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三方合作 文 / 終極側位

    「小子,聽說你們把那些美國牛仔收拾了一頓?」托馬斯饒有興趣的問道。

    「美國人做事簡單直接,他們更喜歡的是靠暴力去碾壓對手,攻擊方式上缺乏變通。和我們之前有些相似。但是他們做事很細緻,很有條理,如果他們推演中的數據在現實中都能實現的話,那麼對同一艘航空母艦的利用效率上是要比我們更強一些的。」坎寧安回答道。

    「久病成醫,一支艦隊只要輸的次數足夠多了,就總能從中學到一些東西,美國的工業確實強大,但是這一次,恐怕幫不了美國海軍了。他們必須學會用智慧而不是蠻力去獲得勝利。」托馬斯歎了口氣說道。「我知道你一定想問我為何來到這裡,好吧,我告訴你,在未來我們將和美國艦隊並肩作戰,在印度洋迎擊強大的同盟國艦隊。」

    「美國人同意了我們的計劃?我到現在都很難相信美國人會為了英國的殖民地下如此大的本錢。」坎寧安有些意外的說道。

    「沒了印度,就沒有大英帝國,而沒了大英帝國,美國又到哪去找合作夥伴呢?相對於華夏來說,美國人可能覺得英國更加可靠,他們不支持我們又能支持誰?」托馬斯笑了笑說道。

    「那麼在未來,我們的印度洋艦隊可以擁有多少艘航空母艦和戰列艦?美國人能出多少艘主力艦?」坎寧安問道。

    「航空母艦在開戰前最多三艘。這還是打破條約限制後的數量,不會再多了,其中最精銳的暴怒級航空母艦隻會有1艘。另外2艘可能是2萬多噸的艦隊航空母艦或者是一艘艦隊航母加一艘輕型航母。而美國艦隊最多也只能出動3艘航空母艦,甚至有可能只有2艘,我估計最好的情況下,我們也只能擁有5艘。」托馬斯想了想說道。

    「如果德國人把他們的主力集中在地中海的話,那麼德國人至少會有4到6艘航空母艦(考慮到條約後新造的航空母艦。)再加上奧匈帝國的2到3艘航空母艦,以及西班牙、土耳其的航空母艦,他們在地中海—印度洋戰區可以使用的航空母艦數量可能會大大超過我們。我們的情況會嚴峻啊。」坎寧安臉色陰沉的說道,雖然同盟國不會把全部艦隊都用在印度洋。但是對方佔優勢則是必然。

    「這已經是最好的情況了,如果意大利政策走向發生變化,那麼同盟國的航空母艦編隊會增加3到4艘!這才是真正致命的!我也不瞞你,雖然現在的意大利政府急於和同盟國劃清界限。在黑衫黨事件後,意大利海軍派更是對同盟國產生了相當的敵意,但是,現在的意大利政府並不穩固,如果一旦在外國干涉下,意大利政局發生重大變動的話,那麼對於協約國來說簡直就是致命的傷害,至少我是這樣認為。不過上面對此並不是很關注,或者說他們知道即使想干預也有些力不從心。」托馬斯言語中少有的透出了一股深深的焦躁。

    「您不會是打算在這次和美國人的交涉中提及這件事情把?我很難想像美國人會在這種情況下插手意大利內部事務。更何況。意大利距離德奧那麼近,即使我們插手恐怕也很難成功。」坎寧安也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畢竟意大利海軍的態度直接關係到未來協約國在印度洋戰區的壓力啊!

    「這件事情一定會提及。而且必須解決,意大利艦隊絕對不能落到別人的手中,無論是摧毀或者脫離同盟國的掌控之中都可以。華夏對此也有些想法,他們的聯絡員已經同時通過官方渠道和私下的渠道進行了遊說。試圖說服政府與華夏一起處置意大利海軍,但是目前情況還不很明朗。在這一點上,華夏比我們更上心。或者說更有遠見?我覺得在這方面需要和美國人好好聊聊。也許美國政府看不到其中的威脅,但是我相信馬吉芬一定可以。如果兩國海軍內部達成一致意見。並且加上華夏官方的話,這件事情還是有機會的。」托馬斯說道。

    而隨後在會見西姆斯和馬吉芬的時候,托馬斯在會議上提到了未來意大利的走向問題:「從現在來看,意大利更傾向於我們,而這必然為同盟國不容,在經濟危機的背景下,德奧很有可能對意大利動手,也許我們無法阻止政權的更迭,但是至少我們不能無動於衷,意大利海軍的問題必須解決,他們或者投靠我們,或者被摧毀。」托馬斯在會談上直言不諱的說道。「而目前華夏對此也是這樣一個態度,不過從他們的話語中,他們更希望能夠在事情無法挽回之後能夠為殘存的意大利提供庇護。哪怕是暫時的。」

    「意大利的環境很不好,位於封閉的地中海之中,而兩個出口都是由同盟國控制的,蘇伊士運河就不要想了,唯一的希望在直布羅陀海峽,而且西班牙算是孤懸海外,沒有和同盟國其它國家接壤,只要我們壓力足夠大,我想西班牙是不會為難意大利艦隊的。」馬吉芬說道。

    「西班牙問題不大,但是德國艦隊怎麼辦?如果德國公海艦隊主力進入大西洋或者在行動之前就已經在地中海駐紮的話,可能幾天之內就能在空軍的配合下重創意大利海軍。地中海的交戰完全是硬碰硬,沒有任何花巧可言。」托馬斯隨即又提出了另外一個問題。

    「這個可能性不大,德國要的是一個盡可能完整的意大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的海軍,如果雙方真的爆發大規模交戰的話,那麼退無可退的意大利海軍也必將給德國人凌厲的一擊。當然,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們的目的不是達到了?意大利海軍完了,但是德國艦隊也遭到損失。」馬吉芬搖搖頭否決了這種可能。

    「另外說一句,華夏可能已經在行動了,如果鄧世昌將軍說的是真的,那麼林永升應該去意大利了,而且據說,華夏會給為意大利建造的1艘航空母艦和1艘航空巡洋艦配齊飛機。而這些艦載機將是華夏的,那麼從使用和操作角度來講的話,那麼操作這些戰艦的人中將有不少華夏人員。看來華夏比我們更加積極。」馬吉芬隨後補充道。

    「這更多的是一種姿態,或者說是逼迫我們表態,華夏已經做得夠多了,如果我們退縮的話,那麼我們將失去一次和華夏一起削弱同盟國的大好機會。即使我們輸了,華夏也已經用實際行動站在了我們這邊,同盟國得到了意大利,而我們得到了華夏。我原本認為華夏很有可能會選擇扣下本該交付給意大利的戰艦,但是沒想到,對方的做法這麼激進!不過這很符合某人的習慣,要麼不做,要做就大膽去做。」托馬斯歎了口氣說道。

    「政治上當事情我們不要插手太多,我們只用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從這次和鄧世昌將軍的接觸來看,他們這次來也是要談兩個問題,一個是未來南亞局勢的問題,而另一個則是意大利的問題。尤其是第二個問題,我也認為這是一個重新確定三國關係的重要契機。不僅僅是軍事上的意義,更重要的是戰略上的意義。但是最後我想問一句,如果意大利艦隊成功逃出升天的話,他的歸屬。」馬吉芬看了看托馬斯沉默了。

    「如果我是第谷,無論從個人感情還是從艦隊利益出發,我都會選擇華夏而不是協約國中任何一個國家。第谷和徐傑的關係很不錯,甚至還有名義上的師徒關係。而徐傑也確實給了意大利很多好處。從未來利益出發的話,如果意大利艦隊在華夏的話,那麼在未來的戰爭中他們不會第一時間參戰,這對於保留意大利艦隊來說無疑是個十分有利的條件。而且如果我是第一海軍大臣的話,一旦開戰我會第一時間把意大利艦隊派往戰場。」托馬斯毫不隱晦的說道。

    「也許我們太貪心了,事情還沒有著落就等著分享。」馬吉芬也苦笑道。「如果意大利剩餘艦隊被華夏接受的話,那麼他們的籌碼就更大了。」

    「您是說華夏不參戰是為了待價而沽?」托馬斯問道。

    「肯定有這方面的原因,華夏那麼大,不可能只有原荷屬東印度那點油田,這不符合常理。如果他們想解決,說不定現在就已經是一個石油輸出國了。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猜測。不過有一點我可以肯定,這一次華夏絕對不會給同盟國一丁點的幫助,徐雖然是一個十分滑頭的人,必要的時候也會算計盟友的人,但是絕對不是一個沒眼光的人,他最終會站在我們這邊的。」馬吉芬說道。

    「好吧,既然這樣我們就先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希望華夏那邊能夠快點取得進展,無論是說服我們兩國政府還是和第谷的合作。如果我們三方面合作的話,這件事情說不定真的可以成功。」托馬斯也想開了,這些事情不是他們可以決定的,馬吉芬說的沒錯,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關鍵!

    感謝書友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賞~~~,以及書友老學生、不想死的小白、寶寶貓熊、楓橋001、a19690620等書友的月票支持~~~。今天下午還有一更~~~,求訂閱求支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