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最後的合作 文 / 終極側位

    「看來美國人和華夏還是心存芥蒂啊。」林永升自語道。華夏與英國人的接觸還算順利,雙方已經在諸多領域內建立了合作關係,華夏的巡洋艦規劃英國人多少也知道一些。但是在這種情況下英國人還提出了這樣的提議,那麼結果就只能有一點,那就是美國在背後唆使的。

    華夏的航空巡洋艦計劃和德國公海艦隊的原因襲擊型航空巡洋艦計劃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是把巡洋艦當成艦隊體系中的一部分,用巡洋艦起降水上飛機來彌補偵察反潛以及搜救的不足,是整個艦隊體系中的一部分。畢竟水上飛機起降更為靈活而且不用浪費航空母艦寶貴的甲板空間。而德國公海艦隊的航空巡洋艦則是突出了單艦作戰能力,強調在小規模交戰中盡可能壓制對方巡洋艦。同時配合潛艇作戰。而在主力艦對決中,這種航空巡洋艦的航空能力還比不上一艘輕型航母。但是不管如何,這款航空巡洋艦在華夏的作戰體系中也佔據著重要地位,絕對不能因為協約國的提議攪黃了!

    「看來這次又要和德國人合作一次了,這次恐怕將是兩國在海軍領域的最後的合作了吧?」林永升不由的搖了搖頭說道。而德國人正好也要與華夏商議這件事情,於是乎沒費多少周折,雙方約定見面時間和地點商討此事。

    雙方也算是老熟人了,在經過短暫的客套之後,開始步入正題。雙方雖然是合作,但是彼此之間因為戰略的關係已經很難回到1戰前的那種狀態了,簡單來說就是合作之中也有對抗。「英國代表提出的巡洋艦載機數量限制是不合時宜的,這點我想貴我兩國應該能達成共識。但是在航空巡洋艦的數量問題上,我們和英國人是一致的,即大載機量巡洋艦的數量必須限制!」巡洋艦有的時候需要執行對海和對地攻擊任務的,所以華夏自然會留下一部分專門的炮戰巡洋艦,而秉承著我用不上的東西也不能讓你多的原則。所以華夏對德國載機巡洋艦數量還是抱著限制一下的打算的!

    「看來從現在開始,華夏與德國之間的准盟友關係就要徹底結束了。」希佩爾是什麼人?對於華夏的打算他自然十分清楚,不過華夏既然已經在艦載機數量上做了一些讓步那就夠了。有這一條在,德國就能把幾艘航空艦建成。但是具體建造幾艘那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航空巡洋艦占噸位的3成的數量還是太少。至少要4成以上!」片刻之後希佩爾提出了德國人的建議。根據雷德爾的計劃,4艘巡洋艦同時能用於大西洋破交的最多不超過3艘,這個數量用來配合大量的u艇還是太少,而且根據雷德爾的意見,在必要的時候他還打算組成雙航空巡洋艦編隊,用來碰碰護航較為嚴密的大型船隊。所以德國海軍內部認為航空巡洋艦的數量不應該低於6艘。

    「如果我記的不錯的話,貴國的巡洋艦噸位是28萬噸。其中重巡洋艦比例不能高於6成,那麼重巡洋艦噸位應該是在16.8萬噸左右。而航空巡洋艦的噸位不會很小,必然會達到重巡洋艦最高的1.5萬噸的標排。這樣一來的話,4艘就是6萬噸。6艘就是9萬噸。按照每艘航空巡洋艦至少20架左右的載機量的話,那就是80架或者120架,已經是兩艘中型航母的載機量了吧?」林永升看似平淡的描述讓希佩爾心中一驚!因為他實在想不到,這位華夏海軍的大將是怎麼把德國航空巡洋艦的性能摸的這樣准的?要知道這個計劃在德國海軍中可是絕密,雖然外界可以通過對造船廠的觀察得出這些戰艦確實建造的信息。但是具體性能那是絕對摸不到的!這太可怕了!

    航空巡洋艦這種戰艦到底有多大潛力,在徐傑那個位面雖然沒有造過,但是相關的設計卻是有的,比如說日本的大澱號航空巡洋艦2號方案就是一款典型的航空巡洋艦設計,這款設計可以看做船首前部是兩座3聯裝6寸火炮,後面就是一個航母的船體,甲板長度達150米。前半段巡洋艦身子加後半段航母身子。這個計劃艦一共可以攜帶18架飛機,而且這還是日本飛機折翼悲劇的情況。在這個位面,航空巡洋艦設計的更大了,機庫也會相應提升,而且從情報上看,其炮塔佈局為首尾雙主炮佈局。航空甲板甚至可以延伸到炮塔上部,那麼飛行甲板長度會更長,再加上德國飛機折翼不錯(比如109t)而且至少還有空氣彈射器。如果再算上甲板系留的話,那麼20架飛機已經很低了。所以對於這款航空巡洋艦來說,其戰鬥力還真不能低估!

    從林永升的話語中希佩爾可以斷定華夏對這種航空巡洋艦還是很瞭解的。而且對其思路也是十分清楚。之所以沒有向協約國挑明是因為華夏在巡洋艦航空能力方面同樣也有所訴求。但是為了遏制德國海軍實力的增長,華夏同樣不希望德國擁有太多的航空巡洋艦。同時也不希望德國的盟國擁有太多的航空巡洋艦。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希佩爾從剛才的話語中斷定華夏對德國可以容忍的航空巡洋艦數量不會超過6艘,其它同盟國成員航空巡洋艦數量以此類推。

    「而且說實話,我對貴國的航空巡洋艦能否達稱得上條約巡洋艦很是擔憂啊。」看著沉默不語的希佩爾,林永升又打出了另外一張牌,這句話言外的意思就是德國的航空巡洋艦造出來後極有可能超標,如果不想到那時候再找麻煩的話,那你就識相點!

    「德國公海艦隊至少要有5艘航空巡洋艦,這個數量不能再低了。奧匈帝國海軍至少要有2艘,西班牙土耳其一共有3艘!同盟國內部的底線是10艘!」沉思片刻後,希佩爾打出了自己的底牌!

    「那就這樣吧,我提醒閣下一句,貴國能造,其它國家也可以造,有的時候只是思路問題,想法到了,大家都能造出來。論工業技術的話,現在4大強國誰都可以完成。」林永升的表態讓希佩爾送了一口氣,但是隨後林永升的一句話讓剛剛如釋重負的希佩爾彷彿落入了冰窟之中:「現在我們爭論的東西其實意義很有限,即使不限制貴國的建造計劃,如果再平白惹上一個大國的話,造出的那點戰艦又能有什麼用呢?」

    「嘶。」希佩爾倒吸了一口冷氣:「如此說來,這算是警告嗎?我們的目標是英國,並不是貴國,貴國有些太緊張了吧?」

    「算是吧,德國已經走的太遠了,兩個大國勢力範圍之間如果接壤的話,雙方直接的關係總不會融洽的。我們之所沒有取南亞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但是我們不取,不代表放任別人去取!我這是代表華夏政府說出的這番話,不是我個人。」林永升最後強調道。雖然德國人不是嚇大的,警告未必管用,但是林永升還是希望德國人能止住腳步,因為兩個大國之間一旦交惡,對雙方都沒好處!

    「那就是後輩的事情了,我反正看不到這一天了。不過貴方的意見我會帶回國內的,至於如何決斷我就說不准了,畢竟我只是軍人。」希佩爾心中有些發苦,畢竟雙方曾經並肩戰鬥過,在1戰中華夏給予德國的幫助也可謂是不遺餘力。僅從個人感情上來看,他確實不想和華夏發生衝突,但是東進戰略是德皇牽頭訂下的,而且如果能實現那麼德國就有可能成為第二個英國,這如此大的誘惑又如何能僅憑幾句警告就放棄呢?而且隨著各項建設和準備工作的全面鋪開,德國的戰略是很難改變的了。

    在隨後的會談中在同盟國和華夏的壓力下,協約國放棄了對航空巡洋艦載機數量的限制,而是換成了對噸位和限制進而間接控制艦載機數量,同時要求航空巡洋艦必須裝備6門以上的主炮,而除了航空巡洋艦之外,普通重巡洋艦的載機量不超過6架,而輕巡洋艦載機量不超過4架。而協約國同樣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建造航空巡洋艦,其航空巡洋艦的噸位不能超過巡洋艦總噸位的4成!

    在解決了航空母艦和巡洋艦的議題之後,與會各國又對其它戰艦的規格和限制進行了進一步的解釋和更正,最終,歷時近三周的羅馬海軍軍備限制會議終於落幕,而簽署的《羅馬條約》和三年前在北京簽署的《北京海軍軍備條約》一起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海軍軍備限制體系,並且主導了未來近10年的海軍發展。在這個技術日新月異,海軍戰術發生重大變革的時代,各國都盡可能的在條約限制下擴充自己的軍力,因為他們知道,戰爭的陰影並沒有遠離,不知道什時候就會再次降臨人間!

    感謝書友hukaikaka的打賞~~~,以及書友光之納粹的月票支持~~~。第二更奉上,求支持求訂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