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七百三十九章 南線會戰 文 / 終極側位

    9月10日清晨。伴隨著3顆紅色信號彈升上天空。沉寂已久的華夏陸軍南線集團軍終於開始發出他蓄力已久的一擊!在短短十分鐘內,部署在前沿的38個火炮陣地開始向俄軍南線展開炮擊。一門門巨大的火炮脫去了炮衣,它們揚起長長的炮管。炮手們在軍官的指揮下按照事先設定好的坐標進行瞄準,一發發沉重的炮彈被放入彈膛,隨後是發射藥包。伴隨著開火的命令,這些沉寂已久,已經為這一天準備了6年的戰爭之神們終於發出了怒吼!

    幾乎同時,華夏陸軍陣地升騰起了無數的煙柱和火球,火炮的轟鳴聲相互疊加在空氣中以極高的速度傳播著。一個個橘黃色的火球猶如末日的隕石雨一般落在了俄軍的陣地上。這是真正的彈幕,在預先選擇好的突破地段,一個個炸點幾乎是緊挨著向前推進,一堵堵火焰之牆在俄軍陣地上翻滾奔騰。碾碎他們所能預見的一切,無論是掩體還是障礙物亦或者火炮和士兵。在鋼鐵和烈焰的狂潮中都會被四成碎片甚至化為灰燼。

    「我從來沒想過在遙遠的東方,這個遠離世界工業的核心的國家可以擁有如此眾多的重炮並打出如此密集的彈雨,從炮隊鏡中,我可以清晰的看到對面的陣地被火焰所包圍。在我身後,是一個8寸重炮陣地和2個6寸炮陣地。它們竟然被加強給了一個團,整整18門大口徑火炮為這個團提供了火力壓制。我甚至懷疑。在這樣的炮火打擊下,對方是否還會有人存活下來。」

    「第一次火力急襲的時間並不長,不過一刻鐘而已。但是僅僅這一刻鐘的時間,華夏陸軍的炮兵已經為進攻部隊開闢出一條寬達800米的缺口。這段距離上所有的掩體、雷場和障礙物都被密集的彈雨所摧毀。一層灰黑色的爆炸殘餘物留在了地表,炮彈彈片隨處可見,而在第一輪攻擊接受後,一個營的華夏陸軍在直射火炮和重迫擊炮的掩護下衝向了對方的陣地,他們是從事先挖好的出發陣地上發起進攻的,雙方距離最近處不過500米!」一名觀戰的德**官在報告中這樣寫道,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在極短的時間裡,俄軍整條防線被打出了數個缺口。隨後由精銳步兵構成的突擊隊開始發起進攻,他們攜帶著自己的武器,在軍官的指揮下以鬆散的隊形向著俄軍陣地衝去。在破口處的俄軍已經幾乎被消滅乾淨的情況下。不過十幾分鐘的時間。他們就佔領了缺口。並且發出了進攻達成的信號,隨後突擊團其它部隊開始按照順序進入戰場,而就在這時。俄軍突然從兩翼發動了反擊!

    華夏陸軍可以通過長時間的偵查和研究找到一些適合兵力展開的地方。俄國人更是對自己的防線十分瞭解,而且大規模的炮兵和部隊調動其實很難瞞住俄國人,即使他們不知道對方到底來了多少部隊,但是人家還是可以估計一個大概的。而且伴隨著一個個巨型炮兵陣地的建立,俄國人也能判斷出一些主攻方向。

    「我們必須將雙方部隊混在一起才可以避免對方的炮擊。隨著大量的火炮被摧毀和抽調,剩餘的炮兵已經沒有力量來進行反壓制了。周圍的步兵部隊甚至請求炮兵不要開火反擊,因為從自己陣地上打出的每一發炮彈都會遭到對方數倍的奉還。面對對方的突破部隊,我們無法進行封堵。我們只能在對手進入陣地後與他們混在一起後才可以遏制對方的炮擊。」事後一名俄**官這樣闡述他們的作戰思想。

    對擁有火力優勢的一方使用近戰確實是弱勢一方的最好選擇之一,在沒有重炮的支持下,防守一方擁有更多的部隊和輕型火炮可以形成局部優勢。但是任何事情都要分情況。而這一次。華夏陸軍的精銳步兵則告訴對手他們錯的多離譜!雖然佔據火力投射量的優勢,但是在協調精度和戰術方面,他們與華夏精銳步兵之間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這是一支真正精銳的部隊,即使在整個歐洲都能算得上最精銳的突擊部隊之一。他們擁有全套量身定做的武器。除了機槍和衝鋒鎗這些自動火器之外,他們還配屬了新式的線膛迫擊炮和一定量的短身管大口徑步兵炮。前者是這支部隊的主要壓制火力,線膛炮擁有更高的精度可以精確的對點目標進行攻擊。而後者怎麼說呢,是一種重量較輕但是卻擁有75mm口徑而且射角從-15度到75度的火炮可以平射和曲射。而重量只有幾百公斤。」一名德國觀察員這樣評價華夏的突擊部隊的。

    當俄國人混亂的隊形出現在華夏陸軍的視野中後,首先迎接他們的是在300米外的機槍射擊。密集的彈雨很輕鬆的將整個俄軍隊形切成數塊,而在俄軍選擇臥倒和對射後,在第一輪射擊中暴露出來的機槍組便立即收起支架走人!在經過長達數分鐘的準備時間後,俄國人終於稀稀落落的打出了幾發榴彈,而隨後這些來不及轉移的臼炮和輕迫擊炮則被華夏突擊隊的82mm和60mm線膛迫擊炮鎖定,幾次短促射擊後將俄國人不多的曲射火力全部摧毀。

    而這剩餘的俄軍在失去支援火力後,俄國人的進攻立即變的凌亂起來。而與此同時,華夏突擊部隊竟然放棄了防禦直接發動了進攻。在輕型步兵炮和線膛迫擊炮的掩護下,突擊隊以班為單位交替掩護髮起進攻。所有的部隊圍繞機槍和擲彈筒展開,逐一敲掉對面的火力點,同時打散對方的編制最後再逐一消滅。伴隨著突擊隊向兩側拓展,突破口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部隊湧入缺口,並且開始向縱深發展。

    而這時俄軍終於沉不住氣了,在發現先前的前鋒部隊並不能有效阻止對手並且防線有徹底崩潰的趨勢之後,俄軍主力終於從塹壕和掩體中衝出。開始向突破口湧去。如果有人可以站在高處俯瞰整個戰場的話,他就可以發現,一股股灰色的洪流從四面八方湧向突破口,猶如洪水一般妄圖衝垮華夏突擊部隊的防線。

    華夏突破部隊的防線在俄軍看來如此單薄,這種沒縱深的防線即使有足夠的機槍和曲射火炮也無法擋住無盡的人海衝鋒。但是他們錯了,擋在他們面前的不僅僅是華夏突擊部隊,同時還有遠處炮兵陣地的重炮群!

    這次炮擊相對於發起突破的第一次炮擊來說要更加綿長。所有的火炮分成兩組,其中由中小口徑火炮為主的野戰炮和迫擊炮主要負責清洗陣地前沿的俄軍,而遠程重炮和加農炮則負責攻擊後續支援的俄軍以及剛剛發現的支持點。如果說第一次炮擊不過是猶如利劍一般在俄軍陣地上切開一個缺口的話,那麼這次炮擊就如同一柄重錘一般徹底碾碎了俄軍防線的脊樑。

    而在這最為關鍵的時候。俄軍殘存的重炮部隊終於坐不住了。剩餘的6寸和重炮終於從隱藏的炮位中彈出了身子。一團團明黃色的火焰從炮口中飛出。飛向正在前沿執行壓制設計的華夏前沿炮兵。不過零散的炮擊和糟糕的測距並沒有讓這些殘存的火炮發揮多達的作用。而自己的發射陣地則很快被前沿的炮兵觀察哨所發現,然後通過電話線路傳遞給專門負責壓制的8寸加農炮。

    這些8寸35l重炮幾乎是可以脫離鐵路進行部署的最大級別的火炮了,為了運送這些笨重的加農炮。華夏陸軍甚至還專門引進了特種拖車。這些火炮本來是打算在大戰中作為壓制對手火力和支持點的王牌。而現在嗎?面對幾乎只能用殘存來形容的俄軍遠程炮兵,這些火炮真是有點大材小用了!

    伴隨著8寸重炮的怒吼,一發發100kg的高爆榴彈飛向持續開火的俄軍遠程炮兵陣地。威力巨大的8寸高爆彈直接貫穿了俄軍修築的炮兵掩體,厚度達1米多的厚重夯土胸牆猶如紙糊的一般被鑿穿,隨後這些填充了二十多公斤高爆炸藥的榴彈在一個個炮池中爆炸,無數的烈焰和彈片橫掃整個炮位,重達7噸多的6寸加農炮猶如玩具一般被推到了一邊,而操作這些火炮的炮手則直接被狂暴的衝擊波和彈片撕碎。最終在很短的時間內,俄軍的反擊火力趨於停止。

    而在正面進攻達到巔峰的時候,位於俄軍南線後方的彭毅軍團也發起了進攻。面對倉促建立起的防線和陣地以及龜縮在裡面的俄軍參與部隊,彭毅的裝甲集群可以說打的相當順手,相當舒心!

    「與前兩次戰役相比,我們最後的戰鬥完全可以用秋風掃落葉來形容,在擊敗北線俄軍的戰役中,俄國人可以組織起相當規模的炮兵來壓制我軍,可以組織起強有力的反擊。雙方幾乎都是在不斷的對攻狀態下交戰,我們雖然有優勢,但是面對佔據數量優勢的俄軍我們打的並不輕鬆,第一批投入的裝甲部隊戰車損壞率高達3成以上。第二次和利涅維奇的裝甲部隊交手,如果不是因為蔡鍔部打亂了對方的部署,我們的進攻可能會有一些阻力。不過即使這樣,作為誘餌的蔡鍔集團的損失也是很大的。」

    「但是在最後的南線會戰中,俄國人彷彿都不會打仗一般,他們缺乏有組織的抵抗,在密集的炮火下就會驚慌失措,即使這些火力並不能給藏在掩體中的俄軍造成太大的傷害,我們的攻擊速度已經不是摧古拉朽可以形容的了,用清風掃落葉都不為過。」戰後,彭毅這樣評價南線戰役。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