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九百一十六章 另一名棋手 文 / 終極側位

    「諾曼諾夫王朝終於倒台了!」當看到相關情報後,徐傑興奮的道,他好久沒這樣高興過了,甚至連當年第二次打贏俄國後取得大片領土都沒有如此興奮過,在他看來,兩次華俄戰爭不過是為了今這件事情打下基礎,華夏拚死拚活也不過讓俄國這個泥足巨人放棄了遠東,最多再受一些皮肉傷而已。水印廣告測試水印廣告測試而這一次,在德國將俄國徹底擊垮之後,就該輪到華夏徹底肢解掉這個北方的龐然大物了!為了這一,華夏整整準備了10年時間!整整十年未動的華夏陸軍現在終於該動了!而目標就是俄國人佔據的北亞和中亞地區!好吧,這只是遠景規劃,至於到底能佔多少,還要看實際情況發展。

    不過在動俄國之前,徐傑需要重新考慮一下歐洲的局勢,現在的情況和歷史上相比出現了太大的偏差,以至於連徐傑都認為要是萬一搞不好的話,協約國真要是慘敗了怎麼辦?歷史上美國1917年就參戰了,在絕對實力的壓迫下,德國都能打出最後一搏的皇帝攻勢。而現在呢?德國人幾乎不存在原料和糧食問題。而且控制了整個地中海!意大利海軍也終於爺們了一把,徹底切斷了法國與北非的聯繫。而協約國關鍵性的力量美國還沒有決定參戰,這讓協約國的處境變的十分困難。而且根據情報顯示,明年年初,德國公海艦隊就要和大艦隊見個真章了!而徐傑可是直到德國人的底牌的,所以英國人還真有一定可能會輸掉!

    要是大艦隊崩潰或者被重創的話,那對協約國的打擊將是致命的!雖然大戰過後,德國海軍需要休整,短時間內不會對英國採取什麼行動,但是如果大艦隊要是被重創的話。這對於英國將這場戰鬥持續下去的信心將是毀滅性打擊!英國是個島國,失去了艦隊就是去了海上交通線,就等於一個人的血液循環系統崩潰了。即使還能勉強支持,也絕對不可能長久。到那時候。就算美國參戰又如何?美國還想同時挑戰德國公海艦隊和地中海的同盟國聯合艦隊?開玩笑呢?美國工業再強大。也必須把部隊運過大西洋,如果大西洋航線都無法保證安全。東西運不過去又能如何?而且相對於協約國來,美國人對人員損失的承受力明顯偏低,而塹壕戰又明顯是血肉碾盤!美國必須參戰,而且要讓美國在戰爭中損失大量的物資和人員。徐傑需要通過歐洲戰場給美國放放血!所以必須要讓美國政府看到戰爭獲得勝利的希望,而這個希望的前提就是英法兩國繼續全力作戰,所以英國絕對不能垮掉!

    如果英國失敗了會有什麼結果?德國將稱霸歐洲,雖然歐洲距離華夏確實很遠,但是徐傑依然不想讓德國做大。原因很簡單,第一,德國想要一個親德的俄國政府來保持對華夏的牽制。而華夏要肢解俄國來增加實力,這一點雙方的利益點是相互衝突對方,只不過這個問題在俄國被打倒前是被掩蓋了下來。而當俄國政府倒台了,這個矛盾又開始凸顯了!第二個原因則出現在德國的盟友土耳其身上。因為德國的強力支持,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依然活著。他控制了中東的大片區域,其中就包括後世的伊拉克和科威特,這兩個地方可是重要的油田啊!雖然現在還沒有被發現,但是為了今後的大計,徐傑是絕對不願意讓這兩個地方置於其它大國的控制之下的,而如果德國贏了,這兩個未來的超級產油國肯定跑不了!恐怕阿拉伯半島的其它油田也將置於德國的控制之下!第三個原因嗎,那就是在德國獲得空前的勝利後,自信心爆棚的德國是否會做出什麼過激的舉動,例如對抗華夏什麼的。這種潛在威脅性讓徐傑也有些擔憂。

    所以綜上所述,華夏不介意讓德國人取得一些勝利的果實,但是這個果實不能太多,不能徹底養肥德國人!你可以把波羅的海沿岸、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納入到自己的國土或勢力範圍中,但是絕對不能控制整個原俄羅斯地區。德國可以在西線打平英法,但是絕對不能徹底削弱法國排除英國對歐洲大陸的影響!德國在這個框架之內,是華夏的朋友,而要是出了這個框架,那就只能是敵人,甚至雙方之間刀兵相見!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既然不想讓德國贏,那麼就切斷對德國的支援不就行了?看樣子很有道理,但是實際上,華夏同時也希望英國人被重創!並且從根本上動搖英國的海權基礎,也就是,徐傑需要英國和德國之間進行一次比日德蘭規模更大的交戰!而最好的結果就是雙方損失慘重,英國人進一步收縮兵力,而德國暫時無力發動新的攻勢,以便等到美國參戰為協約國補充戰力!這是一個兩難的抉擇。如何把握好其中的度將變的十分重要!如果此舉成功的話,徐傑有把握讓這場戰爭再進行兩年!

    這兩年的時間足夠華夏政府展開對俄國臨時政府的攻勢,並且完成對新佔領區的鞏固了。從目前來看,形勢對華夏最為有利,隨著俄國臨時政府的成立,他的德國傀儡政權的性質從協約國的盟友變成了敵人。英法不可能在給與其幫助,巴不得處之而後快!而德國嗎?則要把精力放到西邊的戰場,給予臨時政府的幫助最多是口頭上而非實際的。畢竟他們的物資還需要華夏供應。至於開戰的借口嗎?那是相當好找的,華夏給沙皇政府的武器和彈藥有不少是以賒賬的形式給的,按照正常的交易流程,俄國會以黃金等硬通貨幣來支付,但是現在,臨時政府顯然沒有能力支付這筆欠款,而物資也已經被消耗掉了。那麼華夏完全可以以次為借口與俄國人開戰!

    諾曼諾夫王朝的倒掉帶來的影響是相當巨大的,在俄國臨時政府成立的第二,英國駐華大使就表示希望華夏中止對俄物資出口,並且表示願意以120%的價格收購,並且以黃金白銀或者技術進行交換,以防這些武器和彈藥落到俄國臨時政府或者德國人手中,畢竟現在通過西伯利亞大鐵路這些物資從理論上可以橫越整個亞洲運往歐洲!這就等於給同盟國開闢了第二條補給線!而從目前的形勢開了,華夏明顯傾向於德國,在英法看來,這批原來俄國訂購英法付款的物資很有可能最終便宜了德國人。

    出乎英國人意料的是,華夏十分爽快的答應了英法的要求,但是表示這批貨物的運費需要另算。在英國外交人員私下詢問為何華夏會同意這筆交易的時候,徐傑是這樣回答的:「我們是中立國家,我們在乎的只是貿易和航行的自由,而根據最基本的商業原則,價高者得是不容改變的!俄國臨時政府沒有支付能力,而德國人的出價低於貴國的價格,那麼我們自然會轉賣這筆貨物。」

    也許是這次交易的成功讓英國人信心倍增,也許是英國政府認為這是華夏態度的轉變開始,畢竟華夏的目的英國政府多少也知道,現在沙皇倒台了,到了該瓜分俄國的時候了,華夏和德國這對準盟友也終於發生了分歧,到目前位置,英國人還沒有收到關於德國與華夏進行協商的情報,相反德國還希望華夏能支持俄國臨時政府,並且尊重他們的主權完整!這不是搞笑嗎?在英國人看來,那個自大的威廉二世還是沒搞清形勢啊。

    協約國一不做二不休,在美國人貸款的支援下,再一次大量採購各種物資,尤其是各種機械產品、橡膠、石油等戰略物資!這些東西不管用得著用不著,先買過來屯著,反正不能落到德國人手中。而英國人這一手讓同盟國明顯感到有些措手不及!德國人可沒有能力和英國人比闊綽!不過好在,對於德國政府事先下的訂單,華夏還是履行了,並沒有因為英國人的緣故而轉賣他人。但是因為英國人的一頓掃貨,讓同盟國下一階段的訂貨變的十分困難,畢竟華夏雖大,但是橡膠、石油等物資的產量也是有數的!英國人多了,德國人自然就少了。

    「我國希望貴國能繼續支持同盟國,戰爭已經接近結束了,我國的優勢十分明顯,我們完全有希望在1917年年中就徹底結束這場戰爭,到那時候,英法兩國龐大的殖民體系將會崩潰,而華夏將直接繼承英法在遠東的勢力範圍,這對於貴國來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嗎?」德國特使不止一次的勸徐傑繼續原先的政策,德國人也不傻,他們也感到了情況的變化。

    「貴國應該知道我國關心的是什麼,但是可惜的是貴國政府一直沒有就我們關切的問題作出任何正式而且明確的答覆,我國為了同盟國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我們提供了你們進口量90%的燃油、75%以上的橡膠,80%以上的鎢礦和各種有色金屬,還有大量的機械和配件。甚至在關鍵時刻將我國最精銳的戰艦出口給貴國,我們做出了這麼多,但是我們能得到什麼呢?」徐傑嚴肅的問道。

    感謝書友hukaikaka、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滄桑漢、飛跑的豬、的月票支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