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八百三十七章 德國人的憂慮和決斷 文 / 終極側位

    「興登堡,不要灰心,我們的計劃不過是出了點小意外而已,一切都還按計劃進行,我們不過是想讓俄國人在華沙附近投入更多的部隊而已。」小毛奇看了看有些沮喪的興登堡安慰道。

    雖然表面上很輕鬆,但是此時的小毛奇也不得不罵娘了,俄國人的行動完全背離了德國人的預期,原以為俄**隊會如同一頭蠻牛一般衝入德國在東普魯士為其設置的陷阱,誰知對方學聰明了,僅僅是試探了一下就退回了原有的防線,而且十分任勞任怨的修起了掩體和塹壕,後來小毛奇想了想普魯士這邊不行,咱們到奧匈那邊打打看吧,整整兩個俄國集團軍正困於堅城之下,是個很好的機會啊,於是乎興登堡統治帶著近10萬德軍來到了西裡西亞然後與奧匈軍隊一起發動了反攻。

    一切進行的都十分順利,直到碰上了一支特別能戰鬥的俄**隊,這個在俄軍內部被稱為近衛第一軍的部隊非常之能打,不僅僅體現在官兵素質上,在準備上也要遠高於一般的德國部隊,而且他們還有大量的「特殊武器」。比如說剛剛在華夏部隊中使用了沒多久的大口徑機槍。結果倒霉的興登堡狠狠的提到了這塊鐵板上,兩個師的德軍被迫調入後方修正,現在在奧匈的德軍只有4個師了,而對面的哪個俄國近衛第一軍貌似還可以繼續打。

    其實如果單純從軍事角度來講,德國確實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不過小毛奇在自己的盤點了一下家底之後,認為問題還不是很大,首先,作為德國陸軍作戰序列中最為精銳的裝甲部隊還沒有投入戰場,也許是因為上次和彭毅的交手留下的印象太過深刻了,小毛奇對於這種一旦損失就很難補充的裝備還是很上心的,輕易不敢投入戰鬥,其次。雖然德國沒在西線發動進攻,但是同樣為了防禦英法的進攻,德軍部署了大量的防禦部隊,從現在來看,在西線的部隊還是多了點。可以再抽調一部分到東線,再加上伴隨著土耳其和奧匈帝國的總動員的完成,小毛奇認為,別的不行,炮灰總多了點吧?

    所以戰場上出現了一些波折,但是沒關係。德國還是很有信心在1915年將俄國打的找不著北的。不過俄軍中大量出現華夏共和國的武器卻讓德國政府高層感到有些不安。首先第一個問題是這是否反映了華夏共和國的政治傾向的變化?從目前來看。華夏共和國依然在給予同盟國提供各種緊俏物資,比如說在意大利參戰之前,一直通過意大利來為同盟國輸送物資和給養。再比如說當獲知托馬斯艦隊離開印度洋後,一支懸掛著英國國旗的華夏船隊駛入了波斯灣為德國人帶來了寶貴的鋁錠、銅和橡膠等資源。

    按理說。現在的華夏應該是站在同盟國一邊的,而且德國高層一直堅信這一點,但是當一支大量裝備華夏陸軍武器的精銳俄軍出現在戰場上時,德國高層對自己的判斷出現了動搖,他們能感覺到這支部隊不僅僅是裝備上和華夏陸軍接軌,在戰術戰略上同意能看到華夏陸軍的影子,比如說有序高效的小隊戰術,比如說超強的防禦能力,再比如說重火力分散部署等等。這些都需要有經驗豐富的軍官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才可以做到。

    賣武器是一回事,但是賣武器而且提供培訓就是另一回事了!前者只不過是為了賺錢,畢竟這個世界上沒人和錢過不去,而後者則意味著其中會有某些結盟的傾向。現在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較量可以說勢均力敵,而如果華夏再被英國人拉進去的話。那同盟國可就真的沒什麼好混的了。也許華夏陸軍因為地理上的原因進入歐洲比較困難。但是華夏海軍完全可以輕易的磨平意奧艦隊對法國艦隊造成的打擊。

    「華夏海軍的新一級戰列艦已經完全服役,裝備了9門15寸重炮的龍武級戰列艦成為了目前當之無愧的海上霸主,而這一級一共有4艘,再加上經過改裝後的龍興級戰列艦和龍泰級快速戰列艦,華夏共和國已經擁有了9艘超無畏。同時還有1艘龍騰級戰列艦和2艘龍旭級戰列巡洋艦,整整12艘主力艦加上一批新造的輕巡洋艦,這支力量足夠碾壓意奧海軍的,如果他們突然出動的話,同盟國在海上將沒有任何勝算。」提爾皮茨在給德皇的密報中憂心忡忡的說道。

    而同樣,在陸軍方面小毛奇,也對華夏的政治傾向提出了擔憂,他表示德國可以在守住西線的同時,與奧匈和土耳其陸軍一起打敗俄國陸軍,並且可以通過安插在俄國政府內部的異議分子來分裂俄國。但是這需要時間,如果華夏政府大量介入並且導致無數的裝備和物資流入俄國的話,那麼這一切都將成為畫餅。當然了,如果華夏陸軍直接參與的話,那麼對現在的同盟國陸軍體系來說同樣也是毀滅性打擊。如果讓華夏繼續傾向德國,至少是保持中立,就成了這個冬天,德國政府高層必須要討論的事情。

    但是眼前,德國顯然拿不出什麼可以讓華夏心動的籌碼,無論是資金還是技術,亦或者機械設備這些原本對於華夏頗為重要的資源此時正是德國賴以生存的基礎,而且就算想給?那也絕對送不出去。而單純靠口頭的話,無論是德皇還是他的將軍們都認為這是遠遠不夠的。

    「既然我們送不出去,但是我們可以讓華夏自己去取。」就在威廉二世一籌莫展的時候,提爾皮茨指著地圖上的一角說道。「現在唯一可能讓華夏動心的就是我們在遠東的殖民地了。」

    「他們現在還沒有被英國佬佔領?」威廉二世有些吃驚的問道。

    「準確的說是英國人在剛開始的時候採取了攻勢行動,但是隨後不知為何又放棄了。他們似乎打算將這些地方當成禮物送給某一個國家。但是,這個國家肯定不是華夏。」提爾皮茨打了個啞謎。

    「送給某個國家?這個世界上有能力影響戰局並且對遠東有領土訴求的國家除了華夏就只有美國了,難道英國人打算拉美國下水?」威廉二世不由的為自己的猜測而大吃一驚。如果單純論工業和國力的話,美國是比華夏更為可怕的龐然大物,美國參戰也勢必會打破雙方的平衡。

    「嗯,不過目前美國人似乎還有些顧忌或者說還沒有準備好。總之這些地方暫時是我們的,無論是從法理還是從實際掌控的層面上來說都是這樣。」提爾皮茨繼續說道。

    威廉二世顯然有一些猶豫,畢竟這不是德國逼迫奧匈帝國給意大利讓步,而是用自己的殖民地換某一方的中立。而且在這種非常時刻,誰都知道寫在紙上的條約是多麼的不靠譜,如果華夏得到了殖民地去不保持中立怎麼辦?而且從內心深處來說,一項眼高於頂高傲到一定境界的威廉二世實在不願意割棄部分領土,即使這些土地只是殖民地,即使他無法保證這片領地的安全。

    「如果我們確定了美國人要拿走這些地方,那麼我們倒不如在此之前將其賣給華夏,美國人拿到了這些土地一定會站在協約國一方,這對於我們來說無益於是災難。而同樣,讓美國在遠東獲得一個立足點對於華夏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根據那位徐先生的秉性,他絕對不會容忍的,而我們可以給他們一個借口。」在一旁的小毛奇突然舉得這是一個辦法,一個看起來雖然吃虧,但是能夠讓德國避免跌入萬丈深淵的辦法。

    「如果華夏共和國和美國因為這些島嶼問題而發生衝突的話那就再好不過了。」看了看威廉二世有些鬆動,小毛奇急忙加了吧火。

    「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加上一條,那就是華夏共和國必須切斷對俄國的物資和裝備供應。」威廉二世想了想說道。

    「這恐怕很難,不過我們可以改一下,那就是當我們控制了蘇伊士運河和紅海之後,華夏共和國必須保證對同盟國的供應,他們必須支付一定量的資源和零部件作為購買我們在遠東殖民地的報酬。」小毛奇想了想說道。

    「華夏會這樣做嗎?必要忘了印度洋還有英國艦隊。」威廉二世有些不肖的說道。

    「第一,英國人在哪不會長久了,最多到1915年6月,同盟國陸軍將攻下埃及,而意大利艦隊可以南下進入印度洋,只有一處港口的英國印度洋艦隊只能遠走他鄉,或者留下被殲滅。其次,華夏共和國和美國一樣強調通商自由,整個遠東都沒有英國主力艦存在了,在軍艦的護衛下,華夏共和國一定會為了金錢而和我們交易。」小毛奇說道。「更為重要的是,如果同盟國慘敗而協約國大勝的話,那麼英法美三國將重新將注意力調整到東方。這對於他們是不利的。」

    「這樣看來,這是唯一的辦法了?不是嗎?」最終威廉二世還是鬆口了。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後面幾章將轉向遠東,同樣精彩,希望各位書友能喜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