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遠東之血

大道小說網 026、莫斯科態度變化 文 / 大順閹黨拷掠營

    就在「三二六」事變之後第4天,在外蒙西北邊境以外一片廣闊的土地上,也發生了一場變革。

    這裡名叫「唐古烏梁海」地區,南與外蒙接壤,西與新疆增壤,面積大約17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歐洲奧地利和捷克之和,這裡群山圍繞,水資源豐富,氣候宜人。在清代為清帝國領域土,在清代,這片地域被分別劃則外蒙和新疆的行政區域內。清滅以後,一度被俄羅斯所佔,後來被民國新疆都護使派兵收回,由於歷史上的原因,這片人口僅有7-8萬的地方主要和外蒙和新疆保持著密切的關係。

    30年代,在蘇聯官方暗中操控中,這片地區成立了極度親蘇的新政府並對外宣稱建立「圖瓦人民共和國」。這個政權對內高壓政策,對外走親蘇路線。[搜索最新更新盡在|com|bsp;在外蒙發生「三二六」事變之後,「圖瓦人民共和國」內部的親蒙古勢力受到極大的激勵,他們在三月三十一是也發生政變,將原來的親蘇勢力趕下台。四月,外蒙庫倫在政治穩定下來之後,派出一隻800名外蒙軍隊及白魯台軍隊組成的混成遠征軍到達唐古烏梁海地區,一方面壓制了當地俄羅斯移民的反抗情緒,另一方面幫助新的親蒙政權穩定住政府。

    不久,唐古烏梁海地區新政府宣佈取消其「圖瓦人民共和國」的稱號,改為「唐古烏梁海自治區」,對外拒絕了蘇聯的駐軍要求。對內則暗中聯絡外蒙方面,想聯合外蒙共同自保。不久,這個「唐古烏梁海自治區」就宣佈歸屬於外蒙,從而演變成為一個外蒙的一個高度自治的自治區。

    這個人口不多,卻又地域廣闊的地區藉著蘇聯無暇顧及的機會,搖身一變成為外蒙治下的一個自治區,由於在上述的外蒙、中國、蘇聯三方會議中,中蘇兩國承認現有外蒙自治現狀。所以唐古烏梁海地區事實上相當於在名義上回歸到中國的治下。

    這之後一個月,一個白魯台根據地工程兵團開赴到唐古烏梁海地區,在沿葉塞尼河靠外蒙的地區,建成一座新城市——烏梁海城。

    「三二六」事變不久,科列夫就匆匆趕到根據地,他質著鄧宏:「作為朋友,我提個私下的問題,鄧宏你對這件事件有什麼看法?」

    鄧宏微笑著看著科列夫有些氣急敗壞的臉說道:「我們?!我們能有什麼看法,我們現在一直在專心作我們自己的事,我們天天想著怎麼養活現在這麼人口,還要時刻準備對日作戰,還能幹什麼?怎麼,遠東軍區對我們有什麼意見麼?」

    科列夫歎了口氣:「遠東軍區,唉,不談了,現在,現在,鄧,我不得不欽佩你,你過去的一些預言正在變成現實。」

    鄧宏笑了笑,沒說話。

    科列夫抬起頭說道:「不說這個,我這次來這裡,是轉達莫斯科對你的問候,莫斯科非常想知道你們對中國南京政府的態度?」

    鄧宏聳聳肩說道:「南京政府?我們在外蒙呆了四年了,他們從沒認可過我們,我們應該對南京政府有什麼態度?」

    科列夫用手揮了一下,有些不屑的說道:「鄧,你的把戲我知道一些,你是個狡猾的傢伙,我現在和你直說吧,莫斯科現在無法涉足外蒙事務,並不意味著永遠無法涉足,就目前來看,外蒙作為蘇聯的一個重要戰略緩衝是非常重要的,蘇聯軍隊曾經計劃在外蒙領土上和日軍作戰,當然,現在臨時性出現了一些困難。」

    鄧宏點點頭,學著科列夫的語氣說道:「嗯,現在暫時出現一些困難!」

    科列夫看著鄧宏說道:「你現在老實告訴我,你們能動員起多少軍隊用與和你們的仇敵日本人作戰?以實現你們當初掩護西伯利亞鐵路的承諾。」

    鄧宏臉上嚴肅起來,認真的說道:「10萬人,我們可以動員起10萬軍隊,可是我們嚴重缺乏重武器,包括飛機,坦克,火炮等,還缺乏彈藥和油料等。」

    科列夫凝視了一會鄧宏,然後一字一頓的說道:「我再說一次,莫斯科急切的希望你們迅速承擔起防禦日軍進攻蒙古的責任!而且,我們需要你坦承你的軍事實力,在必要的條件下,我們可以派出軍事顧問或是提供少量軍事裝備。」

    鄧宏注視著科列夫的臉,他這會心裡明白,在外蒙的「三二六」事變以後,蘇聯在外蒙的軍事實力和軍事影響力大大下降,所以,蘇聯官方開始更加倚重於駐紮在外蒙的白魯台根據地軍隊對抗日軍了。地圖上的事是顯擺著的,日軍如果出外蒙以東攻入蘇聯境內200多公里,就會切斷蘇聯的生命線——西伯利亞大鐵路。

    這是蘇聯來說將會是無法忍的致命的打擊!

    而這一點,正是當初鄧宏在向蘇聯遠東軍區提出自己帶領部下進駐外蒙時的重要前提條件,現在日軍的這一威脅正在鄧宏當年的預言裡慢慢兌現。隨著1936年以來,日軍在蘇聯邊境線上變得越來越好鬥,蘇聯人的焦慮就變得與日俱增。

    而外蒙這次事變,讓蘇軍的戰略計劃有些屋破又逢雨的意味,在暫時不能對外蒙全面駐軍的前提下,蘇軍的眼光自然緊盯著白魯台根據地的部隊。

    科列夫這位和鄧宏一直打交道的蘇軍人士,就成為白魯台根據地和蘇軍之間的重要溝通橋樑。

    「鄧,你的10萬人,我們需要一份詳細的軍力報告,再說了,你們能否抵擋住日本軍隊的一個師團左右的兵力進攻?」

    「我們缺乏重炮、軍用飛機、坦克,你是知道的,在外蒙大草原上是無法打游擊戰的,這裡無遮無擋,我的部隊會被日本人的坦克和飛機打得無處藏身,至於能不能擋住日軍一個師團嘛,我可以這麼答覆你,如果是日軍的一個輕裝師團,我們有信心打退他們,並給他們以重創,但如果是一個配備了重炮和坦克以及飛機掩護的師團嘛,那我們就很困難了。」

    科列夫皺著眉頭看著鄧宏:「莫斯科要求在你們根據地建立一個常駐軍事聯絡組,這個聯絡組用於保持你們和遠東軍區以及外貝加爾軍區的聯繫,以協調全面軍事行動。」

    鄧宏看著科列夫說道:「僅此而已麼?」

    科列夫沉默了一會說道:「好吧,我告訴你一點,你可不要聲張,莫斯科已經決定要鬆動對你們的軍事支援,很可能就在最近,會同意向你們提供軍火。」

    這裡是出白魯台市30多里,來到郊外靠克魯倫河的河邊,這裡怪石林立,河水在碎石灘上拍打著流過。

    鄧宏,政策曾忠生和幾個衛士站在河邊,春天煦暖的陽光照著大家,可曾忠生的臉色卻不太好看。

    「這件事並沒有請示中央,也沒有中央的批准,我們就獨立行動了!」根據地政委曾忠生在得知根據地秘密插手了外蒙政變以後,非常震驚向鄧宏提出意見。

    「這是一次秘密而隨機的行動,我們要把握時機,機會一旦溜走,我們將成為歷史的罪人,相信中央以後會理解這些!」

    說完,鄧宏看著緊閉雙唇不說話的政委。

    「政委,走,我們去看樣東西。」

    鄧宏向河邊走去,帶著一干人來到河邊,在河水的洗刷中,河邊不起眼的亂石裡,豎著一座缺了一角的大方石,曾忠生走近一看,才發現這是一塊刻字的古代石碑。

    「……五月九日發飛雲壑,虜列陣以待。上敕諸將嚴行陣。虜偽乞降,上命敢招降敕授之。俄而左哨接戰,至為龍口虜擁眾犯御營。都督譚廣以神機營兵直衝其陣,敗之。追奔十餘里。上親逐虜於山谷間,復大敗之。虜葉輜重彌望,牛羊狗馬遍滿山谷。廣,驍將也。每用為前鋒,此北伐之初駕也……」

    曾忠生面對著石碑默念著上面的字跡,很多字跡因為年代久遠,已經無法辨認。

    大剛和幾個衛士在也在一邊看著。

    鄧宏看著滔滔不絕的河水,指著克魯倫河對大家說道:「這條河在明代初期被稱作臚朐河,明永樂八年,明成祖朱棣親率大軍遠征韃靼,也就是現在的蒙古,當年5月,朱棣大軍一路進至這條河邊,和韃靼部可汗本雅失裡和太師阿魯台在此大戰,一舉大敗韃靼軍,所以是『上親逐虜於山谷間,復大敗之。虜葉輜重彌望,牛羊狗馬遍滿山谷。』經此大勝,朱棣將此河改名為飲馬河,以紀念明軍在此的大勝!」

    已經過去了五百年,已經過去了五百年!

    鄧宏看著大家說道:「五百年風雲,祖先開疆拓宇,歷史的車輪從未停下腳步,現在輪到我們重新站立在五百年前祖先曾經浴血戰鬥過的地方,我們,將重複祖先曾經作過的事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