢,不是可以及時調整戰術部署獲取局部優勢嗎?越大規模的艦隊交戰速度獲取的戰術優勢不是越大嗎?」不得不說,今天劉步蟾所說的話已經有些顛覆了一般人的認知,速度真的是三大因素中最不重要的嗎?提爾皮茨有些疑問的說道。

    感謝書友海峽老頭和心飄浮送的月餅~~~。十分感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