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八百三十五章 血戰普米熱爾 文 / 終極側位

    好像協約**隊在時間上總要差那麼一點,俄國第三集團軍司令迪米特裡耶夫在發動對要塞的攻擊後發現要塞防禦嚴密,而且周圍有多達20多萬的守軍,在鋼筋混凝土掩體的保護下,俄軍部隊的攻擊顯得非常無力,而且俄軍在短時間內缺乏重炮,再用人海戰術未果的情況下,迪米特裡耶夫果斷請求最高指揮部帶來一支擁有重炮的部隊,而剛剛從俄國本土抵達前線的鄧尼金就被抓了壯丁。

    也不知道是鄧尼金的幸運還是悲劇,就在他帶領部隊趕往普米熱爾要塞的時候,興登堡手下的1個軍已經先一步趕到,並且配合奧匈帝國守軍對俄國發動了反攻,別看這個軍只有2個師不到4萬人,但是德軍的戰鬥力在這場戰役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現,可以說客觀的反映了德國內部對通常情況下德俄奧三國戰鬥力的評價。

    德國人選擇的切入點非常好,恰好是在俄國第三集團軍和勃魯西諾夫的第八集團軍的連接處,根據華夏陸軍的經驗,這裡一般都是俄國陸軍最為薄弱的地方。而且這場戰鬥之中德國第八集團軍的一個師加上奧匈最精銳的來自奧利地和馬扎爾地區的地方部隊一起在重炮的掩護下發動了反擊。面對增強的同盟國部隊俄國第八集團軍還算不錯,及時收攏了戰線,而第三集團軍則果斷被優勢的德奧軍隊從側翼攻擊。

    如果一切都按照歷史來的話,那麼普米熱爾要塞戰役將以俄軍的慘敗而告終,但就在這個時候,避開了德奧第一波打擊的鄧尼金軍趕到了戰場,並且負責封堵缺口,以便掩護剩下的將近12萬俄軍從陣地上撤出。而鄧尼金也不傻,並沒有帶著部隊直接趕往突破口進行封堵,畢竟那裡在德國和奧匈帝國的重炮射擊範圍內,所以鄧尼金決定在稍微靠後的地方展開自己的四個師。雖然只有很短的時間來構築掩體和工事,不過鄧尼金依然在德奧部隊趕來之前將防線修的像模像樣。而所屬的炮兵也在防線後方展開。

    「我現在。才明白為什麼第三集團軍還沒有被消滅,原來奧利人和他們差不多。」在戰壕中看著前面黑壓壓的一片奧匈士兵,巴普洛夫輕蔑的說道。鄧尼金有英法給錢,有華夏提供裝備和訓練,在俄**內確實很牛,其出色的戰鬥力甚至得到了沙皇的肯定,甚至於有一種說法是鄧尼金的一個軍戰鬥力能頂俄國半個普通集團軍(大概15萬人左右)而在這支部隊中的官兵顯然也有些看不起他們的同僚,一種傲氣從建軍開始就存在,而在不斷發展壯大後,這種傲氣更是有增無減。而現在他們需要在實戰中證明自己的價值!

    也許是因為開始打得太順利了。也許是因為俄國第三集團軍的表現有些過於低劣。負責正面進攻的奧匈部隊並沒有發現前面阻擋他們的俄軍有什麼不同。戰術依然老套,那就是榴彈炮打了半個小時後發動進攻。來自奧地利的地方部隊絕不缺乏勇氣,面對火力上並不佔優勢的俄軍,這時候勇氣可以輕易的壓垮對手。而這次似乎這套戰術不怎麼好用了。

    鄧尼金還是獲得了華夏陸軍的一些真傳的,比如說他們在主防線後面會佈置一條輔助防線,其作用就是在對方炮擊的時候藏在後面,等炮擊結束後再上來,也許有人會說要是對方跟著炮彈衝上來呢,好吧,如果對方步炮協同真能做那麼好的話那就不是奧匈軍隊了。

    「把這些穿著花裡胡哨的奧利地打回去!」巴普洛夫帶著自己的連隊重新回到了陣地上,與以往相比,他們的裝備似乎被削弱了。至少在機槍數量上就被減少了很多,原因無它,鄧尼金將軍正在建立第三和第四軍,而華夏提供的裝備暫且不太夠,所以鄧尼金的不得不把一些武器劃撥過去。此時,曾經不讓人待見的1910年式自動步槍成為了軍中的寵兒,在一名有經驗的射手手中,它們的威力是相當大的,而且不浪費子彈,後勤壓力也小了不少,此外作為補償,第一軍增加了擲彈筒和迫擊炮的數量,以至於現在10發手榴彈中有7發都是給擲彈筒準備的。

    伴隨著一發信號彈的升起,在奧利地人衝到正面不足300米的距離上,俄軍終於開火了,如同飛蝗一般的子彈射向正在衝鋒的奧利人人,而這支來自奧利地地方部隊的精兵也算有經驗,僅僅很短的時間裡就立即散開尋找藏身之處,奧利人飛快的架設起機槍和臼炮來搜索對方的火力點,但是讓奧地利人頗為失望的是,他們居然找不到一處持續火力點,總感覺對面的火力是均勻分佈而不是以機槍為骨架步槍為枝幹的火力模式,而這種情況使他們從來沒遇上過的。

    「找到對方的機槍,然後用迫擊炮打掉他,我們上去就可以輕易的收割俄國佬的生命了。」在出發前,軍官不斷重複著對付俄國人的戰術,這個戰術對付擁有沉重的液冷機槍的普通俄國陸軍沒問題,但是面對擁有大量自動步槍和輕便的風冷通用機槍的俄軍來說那就遠遠不夠了!尤其是這一次,對方機槍壓根還沒怎麼發威呢,單純的自動步槍火力就讓這支奧利地精兵陷入了困境。倒不是說奧地利人沒見過自動步槍,而是說實在沒碰上過擁有大量自動步槍的敵方單位。

    就在奧利人吭哧吭哧的架起臼炮和機槍後他們發現居然找不到目標,在試著向對方陣地打過去幾炮後,一聲聲怪叫從空中響起,一個個在遠處看就一個小石子大小的東西從對方的塹壕中飛出,這些東西非常小,目測也就是一個拳頭大小吧。但是威力卻比一般手榴彈要大不少。而且更可氣的是,這些東西總可以在你想像不到的地方打過來,如果說是迫擊炮的話,奧地利人還可以理解,但是這傢伙貌似在一段普通的塹壕中都可以開火!連發射陣地都省了!

    轟,轟!伴隨著地面騰起的一個個煙柱,奧匈軍隊已經開火的機槍被打掉不少,炮組也比從天而降的榴彈削去一些。好在對面的敵人似乎並沒有火力全開,不過即使這樣,連機槍和迫擊炮都沒全用上的情況下,奧地利人的這波進攻就已經瓦解了,不過顯然奧地利人不想就這樣認輸,在取巧弄不到便宜的時候,他們果斷的選擇了用人海戰術淹死對手!

    在軍官的催促下,大量的士兵再次從後方衝了上來和前方被困住的部隊一起向著俄軍陣地衝去,對方最多只有一個連防守,而這次進攻的部隊足有一個營!在進攻方看來自己沒有失敗的理由,最多也就是損失多少的問題。而為奧地利人提供掩護的迫擊炮和輕炮部隊也開始前壓,奧地利人相信在絕對實力面前再精巧的計謀都沒有用處!

    面對佔據絕對數量和火力優勢的奧利人軍隊,俄國人單純憑借自動步槍和擲彈筒構成的火網顯然不夠用,於是位於側打和倒打陣地上的機槍火力點被逐漸激活。一陣陣彈雨從四面八方向奧軍射來,前面、側面甚至是後面都不斷有噴吐著火舌的槍口將奧匈部隊成片的撂倒。

    不過奧匈軍隊的火力優勢也同時清理著俄國人暴露出來的火力點炮和47mm炮不斷推進,甚至抵近到幾百米的地方攻擊,而為了對付這些火炮,俄軍部署在後方的中口徑迫擊炮也開火,在1戰中,雙方最關鍵的對決就是炮兵對決,誰能把對方炮兵逐出戰場,那麼將獲得對局勢的掌控權,而這一次同樣讓奧利人大吃一驚的是,這支俄軍居然配屬了超過一半編製的火炮,而且他們對自己的炮兵保護的非常好,位於後方的迫擊炮陣地都有用圓木和夯土構築的建議炮壘,本身非常低矮而且利用了地形,直射火炮根本打不中,而曲射火炮射程又不夠,奧匈帝國的82mm迫擊炮的射程較對方有點近,所以在這場炮兵對決中,奧地利人費勁力氣搬運到前線的火炮在清除了極為有限的幾個火力點後就被打啞。而在機槍和自動步槍交織而成的彈雨攻擊下,奧地利軍隊這次進攻再次鎩羽而歸。

    「我們需要重炮支援。俄國人居然把大量火炮下放到了營連級。」負責進攻的奧匈軍官被迫向上級尋求幫助。而正在行進中的同盟**隊在短時間內無法獲得足夠的炮兵支援,而且比較倒霉的是,這支奧匈軍隊的遭遇不是偶然現象,攻擊正盛的德奧軍隊彷彿突然撞到了一堵牆上,一支從來沒出現過的俄國擋在了奧地利人和德國人面前,整條戰線攻擊受挫。

    「我們現在有兩個選擇,一個選擇是繼續用人命去衝擊對方的防線,另一種選擇就是等待後方的火炮到位。不知道各位有什麼意見。」奧匈方面的聯絡官這樣對德國人說道。

    「把你們的人撤下來,讓普魯士軍人教你們如何打仗!」面對奧地利人,德國人有十足的優越感,所以還沒打夠的德軍果斷的要求接替奧地利人參與戰鬥,在他們看來,不是俄國人太強,而是奧地利人太弱!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天地魔狼的月票支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