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七百五十九章 海陸從來就是冤家! 文 / 終極側位

    話說徐傑那個位面上有這樣一個網絡笑話,一個人發了一個帖子文日本海軍最大的敵人是誰,結果最後的答案是日本陸軍!原因很簡單啊,陸軍的那些馬糞非要和美國人開戰,結果斷送了整個日本,而且還和日本海軍搶資源,自己無能丟了場子,還要去找海軍挽回面子(瓜島之戰)。結果造成了不但陸軍的場子被美國人砸了,結果海軍也被美帝痛打了一回。按照後世的說法,你說陸軍你沒事到西伯利亞找毛子的麻煩多好,結果在諾門坎被揍了一次就草雞了。然後非要南下,結果惹到了一個更不能惹的美國,直接全玩完了。

    當然這個只是一個笑話,不過其中反映的問題確實真的,那就是日本的海軍和陸軍之間的矛盾可謂是仇深似海!除了不能直接動刀槍玩真的之外,其它各種手段全用上了。不過這種不同兵種之間的矛盾不光只有日本有,其它國家也有,比如說2戰中英國皇家空軍對皇家海軍航空兵的吝嗇。比如說當年美國海軍搞海盜的時候還要求海盜機翼上可以掛在一種特殊的炸彈以便可以從陸航的重型轟炸機上空飛過扔下來炸轟炸機,以證明陸航的b17是一群廢物等等,這樣的例子非常多不一而足。

    而這時候在物質條件比較匱乏,生活非常單調,外加內心十分憋屈的情況下,原本住在戰俘營中的俄國陸軍發現對面剛剛騰空的房子中突然住進了一批自我感覺良好,看人總是那眼角掃視自己的海軍人員的話,他們心中的不爽可想而知,本來不少俄國陸軍人員覺得隨著戰俘營越來越空,自己的住宿條件終於可以發生改變了,結果對面高爾察克帶著一批海軍進來了。還頗為看不起自己,作為「原住民」的俄國陸軍就開始隔三差五的找對方點麻煩,從最開始從對方那裡順兩瓶伏特加開始,一直到最後發生成調戲海軍的女護士。結果這樣做的直接後果就是從單挑立即發展成群架!

    而且這種情況伴隨著冬季的臨近更是愈演愈烈。在戰爭結束後,華夏大部分部隊都開始後撤,原本繁忙的運輸線也開始逐漸冷清。而且伴隨著大雪的降下,後勤和補給方面相對於原來都比較稀少,倒不是說華夏陸軍供應不了這裡的駐軍和俄國人的消耗,而是因為俄國政府實在是太摳門了,他們給這些參訓人員訂的伙食和生活標準太低了!俄國人給的錢少,華夏政府更不能用自己的錢去養一堆戰俘。所以這些參加培訓的俄國官兵可就苦了!

    俄國陸軍士兵們每天的伙食就是各種土豆,煮土豆,土豆湯和烤土豆,再加上一些黑麵包就構成了主食。軍官的要好一些,除了標準訂的比士兵高一些之外。他們還有一些私人財物可以換取一些食物。而對面的俄國海軍方面就要好很多了,埃森真對得起自己的部下,將艦隊中剩餘的一些余財都給了他們,再加上俄國海軍海外駐軍的薪水本來就高,所以俄國海軍的人員待遇明顯好多,至少不缺各種肉。而這個區分對待的結果自然讓俄國陸軍更加窩火。

    在俄國陸軍看來,海軍分走了陸軍的大量軍費導致了陸戰戰力的貧弱,而這些吃的好掙得多的俄國海軍最終不但沒能打贏反而還投降了,這簡直就是犯罪!而現在,這些海軍來的大爺們依然這樣牛氣哄哄。待遇比陸軍好就算了,對陸軍還十分鄙視,這就讓俄國陸軍的人員很有些受不了了。最終這種矛盾終於爆發了,導致了全戰俘營範圍內的大規模鬥毆!

    後世俄國人被稱為戰鬥民族,其中最重要的第一點就是俄羅斯人體質非常好,而這次華夏陸軍終於有機會近距離觀摩俄國人用「冷兵器」戰鬥時的場面。各種刀具自然是沒有,雖然現在身份已經從戰俘變成受訓人員,但是為了防止意外的發生,大部分刀具還是都不允許持有的。而俄國人自己也有辦法,他們十分趕緊利落的拆掉部分傢俱然後拿著各種拿著上面的角鋼和木棍作為武器。有的俄國人甚至拿著將近10厘米粗細的木頭樁子當武器,而且舞的虎虎生威,讓華夏士兵不得不讚歎俄國人力氣還真是大啊,雖然場面上比較血腥,但是真正重傷的反而很少,你還別說,他們還知道下手輕重的。

    本來關於俄國人內部那點爛事,蔡鍔是懶得去管的,但是當事情玩大的時候,這要是出現大規模流血事件的話,自己還要負責善後,於是乎在華夏陸軍的步槍和刺刀威脅下,這些鬧事的俄軍最終被趕回了自己的住所,並且不經過允許不得外出,否則輕則管緊閉、做勞務,重則直接擊斃。

    光高壓政策也不行啊。蔡鍔總不能每天像看管囚犯一般關著吧,隨後經過一番研究後,華夏軍官們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這些俄國人實際上是閒的!雖然過於寒冷的冬季展開各種訓練不太合適,不是人不合適,而是裝備不合適,比如汽車只要一起動就不能停下來,否則蓄電池立馬每點。但是卻並不妨礙他們系統的接觸華夏陸軍的裝備和戰術訓練。於是乎各階層的軍官就這樣被拉到教室中進行培訓,至於大兵嗎?他們開始學習拆卸和維修各種武器。

    至於陸軍的伙食和待遇問題嗎,這個也好解決,中國古代不是有以工代賑嗎?現在蔡鍔也決定採用這個辦法,首先華夏陸軍給俄國受訓人員安排的第一點即使如何拆卸武器,如何保養武器以及如何修理武器。因為華夏陸軍的武器配屬和俄國陸軍有很大不同,華夏武器雖然盡可能的強調耐用和穩定性,但是和莫辛納干比起來還是有些差距的。而且為了充分發揮武器的性能,華夏陸軍會配屬一些額外的東西,比如說給機槍手配屬的光學瞄準鏡和測角儀還有一些應急修理工具什麼的。而俄國人使用馬克辛機槍則不配屬這些武器,在同等條件下,俄國人的機槍發揮水平明顯要抵禦華夏陸軍。

    開始是各種槍械和輕型迫擊炮這些比較方便保養的東西,隨後就是各種加農炮和榴彈炮。如果說槍械不過是幾十個零件而已,是個人學習一段時間後就可以完全掌握,那麼隨後的火炮和車輛的保養那就需要相當的底蘊了。別看陸軍留下的人員按說都是素質比較高,文化比較好的「精英」。但是那也是相對於他們的同僚而已讓他們從機械原理開始學習確實費勁。

    不過這也是必須的,華夏陸軍機動部隊能夠保證較高的出勤率很大程度上就來源於高素質的維修和後勤隊伍。雖然華夏共和國的普遍受教育水平非常低,但是奈何人口基數足夠大,再加上備戰需要,可以說軍隊中集中了國內相當比例的技師。再加上從國外「引進」的人才,華夏共和國才可以保證各種車輛能夠以較高的出勤率去作戰。而現在,俄國人也必須學會如何盡可能的維護自己的裝備來提高戰鬥力,畢竟俄國的工業沒法和德國去比,每一輛戰車都是十分珍貴的。

    陸軍的表現十分悲催,但是海軍方面卻讓蔡鍔等人有些吃驚。怎麼說呢,高爾察克帶來的人,打仗什麼水平蔡鍔說不準,但是維修和調試各種火炮和車輛的水平甚至比蔡鍔手下的人都要高一些,尤其是對陸軍使用的75mm速射炮和加農炮的維護和修理簡直可以堪稱典範了!尤其是對光學設備的使用和調校更是出類拔萃!

    後來有俄國陸軍好事者專門問了一名俄國海軍軍官,他們為何對這些火炮非常熟悉,甚至比使用他們的華夏陸軍還要熟悉。結果這名年近30俄國海軍軍官的回答讓這位陸軍軍官非常尷尬。

    「這不就是海軍上用的12磅炮嗎,我從18歲開始就鼓搗各種火炮了,到現在已經12年了。接觸這種速射炮也有8年了。」這名俄國海軍軍官看了看這名陸軍軍官有些輕蔑的說道:「華夏陸軍的不少火炮都是海陸通用的,而這些75mm炮原產的就是英國,俄國海軍也裝備了不少,早就讓我們搞明白了。我擺弄這門炮的時間比你當兵時間都長,能不熟練嗎?」

    這段時間裡,華夏陸軍的教官們也對眼前這幾千號俄國人進行了調查,對他們有了比較深入的瞭解,總體而言,這群俄國人可以分成兩種,第一種是那些頭腦比較簡單,但是四肢極其發達的俄國陸軍,不得不說這人種的差異就是大,單純從身體素質來看,俄國人確實是最適合的步兵,五大三粗來形容這些人絕對沒錯。但就是知識水平稍微低點,而且怎麼說呢,做事太不精細,你讓他們衝鋒很容易,但是想讓他們按照華夏的機槍教典打出間接射擊那時真是困難點。

    而另一種人就是俄國海軍人員,不得不說總體而言海軍素質確實比陸軍要高一些,各國都是這樣,海軍在這個年代被成為貴族兵種還是很有道理的。這些從俄國海軍俘虜中精挑細選出來的人員技術素養絕對高,尤其是炮兵素養,遠高於一般的陸軍。但是最大的問題就是這些人是純技術和後勤兵種,你要讓他們拿把步槍往上衝還真是不合適,如果雙方能混編的話,自然很不錯,但是現在的情況下海軍的就是海軍的,陸軍的就是陸軍的。雙方的關係像極了前世的冷戰!

    感謝書友zhouyu1976、煩人不更的打賞,以及書友flay007、loanshark的月票支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