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九百零七章 甦醒的巨獸 文 / 終極側位

    「英國人又輸了。」西姆斯將手中的情報送到了剛剛來倫敦不到3的馬吉芬手上。「您來這裡是不是預示著某些事情要真的開始了?國內有消息了?」看著對面沉默不語的馬吉芬,西姆斯問道。

    「合眾國將於1917年參戰,但是具體時間還未定,我們的準備還未完成,外部的條件也還沒有達到最佳。」馬吉芬抬頭道。

    「最佳的外部條件?你是在俄國倒掉之後?當協約國陷入絕境的時候我們再上前拉他們一把,以救世主的身份來到歐洲戰場,然後帶走我們需要的東西?」西姆斯嘴角露出一絲的冷笑。

    「這只是一個方面。我們需要讓協約國意識到我們的作用,但是僅僅協約國認同還不行。相信我,這次戰爭遠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簡單,別看戰爭已經打了兩年多了,但是只要某個國家不放手,那麼這場戰艦就可以繼續打下去,打到我們都疲倦為止!」馬吉芬嚴肅的道。

    「你是華夏共和國對同盟國的援助?那條途徑馬六甲海峽一直延伸到波斯灣和地中海的運輸通道?這確實是一個問題。」西姆斯摸了摸下巴道。「或許我們可以截斷它?」西姆斯話鋒一轉問道。在他看來,迫於華夏共和國的壓力,英國人最終放棄了對這條航行的打擊明顯是個怯弱的舉動,而現在,如果美國人站在英國人一邊的話,華夏就必須仔細掂量一下了。

    「有這種想法的不止你一個,但是到現在,你依然還有這種想法我倒是很震驚。」馬吉芬白了對方一眼。「先不實際部署問題,如果華夏共和國再賣給意大利第二艘、第三艘甚至第四艘龍武級戰列艦,那麼告訴我,我們如何平衡海上的力量?同盟國海軍在地中海還有11艘主力艦,雖然弱於美國艦隊,但是如果再加上幾艘的話。恐怕就不一樣了,英國人已經透支了他們的造船能力,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不會有多少新戰艦下水了!北海和地中海兩線交手中任何一個戰場的再次失敗都有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難道華夏就不擔心自己的海軍在新船下水前形成的真空期嗎?」西姆斯疑惑的問道。

    「你放心。一旦正式加入戰爭,我們留在太平洋的艦隊數量不會超過華夏海軍的一半!紐約號以後的超無畏幾乎都會被調集過來,我們至少要投入10艘左右的超無畏來支援協約國作戰,那麼現在你告訴我,在太平洋方向我們還能剩幾艘戰艦?華夏共和國的海上壓力到現在幾乎是最的!而當戰爭結束後,他們新的巨獸可能都要服役了吧。」

    「不要看我們的敵人,即使美國海軍的加入,所能帶來的也不過是讓協約國艦隊重新佔據優勢,但是僅僅是優勢,想要壓倒對方還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美國的工業和人力確實很強大,但是當德國人和奧地利人肅清東線後,同樣可以獲得大量的物資,並且抽調相當的部隊來到西線,西線的塹壕中堪稱血肉磨坊!沒有佔據壓倒性優勢的力量根本不可能獲得突破。可是經過幾年的交手,作為進攻一方的英法已經疲倦了,而讓倉促擴充起來的美國陸軍挑大樑?我對此持保守意見。法國人為了這場戰爭準備了幾十年,而我們呢?陸軍的主力還是幾個月之前剛剛進入軍營的年輕人!更重要的是,雖然現在國內開戰的聲音佔據了主動,但是在巨大的傷亡面前,這種聲音是否會持續下去呢?德國對美國表現的十分克制。真正想開戰的是那些資本家和政客!」馬吉芬一針見血的道。

    「你的看法有些太悲觀了,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未來的美國駐歐洲艦隊司令應該是你吧?這可不是一個指揮官應該有的想法。」西姆斯撇撇嘴道。

    「這次意大利人打的很反常,第谷那傢伙的大腦什麼時候變的這麼複雜了?龍翔號那麼大的一艘主力艦,怎麼可能剛到就形成戰鬥力了?前者我不太清楚,但是後者我敢確定。上面絕對有相當數量的華夏海軍官兵在操作這艘戰艦,這次海戰中這艘巨艦居然打沉了2艘超無畏,還重創了另外1艘,當真是是厲害啊。」馬吉芬的話中意思很明白,華夏其實已經參與到這場戰爭中了。雖然沒有大規模武力介入,但是僅僅從華夏為同盟國提供大量的物資這一角度來,這個巨人起到的作用已經不亞於意大利在戰爭中的作用了。

    就在馬吉芬和西姆斯在討論美國參戰的情況的同時,威爾遜總統也正在權衡最後的得失,開戰的借口實在好在,這種事情本來就不勞煩這位大總統的事情,關鍵是這場戰鬥要是真的開打,那麼美國會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同時又能獲得什麼呢?現在的情況和美國人開始預料的不一樣。同盟國的戰鬥力並沒有枯竭的趨向,德國是個人口大國,同時也是一個人口強國,唯一限制他們的是資源和糧食,但是現在,這個短板被華夏共和國所彌補,而西線的防禦又讓德國的人力損耗遠低於對手,而在東線呢?俄國陸軍和西歐的同行相比實在是差的可以,幾乎屬於被德國人一隻手打趴下的水平。

    而現在,如果俄國人真的趴下了,那麼面對增強後的西線德軍,美國人倉促組建起來的陸軍又會有什麼表現呢?美國可以為協約國提供資金和武器,但是如果要損失太多的人的話,那麼威爾遜也不得不好好考慮一下了。但是不打行嗎?顯然不可以!如果協約國輸了,甚至不是輸了,而是平手,無法從同盟國那裡獲得物資和賠償,那麼協約國欠美國的幾十億美元的債務怎麼辦?讓這些債卷變成廢紙?這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而如果這場戰爭中德國最終勝利,或者即使西線維持原有邊界不變,那麼獲得了俄國大量土地和資源的德國絕對會成為歐洲的霸主。在此之前,英法尚且只能和德國打個平手,那麼之後呢?恐怕那時候的德國就不僅僅把眼光放在歐洲,而是要瞄準大西洋彼岸的美洲了吧?恐怕連美國自己的後院都不安寧了!無論是為了本國那些資本家的錢袋著想還是為了美國日後的發展,美國似乎都必須加入到協約國的陣營中,和對方拚死一戰。但是現在的美國和戰時的要求似乎還要差上很遠,至少民眾對徵兵擴軍就十分抵制。畢竟在他們看來,歐洲的戰爭離他們太遠了,而他們自然不會考慮資本家收不回來欠款會怎麼樣!

    美國人現在想的是如何盡可能的以較低的成本來獲取戰爭的勝利。華夏有句古話叫釜底抽薪,美國人也懂這個道理,那麼取得戰爭的最好也是最經濟,同時也是最能降低人員死亡數量的方法就是在地中海取得突破,重新佔據北非控制蘇伊士運河,如果可以,美國人甚至會打到亞細亞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至少在這條戰線上,美國人只用摧毀意大利海軍和由奧意土三國組成的陸軍,不用面對恐怕的德國陸軍,至少在這裡,不會有那麼多的塹壕和永備工事。當然,法德戰場上美國陸軍也必須加入,但是想正面突破則是不太可能的。或者突破的成本太高了,超出了美國人可以承受的範圍。

    為此美*隊高層按照政府的意思制定了下面的計劃,首先,馬吉芬將指揮美國艦隊主力前往地中海,他們將和剩餘的法國艦隊一起再一次發動對同盟國地中海艦隊的攻擊,海軍部對這一次戰鬥的估計非常樂觀,在地中海決戰中,作為勝利一方的同盟國艦隊同樣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目前只剩下11艘主力艦。而美國海軍這邊有一票裝備精良的鐵烏龜。在戰列艦對攻中佔有相當大的優勢。其次,美國陸軍將在海軍的掩護下投入到非洲戰場的作戰之中。並且和當地的協約國駐軍一起慢慢向埃及推進。甚至於美國人還考慮從西班牙殖民地借道通過,以便避開同盟國海軍的攔截和打擊。

    而在擊敗了同盟國地中海艦隊之後,美國艦隊將北上和英國艦隊匯合,然後與大艦隊一道徹底鎖死公海艦隊。至於再往後嗎,那就是慢慢的推了。用物資和人員把西線的德國防線徹底摧毀。「我們需要面對的其實是兩個敵人,一個是以德國陸軍為主的同盟*隊,他們在正面與我們交手。而另一個則是給德國提供源源不斷援助的華夏共和國。是他們讓德國戰爭機器充滿了動力。我們必須想辦法減少華夏對德的物資輸送。」威爾遜不止一次提到。

    但是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現在的協約國和美國已經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來制約華夏了,甚至於連通過經濟手段搶購緊俏物資都做不到,因為華夏太大了,太富饒了,尤其是在控制了荷屬東印度之後,連原本華夏缺乏的石油都足夠使用了。資源上幾乎不存在任何短板。相反,同盟國的戰爭所需要的橡膠和鎢砂還需要華夏提供。(英法在遠東的殖民地已經很難給本土運輸物資了。)而且似乎華夏政府對美國人參戰已經十分清楚了,他們對一些戰略資源的管理開始嚴格起來,一方面限制對其它國家的出口,而另一方面則反而加大了對同盟國出口量。這其中潛藏的敵意讓美國非常擔心。

    感謝書友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賞,以及書友暗黑夜叉鴉、我是菜蟲啊的月票支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