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華夏海權

正文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南拖北打 文 / 終極側位

    對於上位者而言最反感的是什麼?自然是自己剛剛定下了計劃,就有人出來攪局。尤其是當這個攪局者是比自己地位還要高的人的時候。就在巴頓和戴高樂準備實施雙方剛剛約定的計劃的時候,美國陸軍部的代表也來到了兩人的指揮部,並且向兩人傳達了新的命令。

    這個新命令的意思很簡單,為了配合友軍即將在意大利北部展開的行動,要求美法聯軍死死的拖住德國陸軍,並且限制其在意大利的活動範圍,來為北面的行動爭取時間。尤其是要求讓防禦意大利中部的美法聯軍死死的將德軍托在佩薩羅—阿雷佐—錫耶納以南的地區。

    「這些英國佬到底想要搞什麼?」戴高樂氣急敗壞的問道。既然是美國陸軍部發出的命令,那麼巴頓應該清楚一些內幕吧,所以摸不到頭腦的戴高樂希望能從巴頓那裡獲得一些信息。「這個我真的不清楚,應該是英國人新制定的計劃,可能要針對奧匈帝國。」巴頓搖搖頭說道。

    巴頓雖然不清楚具體原因,但是有一點他說的沒錯,那就是英國人確實要在意大利北方採取行動,而且確實要剛剛制定的計劃,而要說到這個新制定的計劃,還要從同盟國制定的行動計劃說起。按照德皇和奧皇之間達成的協議,意大利北部的部分地區將在戰後併入到奧匈帝國,既然如此,那麼就需要奧匈帝國自己去取。德國沒有義務為奧匈的領土流血犧牲。德皇一方面以德軍缺乏專門的山地部隊為借口。同時又提出將負責奪取包括意大利中部和南部的地區需要大量的兵力,所以德皇要求奧匈帝國「自己解決」意大利北部問題,當然他也暗示。如果奧匈帝國進軍順利的話,可以從意大利「取走」一些東西。比如說機械設備和銀行中的金銀什麼的。

    對於德皇的提議,奧皇仔細琢磨了一下感覺也可行。首先費迪南和奧匈帝國的將軍們分析了一下敵情,在意大利北部地區主要的防禦力量是意大利山地步兵和留在北方清剿黑衫黨的意大利海軍陸戰隊,再有就是英國陸軍和殖民地部隊。對於意大利陸軍來說,奧匈帝國可是有心理優勢的,總體來看。奧匈帝國打不過英法美,鬥不過俄國。唯一能找回點面子的就是在意大利了。而且奧匈帝國也確實有不少山地戰部隊。再加上意大利北部的意軍並不多,對付意軍問題不大。

    另一支力量就是英國和殖民地部隊了,要說英國陸軍的作戰素質,那是絕對高的。甚至有一種說法是在一戰中單純就基層軍官和士兵的素質而言,英國遠征軍比德國陸軍都要高一點,只不過這支規模不大的陸軍太容易損耗了,不過半年時間,這支精銳部隊的成員要麼被打死,要麼送醫院了。所以英國人對自己的陸軍十分的珍惜。這次從本土抽調的精銳部隊也並不多,奧匈帝國的情報顯示,雖然掛著米字旗的軍隊不少,但是不少都是殖民地和自治領的軍隊。所以奧匈帝國認為這支部隊不過也是一支樣子貨。

    當然。如果單純從北部山地進入意大利的話,因為道路運輸問題,後勤壓力有的時候比對面的敵人帶來的麻煩更大。不過這次奧匈帝國學精了,奧匈陸軍將同時從兩個方向進入意大利,從了從北部出動的陸軍之外,另外一支部隊將從伊斯特拉半島的普拉港上傳,然後進攻萊托港和加裡波第港。然後以此為跳板與從北方進入的陸軍一起將位於意大利東北部的敵軍一網打盡!

    而正巧,協約國一方通過電報和偵察行動洞悉了對方的想法。一方面是英國人的蘇格蘭廠和軍情局確實厲害,而另外一個方面則是德國人的調動太過明顯了。原本在歷次戰役中,德國空軍執行了絕大多數的任務,奧匈帝國只是配合和負責後勤保障,但是這一次,因為德國人要自己攻擊意大利中部,同時德國陸軍和空軍還在向東非進軍。所以德國人就很不厚道的將北線空軍作戰的任務全摔給了奧地利人。雖然在前一段時間的交戰過程中,英國空軍損耗也很大,但是英國人表示,自己拿德國沒辦法,但是對付你奧匈空軍可問題不大啊!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奧匈帝國空軍中一部分被派往了埃及和克里特半島,在海軍戰敗之後,惱羞成怒的奧匈帝國極力想在北非找回場子。

    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還不至於讓英國人下定戰役決心,但是就在此之前,華夏表示願意派出一支師級規模的地面部隊和新的空軍部隊進入意大利北部,與英國人一起作戰,這就讓英國人底氣有些足了。意大利北部是山地,地勢狹窄交通不便,有再多的兵力也不易展開,這就程度上抵消了奧匈帝國的兵力優勢。而華夏的援軍更是讓北方的防禦力量大增。所以不僅僅是英國人認為這是一個機會,同樣,協約國高層也認為這是一個重達的利好消息。華夏在此之前最多的是提供裝備,頂多是派出空軍作戰,而這次派遣大規模地面部隊進入戰場還是首次,這更說明了華夏將在未來的戰爭中的態度問題。說不定此戰過後,協約國三巨頭將要變成協約國四巨頭了!未來的勝算更大。

    至於華夏為何非要摻乎到這裡面的行動,原因很簡單,雖然徐傑作為穿越者對後世的裝備和戰術有一定的瞭解,但是自己瞭解是一回事,下面人學習領悟是另一回事。戰鬥力如何誰也說不清楚。海軍上一次交戰還是在塞班島和美國人打了一架,至於陸軍嗎?恐怕除了和俄國人動過幾次手之外就沒有再和列強打過來。所以徐傑對於華夏陸軍的戰鬥力也是有點懷疑的,既然協約國趁機在意大利試試對方的斤兩,那麼華夏同樣也不能放過這個機會,在空軍和海軍連番上陣之後,華夏終於決定派遣陸軍大規模進入意大利。不過考慮到德國這個核桃比較硬,怕一不小心崩壞了牙,於是果斷的找奧匈帝國這個軟柿子捏捏。

    至於這個師1級規模的部隊有多少人,華夏表示至少不會少於1萬戰鬥部隊,如果協約國能解決後勤運輸問題和機動性問題還可以派遣更多的部隊,並且表示至少會有一個營級重裝甲部隊。而得到華夏許諾的英國人覺得底氣十足,認為有必要在北方發動一場的大的戰役來重創奧匈帝國陸軍。當然要這樣做的話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在意大利中部登陸的德軍陸軍不能進入北部地區,否則會讓這次戰役產生很多的變數。

    上面給的命令非常模糊,讓巴頓和戴高樂把對方限制在意大利中部,但是怎麼限制呢卻只能指揮官自己想辦法。把對方趕下海顯然是不可能。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限制對方的控制地域,把對方拖在沿海。讓對方無法使用東部沿海的鐵路線迅速機動,而要實現這個目的的話,那麼沿海的城市就不能輕易放棄。這對於戴高樂和巴頓來說可是一個非常麻煩的問題。他們可不想把部隊暴露在對方的艦炮打擊之下。

    「其實我們可以把對方引到城市中來打,進行一場大規模的巷戰,德國人是要戰略這些城市,然後利用交通樞紐來運輸的,所以他們不能肆意破壞這些地方。我們很早之前就已經研究過巷戰的問題了,如果我們三方能合作的話,利用沿海城市來拖住對方一段時間也許並不困難。」就在這時,一個叫帕爾松的意大利上校找上門來,經過介紹得知,這名上校曾經專門研究過巷戰問題,因為早在數年前,意大利海軍陸戰隊就考慮過如何對付隱藏在城市中的黑衫軍,順帶來如何進行巷戰也研究過,並且還親自實踐了一把,只不過對方太弱,不少戰術還沒實施,對方就先垮了,而這一次,意大利人認為有必要在德國人身上試一試。

    雖然意大利海軍負責防守南部地區,但是考慮到對方並沒有在南部發動大規模登陸的跡象,再加上第谷又無法對中部奮戰的美法軍隊提供海軍上的援助,所以作為補償,願意讓帕爾松上校帶上兩個團的意大利海軍陸戰隊參與到東線的防禦作戰之中。而本著有人幫總比沒人幫好的原則,對於這支本土軍隊,巴頓和戴高樂也沒有拒絕。雖然他們對意大利陸軍的戰鬥力很不看好,但是就算只能提供嚮導和聯絡員也比沒有強啊!

    於是乎,就在德奧軍隊忙著展開登陸作戰的時候,意大利和協約國也制定了一個南拖北打的方案,北面爭取打疼奧匈帝國軍隊,南面則是盡量拖延德軍進攻的腳步。爭取在陸戰方面也能取得一些大的勝利。

    感謝書友辰溪的月票支持~~~。今天是除夕,側位在這裡祝願各位書友新春快樂心想事成萬事如意~~~~。今天和明天繼續雙更~~~,原來承諾的5天雙更不變。求支持求訂閱~~~~。(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