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八百一十九章 意大利居然動了! 文 / 終極側位

    就在德國上下都在考慮如何讓意大利人站到自己一邊的時候,就在德國和奧匈帝國的外交官遊說意大利高層並且許諾下巨大的利益和好處的時候,就在連英國人和法國人都認為意大利在1年之內無法參戰的時候,意大利王國居然已經開始進行最後的戰爭準備,當然,這個準備是極其秘密的,不僅英法不知道,就連德奧對此也不是十分清楚。

    意大利在歐洲雖然是一個三流帝國主義國家,但是要知道即使是三流國家也是有野望的!意大利在統一之後一直致力於恢復當年羅馬帝國時期的榮光(好吧,不得不說這個期望太過遙遠了。)但是怎奈西北方面是法國,東北方向是奧匈帝國,沒有一個軟柿子(相對於意大利來說)。雖然北邊的山地讓意大利擋住了對方的兵鋒,但是一直安於現狀並不是意大利願意看到的情況。

    作為一個新興的帝國,意大利只趕上了瓜分殖民地的末班車。雖然因為徐傑這個穿越者的緣故,意大利陸軍比歷史上要好一些,至少現在的埃塞俄比亞是意大利的!但是意大利人依然不滿意。能夠好處的不僅僅是德奧,其實為了拉攏這個還算有些實力的國家,英法同樣也開出了不錯的條件。但是奈何與意大利想要的相去甚遠。而這一次,意大利人看到了一個機會,一個可以一飛沖天的機會。

    而導致這一切的卻是因為法國人的一次大膽的行動!在這個位面上,奧匈帝國海軍的條件比歷史上好太多了,一方面,意大利目前還是中立,奧匈帝國海軍沒有被人堵在家門口出不去。而另一方面則是奧匈帝國海軍的實力比原來要強上不少,除了2艘聯合力量級戰列艦之外,還有2艘歐根親王級超無畏。(仿製德國的凱撒級。)這讓奧匈帝國信心十足,畢竟此時,與自己最近的希臘海軍只有一艘無畏。還是參加過華俄戰爭的老船。而法國海軍雖然有7艘戰列艦,但是現在還駐紮在土倫港。可謂是鞭長莫及。

    於是乎。在奧匈帝國海軍司令霍爾迪中將的指揮下,4艘戰列艦帶著若干小弟在地中海中興風作浪!更是在開戰之初,就將希臘海軍的自由號戰列艦直接重創,將其趕到了亞歷山大港不敢出來,要不是托馬斯走的早點,那麼恐怕托馬斯想要到印度洋的話就該繞道非洲之角了!於是乎,在地中海上演了一場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的事情,奧匈帝國在地中海的艦隊實力也就是第三,第一和第二是誰不好說,但是肯定與奧匈帝國無緣。但是在整個東地中海。霍爾迪的奧匈艦隊則是最強大的存在。

    伴隨著奧匈帝國海軍的肆虐。整個地中海的航運趨於停頓,而這時協約國絕對不能允許的,尤其是馬耳他島受到了嚴重威脅。經過一番考量之後,法國人認為在意大利海軍還未參戰的時候先將奧匈帝國海軍擊敗甚至是殲滅對於整個協約國的軍事態勢有非常大的作用。畢竟如果奧匈艦隊縮在亞得裡亞海中的話法國人沒有辦法。但是既然出來了,那麼在海上決戰,法國海軍認為自己還是足夠能壓制對手的。

    按照法國人的設想,這個計劃按說應該沒什麼大問題,既然法國政府已經說了意大利人在1年內不會動了,那麼海戰的情況就是8打4,法國海軍的2艘丹東級戰列艦、3艘孤拔級戰列艦和3艘布列斯塔尼級戰列艦。而此時,奧匈帝國海軍正在希臘近海肆虐。法國艦隊完全可以截斷奧匈帝國海軍的退路,在他們人困馬乏之際逼迫對手決戰。當然。奧匈帝國艦隊也可以推到土耳其的達達尼爾海。但是土耳其的港口根本無法容納和維護如此龐大的艦隊,那麼等待奧匈帝國海軍的結局即使慢慢的腐爛掉!戰艦長時間得不到保養可不行。

    法國人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在1914年8月7日,法國海軍的第一批戰艦駛出了土倫港。這支艦隊幾乎集聚了法國海軍所有能拿得出手的戰艦,2艘丹東級無畏艦,3艘孤拔級戰列艦和3艘布列斯塔尼級戰列艦,外加10艘裝甲巡洋艦和大量驅逐艦和佈雷艦,他們的任務就是以最快航速前往伊奧尼亞海執行封鎖計劃,而他們的後續艦隊則將在十日內趕往戰場,並且以馬耳他島為基地死死的鎖住奧匈帝國海軍的退路!

    而除了將奧匈帝國海軍重創之外,協約國還能獲得不少其它方面的好處,在法國人重創了奧匈帝國之後,即使意大利人參戰又如何?雙方的實力相當。法國人表示雖然自己歷來被英國海軍欺負,雖然現在已經墮落到了和意大利海軍相近的實力,但是法國人依然認為自己不會輸給這個新興的國家!而且說不定,作為牆頭草的意大利人在知其不可為的情況下加入到協約國一方也說不定!

    法國人自認為是算無遺策,但是奈何這個時代的意大利可不是歷史上的意大利了,它擁有更強的實力和更大的野心!意大利強大的海軍已經讓它有能力和法國人叫板。而法國人自鳴得意的舉動更是讓意大利人看到了一個機會,一個只要一次戰役就可以讓法國艦隊萬劫不復的機會!

    法國人想要封鎖住奧匈帝國海軍的退路,那就必須把主力集中在伊奧尼亞海!而這裡也非常靠近意大利!封鎖這片海域沒什麼問題,但是因為意大利海軍的中立地位和實力,讓這條封鎖線對意大利海軍形同虛設!如果意大利海軍和奧匈帝國海軍兵和一路的話,結果會如何呢?將在外圍形成一個對法國艦隊的反包圍!法國戰艦是多,尤其是前無畏戰列艦和大量的裝甲巡洋艦。但是正因為數量多,所以機動起來才會不方便,航速上反而會更慢,帶著這樣一大波戰艦突圍的話,龐大的數量反而會變成限制主力艦隊的桎梏。除非法國人大方的將落後戰艦全部扔掉,否則的話,無畏艦的速度也提不上去!

    不過就算法國人玩一手壯士斷腕又如何?在西西里島和突尼斯之間狹窄的海面上,意大利的潛艇會繼續等候法國殘餘艦隊的到來。法國人突圍的時候會損失一批戰艦,在突破這道封鎖線後還會再損失一批戰艦,這樣一來的話,法國海軍能回去的船絕對不多!而一旦法國海軍垮了,那麼意大利人的對北非野望就沒有什麼障礙了,至少在意大利人看來,只要有強大的海軍,即使馬耳他島就在英國人手中又如何?意奧土三**隊對付孤立無援的協約國北非軍團那還不是手到擒來?即使英國艦隊來支援又如何?英國人能派出去幾艘戰艦??就算來了,意大利和奧匈帝國海軍也絕對不怕。

    而作為意大利艦隊的實際掌控者,第谷中將還有一個更為宏大的計劃,那就是在重創了法國艦隊後,集中兵力配合陸軍打下亞歷山大港和蘇伊士運河。並且最終打通紅海通往印度洋的航道,如果這個計劃成功的話,那麼德土聯合艦隊就可以北上地中海與意大利艦隊匯合。而孤懸海外的托馬斯艦隊則成了一個孤子。要麼繼續留在印度洋死撐著,要麼就只能繞道非洲然後回到歐洲,不過這樣一來的話,整個印度沿岸都將成為沒有防護的地區。英法在亞洲的殖民地就會徹底失去和本土的聯繫。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人力和無力如果向運輸的話就只能走太平洋、麥哲倫海峽然後走大西洋了,增加了成本和花費,這對於極度依靠海上運輸的英法兩國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當然,這個計劃雖然說前景很好,但是卻依然存在很多問題,首先一個問題就是何時宣戰的問題,法國人依靠馬耳他島可以獲得補給,在海上可以巡航相當長的時間,而奧匈帝國艦隊即使龜縮在達達尼爾海峽也會因為無法獲得充足的維護和補給而導致戰鬥力越來越低下,也就是說,這場戰鬥意大利艦隊應該趁早行動!越晚助力越小。

    但是隨即,一個新問題產生了。意大利艦隊和奧匈艦隊匯合後,指揮權的問題!意大利這邊肯定認為無論是艦隊規模還是實力上,自己總比只有4艘無畏艦的奧匈帝國強多了。指揮權應該完全攥在自己手中。但是同時作為世仇和利薩海戰的勝利者,奧匈帝國肯定不會那麼痛快的交出指揮權,而且兩國一起作戰最大的問題就是溝通和坑隊友問題。溝通問題很嚴重的,意大利人用意大利語,而奧匈帝國艦隊則同時使用3種語言!你說這事怎麼辦?至於坑隊友問題嗎?這個事真沒法說。意大利人和奧地利人之間可謂是互相的不信任。要說讓兩個國家直接親密無間的合作,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這個計劃完全可以用想法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來形容。但是就在這個時候,一個神秘人的到來讓意大利人看到了一個希望。一個可以整合地中海力量並且制定出可行作戰計劃的希望。

    第二更奉上~~~,求大家多多支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