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九百二十一章 美國人登場了 文 / 終極側位

    「雖然我們現在還不能對德國宣戰,但是並不代表我們不能參與到歐洲的戰爭中,華夏對德國的態度已經轉變了,如果我們放棄了這個機會,那麼美利堅合眾國恐怕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無法進一步拓展自己的影響力,經過了兩年的戰爭,德國人同樣也十分疲憊了,我們不能再等了,只有參與到了戰爭之中,我們才能在未來的戰利品分配中分一杯羹!」威爾遜總統不止一次這樣焦急的對部下道。美西戰爭的失敗陰雲經過十幾年的時間洗禮已經近乎煙消雲散,而現在,美國政府再一次鼓足勇氣去拓展自己的勢力範圍。而這次世界大戰在他們眼中將是一個最好的機會。威爾遜總統和相當一部分美國政治家不會放棄這個機會的。

    雖然因為各種原因無法正式對德宣戰,但是私底下做一些手段也是可以的,比如派遣技術人員和工人前往戰場提供後勤和醫療服務,比如派遣艦隊對美國運往歐洲的物資提供護航,而其中最為大膽同時又最為有效的辦法莫過於組建一支「美國志願者」組成的陸軍前往歐洲直接參戰了!

    至於這支「美國志願軍」到底是怎麼籌建的,是直接把美國陸軍換一套軍裝就拉過來呢,還是召集各種社會閒散人員組成的,亦或者真的是某些志願者組成的,徐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他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忙活。但是隨後的事情讓徐傑不得不對這支構成複雜,性質更是難以確定的部隊上心了,原因很簡單,在英國人決定用華夏陸軍的裝備來武裝部分殖民地軍隊並且聘請華夏教官後,美國政府也正式通過外交渠道希望華夏能夠在華夏訓練這支部隊!

    這個外交照會在華夏陸軍中引起了軒然大波。在俄國徹底被打趴下之後,華夏陸軍的假想敵就變成了德國和美國。前者可能在俄國與華夏發生衝突,而後者則可能在太平洋方向找自己的麻煩。再加上美國的資源稟賦確實變態。所以華夏陸軍方面對於培養一個自己的敵人表示擔憂。而徐傑也因此有些舉棋不定。有知道現在的美國陸軍和歷史上一樣正處於極度弱的狀態,不僅僅裝備和規模上不行,更沒有一套自己的作戰思路。尤其是炮兵。幾乎在1戰後的一段時間裡都是照搬法國的。一支陸軍是否強悍,不僅僅看他的裝備和人員,同時也要看是否有一套先進的作戰思想。比如歷史上2戰的德軍,德國人攻擊法國的時候手中的牌並不是很好。但是依靠閃電戰的作戰思想,還是很快搞死了法國。

    但是經過一番思索之後,徐傑認為在某些方面教一教美國人也可以。甚至有把對方帶到溝裡的可能!華夏給英法制定的戰術其實受到了極強的局限性,首先,這套戰術思想只能用於防禦作戰,而且只能用於類似西歐這種交通便利地區的防禦作戰。輪式裝甲車通過性較差。離開成熟的道路體系就十分尷尬,這些機動防禦車輛最大的賣點就是高速和重火力。沒了高速,首先就等於削掉一半的優勢!

    試想一下,如果在東歐或者其它地區,這種輪式裝甲車發動進攻作戰的時候會如何呢?首先一部分車會陷在泥潭之中。其次讓這些皮薄餡大的東東衝戰防炮那不是九死一生嗎?現在還好點,如果再發展二十多年,步兵連火箭筒和無坐力炮都有了,打這東西不是白打?後世美帝依靠絕對的空中優勢想搞什麼快速反應旅。打算用輪式裝甲車包打一切,結果被伊拉克的反美武裝用各種rpg、路邊炸彈等武器弄的灰頭土臉。以至於當主張陸軍輕型快速化的拉姆斯菲爾德去伊拉克視察的時候直接被群嘲。

    所以,這種機動支援部隊在2戰環境下也只能用於偵察、以及在道路情況良好的地方作為反裝甲力量的補充執行防禦作戰。而現在只不過因為一戰中能對它構成致命傷害的武器有點少,所以才能顯示出一定的戰鬥力,等到再過二十多年,各種反坦克炮機關炮遍地都是,火箭筒和無坐力炮下放到基層,空中還有大量攻擊機的情況下用輪式裝甲車做主力的話。那就真是作死了,任何投機取巧的做法都不可能長久,輪式機動車構成的救火隊也不過是1戰條件下能夠發揮較大作用而已,到了2戰還是坦克、突擊炮和坦克殲擊車的下!

    如果美國人願意模仿的話,那就模仿好了,到最後吃虧的肯定是自己!在最後一次討論會上。徐傑決定接受美國人的要求,為其部分軍隊提供訓練和裝備,他們將和英國殖民地軍隊一起在華夏受訓,並且在德國發動攻勢之前,進入歐洲戰場。

    於是乎。為了阻止德國陸軍一鼓作氣的拿下法國,華夏與英美居然走到了一起,要知道幾個月前,雙方還一副劍拔弩張的樣子。不過對於政客來,這不算什麼,大家都是為了利益而已,英美需要切實提高自己部隊的戰鬥力,而華夏同樣也需要獲得除了金錢之外的一些利益或者保障。比如協約國對華夏未來新增領土的承認,再比如獲得依然在俄國境內活動的英國人員或者附屬人員的幫助和相關情報。

    整個棋局下到這一步已經到了收穫的時候,無論是華夏開始大力支持同盟國還是現在幫助協約國,最終的目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能夠安安穩穩的吃下俄國這塊肥肉!總體而言,前面的佈置華夏做的很不錯。而到了現在,才是最關鍵最重要的時刻!

    華夏共和國經過十多年的準備對付已經被戰爭幾乎搾乾的俄國不存在太大問題,即使考慮到嚴冬和後勤壓力,單純靠俄國臨時政府想要阻止華夏大軍的兵鋒也是不太可能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其他列強的反應和態度。這倒不是華夏怕這些國家,總之本著能少一點麻煩就省點勁的原則,華夏需要盡可能的爭取盟友。

    在一般人眼中,現在唯一能組織華夏獲得俄國的外部勢力似乎只有一個德國,其實實際上並非如此,英法美等國也不願意讓華夏就這樣做大。如果德國人垮了,協約國贏了,那麼英法美有八成概率會以各種名義幫助俄國抵抗華夏。所以,趁著現在協約國劣勢,徐傑需要讓協約國和美國承認華夏的拓展。當然這種承認可不是單純口頭上的承認,而是必須拿出實際行動的!

    英法對俄國的控制可不僅僅是在資金上,在俄國陸軍中有不少英法教官和軍事人員。在這種情況下,徐傑以給予協約國援助為代價要求這些英法教官讓所屬的俄*隊至少保持中立。而在華夏參戰前,需要他們繼續與臨時政府作戰。此外,還要給華夏在俄國的間諜提供相應的情報支援。至於煽動民眾,讓俄國人仇視德國什麼的,這些事情不用華夏去,英法自然回去做。而在華夏展開對俄作戰後,英法必須盡全力訓練一支由舊俄國貴族和舊軍隊組成的「偽軍」配合華夏陸軍的行動。

    其次,英法和華夏同意中亞地區的**,甚至同意在英國控制下的波斯擴大在裡海地區的領土和影響力。對於中亞複雜的民族和宗教問題,華夏不想插足,太麻煩了!但是為了避免中亞地區形成一個新的大國,華夏和英法還需要將這個地區拆出盡可能多的國家。

    至於最後一點嗎,就是在一個合適的時候,協約國必須承認華夏新增領土。雖然是口頭上的,但是總比沒有強。而華夏將根據英法美的「表現」來決定未來的援助事項以及對德出口的限制情況。

    至於如果協約國贏得戰爭後會不會直接毀約再扶持一個俄國傀儡政府和華夏對著幹,徐傑認為這是很有可能的。所以,華夏需要讓雙方在西歐再打兩年!華夏給協約國的幫助只是讓英法死不了而已。大出血還是必須的。按照華夏陸軍部的推演,德國最終將止步於距離巴黎100km左右的地反,法國將有大量的地區淪陷並且損失將多餘德國。然後雙方將轉入陣地消耗戰中,而伴隨著美國的加入,協約國一方將重新佔據總體實力上的優勢。

    「到那時,希望威廉二世能承認現實,放棄對俄國的支援。」徐傑看著地圖默默的自語道。華夏其實內心中不希望德國輸,如果德國輸了,難保英法美三國不在遠東找自己的麻煩,如果威廉放棄扶持一個親德仇視華夏的政府的話,那麼徐傑不介意繼續幫助同盟國贏得一定的戰果。但是很可惜的是,現在的德國人太過自大了,需要一場失敗讓他們清醒一下!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美國參戰已經成了定局,不知道這個位面美*隊的表現會怎麼樣。至少在歷史上美國陸軍表現一般,而海軍的素質比英德都要差一些。至少打靶是這樣。除了14寸50l主炮的散步問題之外,人員素質是美國海軍揮之不去的硬傷,不知道這個位面會如何!

    感謝書友hukaikaka和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海熊哥、愛妮頭啊、9527的月票支持~~~。昨訂閱創新高~~~,今加更一章~~~。希望各位書友繼續支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