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七百零二章 代號「發電機」 文 / 終極側位

    「如何讓俄國海軍從這場戰爭中盡可能的保存實力並且能獲得一個比較體面的結局對我們未來的戰略有相當重要的作用,我們需要俄國人在波羅的海牽制日益強大的德國公海艦隊,需要俄國人在黑海壓制土耳其人。在這種情況下,坐視未來的盟友被華夏海軍殲滅絕對是一個錯誤。」——費捨爾急電。

    當英國遠東艦隊司令將馬卡諾夫的請求發到海軍部後,英國政府居然對這個撇開俄國政府單干的計劃表示十分的讚歎。費捨爾甚至認為單純從海軍方面而言,馬卡諾夫是一個比俄國政府更合適的合作對象。對於俄國艦隊的屢戰屢敗,英國人其實已經十分著急了。而現在俄國艦隊最高指揮官已經有這個意思了,那麼英國人自然會響應。

    這個計劃的核心就兩點,第一保存俄國海軍實力,第二就是獲得一個體面的結局,當然了,這場戰爭結束後荷屬東印度基本上就要改稱華夏東印度了。荷蘭這個國家此時就是一塊麻布,該扔就扔了。這就不是英國人考慮的問題了。至於第二點什麼叫體面,費捨爾認為至少要讓俄國人獲得一次戰術上的勝利。這樣也便於英法進行調節,或者說讓華夏海軍「知難而退」。

    這個目的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真是難。俄國艦隊最多也就能和華夏艦隊再打一次了,而且一旦主力對決,那是幾乎沒有贏得道理。巴達維亞港再也無法作為安穩的基地了。整個俄荷艦隊處於風雨飄搖的狀態。那麼唯一可以拯救這支艦隊的就只有英法兩國了。

    當然。讓英法兩國為俄國人直接出兵那是不可能的。現在英國人還打算將俄國人從遠東的戰爭中拉出來呢,怎麼可能自己也跳進這個泥潭?這要和華夏共和國結多大的仇啊。在德意志帝國倒下之前,英國人還真沒有和別人動手的打算,都能和宿敵法國人走到一起了,怎麼可能平白無故再招惹一個地區大國?所以雙方廢了無數的電報費後。英國人和法國人最多只能同意讓俄國進入英法兩國在遠東的港口「修船」。而且按照國際慣例,這個期限最多3天,否則的話就必須解除武裝。不過這對於馬卡諾夫來說也夠了,只要能跑到英法兩國的地盤,那就基本上意味著自己已經被華夏艦隊追的無路可逃了。當然更重要的是艦隊是保住了。當然這樣做和「體面」絕對沒有一點關係。

    要想真正的體面,還要靠俄國人自己去爭取!於是乎,馬卡諾夫決定來一票打的,而且屬於那種主動出擊打完就走的類型。在這個計劃中。馬卡諾夫決定讓埃森的艦隊繼續打頭陣,帶著4艘戰艦去華夏的珠江口和海南島轉悠一圈,順便攻擊一下廣州,怎麼說呢,廣州好歹也是華夏南方數得上的大城市,如果能打上幾炮的話,先不說實際效果如何。至少在政治上有非凡的意義。而且畢竟是幾十門10寸以上的火炮呢,至少港口設施什麼的會被炸的夠嗆吧。如果按照俄國人以往的做法。還應該向城中延伸。但是顯然現在馬卡諾夫不想拉仇恨,所以最多也就把近岸地區打一通就行了。

    這當然只是馬卡諾夫計劃的第一步,敲完廣州之後,馬卡諾夫艦隊會繼續敲下去,當然絕對不是繼續北上。在北上就距離華夏艦隊不遠了。馬卡諾夫可沒這麼傻,直接上去送。「現在華夏艦隊的快速艦隊應該是駐紮在台北的高雄港,而主力艦隊的7艘戰艦應該是在上海。上海有更完善的修理設施和船塢,寧海級受損嚴重自然會在那裡維修,而龍興級戰列艦排水量最大。應該也會在那裡,所以他們的艦隊其實是分成兩部分的。」馬卡諾夫對埃森說道。

    航速快的艦隊反而更靠近戰場,航速慢的艦隊離戰場比較遠,如果同時得到消息,而且是緊急情況的話,華夏海軍的快速艦隊很有可能是單獨出擊,這樣一來就太好了。雖然對方航速比較快不容易搞定,但是哪怕只能沉對手一艘主力艦對於屢戰屢敗的俄荷海軍來說也是好的。

    因此馬卡諾夫決定在南海為華夏艦隊設計一個圈套。想法居然和第二次華夏艦隊算計俄國人的想法是一致的。那就是快速艦隊誘敵深入,然後主力艦隊從後方實施攔截。想法很不錯,但是奈何這次是在人家近海作戰,而且在協同方面也有困難。畢竟人家的電報可以通過不斷轉發進行聯絡,俄國人怎麼辦?所以計劃雖然制定的很好,但是馬卡諾夫對整個戰鬥是否可以按照計劃進行沒有抱太大希望。總之給人感覺是撈一把就走。

    至於撈一把後要怎樣做,馬卡諾夫設計了兩套方案,第一套方案是一切順利,直接跑回荷屬東印度。而第二套方案就是到法國和英國的殖民地解除武裝直到戰爭結束。雖說第二套方案悲劇一些,但是人和船都是可以保住的。其實按照馬卡諾夫原來的想法,根本就沒打算弄第一套方案,此時俄國艦隊什麼狀態他太清楚了,如果回去的話,說不定直接被堵死都沒準,而且馬卡諾夫估計,即使是華夏只有一半戰艦投入戰鬥,大戰過後,俄荷艦隊也絕對傷痕纍纍。但是巴達維亞已經沒有多餘的物資去修復這些戰艦了,尤其是大口徑炮嚴重缺失!

    計劃擬定後,就是艦隊調整了。伴隨著裝甲巡洋艦幾乎損失殆盡,埃森的快速艦隊其實已經名存實亡了,單純3艘主力艦出去幹嘛?裝巡都打光了,護衛艦死的更是乾脆。就這點家當碰上華夏快速艦隊那是直接被打死的節奏啊。跑都沒機會。現在人家可是6艘主力艦了,3艘龍泰級快速戰列艦,2艘龍旭級,還有一艘沙恩霍斯特號。就算是誘餌,這誘餌也要硬一些,別讓人家吃了以後還順利轉進了,那就虧大發了。

    論純種高速戰艦,俄國艦隊是真的沒有了,結果馬卡諾夫想來想去,突然發現新來的丹東號和伏爾泰號速度到了2節的大限!雖然依然比不上真正的快速戰艦,但是好歹也比剩下的5艘博羅季諾級強吧。兩艘標準的無畏艦,丹東號雖然佈局坑爹,但是奈何人家的防護可是真的做到位了!死磕起來絕對比龍旭這種戰列巡洋艦厲害!這樣一來的話即使碰上了也不至於一觸即潰。

    剩下的5艘博羅季諾級戰列艦自然有馬卡諾夫親自指揮。他將負責在必要的時候切入戰場以及警惕隨時可能感到的華夏主力艦隊。不過此次馬卡諾夫絕對不會為了埃森艦隊的安危而把自己搭上。俄國人是很實用的,在馬卡諾夫看來,3艘俄國無畏艦和1艘裝甲巡洋艦肯定不如自己的5艘主力艦值錢。至於另外2艘荷蘭的七省級快速戰列艦嗎?已經讓馬卡諾夫放到了垃圾堆中。

    「埃森,記住。你的艦隊中最寶貴的是你自己,未來的俄國海軍只有交到你手中我才會放心。其次是我們的戰艦。至於荷蘭人,他們是擋箭牌,在必要的時候你可以下令解散艦隊,兩艘荷蘭戰艦的威脅最大,華夏艦隊很有可能去追逐荷蘭人而放過你。」馬卡諾夫強調道。

    自從第二次爪哇海海戰結束後,其實俄荷聯盟已經走到了盡頭,雙方的共同利益已經幾乎不存在了,馬卡諾夫想的是如何盡可能的保住艦隊,而荷蘭人還想依靠俄國人擋住華夏艦隊南下的腳步。此時馬卡諾夫已經認為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了,所以他自然不會為荷蘭人賣命,而必要地時候為了自己,扔掉盟友也不是不可以,外國人沒有死道友莫死貧道的說法。但是這種事情絕對不少干!

    計劃到此,馬卡諾夫的計劃已經完了,但是整個「發電機」計劃卻並沒有完。英法認為有必要在這個關鍵時刻給華夏施加一些壓力。這場戰爭結束後,俄國艦隊自然永遠的從太平洋上消失了,但是同時英法兩國不想讓華夏在整個遠東地區一手遮天!在他們看來,荷屬東印度還是需要保留一部分的。俄國佔領北海道的日子是要結束,但是一定要回到日本手中。而這兩點,對於華夏來說絕對是很難鬆口的。

    對方不鬆口怎麼辦?那就只能威嚇了!計劃到了這一步已經有些玩火的嫌疑,擦槍走火的概率已經有了。為了保證威嚇的力度,為了能「充分體現」英法海軍的戰鬥力。英國政府和法國政府緊急從地中海調撥主力艦前往遠東。而指揮這支「英法聯合艦隊」的人就是傑裡科,他將指揮5艘英國無畏艦和2艘法國丹東級戰列艦前往遠東。哪怕俄國艦隊只能剩下一半的戰艦,那麼英法俄在遠東的力量也將超越華夏海軍,已經打了半年多的華夏海軍根本無力再戰。

    當然傑裡科可沒有獲得「動手」的授權,即使華夏海軍無力進攻,配合各地要塞防禦還是可以的。這要是真打起來可就不好收場了。所以在給傑裡科的指示中是在任何情況下,只要對方的炮彈沒打到英國船上是絕對不能還擊的。為此還專門加了一個命令,那就是所有戰艦的炮位中不能有火炮和發射藥包。總之,英法兩國政府就想通過這個勢來壓迫華夏海軍。因為他們相信華夏海軍再狠,也不會直接和3國動手。

    感謝書友操你和鞋的打賞以及書友知秋一葉1117的月票支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