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七百二十六章 鋼鐵狂潮 文 / 終極側位

    就在利涅維奇正在考慮是繼續打下去還是選擇撤退的時候,就在前線的俄軍進退維谷後方一片混亂的時候,就在蔡鍔一直盤算著彭毅的主力到底什麼時候可以到位的時候。從戰車的西北方向傳來的隆隆炮聲徹底打破了戰場上的平衡。「是6寸重加農炮!」如同重錘鑿擊地面的聲音越來越近,炮彈帶著死神的呼嘯向著俄軍主力部隊集結地域飛去,而在空中,還有兩艘飛艇!而這一切都預示著一個事實,那就是彭毅率領的主力部隊終於到了!

    蔡鍔因為指揮主力抵禦俄國裝甲集群的進攻,所以並沒能第一時間聯繫將情報送給彭毅,但是因為蔡鍔前期的一系列行動大大拖延了俄軍的進攻步伐,所以以至於當彭毅的前鋒部隊到達指定位置準備包抄的時候,發現蔡鍔居然在主動攻擊俄軍,隨後俄軍大轉向向著位於右翼的蔡鍔旅發動進攻。本來此時的彭毅已經可以投入一部分部隊了,不過為了能盡可能的確保優勢,彭毅還是忍住了,直到蔡鍔打出了最後一張牌,將俄軍的部署徹底擾亂後,彭毅才最終投入戰鬥!

    對於彭毅這種打法,後世在華夏陸軍中還產生了一些爭論,一方面有人認為彭毅在蔡鍔旅打到油盡燈枯的時候,損失了大量的技術裝備和人員後才投入戰鬥這是一種對友軍極不負責任的態度,甚至有人說這在華夏陸軍中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畢竟無論是北洋時代還是之前的戰鬥。都沒出現過這樣的情況。

    而另一批人則認為彭毅的做法沒錯,在最恰當的時候投入決定性的力量是最好的,如果不是蔡鍔徹底打亂了利涅維奇的部署,面對有防備的敵人。彭毅的主力部隊損失一定會增加不少。為了戰鬥的勝利這樣做無可厚非,以小到犧牲換取更大的勝利而已。這樣的爭論持續了很長時間,而作為當事人的彭毅和蔡鍔卻並沒有太多表態。有很多事情理性和感性是衝突的。直到一天,蔡鍔在一個高級軍官的聚會中說出如果他是彭毅的話,也會這樣做的話,才最終結束了這場爭論。戰爭是要流血的,有的時候鐵血就代表勝利和效率!

    雖然發起進攻的時間晚了,但是彭毅的準備還是相當充分的,別的不說6寸重炮就被彭毅拆成三大件送到了前線!這些火炮本來是打算交給馬玉昆的,結果因為運輸能力有限。所以就暫時放在彭毅這裡。再加上時間變得充裕起來。而俄國人也有加農炮這樣的大傢伙,所以為了增強火力,彭毅將這些重炮一部分搬到了戰場。除了裝備之外。彭毅的部隊包抄的也十分到位,他的部隊已經像一個巨大的口袋一般從西北方向將整個俄軍快速集群兜住,除了部分裝甲部隊繼續圍堵正處於混亂中的俄軍輜重和運輸部隊之外,主力已經季節到了俄軍進攻部隊的附近,而威力巨大的重炮則是這次進攻的前奏!

    如同流星一般的炮彈劃過了天空,45kg重的重磅炮彈在俄軍的陣地中綻放出一朵朵死亡之花!剛剛被徐軍搞的焦頭爛額的俄軍主力部隊被這突如其來的猛烈炮擊徹底打懵了,一團團烈焰裹挾著巨大的能量和彈片橫掃周圍的一切,無論是戰車、火炮亦或者步兵,在這無堅不摧的鋼雨之中最終化為了碎片。一個個高高騰起的煙柱如同某日的審判之劍一般,讓所有俄軍感到了死亡的來臨!

    俄軍沒有構築任何有效的陣地。步兵沒有地方躲藏,只能盡可能的將身體蜷縮在裝甲車後面或者找一個小山包藏起來,緊貼地面的身體感受著大地的震顫,耳邊不斷響起炮彈爆炸的聲音,無數的彈片在頭頂飛舞,感受著死神的臨近。騎兵早已經放棄了他們的馬匹,任由馬匹在陣地中亂跑,最終被炮彈炸成一堆肉泥或者被自己人打倒。緊繃的精神在這一刻最終崩潰,他們不顧周圍軍官的威嚇,拋下了身上所能丟掉的一切。在彈雨中向著自己認為安全的方向跑去,但最終這些人不是被炮彈撕碎就是被督戰隊的子彈幹掉,沒有一個人活著走出戰場!

    就在步兵和騎兵在猛烈的炮擊下迅速崩潰的時候,俄軍剩餘的裝甲車輛也不好過。他們茫然的操作著手中的戰車,在鋼鐵的洗禮下移動著,此時的他們不管周圍的情況,也許他們的車前面是一門火炮,也許是自己的戰友,甚至於可能使他們的長官,但是任何東西都無法組織他們將前面的東西碾成碎片,雖然依靠裝甲的保護,他們可以避免大部分彈片的攻擊,但是彈片和鋼珠不斷敲擊裝甲的聲音依然讓俄國戰車駕駛員感到恐懼和驚慌。

    在6寸重炮加入攻擊後不久,移動到前線的重迫擊炮也加入了炮擊,這些線膛迫擊炮除了射程之外,無論是角度還是投射量都要超過6寸重炮,而且他們的數量更多!如果說剛才6寸炮的彈雨只是「大雨」級別的話,那麼這些線膛迫擊炮的就將投射量直接提升到了「暴雨」級別!數十門重迫擊炮打出的炮彈形成了一道道彈幕在俄軍陣地上不斷滾動,第一組炮彈的彈幕剛剛遠去,第二組火炮的彈幕又再次來臨,如果說6寸重炮只不過是打掉了俄軍部分節點,造成了一定的人員傷亡和恐懼,那麼隨後到位的重迫擊炮就如同磨盤一般最終將俄軍重兵集團一點點碾碎!

    而就在炮兵如同打地鼠一般將俄軍主力拆散打碎的時候,彭毅一口氣投入了6個營的坦克和突擊炮外加大量的步兵參與到了對俄軍的圍剿之中,如同拉網一般展開的華夏陸軍主力將整個俄軍主力圍住,而並不立即發起進攻,在這一戰中,華夏的人員損失一經夠大了,能夠用炮彈解決的問題就不用人命解決了,本來作為突擊矛頭的裝甲部隊在這一場戰鬥中更像是一個圍堵者和收容者,將抵抗的俄軍打死,將投降的俄軍趕入戰俘營。俄軍主力的失敗已經不可避免,炮擊結束後,在大量的步兵掩護下,裝甲部隊開始分割剩餘的俄軍,不錯此時的進攻已經和打掃戰場無異。

    僅僅3個小時的時間,利涅維奇就感受了一把從天堂到地獄的感覺。原本自己至少有把握殲滅華夏陸軍一個整旅的。但是突然感到的援軍將他部隊打得七零八落,如果自己能夠在鞏固陣地的前提下,穩紮穩打的話倒還可以多撐一段時間,但是現在的結果就是前面沒打下來,自己的軟肋也被對方絞碎。雖然因為戰場巨大,初入戰場的彭毅主力又急於圍殲俄軍主力,所以並沒有對散佈在各地的零星單位和後勤單位展開一次徹底的清剿。但是利涅維奇知道,戰爭打到這種程度,全軍覆滅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在主力部隊被圍殲的時候,利涅維奇已經拿不出一支預備隊來支援了,裝甲車輛自然不用多說,都配屬給主力部隊擔任攻堅了,步兵和戰防炮本來還是有一些的,但是奈何大部分已經被對方四散突擊的小部隊摧毀,即使還有一些剩餘,這些平射炮也只能用於防守而不能用於進攻。而且就算走現在都有點不太可能了,原因很簡單,馬匹和車輛損失太大了!沒有馬匹或者卡車進行拖運,這些沉重的火炮怎麼走?別說裝備帶不走,人都走不了,上百公里的距離,你讓俄國人兩條腿跑回去?

    就在彭毅收拾掉俄軍主力之後,大量的裝甲小隊開始如同梳子一般掃蕩戰場上的殘敵,戰鬥進行到了這個程度,即使最為死硬的俄軍都放棄了抵抗。在茫茫的荒原上,沒有馬匹沒有足夠的補給,到處都是噴吐著致命彈雨的華甲部隊,而自己找不到同伴,戰場情況也不清楚,各種流言開始傳播,軍心已經徹底散了,在這種情況下,當他們遇上圍剿過來的華夏陸軍的時候,放下手中的武器就成了最好的選擇。即使利涅維奇也在當對面的坦克衝上來之後選擇了投降。而伴隨著俄國機動兵團的覆滅,遠東俄軍最後一支精銳野戰部隊也最終灰飛煙滅。

    在被俘前,利涅維奇最後的一封電報只有一句話那就是:「這場戰爭已經失敗,俄國最終失去了對遠東的主導權。」而當看到這封電報後,庫洛帕特金也十分贊同他的觀點,甚至在更早的時候,庫洛帕特金也認為俄國人不可能贏得戰爭,兵力和裝備的劣勢暫時不提,交通運輸能力就差得太多了,俄國只有一條「勉強」可以使用的鐵路,而華夏則在自己的陣地後方建立了近乎完整的鐵路和公路體系。之所以打到現在,庫洛帕特金更是為了一個損失較少而且比較體面的結局,而現在,這一切都已經變的不可能。打的時間越長,那麼損失就會越大!

    按照華夏陸軍的計劃,在彭毅消滅了俄國人最後的精銳部隊後,在南線的馬玉昆應該立即發動進攻,但是在這個關鍵時刻,來自總理府的命令卻讓馬玉昆的大軍停止了腳步,政治上的問題直接影響到了軍事上,而這一次英法兩國終於決定走到台前了!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好讀0420的月票支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